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有扇穿越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烟雨织轻愁
在这个时代,想要进行改革,真的就这么难吗?
就好像将一滴水滴入撒哈拉大沙漠里一般,根本就改变不了什么。
这一刻,吕布甚至有种绝望的感觉。
请皇上顺应民心!
嗯?
还没完没了不是?
就在吕布要发怒的时候,却是猛然间想起了什么,不由得眼睛一亮。
吕布不由冷哼一声说道:顺应民心,顺应民心,就凭你们,难道就能代表的了民心吗?
宋御史沉声说道:启禀皇上,我等御史的职责,正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我们,自然可以代表的了民心!
霍,你这是用朕的话来激朕吗?
你要是这么说的话,朕还偏就将你一军!
好吧,既然你们说朕要顺应民心,那朕就听你们的!不过就凭你们,须代表不了民心吧?既然要顺应民心,那就让全大华的所有百姓全部参与进来!
从今天开始,在整个大华做民意调查,如果有半数以上百姓同意,那么以后女子可以当老师,可以上学!如果不足半数,则取消这一制度!朕会顺应民意。
这一次调查,各地方官全力配合,严禁造假!朕会派人监督,如果有人胆敢弄虚作假的话,立斩不赦!不管牵扯到谁,绝不饶恕!
听了吕布的话,满朝文官不由面面相觑,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顺应民心,难道是这个意思吗?
好像哪里不对的样子。
但是偏偏他们又无从反驳。
你们说顺应民心,现在朕都让全国百姓都参与进来,你还敢说不是在顺应民心?
而一旦全国百姓都参与进来的话,那么最终的结果,还会和他们预期的一样吗?
所有的文官,隐隐间都有种不妙的感觉。
他们文官集团联合起来逼宫皇上,但是现在皇上是联合全国百姓,准备要碾压他们了!
第六百 一十五章:民心向背
这一仗,必须要赢!
当然了,吕布敢肯定,那些文官,必然不甘失败,会在此次民意调查中搞事情。
而吕布,绝对不允许他们破坏这一次的民意调查!
当天退朝之后,吕布就将蔡邕找来,命令贾诩赶紧找人撰写文章,当天印刷大华日报。
第二日就要加急将大华日报以最快的速度,分发下去。
蔡邕在朝上背叛了吕布,心里正在忐忑不安的时候,见吕布竟然没有职责他,不由悄悄松下一口气来。
吕布吩咐的事情,自然不敢怠慢。
这期的大华日报,吕布亲自参与,甚至还撰写了几篇文章。
比方说,有几篇是以南京大学学生的身份去写的。
黄老师,您是我遇到得最好的一位老师了。
黄老师,您学识渊博,讲课深入浅出,让我们一听就能明白。
您性格温柔和顺,不但在课上对我们的学业负责,课下对我们也是照顾的无微不至。
记得那一次,我感染了伤寒,黄老师不顾
可是,现在听说黄老师您就要离开我们了?
听说有坏人逼着要您离开?
黄老师,我们不要你走!
那些坏人,你们还我们黄老师!
还有以女生的口吻写的。
我是一个女孩子,我很幸运,父母很开明,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把我送进了学堂。
在学堂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有数学有自然科学,还有四书五经。
回到家之后,我可以用学到的数学帮助父母算账,他们都夸我学的好呢!
我学到的自然科学知识,也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父母都夸我上学学到了很多知识。
可是,现在听说,有些坏人不让我们女孩子上学了?
我们女孩子到底怎么了?
为什么不让我们继续读书了呢?
我想读书,那些坏人叔叔,求求你们了,给我读书的机会吧!
额,这一期的大华日报,基本上都是这些内容。
看完整版的大华日报之后,吕布表示比较满意。
于是,将这一期的大华日报交给蔡邕,让他以最快的速度印刷,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发放下去。
必须要赶在民意调查之前,将这些大华日报,全部发放到百姓手中。
当然了,什么时候展开民意调查,其实还是吕布说了算。
吕布相信,当百姓看完这一期的大华日报之后,必定会倾向于这些学生。
因为大华日报,在潜移默化之中,就引导了舆论的导向。
那些儒生再牛,也很难教化这么多百姓。
当然了,如果仅仅只是这一点的话,是远远不够的。
他们肯定会在民意调查的过程中动手脚。
不过吕布怎么可能会不防备他们这一点呢?
吕布找到贾诩,仔细吩咐了贾诩一番,命令贾诩将大华国内的中情局得外勤人员全部派了出去。
吕布的要求只有一条,务必要保证这一次民意调查的公平和公正性。
贾诩知道吕布对这一次的事情极为重视,因此将吕布交代的事情,以最高级别执行。
最高级别,就是战时级别了。
这就意味着,必要的时候,他们的外勤人员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利。
不惜一切代价,必须要保证这次民意调查的公平和公正性。
半个月后,一切准备就绪,整个大华国民意调查正式开始。
这半个月的时间,文官集团当然没闲着。
因为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不从中施展手脚,真的是公平公正的进行民意调查的话,那么十有**,输掉的将会是他们。
虽然他们一直的口号就是顺应民意,但是那些愚民又懂的什么呢?
这是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大事,又怎么可以交给那些愚民决定呢?
