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杂家宗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胖一点




第四百二十七章 禀皇上,肃王和五驸马求见………
    景康十六年七月二十一日

    皇宫大内

    以往内侍林立的御书房,如今只有三个人在这空荡荡的大殿里沉默以对。

    景康帝闭着眼端坐龙椅之上,神情暗沉,面前一摞打开翻阅后的折子,大内总管花子虚小心在旁侍候着,大殿当中另外站着黑色锦衣官服的中年人。

    在大乾朝廷,从一品到九品,官服的颜色是有定制的,按品阶依次为朱紫蓝青绿五色,但是,有一个衙门是例外。

    该衙里面所有的官吏,上至主官,下至看门的衙差,全部都是身穿黑色官服,与朝廷其他衙门官员截然不同。

    而这个衙门,就是皇帝专门用来缉察天下的皇帝鹰犬——黑衣卫。

    景康帝面前这个中年人,胸前纹绣着象征三品武官的云豹,而黑衣卫整个衙门中只有一个人是三品官职,那就是大乾的特务头子,景康帝的绝对心腹——黑衣卫指挥使谢肇。

    而此时,这位让百官惧让,凶威赫赫黑衣卫谢指挥使,正恭恭敬敬的在景康帝面前垂手静立,一言不发,乖乖的等景康帝开口训话。

    过了一会,已经沉默了快一炷香时间的景康帝睁开了眼睛,自嘲一笑,然后对花谢二人又似自然自语道。

    好啊,朕的这帮儿子都长大了,如今是一个比一个出息啊。

    又轻轻瞥向花子虚,轻笑问道:花子虚,你说朕是不是老了,真该退位让贤了?

    扑通

    此话一出,花子虚连同谢肇忙一同跪在地上,额头叩在地上,冷汗直流,战战栗栗不敢发一言,良久,花子虚才小心翼翼开口劝道。

    皇上您得苍天之佑,岁寿万年,正是春秋鼎盛之时

    景康帝不理会花子虚,转而笑语盈盈的看向面前跪着的谢肇,问道:谢卿以为呢。

    谢大指挥使二话不说,又重重叩了个响头,语气铿锵有力:谢肇及黑衣卫上下誓死效忠皇上,别无他想。

    景康帝笑了,笑的很开心,但很快,他把又笑容收起,然后拿起面前书桌上刚才谢肇递上来的折子,轻轻摇了摇,冷声道。

    你们都是朕的心腹,自然盼着朕好,可其他人就未必这么想了,尤其是朕的这帮儿子们,恐怕都巴不得朕早早去了,然后坐上这九五大位,过过号令天下的瘾。

    因为刚才景康帝欢笑,而长松了一口气的花子虚和谢肇,闻听此言,刚刚松快一会的心绷的更紧了。

    看着已经面带怒色的景康帝,花子虚瞄了一旁跪着装聋作哑的谢大指挥使,暗骂一声,然后咬了咬牙,硬着头皮开口再劝景康帝。

    没办法,谢肇可以装傻,他这个贴身太监可不能眼看着景康帝生闷气而一言不发。

    皇上息怒

    花子虚刚说了半句,就被景康帝当即怒气冲冲的打断。

    朕怎么息怒,你看看这群人干的好事!

    说罢,也不管花子虚二人的反应,自顾自怒声一个个数落起了众皇子。

    你们看看黑衣卫那边查来的消息,老大手下势力一个兵部侍郎,两个兵部郎中,结交三品以上的武将有四个,甚至还有一个是北营大将,京中四大营掌京城卫戌,他结交京军大将,想干什么。

    还有老二,吏部快成了他的大本营了,上上下下都是他的人,其还敢伸手去工部和顺天府,当朕是傻子吗,还有扬州南边那些破事,都察院弹劾的折子都快摞到这桌子高了。

    老三,爱交文人儒士,天天跟一群清贵笔杆子混在一起说些酸言酸语,朕一直不曾和他计较,如今竟然打起了翰林院的主意,甚至还拉拢内阁官员,怎么,礼部有白正明压着折腾不开是吧。

