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1984之狂潮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再次等候

    你这人怎么这样?夏昕然正气凛然,叉着腰,柳眉直竖,真理越辩越明,我也是大学生,好歹也是未来祖国的栋梁!

    好好。栋梁小姐,消消火。荆建无奈的摆了个怕了你的表情,不用你写,我来写我投稿。再请示校领导,让他们支持,我每个周末来个系列讲座?满意了吗?

    哼,马马虎虎。夏昕然倒是傲娇起来了。

    我发觉啊!你是想看猴戏,最好我和那些人斗得天翻地覆?

    哼,好心当成驴肝肺!就是说的你!

    呵呵,其实我这人也好斗。那就斗一场?

    嗯,斗一场!




第515章敲打陆行
    对于中国电影乃至香港电影,荆建有种很复杂的心情。他明知道未来二十年左右,整个中华电影圈将会变成大泥潭,甚至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香港电影同样会变得名存实亡,但依然想要保留一丝元气保存几颗种子。

    但另一方面,荆建又不愿意投入太大,逆潮流而动?那是智者不为。再说,他一分钟几十万上下,好吧,可能比几十万还要多,也不想投入那么多的精力去当什么先驱。有许多时候,先驱的含义就几乎等同于烈士了。

    因此,荆建会在合适的机会说几句话,或者顺手帮点忙,但要他赤膊上阵?说实话,兴趣不怎么大。然而夏昕然突然的一身正气,就使得荆建哭笑不得。于是他就稍稍改变了主意,既然本来就无可无不可,那就再努力一把吧。

    领着夏昕然,荆建直接找到了沈松生校长。没想到把自己的系列讲座的想法一说,沈松生就一口答应,相当的支持:小荆,别被外界的舆论影响,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化本身就不该是一对矛盾,你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们校委会就是你的后盾

    应该说,坐的位置越高,看问题的角度就越广阔。翻嘴皮子说理论谁不会?哪个不是从小政治课上到吐?现在最为关键的是——国家集中力量搞经济,到处缺钱,所以文化部门成为重灾区,拨款被大幅削减。就看看京影的情况,都窘迫到卖冰棍卖盗版磁带了,你说说,还不想办法商业化赚钱,日子都快要过不下去了。因此,无论是高层,还是沈松生这样的电影圈实权人士,暗中其实都很支持荆建的说法。

    再者说,还有着其他的小九九。像《华夏影视周刊上的那篇文章,政治上绝对正确,沈松生这样身份的人不可能公开反对。于是就需要荆建这样的愣头青去冲锋陷阵。

    反正在沈松生这样的京影校领导眼中,荆建无非是来镀金的。等博士一毕业,难道还继续在京影专业不对口吗?肯定会安排个重要岗位。中国就是再大,也绝不会舍得浪费个24岁博士,正处级的优秀干部(按当年政策,博士毕业后还要提一级)!

    而那个优秀干部在离开校长室后,正对着某位天真的女生在口花花呢:呵呵,文章我过几天写,保证让你芳心一喜。怎么,听说那部实验电影正在全校挑选演员,你有没有兴趣?

    我报名了呀!嗯,很有信心。夏昕然捏紧小拳头很有斗志,果然很天真。

    那好,挑上了别忘请客,烛光晚餐哦?哈哈。

    荆建,别以为我听不懂。我可生气了。

    哇,那咋办?荆建表情夸张。

    嗯夏昕然眼珠一转,狡黠一笑,明天下午在形体教室挑选演员,咱们宿舍可是全部参加

    好好,我保证到现场为你们加油。晚上请你们全宿舍,安慰你们这群破碎的心。反正现在的荆建闲得蛋疼,去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夏昕然立刻怒目而视:乌鸦嘴,你说我们都挑不上吗?

