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家宗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胖一点
所以我认为,庆王此案,既是个烫手山药,一个处理不好很可能会连累到殿下,但同样,这也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如果办好了,在父皇朝臣乃至天下臣民面前,殿下都会大大的露一番脸。
竖立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皇子形象,继而成为太子不二人选。
马晋的一番话彻底的让颜易陷入了沉思,同时,张平几人也纷纷低头考虑起马晋的的话。
良久,颜易神情一肃,看向了马晋:此案如何才能办的让所有人满意呢。
颜易此言一出,就证明他还是被马晋说服了,马晋脸上露出笑容。
要是想让所有人满意,是不可能的,但只要做对了四个字,那么,谁也挑不出殿下的错处来。
哪四个字。颜易问道。
秉公办理。
查案有黑衣卫,审案有大理寺,殿下要做的很简单,顶住所有外来的压力,做到不偏袒,不针对,最后的结果自然水到渠。马晋笑道。
庆王如何不重要,从黑衣卫上门那刻起,他就已经出局了,殿下要做的,是借此案让父皇和朝臣看到殿下的大气和担当,确立多储的优势。马晋最后总结道。
颜易双目越亮,看着马晋道:我得子升,由如文王得姜尚,刘邦遇张良,大事可期矣。
马晋:
这话听着还挺带劲
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乾版“三轮车”
公主府
庆王的案子自有颜易去忙活,马晋出出主意还行,但让他上手就够呛了。
再说了,距离《杂志第三刊的发售快开始了,他得去盯着点,省得出了岔子。
好在经过前两刊的运行,《杂志内部也慢慢步入正轨,让马晋操心的地方不多,只是出了次面,请吴胖子老爹过来做个访谈。
吴大庆是京城有名的富豪,单论家业,马晋也未必赶的上他,其的漕运生意,养活了京城乃至天津两地无数的船工苦力,在京津两地都广有名声,《杂志找他访谈,倒也不是为了吴胖子的面子。
回去视察了一下《杂志总部,见一切良好,马晋就回了府里赶稿子,他每半个月就得写两回《三国,一篇美食杂谈,一篇短篇,还不定期有其他文章,任务量不小,马晋不敢耽误。
但刚回到府里,马晋就立刻把赶稿子的心思扔到了一边,目不转睛的看着颜妍——旁边的三轮车。
没错,就是三轮车,不,准确的说是一个三轮坐椅。
这是一个太师椅略大的木质坐椅,座椅左右各一轮子,将木椅悬空架住,能够前后移动,而座椅前面放置一个犁形木架,前面安着一个略小的轮子,三个轮子呈三角形固定,牢牢的将木椅固定其上。
木架其上,直着竖立两个类似把手的木柄,马晋刚开始是以为其是用来控制方向的,但很快,马晋就推翻了之前的想法。
他看到坐在木椅上的半夏,双手握住木柄,使劲前后移动,这木椅前轮竟然缓缓移动,接着凭借前轮拉动后面两个轮子,向前平行。
速度虽然很慢,但还是引得颜妍和几个宫女惊呼不已,更是让马晋瞪大了眼睛。
三轮车大乾不是没有,四轮六轮的也不罕见。但其移动都是靠人力畜力拉动的。
可马晋眼前的这个三轮车不一样,仅仅靠着半夏自己在其上的操作,就能够自我行驶,已经有了后世自行车的雏形。
马晋拽过一个看热闹的下人:这东西哪来的。
下人看到是马晋,不敢怠慢老实回道:是鲁师傅送来的。
哪个鲁师傅。马晋催问道。
鼎香楼老店的主厨。
鲁二?
