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1984之狂潮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再次等候

    那位闫工名叫闫琨,化研所副所长,教授级研究员。人长的黑黑壮壮,听说因为是经常跑现场跑工地,是位研究属性高于行政属性工程属性高于研究属性的研究员,所以这群人都习惯称呼他为闫工。

    而闫琨为人十分随和健谈,不一会儿,与荆建这位小字辈也聊的有声有色:那时候我第一次出国,谁懂啊?领队要我们注意影响,我们就排好队一二一,就差高唱《打靶归来了,把那些外国人吓得够呛,还以为志愿军打到美国本土。现在已经好许多,报告领队后也能自由活动

    荆建笑呵呵的听着这些趣闻,不时说笑几句:闫工,听说您这次也安排有报告会?

    闫琨显得很得意:不算啥,轮不上主题演讲,就安排了个小厅。诶,朱老,这是我的论文,还没发表过呢。您老给我把把关。

    此时能在国外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那绝对属于大有面子,足以登上国内的媒体新闻。

    朱国良接过论文,粗粗扫了几眼,接着又针对性的问了几个问题。像这样顶尖的研究人员,看论文的速度都相当快,也很会抓重点。要不然,一年中国内外期刊上会发表多少论文?看的完吗?还有自己研究的时间吗?

    因此朱国良立刻笑着做出结论:理论上有创新,实验中大胆突破。应该是国际领先水平,你这算是十年磨一剑,准备一鸣惊人吗?朱国良的评价相当高,让闫琨乐得合不拢嘴。而顺手之中,朱国良就把论文递给了荆建。

    荆建接过论文,同样看了一遍,前世荆建的主业之一就是化工,今生读的又是这个专业,所以眼光还是有的,所以忍不住道:咦?

    怎么啦?闫琨一惊,生怕论文中出了什么纰漏,那可是要闹国际笑话了。

    不是论文的问题。荆建连忙让闫琨放心,闫工,你里面的内容申请过专利了吗?事实上,论文的核心内容已经不仅仅是国际一流水平,而是有许多的创新。

    专利?闫琨和朱国良对视了一眼,接着闫琨就笑道,回国后,确实有申请国家创新奖的想法。

    不是这意思。荆建说道,你在这里发表,万一被外国公司抢注专利,如果以后国内的企业要用,反而要支付给国外公司专利费。

    改革开放已经超过十年,虽然国内还没流行起尊重知识产权,但像朱国良闫琨这样与国外交流较多的学者,他们还是知道不少专利的故事。而中国在84年就已经制定了《专利法,并且涌现了相当多的民间发明家,但此时如果你有发明专利,想要卖给某家工厂?很抱歉,除非有个蠢到爆的老板会给钱,全都是拿来就用。用也是看得起你,根本没人会支付什么专利费。至于《专利法?谁会去鸟那个破法律呀?

    因此闫琨就好心的为荆建解释:我们以往都这样,反正国内用了,也不需要付钱。再说,在全世界注册专利,需要好几万美元,我们也拨不出这笔经费。

    此时国内还是填补国内空白时期,就算是国外的专利,照样是拿来主义。而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了新世纪,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同样成为了山寨大国。而且还有一个问题相当现实——根本没外汇去申请国外专利。因此许多的发明,同样被国外给抢注。

    然而荆建是知道未来的发展,以后国家会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再说,那些山寨产品可以在国内偷偷卖,但根本就无法出口。因此在成为世界工厂以后,中国的企业将会缴纳相当相当多的学费。

    想了想,荆建就问道:闫工,你的报告会安排在哪一天?

    第三天的下午。闫琨眼中有些疑惑。

    那你的内容透露出去了吗?

    核心内容没有。主题和纲要寄给了组委会,有幸给安排了场报告会。闫琨道,小荆,有些事我其实也知道,但迫于中国国情。真的是无可奈何。如果不信,你可以问问朱老。

    那就好。荆建把论文还给了闫琨,闫工,我在国外认识些朋友,让他们想想办法。如果真没办法,那也不损失些啥。如果有门路,多少能赚点外汇。

    对于荆建的热心,闫琨当然不会反对。他笑道:甭勉强,你就去问问吧。事先声明,我们所里肯定拿不出经费。

    没事。就几个电话的事!




