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密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秦兮
长缨长公主叹息一声:“说是这么说,可是”
可是隆庆帝起意要做这门亲事,哪里只是这么简单的
她爱了这个女儿一辈子,
一百二十二·上门
这礼终究还是被定北侯府给收下了。
长缨长公主和李韶想的对,卫家一回二回的拿乔没什么要紧,气急了,任泥人儿也还有三分土性儿呢,何况是人。
可是一直拒之门外,就又是另外一回事。
“这就是人与人交往不易了。”卫老太太由花嬷嬷和翡翠服侍着漱了口,看着青鱼使唤小丫头捧出一个水晶雕成的小孔雀香炉来,还吩咐了一声:“就用安安这回调的伴月。”
三夫人眉头动了一动。
这回不管好歹,其实定北侯府是真真正正的占尽了好处的,尤其是卫安------名声已经彻底传扬出去了,固然有人说她厉害不懂得遮掩锋芒,当家主母们也多有不喜欢这样争强好胜的性子的,可大多数人却还是得说上一声“是个有本事的。”
如今外头街市上还有打着伴月的名号卖香的,就咬定了卫安当日扬名的那一款香,引得不少人趋之若鹜。
连长缨长公主府也因为卫安落了不是,天天差人送礼物来。
落在旁人眼里,可不就是郡主得罪了卫安,所以才被申饬的缘故。
这可是天大的脸面,从此卫安的麻烦,怕是没有人轻易敢寻了。
她心里又泛着苦意-----卫玉攸但凡要是能学到卫安一星半点儿的本事,哪里就至于落到如今的地步。
卫老太太已经紧跟着说了下去:“若不是陆续有寿山伯老夫人等人上门,这事儿,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了的。从前总拿明家的事来说事踩我们家一脚,我也认了,可是等到如今,谁再拿明家和卫家的门楣出来惹事,你们谁也不必忍!”
二夫人吓了一跳,跟三夫人对视一眼,齐声应是。
正说着不必忍,外头就有消息递进来,说是彭大奶奶递了帖子来,问什么时候方便,想要来拜见老太太。
因着近日卫阳清跟彭家走得近,也因为彭家水涨船高,宫里有个德妃,底下的门房很快便把帖子一路畅通无阻的送进后院里来。
三夫人拿了帖子,先递给卫老太太过目。
这个彭家,实在是很是殷勤。
卫老太太有些想要蹙眉,伸手打开帖子却怔了怔,半响才阖上,闭上眼睛靠在鹅颈椅上,叹上一声。
“她有心了。”半响,卫老太太才睁开眼睛,揉了揉眉心,吩咐三夫人:“给她回张帖子,便说,欢迎之至罢。”
能得卫老太太这四个字可不容易。
三老爷听三夫人说这事儿,就挑了挑眉头:“这我知道,彭家的根基就在南昌,自知道了明家伸冤了以后,就打着故交的名义,将寄存在庙里的明鱼幼的骨灰给找着了,派人守着,后来交给了五弟的。”
怪道卫老太太接了信便改了主意了。
三夫人叹了声气:“这倒是个会做人的。”
岂止是会做人,彭家这些人,实在是太会做人了呢。
三老爷目光沉沉的想上一会儿,等到落后了得空便对卫阳清提点上几句-----纵然交情再好,也没彭家这么殷勤的过分显眼的,要说有所图谋也便罢了,可是面上非得说不过是为着往日情谊,这就显得太假了。
卫阳清心里有成算。
他为人优柔寡断了一些不假,不愿意兜揽麻烦也是真的,可是在官场上混迹了这么多年,又没有父兄可靠,还能强挨着重新调任进京的这一天,不是全靠运气的。
&
一百二十三·兄弟
彭家最近走动的这样勤快,卫老太太不是觉察不出来她们的殷勤过分,可是转念一想,自从出了李桂娘的事,京城里的这些雅集们,便俱都避过了卫安不请。
这样下去也不是事儿。
再怎么样,卫安以后也是要嫁人的。
郑王自然也疼宠着她,可到底名义上只是义女,还要看上头帝后的脸色加加减减些,她自己不必提,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纵然再长寿些,那也是有岁数的,到时候一旦真的去了,卫安又要怎么办
这样一来,嫁的人家,自然就再重要不过。
她又怕帝后拿她去填坑,自然得多让卫安先多学着些,多经历一些。
便点头答应了。
彭大奶奶放了一颗心,回去便跟婆母她们有了个交代。
