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鲇鱼头

    不,这里挺好。

    不用了弗恩,如果你能给我来杯热茶就更完美了。威廉·范德比尔特和汉密尔顿·菲什异口同声拒绝弗恩·赫伯特的请求。

    如您所愿。弗恩·赫伯特不多话,只要能让威廉·范德比尔特和汉密尔顿·菲什感受到酒店的重视就够了,至于威廉·范德比尔特和汉密尔顿·菲什在哪里用餐,这真的不重要。

    弗恩·赫伯特刚刚离开,刚刚那名年轻人从餐厅返回,或许是那名年轻人终于意识到了威廉·范德比尔特和汉密尔顿·菲什不是普通人,脸色有点苍白,站在洗手间门口愣了愣,还是按照原路返回。

    这一次,威廉·范德比尔特的保镖并没有阻拦,毕竟刚才的事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两个年轻人没有威胁性。

    当年轻人走过威廉·范德比尔特身边的时候,年轻人突然从怀中掏出一把枪,对准威廉·范德比尔特的后脑勺,直接扣动了扳机——

    上帝可以作证,当年轻人掏出枪的时候,距离威廉·范德比尔特最近的保镖也条件反射似的掏出枪,但却搬了那么短短半秒。

    这半秒,却成为阴阳之间的分界线。

    呯!

    手枪的枪声不大,但在飘荡着悠扬音乐的餐厅里却格外刺耳。

    威廉·范德比尔特就像是被人在后脑勺重重打了一棒子,根本没有任何反应,就直接一头栽倒在桌面上。

    这是春田兵工厂生产的蟒蛇型侦探手枪,口径九毫米,弹容量六发,子弹初速度415米每秒,有效射程50米——

    很奇怪,在这么一瞬间,当看着枪手扣动扳机的时候,汉密尔顿·菲什脑海中浮现的却是这么一组数据。

    威廉·范德比尔特和汉密尔顿·菲什的保镖也不是吃素的,枪手只开了一枪,马上就被乱抢击倒。

    呯,呯呯呯——

    被击倒的不仅仅是枪手,还有另一侧刚刚起身的那名同伴,他甚至都还没有来得及掏出枪。

    安全!汉密尔顿·菲什的贴身保镖基诺·多德据枪上前,先检查了已经被打成筛子的枪手,抬脚将枪手手边的手枪踢到一边,然后一把拽起看似已经被吓楞的汉密尔顿·菲什,压低汉密尔顿·菲什的脑袋,用身体护住汉密尔顿·菲什,掩护着汉密尔顿·菲什向餐厅门口移动。

    基诺·多德是总统宫特勤局的退役特工,之前在汉密尔顿·菲什担任国务卿的时候,基诺·多德就是汉密尔顿·菲什的贴身保镖,现在基诺·多德供职于春田安保公司,每个月领取着800美元的高额薪水,在需要的时候,基诺·多德必须有勇气站出来为汉密尔顿·菲什挡枪,比在总统宫特勤局的要求还要更严格。

    当然了,高风险也意味着高回报,如果基诺·多德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负伤或者牺牲,那么基诺·多德的家属能够拿到的抚恤金也远超那些特勤局的同事,这是春田安保公司的优势,也是基诺·多德选择春田安保公司的原因。

    威廉先生,威廉先生——威廉·范德比尔特的秘书贾斯汀·马奇也终于回过神来,连滚带爬的冲到威廉·范德比尔特身边,言语中充满了焦虑和恐慌。

    大家族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威廉·范德比尔特顺利获得继承权,那么贾斯汀·马奇就有机会成为范德比尔特家族的大管家,如果威廉·范德比尔特失势,那么贾斯汀·马奇说不定会被迫离职。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报警,快报警——汉密尔顿·菲什只来得及喊一嗓子,就被基诺·多德以最快的速度带离现场。

    知道坐进汽车内,汉密尔顿·菲什还惊魂未定。

    这是你们安排的?汉密尔顿·菲什问基诺·多德。

    并不是,我们不可能安排这样的行动,即使有,也不会选择这样的场合。基诺·多德也惊魂未定,刚才只是短短几分钟,基诺·多德却感觉好像过了半辈子,虽然车窗外依然飘着雪花,但基诺·多德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

