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之狂潮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再次等候
也许有人会问,无论变得咋样,反正我们拍的电影还是能被观众们欣赏到。说的再露骨些,我反正出名了,拍电影的酬劳也拿到了。就算少一些,我照样能每月拿到国家给的工资,旱涝保收,对我的影响并不怎么大。然而这些人考虑过没有,拍一部亏一部,谁还会投资电影?到那个时候,国内的那些制片厂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难道次次都需要国家拨款吗?我们京影等艺术学院的新生又该怎么办?
另外,电影院都卖不出票,让地方文化部门的人怎么生活?电影院开不了张,拍出的电影堆仓库吗?到时候,甚至连盗版都找不到地方去盗。你还怎么出名?怎么拿到拍电影的酬劳
这番话过后,荆建再次简单了介绍一下电子技术未来发展的预测,接着道:在这方面,今天就不做过多的引申,在以后的讲座中会具体介绍。而刚才的那些并不是危言耸听,也许有人会问,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实话实说,这很难。
但我相信,这段艰苦的时期终究会过去。我们应该承认,现在曾经辉煌过的中国电影已经落后,甚至还远远不如香港和宝岛。但只要我们准备充分,严冬期同样是机遇期,只要紧跟电影技术革命的最新潮流,我们中国电影必将重铸辉煌!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讲座,终于到了提问环节。无论如何,在场的听众感觉不虚此行,无论是否赞同荆建的观点,但起码有种打开新世界的感觉。
荆老师,我有个疑问,如果您所说的全部是事实,那么除了咱们中国电影,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电影是否会受到同样的影响?
第一个问题就很有高度。提问的那位荆建认识,来自中戏的董教授,国家著名演员,老艺术家。
董老!荆建含笑对董教授点点头,可以明确的回答,同样受到极大的影响。我们知道,欧美国家的产权保护做的比较不错,而我国完全是一片空白。因此他们受到极大的冲击后,还能苟延残喘,而我们呵呵。首先冲击到的就是唱片行业,因为计算机音频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容量也较小。我这里预测,未来那些大唱片公司的日子将会很难过。而流行乐也将进入到振荡期,这在全世界都一样。而那些法律保护不完善的国家地区,比如说港台,现在的辉煌,很快就会变成一塌糊涂!
轰——!一阵喧哗。说实话,现在的港台演艺圈简直是内地影视圈的偶像,就是羡慕嫉妒恨的那种。但无论如何,都形成了那么一种潮流——要学习复制港台的成功经验。没想到今天突然听到,港台影视圈居然快嗝屁啦?
那么电影等艺术将会不存在吗?或者说,一段时期会陷入低潮?问话的是位京影的老师。
会存在,但有很大的影响。荆建解释道,我们首先要从全局看。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各国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总量的比重不等,美国是25之上,日本是20左右,欧洲平均是在10~15之间。而在我国呢?可能gdp的1都不到!而在未来,无论是世界各国,还是在我国,文化娱乐产业都将会获得蓬勃发展。而电影电视行业仅仅是文化娱乐产业的一部分,可以通过逻辑判断,电影的短期萎靡,注意,我这里用了‘短期’,因为我个人判断,电影必将再一次的重新崛起。
好,电影的短期萎靡,必将使得电视剧产业兴旺起来,从个人职业规划看,建议可以朝着这方面发展。还有,挑选准电影题材找准最新潮流,照样能够大有可为
第521章震聋发聩
此时坐在沈松生身边的是位戴眼镜的中年人。他名叫韦云,其实是文化部的一名副厅长。听到这里,他低声与沈松生说笑:你们这位荆老师的水平不错。
沈松生低声笑道:美国刚留学回来。不过他是学理工科的,并不是艺术类专业。
哦?韦云吃了一惊,理工科的?怎么会对电影行业的发展那么熟悉?我记得,今年奥斯卡奖的研究论文里还没这样的课题吧?
应该是兴趣广泛吧!听他自己介绍,选修过电影课程。沈松生笑着解释,他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
怪不得。我说沈院长,说句笑话,难道咱们国家的电影就那么落后了吗?一个读选修课的留学生,水平就要比科班出身的高吗?