屋子里静悄悄的,紫金瑞兽三角香炉里的檀香在冒着烟,掀了帘子进去,一屋子的凉爽混着香气扑面而来,格外提神醒脑。
彭大奶奶精神一振,细声细气的同婆母回话。
“都答应了。”她先起了个头说了结果,而后才轻声说:“我照着家里的意思,跟卫老太太说了,就说四娘眼看着就要小订,她婆家那边的小姑子喜欢卫七小姐的香,也想着见见卫七小姐,卫老太太倒是没有不愿意。”
卫老太太自来就是厉害人物,从前不得不退的时候她知道要退,于是自然而然的也就退了,可现在再退下去,却怎么得了呢
卫家原本就好容易才重新得了爵位,卫阳清眼看着就要官身爵位一同戴在身上,这是多难得的恩典
踩着这么多的死人尸骨呢,总得一步步的把卫家的门楣重新发扬光大起来。
既如此,能成为助力的,眼看着已经成了藩王女儿的卫安,自然得好好的培养起来。
眼下卫安得罪了李桂娘,京中闺秀圈没人给卫安递梯子,卫安却要下楼的,彭家过去递了,卫家就算怕这梯子不稳当,凭着卫老太太的性子,也不会放着这个机会不下来。
彭大夫人了然一笑,见媳妇儿立在一旁不敢动弹,便又皱了皱眉头:“阿薇怎样”
彭四是二房的女孩儿,她丢了脸面,彭家虽然也不好过,可是彭大夫人自来是不会为了别房的烦恼的,她放在心里的,唯有自己的儿女们。
彭大奶奶心知肚明,不提彭四姑娘这回发的脾气和受到的训斥,单单只说自己的亲小姑子:“阿薇自来不烦恼这些的,好好儿的在院里,琢磨着要立个秋千呢。”
自来就爱玩耍的,在祖宅的时候都不曾拘束了她,回了京城要是还拘束了,彭大夫人自己心里都要过不去,闻言便微笑:“就听她的,让她哥哥给她选合她心意的来,若是不成,就换个院子,我记得千叶水阁里头不是有一颗大榕树那里便很好。”
彭大奶奶忍不住在心里蹙眉。
她自然知道婆婆紧张亲生女儿,可是再疼宠,哪里有这么宠着的一年四季的衣裳首饰从来不按定制的来,姐妹们没有的,她全都有。
就算是比照着郡主,也不差了。
虽然都不走公帐,走的是彭大夫人的私房,可是话说的难听点,彭大夫人也不是只有一个孩子,其他的孩子们怎么想呢
她这个做儿媳妇的,这么多年,可没捞着过什么东西。
越想越觉得心中气闷,可是多余的话却一个字也不敢说,更不敢露出任何的不满意来,唯唯诺诺的应了是,又端详着婆母的脸色,轻轻叹了口气:“四叔.....好似不大高兴。”
她说的,是她的小叔子,行四的彭采臣。
 
一百二十四·谋求
彭凌薇是来替哥哥说项的,她等嫂嫂说完了话,看着嫂嫂退出去了,才扯一扯母亲的袖子,亲密的将头搁在母亲肩上,叹息一声撒娇:“头疼眼睛疼。”
她拿着母亲的手摇晃了再摇晃,又说:“肚子也疼。”
她近些日子总嚷嚷着身上不舒服的,彭大夫人当真紧张起来:“到底是哪儿疼早先还好好的,怎么这段日子到处身上都不舒服”
连忙张罗着要去请太医院的人来。
从前自然是不敢往太医院去请院判的,可是现在,今非昔比了。
有德妃的面子,哪个太医请不到只除了院正大人不敢请,其余的,就算是孔院判呢,请了来又值得什么
彭凌薇撒娇着往母亲怀里钻,还瓮声瓮气的:“母亲揉一揉,就不疼了。”
彭大夫人这才知道女儿是在撒娇,笑着戳一戳女儿的鼻尖,半点儿怒意也没有,反倒是松了口气:“不可拿这个来玩笑,等你父亲听见,看训斥不训斥。”
彭凌薇自来是怕父亲的,闻言便立即从母亲怀里坐直了身子,嘟起了嘴嘟囔一声:“已经训斥过了,父亲从来没好声气。”
彭大老爷对待子女们,跟彭大夫人是反过来的,他是对着能分忧的大儿子等格外宽宏,对着只知道撒娇撒痴的彭凌薇便忍不住要皱眉。
连彭采臣,虽然年纪小小的就已经考中了秀才,马上眼看着就要秋闱,他也心里觉得不足-----总说文章是出得来的,可是除了文章,也就没其他拿得出手的了。
说是他不懂看人眼色,有心机却浮于表面,不是能成大事的。
每每说到这些,夫妻俩便要冷战一段日子,盖因为彭大老爷总是喜欢把彭大夫人也捎带进去,说就是因为她宠的两个孩子不知人情冷暖眉眼高低。
彭大夫人想到丈夫,又皱了皱眉头,面上却还要装着呵斥女儿:“说的什么话父亲训斥儿女,放在哪里都是天经地义,可不能存了怨忿。”
见女儿垂了头摆弄腰带上的流苏,又问她:“是做什么来的”
彭凌薇倚在母亲怀里,仰头问她:“当真是看中了那个卫安啊”