    呵呵。荆建心中在想,挑的上才怪了,全都是新生,又是在群芳争艳的京影,论资排辈也轮不到夏昕然她们啊?对这部实验电影,荆建并不准备插手,有些事还需要自己去摸索,毕竟中国电影的未来,要靠一大群的中坚。

    我讨厌你!还小看我们。对荆建的态度,夏昕然更是气不过。

    呵呵。

    一边说笑,他们俩一边已经回到图书馆。可当他们路过小卖部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建哥,是你吗?真的是你吗?就见陆行一溜小跑,兴冲冲的跑出小卖部,身后还跟着那个满脸疑惑的邹海。

    身边的夏昕然惊讶的发现,荆建整个人的气质突然大变,那种居高临下的上位者姿态,冷淡的与陆行握了握手:小陆子,听说你一直混的不错?

    建哥,瞧您说的,不就托您的福吗?不提从前,光说现在小苗等人在陆行这里跑外汇,就已经让陆行赚了不少。而陆行带着谀笑,心中忐忑不安,他已经看出了荆建的冷淡。

    你过的很好,梅姐和彪子可不好啊!对这件事,荆建依然很不高兴,虽然这件事与陆行关系不大。

    呦,建哥你可冤了我了。那块地头是兵子的,我瞧您的面子,可从来不过界,还以为兵子会照顾呢。真不知道梅姐那边的情况。不信,你可以问问彪子,他问我拿了五千多的货,我要没要过帐?陆行连忙解释。

    荆建的脸色稍缓,接过了陆行敬的烟:这事就算了。怎么,现在生意咋样?

    陆行终于露出笑容,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别人不知道,陆行可是知道,眼前的这位就是盗版磁带的鼻祖。虽然现在已经不再插手,但看他后面介绍的小苗等人,一口一个大荆哥,明显已经看不上这些小钱。而盗版磁带和倒外汇毕竟是灰色领域,都明白长久不了。如果能获得荆建的指点,说不定就能走上正行。

    兵子栽了后,紧了一段时间,现在又是老样子。陆行一边说着话,一边为荆建点上烟,不过现在做的人越来越多,钱已经赚的不多。建哥,正想请教您,您还有啥法子吗?

    听说过cdro吗?荆建问道。

    啥啥?啥罗姆的?陆行一脸懵逼,而边上的夏昕然和悄悄靠近的邹海同样是一脸茫然。

    荆建简单的解释道:这是电子技术的新科技。不用几年,磁带和胶质唱片都会被淘汰。电影能在家中观赏,就是家庭影院。小陆子,这你不需要懂,如果你有兴趣,以后在南粤会有这样的高科技厂家,可以算你一份。到时候你可以与小苗联系。

    哦哦。陆行依然是一头雾水,高科技,我能行吗?

    废话,你现在就懂制造录音机?荆建笑骂,你已经有京城和北方的销售渠道!反正到时候再说!



第516章全聚德的谈话
    有些话不需要对陆行说的太透彻。根本就不需要几年,随着cdro技术的成熟,音像行业将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vcddvd技术的出现,造就了中国家电行业的一个个新神话。当然,各领风骚十来年,后来的视频点播技术,又迅速的把这些神话变成了笑话。

    荆建当然不会忽视这样的机遇。既然vcddvd导致的盗版已经势不可挡,那就索性占据这个行业的上游。一句话,正版的损失就从盗版里弥补。而这就需要白手套,荆建自己肯定不会出面,于是小苗苗春民就是个很合适的人选。

    苗春民有着香港红英的背景,又有着南粤的一大批老关系和天南海北的战友,如果能抓准良机,肯定能做到霸占一方。至于陆行?他有着北方的关系,加入也未尝不可,就算陆行瞎了眼不同意,换个人也相当容易。而荆建只需要通过控制住vcd机dvd机和空白光盘的生产产家股份,就能够施加足够的影响力。至于盗版刻读光盘厂的利润?说实话,荆建根本就看不上,还是交给小苗和陆行他们去折腾吧!

    说完这几句,荆建就在陆行的恭送中走入图书馆。一旁的夏昕然满脸好奇:你刚才说的那个啥?真能在家里看电影吗?

    这我会在讲座上说。未来的技术发展超乎想象,如果你们不把握住?哼哼,你们这几届的学生都要哭死。

    为啥?家里都能看电影了,不是拍的电影更多了吗?怎么会哭死?夏昕然拉住荆建的胳膊,那双好奇的大眼睛显得特别的萌。

    呃?荆建盯着这张纯天然的年轻脸庞,笑的兴致勃勃。前世这位夏昕然出名的时候,已经带着那种成熟美,没想到现在能看到青春活力的一面。

    喂!夏昕然俏脸微红,带着一丝羞怒,你听见没有?

