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家宗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胖一点
当初颜白被逼的离开京城足足一年多,回来还不敢丝毫张扬,每日躲在府里夹着尾巴做人,以颜白瑕疵必报的心胸,那是整日恨马晋不死。
只不过经过上次南郊之事,颜白对有景康帝和颜易罩着的马晋不敢轻举妄动,但此番庆王即将上位,又让他看到了复仇马晋的希望。
没错,王爷,这马晋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尽跟我们作对。
当初其在都察院时就拉着一帮御史经常弹劾我们,后来其当了殿中侍御史,也没少给咱们使绊子。
而且这厮在都察院人脉很广,现在肃王手底下那几个御史,大多都是他给拉过去的,弄的咱们很狼狈,不能轻易放过这厮。
很多人都忘了,黄满其实和马晋也有恩怨,当初在青龙避暑行宫时,马晋曾和苟庆通负责监察随驾官员,一连弹劾了好几个不法之徒,其中就有黄满。
颜白不提还好,一提马晋,黄满就想起了当初自己被其弹劾的事,心里就恨的牙根痒痒。
要知道,当初若是黄满没有这个污点,以他的资历和庆王的扶持,其也不会小两年没有任何踏步。
断人前程,莫过生死大仇,黄满跟着颜白在庆王面前对马晋捅刀子也说的过去。
还有呢。
颜白看了一眼庆王的神情,继续道:王爷,虽然我对马晋这厮很厌恶,但也不得不承认,这家伙是个做生意的材料。
写书,开酒楼药铺戏园子,办《杂志,不到三年时间,赚得银子估计不下百万,听说肃王那边的用度开销,八成都是他供应的。
颜白虽然脾气坏,但可不代表他傻,很早就认识庆王的他,知道庆王的忌讳在哪,果然,颜白此话一出,庆王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说实话,庆王对马晋的感官算不上好,但也不是太差,不好是因为其是颜易的铁杆心腹,又是其妹夫,不差是因为庆王也喜欢看小说,是马晋的读者之一。
另外,庆王每次遇到马晋,其表现都很出彩,像清苑文会和宫中年宴这两件事,马晋不但出了风头还得到景康帝的青睐,与之相比,他看中的靳涛洛子文都相形见拙。
其实当初庆王还动过让马晋当妹夫的心思,只不过后来因为其出身原因,和马晋对此态度冷淡,最后不了了之。
总得来说,庆王对马晋没有太大的恶感,甚至还带些欣赏,但经过此番颜白和黄满这添油加醋的一顿抹黑,庆王转变了心里的想法。
之前的诋毁弹劾还是小事,只是让庆王抹清了对马晋的好感,但颜白说的马晋是肃王党财神,是真触及了庆王的底线。
前面说过,庆王党被颜易压制了近一年,庆王党众人对颜易既怕且惧,而庆王这个当家的又何尝不是憋屈的厉害。
之前可是他压着颜易打啊,现在却被逆袭成功,这滋味能好受吗。
而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就是,颜易年宴露脸和有大规模的财力支持,这个财力来源就是马晋。
之前庆王为了夺储之事,忙的焦头烂额,再加上马晋后面有景康帝罩着,他没空搭理马晋,而如今大势已成,庆王被颜白这么一提醒,还真开始琢磨起怎么处置马晋。
倒不是想对马晋本人如何,庆王又和马晋无仇怨,他要收拾也是收拾颜易,当然,马晋被不被颜白他们针对,就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
庆王真正惦记的,还是马晋手里的那几个金矿
《杂志鼎香楼同仁堂新华书店甚至包括云庆班,这几家有一个算一个,都能称得上京城有名的买卖。
尤其是《杂志,不但能得利,而且可以扬名,这对庆王来说帮助不小,不说别的,只一个能够向天下宣传太子仁德的作用,就足以让庆王动心。
可是怎么才能让马晋乖乖交出《杂志呢?