第546章费克斯化工
    闫琨这事,荆建纯粹是义务帮忙。对闫琨等人最头疼的外汇问题,在外国申请专利问题,对荆建来说,无非就是小菜一碟。

    几个电话后,荆建就回转到闫琨的身边:闫工,刚联系过德国的专利产权事务所,他们明天就会派专利谈判专员和律师过来谈。费用的问题不需要担心,他们提供了个代理公司。如果专利有足够的价值,代理公司可以垫付。卖不掉,你不用支付。如果卖掉,除了申请专利的费用外,代理公司将收取15的佣金。

    还要卖掉?闫琨又惊又喜,所里还不一定通过呢。

    呵呵。荆建笑道,到时候谈嘛。完全可以保留国内的专利,只卖国外的专利权。反正本来就拿不到一毛,现在多少能有些外汇。我相信,你们所里绝不会不答应吧?

    倒是这个道理。朱国良和其他的那些人纷纷议论,闫工,这是要祝贺你发财了啊?

    玩笑,玩笑。闫琨连忙谦虚道,创汇也是为国家,不过我还得先给所里个电话。这个年代,像闫琨这样的科研人员,出成果后,根本就没有什么个人专利收入,唯一能拿到的就是职称荣誉或者再加上几百块的奖金。

    而那个代理公司,无非是事务所附属的专利捐客,当然,这样的捐客会尽量达成专利转让,并且收取10左右的代理费。

    然而商业协议中,一般根本就没有什么垫付的规矩。而那笔钱是荆建通过汉堡分公司来支付。无非就是几万美元,荆建乐意帮这样一个忙。当然,万一转让成功,那5的钱同样会返回给闫琨,根本不会去赚这丁点的小钱。至于闫琨决定自己留下还是上缴,那就随便他去处理了。

    交代完后,荆建就不再关心这件事,反正谈好谈坏,都是闫琨自己的选择。然而第二天早晨,在餐厅里与朱国良一起自助餐的时候,闫琨却心急火燎的寻找到荆建:朱老,能不能把小荆借我一天?今天的谈判我心里没底呀!

    朱国良是又好气又好笑:我说小闫,不是有专职翻译吗?实在不行,可以到使领馆去借人,怎么会想到小建?

    昨晚朱国良已经与荆建交流过,这样的商务活动最好不要去参加。牵线搭桥可以,具体谈判就要避嫌了。

    可是闫琨有自己的想法:朱老,我们所里已经是大力支持,就让小荆帮个忙吧!您老不知道,不提倒没啥,一提整个所都已经沸腾了,闹的似乎只能成功,我都一宿没睡好。这是小荆的关系,他能够在边上,那把握也大些。

    知识分子毕竟比较讲究面子。闫琨都这样哀求,朱国良就有些不好意思,于是询问的目光看着荆建:你看?

    荆建露出微笑:朱老,那我就看看?闫工,其实我真帮不上啥忙,出不了啥主意。

    没事!你在就成。等回国后,请朱老和你一起到所里玩。

    事实证明,闫琨考虑的有些复杂。倒也不能怪他,实在是这年代的人很少有机会与外国人商业谈判。而上午事务所和代理公司来人后,三下五除二,就谈妥了代理申请和转让的协议。都是国际通行的标准合同,其实也没什么可多谈的,因此很爽快的就草签了协议。而荆建在一旁真的枯坐了整个过程。

    用过午餐后,参加谈判的闫琨荆建和刘翻译乘车去了会场。由于上午进行很顺利,仨人的心情都相当的轻松。然而刚进会场,他们就被几个西方人给拦下了。

    你们好,请问哪位是来自中国的闫琨先生?自我介绍一下,我名叫鲍尔,是费克斯化工的商务部经理。

    您好。闫琨疑惑的与那几位握了握手,请问你们有事吗?

