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吕布有扇穿越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烟雨织轻愁

    普通人家的女孩儿,出嫁的时候都要坐八抬大轿,一路吹吹打打,风风光光地嫁出去。

    而令她们没有想到的是,进入皇宫之后,皇后蔡琰竟然亲自为她们举办了一场婚礼。

    额,好吧,其实是一场比较简约的婚礼。

    也没办法宴请很多人,参加婚礼的,就只有内宫的几位嫔妃。

    但饶是如此,也把黄月英还有甄宓感动的一塌糊涂。

    不管如何简约,至少给了她们一场婚礼!

    婚礼之后,接下来就是洞房花烛夜!

    在洞房花烛夜之前,夫妻双方要喝交杯酒。

    额,不过现在不是夫妻双方了,现在变成了夫妻三方。

    最终,吕布提议,索性三人在一起共同完成这个礼仪。

    还好,黄月英还有甄宓是手帕之交,倒是并不怎么排斥。

    三个人在一起喝过交杯酒之后,接下来就到了洞房的环节了。

    吕布看着身材火爆,中西完美结合的混血美女黄月英,还有一个娇艳到令人心醉的甄宓,一时间不由兽血——额,热血沸腾。

    吕布嘿嘿一笑说道:娘子,时间不早了,咱们还是早点安歇吧!

    甄宓被吓了一跳,羞涩地说道:皇上,可是三个人怎么可以——

    黄月英也害羞地说道:吕大哥,要不你们先——我先回房去了。

    吕布哈哈一笑,一左一右抱住两女说道:谁都不准走,乖乖跟夫君洞房去!

    说完,吕布抱起两女,大步向大床走去。




第六百一十三章:君臣对峙
    **苦短,旭日东升。

    一个是中西完美结合,身材极度火爆的混血儿黄月英,一个是曾被才高八斗的才子曹植留下千古名篇洛神赋的甄宓。

    这两女,简直就是极品中的极品。

    而吕布,则是正值壮年,英雄本色。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勾动天雷地火,致使吕布沉迷儿女之情,不愿早朝。

    呼呼半个月的时间过去,吕布方才从意乱情迷中恢复过来。

    半个月的时间,积压了不少的政务,吕布连忙抽身处理政务。

    甄宓原本就是蔡琰等女看着长大的,和她们感情极好。

    因此就算在内宫中,没有吕布陪伴,也不会觉得苦闷。

    但是黄月英就不同了,黄月英虽然和蔡琰等女的关系也不错。

    但是她的兴趣在科学研究上,让她天天闷在内宫之中,黄月英就忍耐不住了。

    然后,皇上黄月英向吕布吹枕边风,想继续出宫教书。

    黄月英真的非常喜欢教书这项工作,害怕吕布不肯答应,忍不住伸出双臂环住吕布脖颈,娇声问道:夫君,人家真的非常喜欢教书,好不好嘛?

    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就让人家在宫里教书也可以啊!可以让那些皇子公主,甚至那些大臣家的子女来进学,皇上觉得怎么样嘛?

    其实,黄月英最喜欢的还是到大学里面教书,她非常喜欢大学的教学氛围。

    这几年的教书育人生涯,使得黄月英深深喜欢上了这份职业,如果失去这份职业的话,黄月英感觉人生将会失去很多乐趣。

    不过黄月英也清楚,现在她成为嫔妃,想要继续抛头露面,似乎是不太现实的事情了。

    所以,黄月英只好退而求其次,哪怕让她在皇宫里面开设一个小小的贵族学堂也是好的。

    而经过现代之旅的吕布,其实非常理解黄月英的所思所想。

    听到黄月英这么说,吕布微微一笑说道:傻瓜,喜欢就去做,夫君支持你!

    什么?

    夫君竟然答应了吗?

    真是太好了!

    黄月英惊喜地说道:夫君,真是太感谢你了,等明天,我就在宫内找一个院子,开设一座学堂。

    吕布哈哈一笑说道:在什么宫里啊?你就去大学里面教书,不过呢,上海大学就去不得了,只能到南京大学里面去教书了,并且也不能给你校长的职务,只能当个普普通通的教师,你可愿意?