应该是个异类吧!反正这次要感谢你们部里,给了我们学校一个宝。想到实验电影可能联系上海外发行,沈松生的心里更是美滋滋。不过低调,这敌人无处不在!
呵呵,部里倒没起到什么作用。韦云谦虚道,沈院长,能否借到教案?我觉得能在部里展开讨论。
放心,我早准备好全程拍摄呢。沈松生示意了一下大礼堂后面的摄影机,等讲座全部结束,我们会剪辑好作为资料。
那就好。我们继续听。韦云一边说着话,一边就在纸条上写了个问题,交给前面让他们传递到台上
而台上的荆建继续回答着问题:这个时间我认为将会在五年左右,不会太长,而且我要再次重申,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电子设备将以飞速发展,可能超乎你们所有人的想象。一定要重视!千万重视!
回答完这个问题,荆建准备打开下一张小纸条。恰好此时,边上突然有人提着热水瓶为荆建续开水,荆建一抬头,猛地一愣,居然是一脸谀笑的邹海。他低头哈腰:荆书记,您说得真好,我先下去,您继续继续!
荆建一头雾水,这个邹海今天吃错了药了吗?怎么会突然想起给自己拍马屁呢?反正这样的蝼蚁也不需要去理睬,荆建继续下个问题:请问,在这样的新技术变革下,我们该如何应对呢?而底下的韦云嘴角勾起,这正是他提出的问题。
荆建微微一笑:我觉得危言耸听久了,应该说几段鼓舞士气的话了。在笑声中,荆建继续道,我在这里就说一个提纲,因为有许多内容都会在以后的讲座中成为重点。首先就是国家保护。当然,这个保护相当有限,原因以后的讲座中会说。但起码要防止境外的文化产品的倾销;第二,就是我们自己要拿出吸引人的作品。光靠保护肯定不行,打铁先要自身硬。因此我希望放开影视行业的商业化,大浪淘沙,才能磨砺出真正钻石;第三就是海外开拓,其中我们有自己的优势。东方人习惯看东方人演的电影,而且东亚地处同一个中华文化圈,各国观众很容易接受;最后就是技术上紧跟,以好莱坞为目标,同时吸收香港电影行业的优点,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电影。
韦云露出笑容,感觉今天的收获已经远超期待。可就在这时,有人突然开口提问:荆老师,你提倡的商业化,似乎与国家宣传政策不相符吧?难道要放弃这块文化阵地吗?
边上的邹海扫了一眼,正是自己曾经联系过的,《华夏影视周刊的许流真许编辑。他再次恨不得打自己几个耳光。都准备调转枪头去抱财神爷的大腿了,怎么那个许流真自己倒是起劲了呢?
荆建并不在意这样的问题,他微笑道:如果都死翘翘了,还胡吹什么占领?人在阵地在,首先需要的就是——人在!保存自己,这就是最最大的功劳!
那你不是变相鼓吹资本的自由化吗?万一并不像你所说的那样,电影技术仅仅是个小变革,我国的电影行业依然活的不错。你这样一商业化,反而天下大乱,这谁能负责?许流真不依不饶的说道。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毕竟这是未来的预测。荆建露出微笑,可口气变得强硬,不过我很奇怪,我国的电影还留下什么骄傲?获得一部国外的大奖,就能够普天同庆?而且我在美国,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要么是李小龙先生鬼叫的武打功夫,要么就是愚昧的长辫子。居然还有人见到我很惊讶,你这个中国人怎么没辫子呢?难道这就是我们的电影?难道这就是我们占领的文化阵地?实事求是吧!同志们!落后并不可怕,不知道自己落后在哪里,那才是真正的可怕!
最后被许流真和几个认同他观点的人一起带节奏,使得讲座在争论中结束。不过今天的荆建准备充分,总体来说,讲座还是相当成功。因此结束后,沈松生韦云等人亲自上前握手祝贺。
小荆,这位是韦厅长,你今天的讲座真是震聋发聩,让我们这些人如坐针毡啊!
小荆是吧?我有些期待你后几个讲座。继续努力!
谢谢领导!荆建笑道,我就只能动动嘴皮子,具体怎么干,还得要你们掌舵。
反正下一期是下周末吧?沈松生问道,你下周请假,能否及时赶回来?
