1984之狂潮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再次等候
哈哈哈。荆建笑着摇头,我无心破坏现有的足坛秩序。球员的利益,毕竟要靠他们自己去争取。我能做到的是,在改变之前,多给自己俱乐部球员提高周薪,算是某种补偿吧!
第554章外事纪律
如同以前那些记者一样,卡鲁厄同样已经是心潮澎湃,他已经开始构思起明天的新闻标题——旧时代的掘墓人,足坛刮起中国旋风?不对不对,这个标题有点太过寻常
很显然,这位正绞尽脑汁的卡鲁厄,他还没学会未来那些震惊体不可战胜体惊悚体
随后就是几个常规问题,两人有问有答。不出意料,话题慢慢的转到好莱坞:布兰布尔先生,都知道您成功的导演了一部电影。许多影迷朋友都想问,您什么时候执导下一部电影?
荆建含笑道:其实我的电影公司一直在制作影片。今年暑期档的《跑酷青春2同样很成功,年底将上映《跑酷青春3,也就是跑酷系列的最后一集,希望影迷朋友们能够喜欢。
那么和派拉蒙合作的《无限战栗2呢?听说您相当不满,可是从票房和影评看,似乎相当的成功?
似乎报道有些歪曲。荆建笑着解释,我只是对制片人索拉纳先生相当不满。也许他是位优秀的常规商业片制片人,但他根本没抓住无限流的精髓。很幸运,他没有加入第一部的剧组,要不然,他肯定会被我炒鱿鱼。
那么你们?
理念不同。所以在我眼中,他就是异端!哈哈哈!在大笑声中,荆建继续道,异端最可恨,就算他卖座也不行!
好吧,我懂了。卡鲁厄同样大笑,你们追求的是两种电影风格。哪有下一部的拍摄计划吗?
目前还没考虑。但按照合同,下一部将会继续与派拉蒙合作。
那?卡鲁厄流露出有趣的表情,那派拉蒙会否再安排索拉纳先生成为制片人?布兰布尔,我更感兴趣的是,你会否再次执导?
好吧!我就忙着批判索拉纳,还没有空与派拉蒙商谈。荆建打着哈哈,无论如何,我要尊重商业伙伴。所以准确的消息,还是等待正式的新闻发布会。
那就是说,你也有可能给索拉纳先生机会?
当然,我会把他扔进无限空间的。
荆建的话又惹来一阵大笑。而卡鲁厄慢慢的开始流露出《太阳报记者的本性:布兰布尔,能否在这里透露一下,你喜欢的是露米娜?还是喜欢麦婷?
天哪,如果我没有记错,你应该是《泰晤士报记者吧?笑声中,荆建道,我今年才23岁,还是个中国人,直接问这个问题,我会很害羞的。
卡鲁厄一听这话,就明白荆建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他采访技巧也相当老练,并不咄咄逼人,破坏这良好的气氛:说真的,许多人确实忘记了你的年龄。能满足我的好奇吗?你是否有成功的秘诀?还是真正的天才?
没那么夸张,主要是我有个很优秀的团队。不过在这里,我想说几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百年一遇的新技术浪潮时代。只要找准机会,许多人,尤其是许多年轻人都会一飞冲天。未来这十几年中,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将会不断出现。
啊?亿万富翁?
对,相当相当多年轻优秀白手创业的亿万富翁
结束采访后,荆建自我感觉很良好。到了他这个层次,有些话该说就说该骂就骂,已经很难阻挡住他的真性情。所以说,名声在许多时候确实很重要。荆建对着海外媒体,怼天怼地都没什么关系。反而在国内,倒是多少有些顾虑。
然而再怎么说,那也仅仅是顾虑。可是荆建完全没想到,第二天去会场的大巴上,他会突然遭遇到奇葩。
大伙儿静一静静一静。吕良拍着手,开始了讲话,虽然我们是个临时团队,但到了国外,我们就作为整体代表国家。这几天,同志们表现的都很不错,不过还有些问题需要注意
荆建一听,就是那些老生常谈,因此就这么三心二意的在听。可紧接着,吕良话锋一转:在出发之前,我曾经反复重申外事纪律,希望大家一定要严格遵守。可是我发现,有些年轻同志似乎置若罔闻,行动自由散漫,很不注意影响
一边说着话,吕良一边发泄着心中的怒气。本来以为很容易把闫琨给说服,没想到突然听到代理公司那150万马克的报价后,闫琨就黏黏糊糊怎么也不肯答应了。
费尽口舌,总算让费克斯化工同样答应了150万马克,没想到刚回宾馆,就见到闫琨从荆建的房间里出来,并且依然说还要考虑考虑。这一下,立刻就让吕良火冒三丈,这简直就是夺财之恨啊!