    黄月英现在可是嫔妃,再到上海大学去教书,和吕布搞两地分居,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而紧随上海大学之后,南京大学也建立了好几年的时间了,并且距离皇宫并不远。

    到南京大学教学,对黄月英来说,最合适不过了。

    听到吕布的话,黄月英不由又惊又喜地问道:夫君,这是真的吗?人家真的能到南京大学去教书吗?

    吕布哈哈一笑说道:有什么不可以的?你夫君可是大华朝的皇上,金口玉言,难道还会欺骗你不成?

    听到此处,黄月英不由得心花怒放,忍不住狠狠亲了吕布一口说道:夫君,你真好!

    说完之后,黄月英一推,将吕布展平,然后趴到吕布身上,娇羞地骑跨起来。

    第二天,黄月英就兴冲冲地去了南京大学,继续她的教学职业。

    而南京大学的学子,看到新老师居然是皇上新纳的嫔妃黄月英老师,都是高兴坏了。

    要知道,黄老师并不仅仅是皇上的嫔妃啊,她在数学上的造诣,在整个大华朝无出其右者。

    在自然科学上的造诣,也是极高的,仅次于其父黄承彦而已。

    不过,和那些学子幸喜若狂的情况截然相反,朝堂之上,很多文官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宛如在滚开的油锅里泼了一瓢冷水,一下子就炸锅了?

    什么?皇上的嫔妃竟然到大学里面去教学?荒唐,荒唐之至!此事万万不可!

    身为嫔妃,居然抛头露面教学,皇家的尊严何在?大华朝的尊严何在?

    不但嫔妃不可教学,就连那些女子学堂也要不得!女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有何用处?

    女子抛头露面教学,严重违背了三纲五常,人伦大礼,更不要说还是一位嫔妃了!

    此事万万不可,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矣!

    我等必须上书奏明皇上,请皇上废除此等制度!

    一石激起千层浪,结果第二天,就有数十位大臣联合上书,恳请皇上制止此事,并且废除女子学堂。

    看到这些奏折之后,吕布气的将这些奏折统统给扔到了地上。

    真是一群腐儒!

    你们有这功夫,能不能好好琢磨一番,怎样才能提高全大华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国内gdp啊?

    你们能不能干点正事?

    不要整天吹毛求疵,在这种事情上犯矫情啊!

    吕布心里非常不痛快,将这些折子统统留中不发。

    结果,第二天的时候,上奏的大臣更多了,多大七八十人之多了。

    吕布的怒火蹭蹭地就上来了!

    他么的儒生误国啊!

    这帮子腐儒,应该统统拉出去枪毙两个小时!

    晚上的时候,黄月英可怜兮兮地对吕布说道:夫君,人家也没想到因为人家的事情,居然会惹出这么大的麻烦出来!实在不行的话,我就不去教书了,免得夫君为难!

    吕布哈哈一笑说道:傻瓜,你是朕的女人,难道朕的女人想要做什么,还需要得到那帮子腐儒的同意不成?

    黄月英摇着吕布的胳膊说道:夫君,人家知道你疼我,可是,你是一国之君,当以大局为重,切不可意气用事。

    吕布正色说道:正因为朕要以大局为重,朕才不能向那帮大臣低头。否则的话,以后碰到这种事情,他们还会以此来要挟朕,那么以后,这大华国大事小事,都要他们说了算了!

    经过现代之旅之后,吕布的意识超前这个时代近两千年。

    吕布很清楚,这个时代的人,有很多后人所谓的历史局限性,有很多不可理,必须要改进的地方。

    但是吕布真的想要把这些问题全部改正过来,过程将会非常困难。

    并且绝对不能一蹴而就,如果想要一蹴而就的话,那可就彻底乱套了。



第六百一十四章:顺应民心
    政策再好,如果施展的时机不合适,或者说操之过急的话,也不会取得好的成效,甚至会取得反效果。

    比方说,王莽新政。

    王莽在古代历史上的评价非常低,但是在现代看来,王莽新政很多地方都有可取之处。

    甚至在两千多年后的现代,王莽新政的一些政策,都曾经使用过,或者还仍然在使用着。

    一,征收所得税,一切工商业,包括渔猎卜卦医生。旅馆养蚕织布等等,都征收十分之一的所得税。

    二,实行计划经济,由政府控制物价,防止商人操控市场,以此来消除贫富不均。

    三,冻结奴隶制度,禁止所有努力婢女继续买卖,以限制努力的范围和数目不再扩张,最终目的是使之灭亡。

    四,土地国有化,私人不准买卖。

    大家可以看看,王莽的这些新政不好吗?