    还有老四,和户部尚书钱吉唱对台戏,将户部变成他一言堂这些事,朕就不说什么了,但和那群勋贵走的那么近干什么,还有那个应国公常嘉,身为禁军统领,每日和一个皇子搅和在一起,把朕置于何地。

    老五老六和那群小的,也是私下里鬼伎俩不断,一个比一个心眼多。

    看着吧,这还是露出来的,没露出的指不定还有多少呢,要不是朕昨日提及立储,还不知道这群孝子平日里就是这么孝敬朕的

    怒极之下的景康帝,将自己的儿子们一个不落的骂了个遍,其方才言语之中露出的信息,要是流传出去,恐怕能让这群皇子一个也睡不着觉。

    骂了一阵,景康帝也累了,疲惫的摆了摆手,一直紧盯其动静的花子虚立刻起身端过一杯茶递了过去。

    景康帝喝了几口,将茶杯放下,复看向谢肇,伸手揉了揉眉头,缓缓道。

    再派一批人,把他们几个包括这些攀炎附势之徒,都给我盯紧了。

    其有什么动静,和谁走的近,在密谋什么事都要给我查清楚,定时和朕禀报,不得有误。

    谢肇抱拳喝道:微臣领命。

    然后又有些犹豫道:若是想探清消息,恐怕得在那几位身边安安插些探子,这个还得请示皇上准许。

    景康帝手上的动作一顿,黑衣卫以前并非不是没有在皇子府里安插探子,但出于其几人的身份,黑衣卫派的多是些下人之类的轻微角色,份量不大,只是起到一些探听监察之用,并未对皇子进行有效监察。

    这也是景康帝的意思,以前这些皇子势力不大,对其威胁不大,景康帝不愿让父子之间出了龌鹾,所以只是让黑衣卫简单监察一下。

    而此番景康帝要加大黑衣卫对皇子们的监察规格,谢肇就必须让景康帝松开权限,他才能让放手施为。

    毕竟这涉及到皇室皇子,谢肇可没有胆子随意行事。

    朕准了。

    景康帝略一迟疑,就断然应允,可见众皇子的小动作,着实让他动了真怒。

    而就在景康帝和谢肇相谈时,殿外宫人来报——肃王和五驸马马晋联袂求见。

    老四和马晋来干什么?

    景康帝眉头一皱,然后看了谢肇一眼,谢大指挥使立刻有眼色的退下,景康帝让花子虚把面前的奏折收好,冷声吩咐道。

    宣他们进来



第四百二十八章 景康帝:“………”
    御书房外

    马晋看着前面的颜易,一脸蛋疼。

    你说明明是你要表孝心,那就你自己过来吗,非拉着我也入宫做甚,不知道他一看见景康帝这个老东咳咳老岳丈就头疼吗。

    不过大舅子兼上司非拉着自己,马晋也不好推辞,其实马晋知道,景康帝威势极重,颜易这个当儿子的,估计比马晋还要怕他爹。

    拉自己过来,一来是当个助力,二来嘛,恐怕很大的原因是为了壮胆。

    亦或者说的直白点,颜易非拉着马晋,也是能在万一见势不好时,在关键时候把马晋推出去顶锅。

    毕竟颜易是来表孝心的,其他人跟着不合适,马晋这个妹夫自然就是最好的人选。

    对此,马晋虽然理解,但也不免心里悲哀,打工的就是不好混,上面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下次要是再穿越,说啥也要造反自己当老大,除非跳槽去都市

    正当马晋胡思乱想的时候,里面出来一位太监,引着他和颜易进殿。

    拜见父皇。

    来到殿上,马晋二人一齐向景康帝行礼,得到景康帝回应后,二人直起身子,马晋借此快速偷瞄了一眼前方的景康帝,心里顿时就是咯噔一下。

    老丈人脸色不是一般的难看啊

    马晋借着低头的时候,又快速瞥向了花子虚,使了个眼色,想看看能不能从这位大内总管的这边弄点消息。

    结果平日里和他恩人长恩人短,热情的不得了的花公公,此时眼观鼻鼻观心,浑然不理他的暗示,马晋心下一沉,这事好像比他想的还严重。

    不仅马晋眼尖,一旁的颜易也不是瞎子,自然也看见了景康帝那阴沉如冰的神色,来时还信心满满的他,当即就心虚了三分。

    不止他虚,马晋也虚,甚至任何一个人来了,面对阴云密布的景康帝,心里的胆气还能留住三分,就算是硬汉了,心理素质不好的能被景康帝吓得尿裤子。

    这不是夸张,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今天颜易和马晋还能面色如常,全靠着他们和景康帝熟悉,换个生人,早就受不了这这个压力直接给跪了。