    哈哈,好问题。哈哈哈!荆建顿时大笑。夏昕然逻辑上似乎没有错,但现实会告诉她大错特错。

    喂!你还笑?

    哈哈,蠢丫头可爱嘛!没啥,真没啥,蠢一点好啊!哈哈哈!

    喂!你今天不说清楚,我俩没完!

    哈哈哈!

    这边在欢声笑语,而邹海则是急着凑到陆行身边,询问荆建的情况:小陆,那位您以前认识?

    陆行还沉浸在即将玩高科技的喜悦中呢,虽然他根本不明白这高科技究竟是啥玩意。带着崇拜:海哥,那位当年可是爷字辈的,这磁带生意就是他琢磨出来的,后来觉得没意思,听说就出国了,交给了咱们哥几个。听见没有?建哥这次要带我那个什么姆了?呵呵。

    那个什么什么姆会赚钱吗?邹海小心翼翼的问道。

    废话!香港人都跟着建哥屁股后面做马仔,你说会是小生意?对荆建的能力,陆行还是相当的佩服,我跟你说,当年建哥就是华清一学生,为人仗义,为了牺牲战友的那一大家,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梅姐,他就琢磨出这磁带生意,全都送给了她。后来

    听着陆行半是介绍半是吹嘘,邹海已经是目瞪口呆。接着恨不得给自己几个耳光,《华夏影视周刊上的那篇文章,其实就是他托朋友所写的。早知道是这样,谁又会得罪这位荆支书呢?这就是活生生的财神爷啊!

    已经是傍晚,京城的街头依然是车水马龙。在华灯的映照下,穿着秋装的男男女女尽显靓丽

    而在前门全聚德的一间包厢,不时传出说笑声:小荆,京派烤鸭中,我就喜欢全聚德的挂炉烤鸭。虽然便宜坊的焖炉烤鸭也不错,但总觉得少了那股味。你尝尝,国外很难吃到吧?

    谢谢宋哥。国外中餐馆里烤鸭倒也有,基本都是广帮烤鸭,同样是焖炉的。就是老广那边夸张些,有一次遇上个当地老餮,不仅点了公鸭,还要求抹上鸭屁股的油脂,说要吃的就是这股鸭骚味!

    哈哈,老广是啥都敢吃,咱可甘拜下风啊!

    瞧你们俩,怎么还说鸭屁股啥的,让不让人好好吃饭?

    哈哈哈

    不知不觉中,已经是酒过三旬。而经过前面的垫场后,终于进入到正题。喝了一口酒,宋盛似乎随口笑问:小荆,香港那边怎么样了?

    荆建早有准备:这事我不知情,我也没想到会闹的那么大。不管宋哥凌姐你们信不信,我就是这句话。

    你倒是滑头。凌枫在一旁笑骂。事实上,她倒是在帮荆建说话。

    荆建笑着摇摇头:我在这里说一句,香港的房产商势力太大,以后回归,可能照样是尾大不掉。这是港英政府给我们埋地雷,炒高香港地皮,让香港经济空心化,而香港老百姓将会遭受房产大涨大跌的痛苦。这问题如果不重视,未来很可能影响到一国两制的政策。

    哦?宋盛一下子重视起来,小荆,你说说,反正是在酒桌上,随便点。

    那我就胡乱说几句。荆建笑道,香港其实并不缺地皮,但是港英政府人为的减少供应量,一下子涨到天价,随后老百姓已经难以承受,工厂店铺也承受不了高昂的租金,必定大量的内迁,这又出现了就业问题。而一等到回归,特区政府又该怎么办呢?如果放开地皮供应,房价大跌,买了房的老百姓纷纷负资产,难道他们不闹事?但维持原状,房价依然是天价,老百姓照样痛苦。而这个问题如果被用心人利用,就会指向中央政府,莫名其妙的背锅。造成香港和内地的离心离德,甚至出现港独等分离势力。