马晋松开下人,轻轻念叨了一句,眼神中闪烁不断。
与此同时,北城一个小院
一个样貌憨厚,年纪不大的年轻人,正在拿着一个木刨子,在一个块粗木上埋头苦干。
年轻人干活很利落,木匠活甚至比那些经年的老师傅还要出色,斧凿刨削,精准无比,从来不用第二下,只两柱香的功夫,两个简单圆凳,就已见雏形。
年轻人将工具放下,脱下早已被汗水浸透的短衫,拿过放在旁边椅子上的水壶,举起来咕噜咕噜灌了下去。
然后放下水壶,年轻人用毛巾擦了擦汗,便拿起刻刀准备继续干活,结果被屋里出来的人开口拦下。
吴氏看着浑身大汗的儿子,心疼的不得了:光子,歇歇吧,等日头弱下来再干。
年轻人冲着吴氏憨厚一笑:娘,不碍的,我今日将刘掌柜定的四个圆凳做好,早早交货,也能早早拿到工钱,另外正好明天还能接些新活。
娘,外面日头毒,你身子不好,进屋歇着吧。
吴氏叹了口气,不在劝说,她知道自己儿子拼命赚钱是为了什么。
只不过那张癞子又岂是好打发的,就是攒齐了彩礼送过去,只怕其又得提别的要求为难自己儿子。
唉~
说到底,还是自己家里没钱没势,否则那张癞子又怎么会一直存心刁难。
年轻人叫鲁光,是鲁二大哥的儿子,也就是鲁二的亲侄子,今年十九岁。
在鲁光八岁的时候,鲁二大哥早逝,只留下吴氏和小鲁光一对孤儿寡母,好在还有鲁二这个亲兄弟照应,倒也是艰难撑过来了。
鲁光父亲早先是附近有名的木匠,鲁光从记事开始,就跟着父亲整天围着木头转,打小就对木头感兴趣。
后来父亲逝去,鲁光就跟着父亲以前的徒弟学木匠活,结果其天赋异禀,没两年就把师兄们的手艺榨了个干净,而后鲁光又去京城几个有名的木匠铺做工,名为干活,实为偷师。
几年后,十七岁的鲁光成功出师,在家里开始接活,给人家打制木工,因为他手艺不错,也渐渐传了些名声,家里的日子也好过了。
去年,鲁光认识了住在隔着他家两条街的货郎张癞子的女儿张秀娘,二人一见钟情,鲁光就请媒人提亲。
刚开始,张癞子是挺中意鲁光这个有本事,且上进心十足的女婿的,但好景不长,张秀娘被临街的一位鳏夫孙掌柜看中,出彩礼一百两,想娶张秀娘过门。
见财起意的张癞子被一百两银子砸昏了头,当即就出尔反尔,准备将张秀娘嫁给孙掌柜,幸亏心仪鲁光的张秀娘以死相逼,才让张癞子让步,给了鲁光一年时间。
一年后,鲁光出一百两银子彩礼,皆大欢喜,但若是少一文钱,就别想娶张秀娘过门。
可一百两银子又岂是那么好凑的,鲁光省吃俭用,辛辛苦苦的干了大半年,才攒了不到一半,眼看距离一年之期还不到两个月,鲁光急了。
一边拼命干活,一边求助了叔叔鲁二,作为鼎香楼的主厨,鲁二月钱不少,但让他一下拿出五六十两来,鲁二也做不到。
不过好在他还有不少朋友,多少能借些银子,待鲁二终于将东拼西凑的五十两交到鲁光手上,他从侄儿眼里看到的不是欣喜,而是绝望。
张癞子反悔了,将彩礼数额提升到了二百两。
张癞子知道,女儿张秀娘嫁给鲁光就是一锤子买卖,而嫁给孙掌柜,则是源源不断的富贵,所以,张癞子提高了一倍的彩礼,就是想让鲁光知难而退。
看着沉默寡言,日渐消沉的鲁光,鲁二实在是心疼,就忍不住想起了求助老上司周福海的心思。
以他老人家在马家的威望,随便给侄子介绍几个人,赚这二百两银子都是小意思,还能对张癞子起到威慑作用。
于是,鲁二向鲁光要了一个他最得意的作品,送去了公主府,想找周福海帮忙,谁知周福海去看儿子了,不在公主府,所以下人就把这三轮车送到了颜妍面前,后来又被马晋看到了。
不得不说,这可能就是缘分吧
第四百三十六章 人如其名张癞子
北城,鲁家
吴氏劝了鲁光两声,鲁光虽然笑呵呵的点头称是,但手里的活却是片刻不停,吴氏见状只得叹了口气,返回屋子里去,给鲁光补补昨日损破的衣物。
她身子不好,做不得重活,只能洗洗刷刷的给鲁光做着后勤,不让儿子操劳家事,尽些为母的心意。
吴氏走后,鲁光抬头瞧了瞧天,拿搭在脖子上的毛巾简单擦了一下汗水,继续埋头苦干起来。
鲁家门外
张癞子带着一老一少两个汉子,到了鲁光家门口的一个巷口,张癞子东张西望的向四周寻摸两眼,有些蠢蠢欲动。
三人中那个年纪小的汉子是张癞子的儿子,也是张秀娘的亲哥张猛,此时脸上带着些许不情愿,嘟嘟囔囔道。
爹,就非把妹妹嫁给那个孙富贵吗,那老家伙今年都过四十了,还有几年活头,他儿子都比妹妹年纪大,秀娘嫁过去,算怎么回事嘛。
再说了,我听说这老家伙身体可不怎么样,要是没两年死了,妹妹这一辈子可就毁了。
张癞子一双三角眼一竖,骂道:屁话,你妹妹不嫁孙富贵,难道嫁这个穷鬼鲁光不成。
张猛脖子一梗,难得的在自家老爹面前硬气了一回。
要我说,您就应该随了秀娘的心意,把她嫁给鲁光。