她吸了吸鼻子,秀气小巧的下巴还有些肉,绞着手里的流苏又垂头:“我知道李桂娘说的不对,做的也不对。可卫安是个小妇养的,这大家都知道。外头还拿这个当笑柄呢,笑她是有了时运了,哥哥面上不好看的。”
面子上不好看也是一时的,时人谁不是先敬衣裳后敬人等到再长大些,知道银子和权势的好处了,慢慢就懂了。
何况,要从卫家身上谋的东西,可多着呢。
总得先把持住了卫安,才能再论其他。
这些都不能跟小孩子说,却又不能不说,否则到时候坏了事,彭大老爷可不会看儿女们小就轻轻放过去,她急忙攥住了女儿的手逼着她抬头,冷着脸道:“自古以来
婚姻大事媒妁之言,都是父母定的,哪里有你们能置喙的地方”
“这些话我听说一次便罢了,以后再听见,必得发落了你身边的嬷嬷丫头!成日里教你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她顿了顿,见女儿有些不知所措了,才缓和了声音和语气:“远的不说,祸从口出这个道理,你只瞧瞧李桂娘,那是个郡主呢,曾经在帝后跟前,那也是有脸面的,可你看看,她现在还有
一百二十六·新生
这阵子关于卫安的流言满天飞,有说她厉害的,有羡慕她竟有花蕊夫人传下来的秘方的,更有说她不识时务的。
直到长缨长公主吃了挂落,这些议论又通通都消失不见了。
都知道长缨长公主的脾气,向来是个锱铢必较的,这回更是因为卫安连八月十五都不能进宫去,月饼也没分着,这回跟卫安的梁子是越结越大。
卫安身上再有什么值得羡慕处,如今也不值得羡慕了。
谁知道这姑娘什么时候就没了呢。
卫安自己却没这个觉悟,日子如常的过,八月十五陪着卫老太太赏月之后便要出门。
她如今出门越发的方便,卫老太太宠着她纵着她,三夫人二夫人等人知道她厉害,五房如今又还没有正经主母,根本没人敢来说她的不是。
她要出门,只要吩咐底下套马车就是了。
这几天出门,去的都是城南那边的城隍庙之类的地方,玉清便有些坐不住了:“怎么回回都是城隍庙姑娘是不是有什么事还要求的”
就算是要求神,这城里多少道观庙宇呢,怎么就得盯紧了城隍庙
还是蓝禾笑了笑,不动声色的朝外头努了努嘴:“姑娘哪里是真的为着去城隍庙,根本就是为了领着外头的人四处逛,晃他们的眼睛呢。”
这几天卫安到哪儿都有一串尾巴跟着,谭喜报上来就报了三四次了。
领头的来打探消息的就是彭家的小厮,跟了一路了见着往城南去就忍不住牙疼:“这卫家姑娘是不是脑子不大好使来来回回怎么只往城隍庙去那里的城隍格外的灵验不成”
跟的多了,也就懶的跟了。
只觉得卫七脑子有病。
李韶也有些想不通卫安究竟是太聪明还是太蠢。
总不至于是真的蠢的天天去拜城隍的吧那就是太聪明了
她一个姑娘家,什么事这么要紧非得出门不可,还得先虚晃一招,把人注意力都引开,趁人懈怠的时候出去办事
谢良成看他这模样就忍不住笑:“你这是怎么了盯着个姑娘家不放算什么,魔症了”
有些话却不能说的,李韶看他一眼,笑起来:“哪里就盯住她不放了就是觉得有些奇怪,她一个侯府千金,怎么总是出门”
就算是真想去求神拜佛,那也有长辈们带着出门的,什么大庙去不得一个人去城隍庙,怎么看怎么透着古怪。
他顿了顿,又道:“我也只是觉得这位七小姐身上古怪之处太多,又为着想在中间调停,所以才多打探一点儿消息罢了。”
谢良成捏碎了一只花生取出里头的果实来,笑着附和:“这倒是,投壶或许是练得奇快的缘故,可是合香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哪怕真的有秘方呢,我听说梅夫人也没有合出过卫安那种香味,可见不止是秘方的缘故。”
“可不是。”李韶看了他一眼,垂下头望着自己的杯子,并不再提这一茬儿。
谢良成回去便同卫安说起李韶:“这人从来不生气,待谁都温和客气,连对着街上的乞丐,都是好脾气的,看不出喜怒来。”
卫安当然知道,长缨长公主在哪一个皇帝手底下都是吃得开的,先帝是她的亲爹也就罢了,隆庆帝待她也是公主里的头一份,就是上一世后来的成化帝,也让李桂娘做了他儿媳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