    我们能到边上聊几句吗?鲍尔微笑道,是关于您的那篇论文。

    到了此时,就算闫琨再怎么迟钝,也明白这几位欧洲人肯定是看中了自己手中的专利。

    长话短说,闫先生,我们看到了您的研究,费克斯化工业很感兴趣。这位艾兴多夫先生和弗兰兹博士都是我技术部的同仁,您论文的全稿能否让我们看看?如果内容真实可信,我们想要获得您的技术转让。鲍尔说道。

    嗯?如果没有今天上午的协议,闫琨可能就高高兴兴的与这几位交流了。可现在,他多少有点犹豫。

    而鲍尔看出了闫琨的犹豫,立刻就劝说道:您的论文内容可以到组委会去备案,这你大可放心,我们没有丝毫侵权的意思。就是想了解一下,您研究的价值,我们可以给出合适的价格。

    虽说学术界和商场上的剽窃侵权无处不在,但有时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比如说,论文中不会那么的详细,绝不会啰啰嗦嗦写出实验的各个细节,更不会罗列出详细的实验记录。因此说,如果两篇论文雷同,一篇有详细的实验记录,另一篇根本没有,就很容易穿帮。话说,做重复试验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但另一方面,拿到了核心内容后,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那绝对能重复试验。另外,像费克斯化工这样的商业企业,根本无所谓什么名誉。如果拿到的闫琨的论文,当然可以承认是你做出的研究。但你不去申请专利,我理所当然的会去抢注。做这样的事,根本没有丝毫的心理负担。

    所以在这里,这位鲍尔先生就利用这点,想要诱骗闫琨拿出研究成果。其实他今天会出现在这里,就是因为闫琨当时寄出的那篇主题和纲要,费克斯化工搜索后,发现根本没有这样的专利。说实话,闫琨如果真的傻乎乎的这样交流,很有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到。

    不过现在就有所不同,看了看荆建,闫琨笑着婉拒:抱歉,你们到时候可以听我的报告会。



第547章那么别扭
    闫琨为人还算很机灵,明白这时候需要拖延战术。而这时候领队化工部的吕良吕主任及时出现:几位,闫工,请问有何贵干?

    听到翻译的话后,鲍尔立刻就把自己的来意重复了一遍,而闫琨急忙用中文解释:情况太突然,我需要回去商量一下。

    吕良立刻心领神会,对鲍尔他们微笑道:我是代表团的带队领导,如果你们有什么事,可以先与我交流。

    在这个年代,出国的领队是个很特殊的存在。权利说大相当大,但责任也相当重,比如前一次刘祥东出国,那个领队不就因为有人外逃心脏病发作了吗?但另一方面,万一有事,他同样有着后勤保姆挡箭牌等集聚一身的作用。比如说现在的吕良,他的作用就是阻拦住鲍尔他们继续的骚扰

    荆建与闫琨一边并肩在走,一边在说笑:闫工,看样子你的专利挺热门,可以卖个好价钱。

    闫琨却有点犹豫,想了想,终于问道:上午咱们刚签约,给了那个代理公司。其他倒是不怕,就怕这家费克斯化工的价格高,不好向所里交代啊?

    荆建顿时明白了闫琨的顾虑,于是笑道:价高者得,又不一定非得是代理公司的推荐,无论费克斯化工或者其他公司都成。说到底,他们是代理,专利可是您的,又不能越俎代庖。这事应该不复杂吧?

    闫琨笑了笑:倒不是因为这个。那个,那个代理费要15呢。说完这句,闫琨又连忙解释,小荆,我明白这事你是在帮忙,并没有什么责怪的意思。就怕所里有人说怪话,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哎!在中国有时候做事,还真他妈的费劲。

    一听这话,荆建立刻明白问题出在哪里,无非是观念的时代局限性。放到新世纪后,各种类型的经纪人可谓是铺天盖地,甚至连把主母泡上床的都有(这个该大力批判哈),反正绝大多数经纪人能够解决各式各样的麻烦,当然,他们也会收取一定的报酬,那是合则两利的一种关系。

    然而在这个年代,中国的普通人根本就没这样的概念。他们不会去考虑,有了专利捐客以后,可以尽快的达成专利转让,也能够尽可能的谈个高价。并且还能节省时间,不会把自己的精力浪费在讨价还价上。而他们只会想,凭什么分钱给别人?难道就不会自己谈判?这样不就节省了那笔佣金吗?