这小伙子我了解过,人品好,老实上进,又有手艺傍身,家世清白,没什么杂七杂八的亲戚,家里只有一个老母亲供养,脾气也很温和,还有一个亲叔叔,但人家过的不错,也不用他操心。
这等的好女婿,你满京城的打听,也找不出几个,再说了,您要的一百两彩礼鲁光也凑的差不多了,您还折腾什么呀。
还是屁话。
张癞子三角眼瞪得更大了,倒意外的显露出几分狠气,把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反驳老爹权威的张猛又给吓了回去。
人品好有什么用,手艺好又怎么了,家世清白能顶几个银子,鲁光能耐再大,还不是整日累死累活的给人家刨木头赚钱,一辈子出不了头。
张癞子对着儿子一顿狂喷,然后冷笑道:你以为这小子有多大本事,一百两彩礼,不知道在外面借了多少饥荒,把你妹妹嫁过来陪他还钱啊,不动点脑子。
那这钱还不是你要的张猛不忿的嘀咕了一句。
砰
张癞子直接给了张猛一脚,气的满脸通红的骂道:你以为我这般忙前忙后,连多年的名声都赔了进去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这个蠢东西,和我那宝贝孙子狗儿今后有好日子过。
张癞子一把拉过儿子,本想再骂两句,话到嘴边,看着满脸不服的张猛,忍不住叹了口气,语重心长道。
那孙富贵说了,你妹妹只要嫁给他,不但之前答应一百两彩礼一文不少,另外再孝敬我和你娘二十两银子作为迎亲礼。
同时,还给你在商铺里寻摸个轻快活干,你再也不用去米铺扛大包,孙富贵还答应给狗儿找个私塾读书,并承诺如果狗儿有天分读书的用度他来承担。
猛子,你自己说,这些事情是那个鲁光能办到的吗。
狗儿读书天分这么好,不到七岁就会背书,连那个孔秀才都说狗儿是神童,你忍心把狗儿的天赋白白浪费,让他跟他爹一样,长大之后,天天跑到米铺一趟一趟扛大包吗。
张癞子的一番话,把张猛说的哑口无言,如果只是他自己,张猛不在乎什么银子还是轻松活计,仍旧一心向着自己妹妹说话。
但涉及到自己的儿子狗儿的前程,张猛沉默了。
大乾经过几百年,阶级壁垒早就形成,平常草根百姓要想出头,办法太少了,而最普遍也是相对公平的就是让下一辈读书科举,以期金榜题名。
且不说科举之路有多艰难,其中花费又有多大,首先第一个,给孩子找个不错的地方读书开蒙,就挡住一大半人。
大乾私塾不少,寻常百姓也能消费得起,但这种私塾只能教人读书认字,但要想正儿八经的做学问走科举,还得到专门的私塾书院里去,而这个地方,撇去高额的束脩不谈,你没有门路是绝不可能进去的。
张家父子,一个货郎,一个力工,怎么看也不像有这个门路的人。
张猛知道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没什么指望,但他的儿子不一样,他永远记得当初那个孔秀才指着自己儿子狗儿说其是神童时,整个张家的喜悦。
这是对一家未来充满了希望的喜悦。
为了这个希望,以往最是疼爱女儿的张癞子成了个卖女求财的老无赖,母亲王氏对此沉默不语,就连张秀娘本人也未必不是不知道这个内幕。
否则她要真以死相逼,张癞子也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女儿自杀。
鲁光的一百两说是彩礼,不如说是一个台阶,有了一百两银子,狗儿入学的事也好办了,张秀娘自然也不用被逼出嫁。
但现在孙富贵加码了,加了张癞子拒绝不了的码,所以张癞子宁愿出尔反尔,也要把张秀娘嫁给孙富贵,他要牺牲女儿,来给张家搏一个未来。
之前,张癞子怕张猛承受不了这个现实,所以一直瞒着他,但现在张癞子带他来给鲁光摊牌,劝其死心,而张猛却仍是牵挂张秀娘,张癞子无奈或者气急之下,将实情道出。
猛子。
张癞子的脸上露出疲惫,苦笑道:爹不是不疼你妹,可是爹得为咱老张家想啊。
张家祖祖辈辈穷了无数代,好不容易出了个读书苗子,你爹我就是拼了命也得给培养出来,你说这个机会不抓住,狗儿日后长大懂事了,不得恨死咱爷俩啊。
爹,咱这么做,狗儿是不恨咱们了,可是您和我对得起秀娘,对得起鲁光吗张猛红着眼睛抬起头,声音嘶哑的问道。
张癞子三角眼不停耸动,眼神带过愁苦,但很快被狠色盖上。
算我张癞子欠他们俩的,下辈子做牛做马还,但这桩亲事必须得黄。
我不同意。
张猛一把拽住张癞子的手,语气带着恳求:爹,没钱我去挣,没门路我去求,我不想把秀娘一辈子都搭上,这样我这辈子都过不好。
爹,咱们回去吧,把那姓孙的给拒了,然后再把秀娘嫁给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