这点庆王毫不担心,他身旁的颜白可是破家夺业的行家,谋人家业这事,其干的不下二三十回了,轻车熟路至极。
当即,庆王叫过颜白,隐晦的说出自己的意思,表示只要不在景康帝面前撕破脸,随便颜白怎么折腾,有事他在后面兜着。
颜白大喜,一张丑脸满是阴沉,绿豆眼带着凶狠:王爷放心,绕是马晋是什么驸马名士,也要让他栽到我手里,跪地求饶。
庆王撇了他一眼,不做表示,只是又交代两句:不能动颜妍和马晋本人,其他人最好别出人命,出了就掩盖好或者提前找好顶罪羊。
显然庆王对颜白的手法很是熟悉,有所准备。
颜白缓缓点头,眼神闪烁,不动马晋没事,其不是还有很多好徒弟吗,好像还有个女的
庆王和颜白谋求马晋,其他人看到也当做不知情,只有柳圖嘴唇动了动,最后也叹了口气没说话。
庆王府的宴会举行的很晚,期间不少人都喝的大醉,这其中包括庆王本人。
而这人一醉,就容易放浪形骸,说些胡话,做些蠢事,而这些言辞和举动就会被有心人送到某人的案前。
子夜,御书房
哈哈,花子虚,你看看,真是朕的好儿子啊,自称为朕,封官许愿,这是已经做好了登基的准备了。
一夜未睡的景康帝看着潜伏在庆王府黑衣卫送来的折子,脸上似笑非笑,眼神飘忽不定。
一旁的花子虚沉默不言,静静垂首站立。
景康帝也不去管他,坐在龙椅上,自顾自道:朕原想着,老大他们被废,只留老四一人容易一家独大,不动老二也是让他对老四有所牵制,另外,老二才能不俗,此番举荐虽有做的不妥之处,但朕还是想给他一个机会。
结果呢,朕还没如何呢,其就开始得意忘形,骄狂二字都摆在脸上了,大摆筵席,亲兄弟被降爵革职,他就这么高兴吗。
花子虚的头垂的更低,景康帝的脸上也慢慢浮现了怒色,声音也渐渐高昂。
朕原先还觉得老二也算精明,甚至这点老四都比不过他,可今日朕才知道,朕这二儿子是个绣花枕头——满肚子草包。
一个好色如命的黄满被当成心腹,奉承了他几句,就被许诺让其做吏部尚书,识人不明,为主不立。
还有那个颜白,这逆子张口就是许诺一个亲王之位,他知道先皇和朕为了削弱其他王脉废了多大的心血吗。
朕连亲儿子都舍不得封王,就怕日后给他们留麻烦,他倒好,一句话就舍出去个亲王爵,真是大方
景康帝眼神的冷冽已经毫不掩饰:马晋虽然和他不对头,但朕知道其从没有特意针对过这个逆子。
马晋和老四是亲郎舅,帮老四是情有可原,这就让他动了坏心,谋取自己妹夫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家业。
这还是顾忌着朕呢,不准动马晋本人,要是朕不在了,是不是连妍儿也一同收拾了,就这个心胸,他要是坐上这个位置,朕的这些儿子还能留几个
说到最后,景康帝已经是吼出来了,眼中第一次爆发出惊人的杀意。
此时的景康帝对庆王的态度已经是深深的厌恶,无论庆王干什么,落到他眼中,都先天带着有色眼镜。
花子虚头埋的深深,心里发出一声感慨。
庆王凉了!
良久,大殿上又传来了景康帝略带疲惫的声音。
拟旨,二皇子庆王结党营私,欲图不轨,即今日起,贬为庶民,关禁庆王府,没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探视进入。
另,安阳王颜白户部郎中黄满等人,为其同党,一应按律论处。
花子虚俯身接旨,刚想离去让人拟旨,景康帝又将他拦住,沉默了一会道。
此案交肃王督办,黑衣卫大理寺严密配合。
花子虚心里一惊,然后平静退下。
半个时辰后,肃王府
刚刚被叫醒的颜易接过手里的圣旨,手臂忍不住的颤动,良久才冷静下来,召来心腹。
速去请五驸马和张先生过来。
景康十九年七月二十三日
天刚蒙蒙亮
庆王府的大门被人砰砰砸响,门子秦老汉揉着眼睛将大门打开,就被门口数百位黑衣黑甲的黑衣卫吓住了。
黑衣卫办案,闲人闪开。
秦老汉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人一把推开,门外的黑衣卫一拥而入,涌进了庆王府。
正院
宿醉未醒的庆王被手下叫起时,院子已经被黑衣卫团团围住,昨夜歇在王府的黄满颜白等人被通通拿下,衣衫不整的被几个黑衣卫压在地上。
庆王看着眼前的架势,忍着酒醉的头疼,心里有些不好的预感,但还是强撑着上前怒声问道:好大的胆子,敢闯我王府,你们主事的是谁,带本王去见父皇。
面前人群分开,颜易缓缓走了出来,看着见到他变了颜色的庆王,眼神复杂,缓缓道。
二哥,别来无恙。
:有点事,事发突然,写的很仓促,大家见谅
第四百三十四章 我得子升………