    不会吧?那么严重?宋盛感觉到荆建说的可能太夸张。其实不用多久,中国就会在香港问题上,感觉到英国这根搅屎棍的威力的。

    呵呵。荆建是点到为止。不过目的已经达到,成功的把注意力引向了香港问题。



第517章老天爷
    事实上,香港事件与荆建之间的关系,根本就是自由心证,荆建其实说什么都没有用。可是宋盛关心的是动机!一句话,如果你是破坏回归的大计,起码蒋文意这些人全都要灭了,毫不留情。而荆建同样会被打入冷宫。如果情有可原,那也可以眼开眼闭,毕竟打的是港英政府的脸。说实话,看那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出糗,也挺带感的。

    于是宋盛就转了一个话题:小荆,现在香港那边的美元汇率超过60,中国银行那边的压力很大呦。

    荆建笑了,敬烟点上:宋哥,我就是一学生,这问题该问央行吧?

    宋盛依然是笑容满面:我就是想听听,你觉得什么汇率比较合适?

    这其实是出题在考验荆建。你是不是愿意为国家解决难题?你解决的力度有多大?你到底有多少能量?

    荆建稍稍一考虑:20还是有一半把握,15需要努力。

    哦?宋盛眼一亮:多久时间?我希望的是15。

    呵呵。荆建笑了,那就年底之前。不过宋哥,如果就我一个人,三头六臂都绝不可能。而且20后,提高一个点,其的难度就成级数上升,只能说尽量努力。

    哈哈。这我知道,这我知道。宋盛心领神会,当然需要金融部门的全方位配合,反正保证是20是吧?那你还有什么要求?

    不敢啊!我真的怕凌姐呀。哈哈哈!玩笑中,荆建明确的传递出信号,不需要国家的交换条件,算是自己义务帮忙。

    其实到现在,随着荆建的大量收购,人民币与港币兑换率已经维持在8:1左右,当然,折合成美元就是60比1。注意到了吗?这里用了维持这个词,那么是谁在维持呢?当然就是已经升格为庄家的荆建。

    要明白,香港黑市上,已经几乎一半的人民币被荆建扫清,而汇率也有了不少上涨。然而如此大规模的扫货,已经引起市场的极度敏感。如果有熟悉操盘的人就会明白,现在黑市上虽然还有几十亿的人民币,但大部分已经捏在大户手中,相当的惜售,一有动静,这个非正常的汇率立刻就会像溃堤般一泻千里。

    而在香港主持扫货的正是郭文俊郭文甄兄妹,甚至荆建让卡莱布从华尔街邀请了一名投资专家前来增援。他们已经建立了个精准的数据模型,就停止在目前的僵持点位上,而每天只是轻描淡写的兑换一两千万的人民币,维持着这个兑换率。道理其实很简单,能1:8以上的价格兑换,傻瓜才会去1:5或者更低的汇率去兑换呢。

    至于现在香港的行动,主要是利用这超低汇率,收购低价抛售的内地产业。就这一两个月,骷髅海收购的白菜内地产业已经就不说具体数字了,反正折合成美元高达四千多万的巨资。想像一下,差不多1:60,那就是三十几亿人民币的工厂地皮等等,如果再计算未来的大幅增值,到2010年左右,起码也价值上千亿。

    其实对现在的荆建来说,多挣些,还是少挣些,其实意义都已经不大了,无非就是个数字的加减。之所以会维持在僵持点位,就是因为这是荆建的铁令——为了今天给上面一个投名状!

    荆建是知道历史的,所以他心里很清楚,这段非正常恐慌性的外资逃离期是相当短暂的,最多就是到年底前后,汇率就会恢复到正常。也就是说,人民币与美元的黑市汇率最高就是1:10,并且以后将基本稳定,达到1:15都是轻轻松松。既然如此,就顺水推舟,给上面这样一个投名状吧!

    然而听了荆建的表态,宋盛相当相当的满意。他们这些人并不知道未来,对外资逃离还相当担心,有了荆建的保证,起码不会有人民币巨幅贬值,通货膨胀率巨幅增加的危险了。
1...188189190191192...3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