应该没问题。
那就好。真有急事,给我电话,拖几天也没关系。
由于要参加广交会,荆建就向学校请了假。没想到沈松生相当好说话,估计是看在联系海外发行商的面子上。
而在前几天,吴玟也离开了京城,荆建是孤身一人。因此荆建就决定,在去广交会之前,就先做完里德罗的专访。也是麻烦,那个魂淡记者收了自己的钱还不算,近些日子一直像条疯狗般追着自己。那就给他的机会,来个采访吧!
第522章采访
这几天的里德罗可谓春风得意,自己署名的那部纪录片已经是名利双收。其实驻外记者的难度远大于那些跑国内新闻的,尤其是那些什么所谓的《新闻记者信条,那就是骗骗新闻系学生的,真实世界如果照做,保证是处处碰壁。
比如像那些驻非洲的记者,灾难猎奇动乱,这些就是西方新闻的内容。既能满足国内读者的口味,又能为记者自己谋取名誉或者利益。
因此说,像之前那个侵权盗版的纪录片,可以说是很完美的新闻内容。既有轰动效应,又符合自己国内的利益,尤为奇妙的是,还不会过分得罪所在国。说到底,那只不过就是个盗版问题,一个国家不会为了这样的小事而觉得特别难堪。而最后一点尤其重要,在没必要的情况下,驻外记者基本上不会做那些激怒所在国的重大新闻。道理其实很简单,谁又会为了一波爽,随后被驱逐出境,丢失掉这个驻外记者的金饭碗呢?
让里德罗没想到的是,他当时与伊里采夫谈条件的时候,心血来潮提了一个专访的要求,没想到那位布兰布尔先生居然答应了?答应了?简直是意外惊喜。
所以在今天,把自己宾馆套房布置成采访室,带着摄像记者,里德罗终于盼到荆建的到来。
布兰布尔先生,听说您已经回到中国,我想有许多朋友都很想念你,尤其是大嘴柯林(笑声)。就想问问,您是作为留学生在美国几年,对那里的印象怎么样?
里德罗的第一个问题显得很普通,主要是为了缓解受访者紧张的情绪。当然,脱口秀节目那个大嘴柯林,他曾经在节目中抱怨,布兰布尔已经离开美国?让我们这些脱口秀演员还怎么活?
荆建的回答当然就像教科书:很美好的一段岁月,我也很想念美国的朋友们。ulca查克利教授和其他老师同学。哦,差点儿忘了,步枪协会的伙计们,你们好!哦,柯林,闭上你的大嘴(大笑)。
是吗?里德罗立刻笑问,我们都知道,中国禁枪,美国不禁枪,但美国枪支暴力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而您作为罕见的中国籍步枪协会会员,对这个问题又是怎么看的?
荆建心里略有些惊讶。其实这样的专访,在专访之前一定会提供采访提纲。一般来说,荆建会在采访提纲中限定范围,比如说,关于里德罗想了解荆建的家庭情况,荆建就以个人**的原因事先拒绝。而在采访中,里德罗应该不会问此类的问题。
而现在这个问题,明显就不在提纲之内,已经算是超纲。不过想了想,荆建还是微笑回答:禁枪与否问题,应该尊重各国的法律。而我之所以加入步枪协会,是因为协会那种积极向上的理念和相同的兴趣爱好。不否认,枪支带来了一定的暴力。因此我想再向协会捐赠二十万美元,进行新会员的心理辅导和射击技能训练,减少和防止不必要的伤害。
禁枪问题本身就是美国最大政治话题之一,因此荆建选择了两不得罪。至于捐款?在美国,如果能得到步枪协会的支持,那区区二十万根本就不算什么。
是吗?里德罗露出笑容,那么布兰布尔先生,您对中美两国的政治体制又有什么个人的观点?有没有喜欢的政治人物和政治观点?
这次荆建心中已经微微皱眉。这不仅是超纲,而且是犯规。在之前看采访提纲的时候,荆建已经很明确,绝不会回答政治性的话题。
其实这是采访策略,里德罗很有经验。第一个问题平凡普通,消除荆建的戒心;第二个问题不动声色的超纲,看看荆建的反应;第三个问题马上禁区,试探今天专访的极限。全都是中规中矩的外交辞令,有个鸟的收视率?