    好吧,在这方面,李牧是有前科的,虽然汉密尔顿·菲什手中没有证据,但作为前任国务卿,汉密尔顿·菲什了解很多普通人不知道的信息,就汉密尔顿·菲什所知,从1874年开始,至少有十余起案件有可能和李牧有关,虽然这些案件大多数都被定性为意外,但还是有几起案件可以被认定为是凶杀,只可惜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永远都不会有人对此展开调查。

    以你看来,威廉·范德比尔特的状况如何?汉密尔顿·菲什对人体构造不够了解,不确定威廉·范德比尔特的伤势有多严重。

    死定了,子弹从后脑射入,虽然没有从前颅射出,但脑组织已经变成一锅粥,万幸的是,威廉·范德比尔特先生不会有痛苦。基诺·多德非常肯定,这种行刑式的枪决,基本上没有幸免的可能。

    回到总督岛之后,汉密尔顿·菲什将这件事原原本本的汇报给李牧,在整个过程中,汉密尔顿·菲什一直在观察李牧的表情,让汉密尔顿·菲什意外的是,李牧脸上的惊讶似乎并不是伪装。

    也不算意外,应该算是意料之中。

    这么说,威廉·范德比尔特已经死了?李牧确实很惊讶,老天爷可以作证,这不是李牧想要的结果,没错,李牧想得到范德比尔特汽车工厂,但绝不是以这种方式,哪怕是看在那套《永乐大典残卷的份上,李牧也不会这么做。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应该是这样。汉密尔顿·菲什点头,这或许是最好的结果,威胁已经铲除,而且并不是李牧指使,这让汉密尔顿·菲什稍感安慰。

    稍晚些时候,布雷斯塔来到总督岛,和李牧谈起到底发生了什么。

    看上去是一起没有预谋的凶杀案,凶手叫安迪·哈伯德,曼哈顿本地人,和威廉·范德比尔特非亲非故,两个人的生活几乎没有交集,安迪·哈伯德原本准备在下个月结婚,不幸的是,安迪·哈伯德的未婚妻上周死于车祸,她的马车在一场晚宴之后冲进了河里,之后安迪·哈伯德就性情大变,原本安迪·哈伯德是个很温和的人,但那之后,安迪·哈伯德变得暴躁,而且喜怒无常,所以这件事基本上是个意外。布雷斯塔已经换了便装,接下来这段时间有点敏感,布雷斯塔也要注意影响。

    安迪·哈伯德——他还好吗?李牧顺口问一句,但在心里已经给安迪·哈伯德判了死刑,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安迪·哈伯德都是凶手,大概安迪·哈伯德的律师也没脸把这说成是激情杀人。

    已经死了,不过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活过来。布雷斯塔和李牧是老交情,两个人的友谊从斯普林菲尔德开始,甚至布雷斯塔是骏马武器公司有数的三名股东之一,另外两名就是李牧和威尔,所以如果李牧有需要,布雷斯塔可以做任何事。

    死人当然不能复活,不过在某些时候,死人也是有用的,比如一份精心炮制的口供,某些时候就会成为关键证物,这种操作看似有点无耻,但不可否认,这种方式很有效。

    算了吧,范德比尔特家族已经够可怜了,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给他们一个公正吧。李牧也是无奈,不管是谁想干掉威廉·范德比尔特,这对于本已风雨飘摇的范德比尔特家族来说都是个噩耗,科尼利尔斯·范德比尔特能不能承受住这个打击还说不定,如果科尼利尔斯·范德比尔特也撒手人寰,那么基本上就已经可以断定,范德比尔特家族完了。

    有些事,从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局,在原本的历史上,范德比尔特家族的覆灭就很有些莫名其妙,堂堂美国第一个亿万家族,却在短短几十年之内灰飞烟灭,要知道十九世纪末的美元可不是二十一世纪初的美元,通常意义上说,美元在这段时间内贬值了最少70倍,也就是说,如果按照21世纪的美元衡量,现在的范德比尔特家族至少累积了70亿美元的财富。

    70亿美元,就算是撒,也要撒上几十年吧!