吕良同样不熟悉闫琨的性格,不知道他做事就是那么的黏糊。他想当然的认为,这是荆建居中在搞事,很简单的道理,不是想拿好处,这个小年轻会那么起劲介绍外国的代理公司吗?
于是借着昨晚发现荆建接待了两批外国客人,吕良就准备好好的借题发挥一下。
一听年轻同志这几个字,所有人的目光全都看向荆建,代表团中,也只有他符合这个条件。
而荆建完全就是莫名其妙,细细一琢磨,自己根本没有违纪的地方呀?
代表团确实有纪律,出外活动要获得领队的批准,并且还需要集体活动。可是来客到宾馆拜访?这根本就没有限制呀?说实话,代表团里这些老教授,谁在国外不认识几个朋友呢?
见荆建的表情阴晴不定,吕良更是加大了敲打的力度:千万记住,不要随便与外国人交谈,仪表更要庄重。那些不该你管的事,就不要去管。要不回国以后,你的表现我将提交报告。小荆,说你呢,记住了吗?
卧槽。原先指桑骂槐,荆建倒还没想怎么样。没想到这次更加的过分,居然直接点名?这一下,荆建就决定不再忍了。
第555章资历压人
小荆,说你呢,记住了吗?
听到这句话,荆建心中一声冷哼:老虎不发威,真以为我是病猫?
抬头直视吕良,荆建脸带微笑:吕良同志!
举车俱惊,这是要打翻天印的节奏哈?
吕良同志!我身为代表团成员,理应服从你合理的领导;但同为党内同志,有些话是不吐不快。荆建心中冷笑,真以为我不会打官腔?民主作风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提倡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然而要光明正大,绝不要搞阴谋诡计。有道理自应理直气壮,当面指出有什么不对,阴阳怪气做什么?
大巴里跌落了一地的眼珠,没人会想到,荆建会突然发飙。而吕良已经开始怀疑人生,这是幻觉吗?还是幻觉?接着就大怒:那你说说,昨晚你在宾馆楼下咖啡厅做什么?
接待外国友人来访。咖啡厅是公共场合,既没有出宾馆,又没有到我房间。话说吕良同志,你管的也太宽了吧?
那你们谈的是什么内容?这不是秘密吧?
抱歉,你没资格了解。
我没资格?我是代表团领队!吕良暴跳如雷。
你是化工部的,我是文化部的,自有我的直属领导。吕良同志,提醒一句,注意自己的身份注意组织纪律。
被荆建顶在半空,吕良差点儿一口老血。事实上,吕良依仗的是代表团这个临时团队的领队一职,更依仗的是化工部干部的身份。对代表团其他成员来说,多多少少都要受到化工部的领导,因此人人都会让他三分。没想到,这里突然出现个根本不鸟他的荆建,如此一来,吕良就很郁闷的发现,居然奈何不了荆建什么。
其实中国的官场上,权力制衡的关系有时候是很玄妙的。一般来说,肯定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但死咬住官场规则,以小制大的情况照样屡见不鲜。
举个极端点的例子:某位小交警抓住一位有能量的酒驾,送他拘留。接着方方面面就过来打招呼,注意,一定要打招呼,这是绝对绕不过这位小交警的。这里不讨论什么违法行为。如果这位小交警一身正气,坚决送这位酒驾法办,就不说队长局长,甚至县长市长的说情都没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位酒驾进拘留所。当然,事后这位小交警调到乡下守水塘,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极端例子还是很罕见的,毕竟强项令有名的也就是海瑞那几个。然而在这里,当荆建真的翻脸无情,吕良还真的没什么好办法。甚至他们两个都不是一个部门的,连事后穿小鞋都很难做到。
想了想,吕良立刻换了套战术——以势压人!