而面对着摄影机,荆建依然保持微笑:我不怎么懂政治。就是个人感觉,我在中美两国的生活都相当愉快,也有许多的朋友。至于美国的政治家嘛?我比较喜欢里根总统。主要他是那种老牛仔。真不懂他的政治手段,纯粹个人魅力。我真不懂政治。
荆建轻飘飘的带过。就像在中国人面前夸奖中国龙一样,夸奖美国人牛仔总没错。而且荆建反复强调——不懂政治!其实就是一种暗示,别再禁区犯规了。
果然,里德罗听懂了荆建的暗示,爽朗的笑了几声,问题也回到了访问提纲:许多人都对您白手起家的过程很有兴趣,您是否能介绍一下?
呵呵。我的赚钱过程并不神秘。在86年,我发现黄金的价值被低估。我到了美国后,首先买下的就是白莲花,之所以会挑选邮购公司,那是为了给我网络公司的发展事先布局。哦,您提到种子娱乐,那是凑巧,我在拉斯维加斯,遇上了比利先生和露米娜他们
荆建简单的介绍了自己的发迹过程,没什么可隐瞒的,都是合理合法的商业行为。当然,说的很简单,缺少了相当相当多的细节。
原来是这样,那么布兰布尔,您在86年就预测到计算机it的未来发展吗?
没那么简单,只能说是大的方向。其实我很感谢我的投资团队和管理团队。没有他们的专业和努力,我的那些想法可能还在白纸上。
大的方向?都知道您是位很成功的投资者,那么是否能说说这些方向?
哈哈哈,这个访问似乎有点亏本,您要我把这价值几百万的金点子免费公开(两人大笑)。其实说说也无妨。我觉得世界上最有投资价值的是两个国家,也就是中美两国。美国是以计算机it行业为代表,而中国是全球产业转移后,最好的生产基地和新生市场,所以抓住这两个大方向,起码能获得可观的投资回报。
第523章不满意
这其实是荆建的老生常谈,之所以会少了苏联和东欧剧变,无非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说好话别人都高兴,说坏话得罪人那又何必?
里德罗关心的同样不是这点,他笑问:那么蓝星网也是您网络产业战略的一部分吗?恕我直言,似乎从报表上看,每季度依然是亏损。我也曾经请教过经济专家,短期内似乎没有盈利的可能。如果是这样,您为什么看好呢?
呵呵,就像您所说,这是网络产业的一部分。具体内容,那是商业机密。
抱歉,您的话使我更加疑惑。难道以后您的蓝星网,现在很热门的观看新闻bbs等内容都会收费?不再免费吗?原谅我产生这样的联想。
绝对免费。我们也有自己的盈利模式。但不管怎么样,首先保证的是客户体验。我再次重申,现在免费的内容,以后也将一直免费。
其实这倒不能责怪里德罗。在网络行业的各个小项,现在什么项目能够收费?什么项目只能免费?所有的那些人全都是一头雾水。就像未来的搜索引擎,网景一收费就死,微软捆绑销售免费就活;杀毒软件一收费就死,360一免费就活;qq就一直免费,绝不敢收费,就依靠用户的粘性,在游戏等其他消费方面大赚
说实话,不用真金白银去试,鬼知道怎么去盈利。虽然荆建相当了解,但麻烦的是,他又不可能在采访中公开去说。
无疑,荆建的回答没有什么说服力。里德罗继续问道:抱歉,那您对那个传言怎么看?您建立蓝星网是为了控制网上舆论?背后有中国政府的背景?再次抱歉,布兰布尔先生,这里我事先声明,我个人觉的这是谣言,但蓝星网的行为似乎让人怀疑,一直亏本的公司似乎很缺乏说服力吧?
这个问题再次超纲,可是荆建又不得不回答。然而打哈哈同样是一种回答:不不,里德罗,这仅仅是商业投资,我看好的是未来。相信我,目前我投资的记录是全胜。当然,万一这一次失败,那就证明我是凡人,并不是巫师!
哈哈。里德罗大笑,你绝对是上帝的宠儿。我最最难以置信的是,你怎么突然会想到拍电影?不仅大卖,而且还获得奥斯卡几项大奖。难道你是中国的休斯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