因此,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文官集团秘密吩咐下去,让那些最基层的公务员,务必要引导民心,让民意调查向着他们希望的方向引导。
这一次的民意调查,他们必须要胜,并且还要胜的干脆利索,胜的漂漂亮亮的。
这次的民意调查,是以镇为单位来进行的。
在交州一个偏远的小镇上,所有的百姓就集合起来,准备进行民意调查。
镇子上的里正,先将民意调查简单介绍了一番。
然后这个里正就根据上面的授意,开始主导舆论导向。
父老乡亲,老少爷们们,大家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数!你们想想啊,女人家家的,抛头露面,到学堂去上学,成何体统?
刚说到这里,里正的话就被人给打断了。
张里正,皇上金口玉言,严禁地方官弄虚作假,你现在是在欺君罔上你知道吗?
张里正看着眼前的这个陌生人,不服气地说道:你是什么人?本官在这里公务,你有什么资格插嘴?赶紧给本官让开,否则的话,本官就要抓你去见官了!
打断张里正说话的人冷笑一声说道:我是中情局得,受皇命,监督此次民意调查进程!张里正欺君罔上,请跟本官走一趟吧!
希望张里正能够配合,否则的话,格杀勿论!
听完中情局外勤人员的话,张里正整个人的腿都开始哆嗦起来。
等看完他的身份证明之后,张里正直接瘫倒在地上。
大,大,大人,小人也是别逼无奈啊!小人尚有八十老母,下有三岁幼儿,求求大人网开一面,给小人一条生路!
外勤人员不屑地说道:张里正,如果你识相配合的话,当然不会有什么问题。现在还是跟本官走一趟吧!
是,是!
听到似乎不会掉脑袋的样子,张里正又惊又喜,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然后被外勤人员给带走了。
接下来,换人主持此次民意调查。
不过刚刚发生了这件事情,可以说,张里正之前对民意的误导,反而起了反效果。
没看到想误导我们的张里正已经被抓起来了吗?
该如何选择,不是已经非常清楚了吗?
更何况,他们本来受到大华日报的洗脑,心里已经准备站到皇上那一边了。
因此,超过九成的民众,都选择站在皇上那一边。
这一幕,几乎发生在整个大华国八成的区域。
额,贾诩其实也是非常聪明的。
他只需要能够完成皇上吩咐下来的任务就足够了,没必要将整个大华全部都覆盖到。
八成的区域,已经完全够用了。
推荐朋友的一本武侠《最强无敌大掌门,里面既有传统侠义,又有系统元素,是一本难得一见的新武侠。喜欢武侠的朋友不妨去看一下,绝对不容错过!
第六百一十六章:诛心之言
又是一次早朝时,这一次,民意调查的结果早已经出来了,但是吕布故意压着,将这件事情放到了最后。
这几日朝廷六部积压下来的有争议的问题,在朝堂上一一解决,效率非常高。
实际上,参加早朝的大臣,基本上没把太多心思放到这些问题上。
现在几乎所有人的心思,都放到了民意调查上。
正因为这个原因,前面的那些问题才能处理的那么快。
将这些问题一一处理完毕之后,最终图穷匕见,终于要将民意调查拿出来说事了。
吕布咳嗽了两声清了清嗓子,对礼部尚书蔡邕说道:蔡尚书,民意调查应该完成了吧?说说吧,民意调查的结果如何?
礼部尚书蔡邕出列说道:回皇上,民意调查圆满完成,经调查,有八成五的百姓,同意黄嫔妃继续担任南京大学老师一职,同意女子进学堂。
八成五吗?基本上和吕布合计的相仿。
吕布点点头,向文武百官说道:诸位爱卿,一直都说要顺应民意,顺应民意,现在民意出来了,这下总该不会有争辩了吧?
吕布话音刚落,只见宋御史从百官中挤出身来,大步向前,大声向吕布说道:皇上,此次民意调查另有内情,当不得真!
嗯?
这帮子御史,还真是不知死活啊!
你说你吃饱了撑的啊,非要揪着这件事情不放,你不能不能多关心一下有关国计民生的事情啊?
吕布脸色一沉,问道:宋御史,你把话说明白了,此次民意调查,为何另有内情?
宋御史铿锵有力地说道:启禀皇上,此次民意调查,本来开展的好好的。但是中间中情局得人突然插手,当场带走了三百六十八位里正,还当场击杀了三位里正。
皇上,中情局的人无端干涉地方政事,此次民意调查的结果已经不在真实。因此,此次民意调查的结果,做不得数!
听了宋御史的话,吕布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厉声喝道:大胆!
这一声,响遏行云,穿云断石!
整个朝堂上的文官,被吕布这一嗓子吓得一个哆嗦,首当其冲的宋御史,更是被吓得差点一头栽倒在地上。
没等宋御史反应过来,吕布已经厉声喝道:宋御史,这些数字,只有刑部的人才有可能得知!迄今为止,就本朕都还不知道具体数字,请问你是怎么知道如此详细的数字的?
说,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准确的数字的?说!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臣,臣
被吕布一问,宋御史脸色不由苍白起来。
这个数字,的确不是他一个御史应当知道的。
不过,现在满朝文官具都是一体,这个数字,当然是他从刑部哪里听到的。
但是这种事情,根本就没办法摆到明面上说啊!
你一个御史,插手刑部的事情,到底想要做什么?
因此,宋御史在臣了好几次之后,都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
吕布冷笑道:好啊,真是好啊,朕万万没想到,大华朝立朝不足一年,朝中大臣居然已经出现结党营私的事情,好,真是很好!
轰!
结党营私!
这四个字一出,整个朝堂上的大臣都被惊出了一声冷汗。
这是诛心之言!
宋御史更是被吕布一言吓得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他万万没想到,只不过是区区一件民意调查的事情而已,怎么就会转到结党营私上去了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