    可是为什么最终会以失败而告终呢?

    原因无非就是不切实际,操之过急,用人不当,加剧了社会矛盾等等。

    所谓读史明智,就是这个意思。

    有王莽的前车之鉴,吕布在执政的时候,就不敢大开大合,一步到位,而是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比方说,在大华国,土地国有化,还有征收所得税,之所以能够成功推行。

    是因为大华国积累的物资,国内生产总值,能够支撑的起他施行这些制度。

    大华国建国之初,或者说建国之前,就没有依靠世家大族的力量,而是不断打压和消除世家。

    正因为有了这些基础,大华国才能如此顺利的实行了这些制度。

    而这些,仅仅只是后续改革的基础和开端。

    吕布的后续改革,仍然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展开。

    而想要做到这一切,最大的阻力并非来自民间,反倒是来自士族,来自朝堂,来自那些保守的读书人!

    大华国的统治阶层,都是由士族和读书人构成的。

    如果所有的士族和读书人全部都反对的话,那么这个新政,绝对会无疾而终!

    而如果吕布连自己的嫔妃当老师这一件事,都会被群臣逼宫,而不得不按照群臣的意思去做的话。

    那么他后续的所有改革,都不用去做了。

    因为后续的所有改革,都只会比这个更激进,更尖锐,更不可能得到士族和那些书生的赞同。

    这是君臣之间第一场不见硝烟的战场,这一场战争,吕布必须要胜!

    但是事情越演越烈,整个朝堂几乎全部都是反对的声音。

    而赞同吕布做法的声音,寥寥无几,并且很快就消失在一片反对的声浪之中。

    再一次大朝,在商议完国事之后,吕布阴沉着脸问道:诸位爱卿,还有何事要奏?

    这时,只见大殿中站出一位御史,大声说道:臣有事奏!

    吕布点头说道:宋爱卿有何事启奏啊?

    宋御史不由说道:为了江山社稷,臣恳请皇上下令,令皇嫔妃不再教学,撤销女子学院,从今往后,女子不得进学!

    在宋御史说完之后,又有几个御史站出来说道:臣附议!

    然后越来越多的大臣站出来说道:臣附议!

    到最后,就只有几位阁老还有礼部尚书蔡邕等寥寥数人没有开口附议。

    但是宋御史并没有打算放过这几人,不由向几人问道:不知几位阁老还有蔡尚书意下如何?

    被宋御史将了一军,荀彧无奈站出来说道:臣,附议!

    其实荀彧本身就不怎么赞同这件事情,不过荀彧也不愿意在这间事情上和皇上对着干。

    但是现在被人点名了,荀彧也不得不跟着附议了。

    如果他要不附议的话,今后也不用在文官群里混了。

    在荀彧之后,几位阁老都选择了附议。

    最后站出来的是蔡邕,他根本不敢看吕布的脸,低头说道:臣,附议!

    我了个大槽!

    到最后连老丈人居然都背叛朕了?

    在这间事情上,朕真的是众叛亲离啊!

    这一刻,吕布恨不得命令侍卫将蔡邕拖出去砍了。

    竟然所有的文官全部紧密团结一体,共同抵抗皇上。

    见到这一幕,宋御史不由大喜,连忙大声说道:请皇上顺应民心!

    其他人也跟着高喊道:请皇上顺应民心!

    听着满朝文官的声音,吕布觉得格外刺耳,一时间只觉得心烦意燥,怒气上冲。

    恨不得将这些人统统拉下去砍了。
1...318319320321322...5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