庆王被圈禁,死党被黑衣卫当场拿下大半!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传遍朝野,群臣无不对这个突然变故表示惊诧不已。
前一天庆王还百官拥戴,储位有望呢,这不过一日光景,就被黑衣卫破门而入,庆王及其死党全部沦为阶下囚。
什么叫龙威难测,不少人心中又有了新的感悟。
同庆王被囚,这里面还有一个事情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那就是景康帝竟然将案子交由肃王负责督办。
这哥俩可是死对头啊,肃王会不会借此将庆王一举铲除呢
肃王府
颜易此时也很头疼如何处理庆王案,于是召集心腹来王府密议。
只不过,如今正是风头最紧的时候,颜易也不敢大张旗鼓,只是招了马晋和其他几位智囊过来。
正厅密室
肃王党的首席智囊张平先开了口:于殿下而言,现在要注意的就是稳住这如今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处理庆王一案,还是以低调行事为妥。
张大人说的没错。庆王的另一位智囊开了口。
现在皇上封王的六位皇子,已经折了五人,只剩殿下一个。
可以说,如今这朝中上至皇上,下旨群臣官吏都盯着您,殿下的一动一静都引得众人注意,在这个时候,殿下处事更要谨慎。
庆王党中负责情报的幕僚更是爆出庆王被囚的一些内幕。
殿下,据我们的人查到,庆王之所以惹怒皇上,其在秦王等人革职之后,张狂行事,是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听说,庆王在大宴功臣时,还曾口出狂言,对皇上不敬。
在坐幕僚纷纷开口分析,言下之意,是颜易刚刚得势,正是所有人都盯着,风头最盛的时候,一举一动都非常敏感。
所以,众人建议颜易对庆王此案不宜轻易插手,交由让大理寺审查,颜易置身其外督办即可。
听完众幕僚的献策,颜易轻轻点头,突然发现坐到自己右手边的马晋一直没有开口,于是便问道。
子升对此事怎么看。
听闻颜易发问,马晋缓缓抬起了头,道:殿下,在来王府之前,我和诸位大人意见一致,此事不易插手,以低调为主。
那现在呢。
颜易听出了马晋的画外音,忙问道,张平等幕僚也纷纷凝神静听马晋的话。
自从马晋上次看清了景康帝让群臣举荐背后的目的,让肃王党躲过一劫的同时,还干掉庆王等对手,马晋在肃王党的威望直线上升。
从原来的只管掏钱的金主,现在还干起了心腹幕僚的活,话语权大大加强,隐隐有些取代常嘉,成为在京肃王党的二号人物。
所以看到马晋似乎对此事有异议,众人不敢怠慢,静耳聆听。
马晋没心思搭理张平他们,只是自顾自的对颜易道。
殿下有没有想过,父皇为什么突然让您督办庆王案。
说罢,也不等颜易回答,马晋又道:此番庆王之所以栽了,虽然有前面群臣举荐,犯了父皇的忌讳的原因,但后面其刚刚得势,就流露出的张扬跋扈,也未尝不是他的催命符。
有庆王的前车之鉴,以殿下的聪明,自然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处事必然会谨慎谨慎再谨慎,这点,父皇不会不知道。
但就在这个关口,皇上竟然堂而皇之的将此案交由殿下督办,这其中的含义恐怕不是那么简单的吧。
颜易缓缓点了点头,皱眉沉思,然后问道:那父皇究竟是何意呢。
不清楚。
颜易本以为早就心有良策的马晋,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摇了摇头。
不过,我有一个猜测,这会不会是父皇在考验殿下呢。
颜易眼睛一亮:仔细说说。
众所周知,殿下和庆王是出了名的死对头,此番庆王落难,按照常理,殿下负责督办,定会把其赶尽杀绝,不留余患。
可殿下毕竟和庆王是亲兄弟,同为一脉,若是下手太狠,父皇和朝臣那边都会认为殿下不念亲情,手段毒辣,于殿下声望有损,同时太过张扬,又和庆王何异,此不可取,为下下之策。马晋慢慢分析道。
颜易点了点头,马晋又道:下狠手不可取,但像诸位大人所说的,对此案不插手,我不太认同。
颜易瞥了一眼张平等人,对马晋道:子升继续。
父皇将此案交给殿下,虽然咱们还摸不清什么他老人家到底是什么目的,但绝不会只是想让殿下随随便便晃悠一圈就没事了。
殿下若是如此,虽然不会出错,但父皇那边估计可能会留个不怎么好的印象。
另外殿下与庆王的仇怨,天下皆知,若只是为图名声,不做任何表示,未免有虚伪之嫌,有识之士也难免会认为殿下太过油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