小同志,年纪轻轻就不懂得尊重领导不尊重老同志,长久下去,都不知道你会狂妄成啥样!吕良这是以资历压人以年龄压人。有时候这套方法相当有效,起码能赢取舆论的同情。
不用你费心。荆建寸步不让,嗤之以鼻,切,我16岁参军,17岁上战场立功火线入党,18岁退伍考入华清,20岁考上公派留学,今年23岁响应国家号召归国效力。毫不夸张,与那些开国的老前辈不能比,可是在同辈之中,我不是品学兼优又红又专?那全国都没几个人配得上!
既然吕良谈资历,荆建照样拿自己的资历亮瞎他的狗眼。再怎么说,荆建家学渊源,老子荆白生曾经为地区副专员。而且前世与官场中人打交道多了去了,区区一些官场小伎俩?其奈我何?
吕良的那双老脸已经是红得发黑,感觉到四周那群看热闹的火辣辣的目光,他羞愤的恨不得从车窗外跳出去。幸亏这时,朱国良终于说话:小建,少说几句,还是要注意团结。会场快到了。
然而朱国良那种语气表情,潜台词相当明显,对荆建是种保护,让他适可而止,防止吕良下不了台恼羞成怒。但又是对吕良是种警告,荆建是我的人,你别太过分了啊!
剩下的路程一路无话。直到进入会场,荆建与朱国良单独在一起,朱国良才疑惑问道:小建,你昨晚怎么惹吕主任不满了啊?
我也不知道呀?说实话,荆建到现在都莫名其妙。把昨晚的事对朱国良简略的说了说,接着道,他们外出购物什么的,吕主任好像也很好说话。怎么就感觉是针对我呢?
朱国良同样想不明白原因,谁又会去瞎猜测,吕良居然拿了费克斯化工的贿赂呢?于是朱国良就规劝道:有事就和我说,我会处理。你直接怼吕主任,影响终归不怎么好。
诶。
此时此刻,荆建心中其实也相当郁闷,总感觉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很缺乏自信。无非是与几个外国人吹逼,居然能敏感到夸张的地步?话说,身边认识的那些中国人,包括港澳台的那些,多多少少都有种这样的自卑。唯一不自卑的也许只有老鬼这群人了
而此时在弗索亚黑兰市,蒋文意等人正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抓捕到的人,就是那位赖特王子殿下。而那位赖特王子居然根本就没有做囚犯的觉悟,在周围虎视眈眈的目光下,正神情自若的大吃大嚼着蒋文意他们昨晚吃剩下的饭菜。
朋友,别紧张。那位赖特王子满口流油,似乎在反过来安慰蒋文意他们,我喜欢中国,更喜欢中国菜。我在法国留学的时候,就喜欢便宜好吃的中国菜。其实你们根本就不需要这样,我没想过要走,我们可以好好谈谈。
对这位神经粗大到极点的黑人王族,蒋文意突然感觉到兴趣大增。弗索亚原先是法国的殖民地,当然,在非洲独立运动后,非洲各国背后的西方势力是特别的混乱。然而因为历史的遗留,弗索亚官方语言依然是法语,连上层留学也经常会选择法国。
第556章不断变化的画风
挥挥手,让周围的弟兄们别那么紧张,蒋文意就在赖特的对面坐下。实际上,在昨晚发现这位殿下在外面鬼混,把他抓回来以后,蒋文意反而有些棘手,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毕竟这位赖特王子骗的是纽莱特,蒋文意他们也没有为纽莱特报仇的意思。
用着刚学会几句的本地话,并且在边上阿尔特娅的翻译下,蒋文意就开始了与赖特的交谈:赖特,你真的是王子吗?不说其他,光看现在赖特的吃相,蒋文意就相当的好奇。
当然,不信你可以随便去问。赖特满不在乎的抬起头,能给根烟吗?
蒋文意差点儿绝倒,又好气又好笑的发烟点上:那你怎么不在你那个什么巴巴罗尼王国?反而经常出现在黑兰市?