683 不能忍
    大家族的继承权之争,残酷程度不亚于你死我活的商场,如果按照获利最大嫌疑最大的原则分析,那么最有可能对约翰·范德比尔特动手的应该是约翰的兄弟们。

    他们之前因为自身能力不足或者品行不佳,被排除在范德比尔特家族管理层之外,现在是他们最后的机会,如果约翰·范德比尔特获得家族继承权,那么他的那些兄弟们最好的结果是按月领取一笔生活费,这笔钱可以保证他们衣食无忧,甚至依然能留在上流社会,但肯定和他们的预期不相符。

    没办法,要怪,就只能怪老范德比尔特太能干,给子孙们留下这么一份让谁都无法割舍的家业,偏偏老范德比尔特有没有制定继承人,这简直就等于是在家族里埋下一颗定时炸弹,老范德比尔特一旦去世,炸弹就会被引爆,受伤害的都是自己人。

    恐怕也就你这么想了,从下午三点到我离开警察局,我已经接到三个匿名举报电话,现在所有姓范德比尔特的家伙都是嫌疑人,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布雷斯塔冷笑,某些人的吃相实在是太难看了。

    在对待死亡这件事上,东西方的态度截然不同,东方习惯上更加宽容,哪怕是仇人,随着一方的死亡,仇恨也就烟消云散。

    西方人相对来说更看重胜负,死亡通常意义上代表着一个人彻底失败,比如范德比尔特父子,其他人可不会因为范德比尔特父子死亡就放过范德比尔特家族,落井下石才是正常的选择。

    李牧还算是念及旧情的,所以并不愿意太过分,其他人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比如那三个举报电话,李牧甚至可以断定,一定有威廉·范德比尔特的兄弟参与其中,否则不可能具有这么强的指向性。

    其他人愿意怎么做那是他们的事,我做不到这么冷酷,华人传统中是‘死者为大’,所以,就算我想拿到范德比尔特汽车工厂,那也得是在威廉入土为安之后。李牧不管别人,只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这样至少自己将来想起这段时间的时候,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

    那我得提醒你,如果想做什么的话最好现在开始马上行动,其他人可不会将绅士风度。布雷斯塔点到即止,没有试图改变李牧的想法。

    接下来的两天内,约翰·范德比尔特遇刺这件事迅速成为纽约人的话题,几乎所有的纽约人都会谈论起这件事,乃至于就连雪灾方面的话题都退居其次。

    其实白人也是一样的八卦,特别是范德比尔特家族这样的大家族,他们从来不缺少话题,只是这一次更加劲爆。

    纽约人也确实是够八卦,这两天,几乎所有的纽约人都化身侦探,分析谁最有可能向威廉·范德比尔特下手,怀疑对象五花八门,就连李牧也无法幸免,很多人认为正是因为骏马汽车和范德比尔特汽车的竞争,导致李牧最终对威廉·范德比尔特痛下杀手。

    还别说,这个说法很有市场,传言中说的有板有眼,就连汉密尔顿·菲什的晚餐邀请都被认为是助纣为虐的蓄谋。

    李牧不理会这些流言是从哪里来的,出于人道主义,威廉·范德比尔特遇刺的第二天,李牧就前往圣玛丽医院看望卧病在床的科尼利尔斯·范德比尔特,遗憾的是科尼利尔斯·范德比尔特仍依旧处于昏迷中,他甚至还不知道威廉·范德比尔特遇刺的消息。

    就在李牧探望科尼利尔斯·范德比尔特的第二天,医院传来噩耗,科尼利尔斯·范德比尔特因为身体衰竭,于一月二十号晚上因病去世。

    这下好了,科尼利尔斯·范德比尔特的死亡,也代表着范德比尔特家族失去了最后一根主心骨,大幕已经拉开,好戏即将上场,野心家们跃跃欲试,准备将范德比尔特家族连骨头带肉吞下去。

    为避免夜长梦多,李牧第一时间让汉密尔顿·菲什想办法和范德比尔特家族的新任继承人会面,以讨论范德比尔特汽车厂的交易。

    这个要求并不容易,和范德比尔特家族取得联系很简单,但要想进行实质性的谈判,李牧还是把希望寄托在科尼利尔斯·范德比尔特和威廉·范德比尔特的葬礼之后。

    范德比尔特家族已经完了,你肯定想不到,威廉的兄弟姐妹们组成了一个领导小组,本意是用民主的方式进行企业管理,但领导小组的效率很低,他们成立三天来只决定了一件事,那就是在一月二十五号将科尼利尔斯和威廉下葬,其他关于企业的正常运营,他们没有达成任何共识。汉密尔顿·菲什也很无奈,这种情况,在以前汉密尔顿·菲什当国务卿的时候经常见到,每次只要国会一开会,共和党的代表就会和民主党的代表吵成一团,他们的争吵不是为了工作,只是单纯的为了争吵而争吵。