    倒也不能说这样的想法不对,有着节约的想法,总不是什么错误。然而放在现在的情况之下,就有些尴尬了。

    原先闫琨根本没想过向国外卖专利,连他们的研究所也同样没这想法。既然有人热心联系,并且愿意垫资,反正是天上掉馅饼的无本生意,那就答应吧。至于15的代理费?根本无所谓,说实话,还完全不知道能否卖出专利呢。

    然而现在就有很大的不同,那个费克斯化工居然主动找上了门?如果就是闫琨个人,可能还好说话些,但现在有着国内整个研究所的人多嘴杂,那就平添了许多麻烦。比方说,你通过房产中介以210万卖掉自己的房子,并且支付了10万中介费,刚签合同,隔壁邻居就找来,根本不需要什么中介费。如果让你媳妇知道,难道不让你跪一个月的键盘?所以有许多事是没法讲道理的。

    也许其他人遇上这样的事,同样会尴尬不已,绝对算是好心没好报。真以为和德国人签的合同是几张废纸吗?不过荆建倒是没在意,反正那家事务所是白莲花汉堡分公司的老关系,让他们取消这个代理合同也没什么,最多以后再通过白莲花去补偿一二。

    于是荆建笑着反过来安慰道:闫工,您随便去谈,真的能自己解决,就别理那笔代理费了。代理专利申请已经能赚了,他们不会计较那么多的。真不行,我再去说说?

    那怎么好意思呢?闫琨的智商又不低,当然明白荆建已经帮了大忙。起码谁会垫付好几万美元的专利费呢?不过这个时候,最好还是难得糊涂,于是就换了话题问道,小荆,那你认为该值什么价?能卖几十万马克吗?

    应该有一百万吧?要不然,费克斯化工业绝不会那么急呀?荆建随口笑道。其实荆建说的算是比较保守,按照他长期的商场经验,起价起码是一百万美元,而不是一百万马克。

    不过说完这句话后,荆建就不再关心这个话题。说实话,他多少有点腻味。反正之前帮了也就帮了,以后随便闫琨他们怎么谈吧!

    然而许多事都是这样,你不想去管,事情却会主动找上门。

    一个多小时后,荆建陪同朱国良刚听完一场讲座,闫琨就急匆匆的找了过来:朱老小荆,他们愿意出20万马克,还答应另外支付专利的申请费用,我该不该答应?

    荆建已经是无语了,他真的不想再掺和:闫工,说实话,你那专利的价值究竟值多少?我也说不准呀?这需要你自己去判断。

    可我怕谈的太低,我们吃亏,所里不好交代。闫琨显得是患得患失。

    一旁的朱国良顿时笑了:那你不会推到你们所里?让德国人去国内谈嘛。你就说你做不了主。就算最后没成功,那也怪不到你的身上。

    可是吕主任特别热心,他的态度是尽快谈成。哎!闫琨一边摇着头,一边在叹气。

    诶?这关吕良什么事?朱国良和荆建都是大惑不解。

    不就是想要那个出口创汇的成绩嘛。闫琨苦笑道,虽然部里管不到我们所,但明年所里下拨的经费他能说上话。能不得罪,尽量不去得罪。你们说说,这事闹的,卖专利还卖出一堆麻烦来了呢。

    荆建已经是目瞪口呆,偶尔做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怎么就那么别扭呢?



第548章贪婪
    盯着桌上那只厚厚的信封,吕良眼中闪过一丝贪婪。足足五千马克,放黑市上能换两万多人民币,这已经是他个人三四年的收入。

    然而最后理智依然占到上风。吕良挤出笑容:鲍尔先生,您这是什么意思?这钱您快收回去。

    观察着吕良的表情,鲍尔微微一笑:这是我个人的一些馈赠,并不需要吕先生答应什么。您也知道,费克斯化工是欧洲一流的化工企业,技术在全世界都算一流。虽然你们国家的技术比较落后,但还是有些东西能给我们启发,比如说闫先生的那项技术,我们费克斯化工就比较需要。这样吧,三十万马克,你们再考虑考虑?如果成功的话,我将再给您一万马克的感谢费。
1...199200201202203...3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