赖特似乎感觉蒋文意的问题十分愚蠢,用那种关爱傻子的眼光看着蒋文意:让我在原始部落里生活?我怎么受得了呢?黑兰市虽然比不过欧洲,但起码是现代城市。再说,治理国家有我的父王和兄弟们呢。我是我父王的第十六个儿子还是第十八个?反正连我父王都没弄明白,国事根本轮不到我去操心。
蒋文意已经彻底呆滞住了,连儿子的排名都能弄出个误差区间?由此可见,那个什么笑话般的国王,就是治理国家,也照样是昏君一枚。而边上的阿尔特娅已经娇笑着趴在桌子上,这确实太挑战三观了。
忍住笑,蒋文意继续问道:那就算信你。不过你好坏是位王子,为什么要骗纽莱特呢?
谁骗他?赖特的表情似乎很无辜,开发的协议是真的吧?你们在市政府转让的时候也没遇上问题吧?现在照样能开发吧?谁让纽莱特相信当年殖民者的那些传闻,相信这里有非洲古王国的墓葬群?无非我就是夸张点,他想黄金想疯了而已。
呃?一听这话,蒋文意和阿尔特娅全都感觉似乎很有道理啊?
那块地真的能开发?阿尔特娅追问了一句。
当然。说着话,赖特就在桌上比划起来,这块地附近其实并不缺水源,就是连年干旱导致的颗粒无收。其实在这里修建座水坝,并且建造灌溉工程,肯定能足够的浇灌庄稼。而且水坝还能发电,在这里,有煤有铁,不说多,弄个几十万吨的小钢厂原料足够。如果电有富裕,你们的铜矿也能开发。通过黑兰市的港口运进石油,最好再来个化肥厂。当然,这已经超过巴巴罗尼王国的疆域,有一部分是其他部落的领地。不过只要开发,相信都有好处,他们绝不会反对。
面对着赖特的侃侃而谈,蒋文意和阿尔特娅已经是目瞪口呆,画风转变的太快,难道骗子中也能出个博学之士?
发觉到俩人那种难以置信的眼神,赖特理所当然的耸耸肩:别不信,我可是拿到过法国的工科学士学位。不过这样的想法只能说是幻想。不瞒你们,我毕业后其实能留在法国工作,就是想回国建设家乡。可是?哈哈,理想失败,感谢纽莱特的钱,可能我过段时间会再去法国。
卧槽!蒋文意和阿尔特娅已经是无法吐槽。这画风怎么又变了呢?开始玩忧国忧民了吗?
咳咳。蒋文意终于忍不住,我觉得你的想法很不错,为什么实现不了呢?
哦,兄弟,再来根烟!
咳咳咳
赖特根本就没有隐瞒的意思,也许是在烟酒的刺激下,他像竹筒倒豆子一般,全都倒了个清清楚楚。
这又要说到非洲的独立史。非洲的殖民地独立运动是利用了世界潮流的大势所趋,一方面,几乎没有什么独立战争,流血比较少;但另一方面,独立运动就比较不彻底。
在欧洲殖民者退出非洲的时候,那些殖民者扶持的本地豪强摇身一变,就变成了独立运动领导人,并且成为了非洲各国的领导阶层。而这些人,基本都是用管理部落的方法管理国家。反正国家的东西就是家里的东西,想要什么就往自己家里拿。并且父传子子传孙,世世代代占领的这个最高阶层。
当然,这群人也希望治理好国家,最简单的道理,国家有钱了,拿到家里的东西就多,自己家也富裕了嘛。不过这样的想法基本就是口号,毕竟大公无私的人极少,横行的依然是以权谋私贪污猖獗。比如说,就像赖特的那位父王那样,或者蒋文意曾经接触过的那位警察局的布桑乔局长。政局再怎么变动,都损害不了这群坐地虎。
而第二阶层就是接受过良好教训的精英,比如说,这位赖特殿下。他们在长辈的资助下,许多进入欧洲的大学或者本国的高等学府,然而等他们毕业后,却很尴尬的发现,在本国国内根本就没有施展抱负的空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