    现在的范德比尔特家族,也正处于这样的怪圈中。

    呵呵,让他们吵吧,恐怕以后这样的戏码还会不断上演,梅尔维尔,想办法和威廉的兄弟们取得联系,只要说动了其中的一两个,我们就有机可乘。李牧已经进入工作状态,此时的李牧毫无感情可言,最擅长以一阵暴风骤雨般的组合拳将对手迅速ko。

    好的没问题。梅尔维尔·福勒毫无心理负担,作为律师,这种事梅尔维尔·福勒早就见多了。

    不管什么时候,美元都让人爱不释手,梅尔维尔·福勒以两万美元为代价,收买了威廉的两个兄弟,准备在范德比尔特家族领导小组的会议上提出将范德比尔特汽车公司卖给骏马集团。

    和范德比尔特家族的财富相比,两万美元并不算多,但问题是对于很多范德比尔特家族的子弟来说,这恐怕是他们这辈子见过最多的一笔钱,要知道之前在老范德比尔特和威廉当政的时候,他们就连参与旁听的机会都没有,自然也就没机会接触到大宗交易。

    现在机会来了,无论骏马集团愿意为范德比尔特汽车公司付出多少钱,他们该得的那一份都一分不少,这两万美元就全都成了意外之喜。

    和已经年迈的汉密尔顿·菲什相比,梅尔维尔·福勒的效率够高,在一月二十四号的一次例行会议上,威廉的哥哥保罗提出要精简业务,保住核心产业,范德比尔特汽车厂不幸成为商品被摆上货架。

    保罗的要价是三百五十万美元,其中包括厂房的地区,正在履行的合同,已及范德比尔特汽车公司拥有的多项专利,考虑到范德比尔特家族为范德比尔特汽车公司的投资,我们认为这个价格是合适的。梅尔维尔·福勒得意洋洋,这个报价确实能让梅尔维尔·福勒感到骄傲。

    就李牧所知,为了创办范德比尔特汽车公司,威廉·范德比尔特前前后后投入了将近九百万美元的资金,这笔钱除了收获工厂和专利之外,还有两千多名熟练工人,这个生意很划算。

    保罗·范德比尔特确实是没有战略眼光,怪不得老范德比尔特将保罗排除在管理层之外,虽然目前表面上看上去,范德比尔特汽车公司的财务报表并不好看,但未来可期,这一点保罗·范德比尔特根本认识不到,所以才开出三百五十万这个近似白送的价格。

    给他,如果可以的话,尽快把合同签了。李牧不想夜长梦多,万一洛克菲勒那群饿狼改变主意,说不得李牧还要花费更多钱,才能将范德比尔特汽车公司收入囊中。

    好吧,我尽快,保罗先生希望你能出席科尼利尔斯先生和威廉先生的葬礼——梅尔维尔·福勒没忘记转达保罗的邀请。

    好的我一定去。不看僧面看佛面,虽然李牧和威廉·范德比尔特之间发生过不愉快,但李牧还是愿意和威廉进行最后的告别。

    第二天天气终于放晴,虽然天上的云层还是厚,但雪已经停止,上帝好像特别偏爱总督岛,在云缝里将一束阳光投在总督岛上,整个总督岛看上去格外的耀眼,站在炮台公园看总督岛,甚至会感觉到眼睛被雪地反光词的生疼。

    李牧没时间待在家里晒太阳,虽然李牧很想这么做,但是今天要参加科尼利尔斯和威廉父子的葬礼,李牧早早就换了西装,又让梅森弄来一枝香石竹,准备在最后和威廉告别时使用。

    在美国参加葬礼不用随份子,主家也不会管饭,一般情况下都是客人自备一枝花,在埋葬之前仍在棺材上聊寄哀思,李牧也入乡随俗,虽然雪灾期间找到花并不容易,但梅森还是完成了任务。

    威廉的兄弟姐妹们选择将科尼利尔斯和威廉父子埋葬在格林伍德公墓里,这里是纽约,也是美国最大最著名的墓地,墓地始建于1838年,这里埋葬着曾任纽约州长和美国副总统的乔治·克林顿。

    有意思的是,乔治·克林顿最初并不是埋葬在这里,但墓地管理者认为这样可以吸引更多客户,所以将乔治·克林顿的尸体在公墓建成后迁移过来。
1...379380381382383...5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