    马晋和颜易被景康帝威慑住,心里微怯,一时间二人都默契闭口不言,迟迟没有说话,景康帝见此,眉头一凝。

    说吧,你们两个入宫所为何事。

    景康帝发问,颜易他们再憋着就不合适了,颜易示意了一下马晋,率先开口道。

    儿臣听闻父皇这几日身子有些不好,特意进宫过来瞧瞧,恰好碰上子升,想着五妹那边也定然惦记着您,就带着一起过来了。

    颜易说完,马晋当即打配合,从怀里取出几张纸来,递给一旁的太监,笑道。

    这几日天气燥热,天一热,这人身子就乏,臣专门到诸葛神医那求了个方子,有清热去火,顺气败燥之效,父皇可以让太医们熬上一些试试。

    另外,臣又弄了一些开胃清爽的菜谱,给父皇尝尝鲜。

    其实按照马晋二人来之前的原有计划,这药方菜谱是颜易递的,而且也不是上来就呈上去,而是在父子温馨的闲聊中不经意的将东西献上去,要自然而不刻意。

    结果计划不如变化快,面对着明显心情不好的景康帝,马晋他们也不敢再拿着了,先把老爷子哄开心了再说,否则表孝心没成功,搞不好他们郎舅俩还得吃瓜落。

    吃人手短,拿人手软,景康帝到底不是卸磨杀驴,翻脸不认人的性子,马晋孝敬一出,他阴沉的脸色可见的缓和许多。

    抬手让太监将方子菜谱收起,景康帝随手拿起一本书,当着马晋二人的面,津津有味的读起来了。

    至于马晋献的方子,为什么能摸清他的病症和胃口不佳的情况,景康帝连想都懒得想。

    这宫里的消息,要是上面下死令封锁,那外面的人是半点风声都听不到,但要是没人管制,那就像个破筛子一样,有心打听,什么事都能弄清楚。

    以马晋颜易的身份,知晓这些事自然不算很难,更不用说,他们还有个知情的母妃贤妃了。

    看着收下东西就自顾自开始看书的景康帝,马晋和颜易满脸懵逼。

    这是看书送客?

    正当两个人琢磨今日景康帝这边情势不对,准备告辞闪人,改日再来时,正在看书的景康帝突然放下书,揉了揉眉头,然后目光颜易两人身上扫了扫,最后停在马晋身上,突然绕有性质道。

    我记得前两日那个新刊上,有个故事。

    说佃农和财主商量,说佃农给财主干一个月活,财主一天给他十文钱,一个月三文,而佃农却不同意,提出另一个办法。

    说他干的这个月,第一天只给他一文钱,第二天二文,第三天三文,依次类推,财主以为占了便宜,便同意此法,谁知到最后佃农却凭借此法多赚了近一半的工钱。

    顿了一下,景康帝绕有深意的看了颜易一眼:朕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不过这个佃农有些太聪明了,聪明的不让财主喜欢,虽然这个月其赚了些钱财,但以后其永远得不到财主的信任,以后财主有活,决不会交给他做。

    这话里有话啊

    马晋脸上带笑,点头称是,心里却在吐槽。

    明明就是一个学好数学不吃亏的小故事,竟然被你赋予这么多隐意,玩理解吗,那你们可不是个,咱可是从高考题海杀出来的。

    马晋上前一步道:父皇,臣其实还有一个相似的故事。

    哦。

    景康帝眉头一挑,感兴趣道:说来听听。

    马晋点头,然后道:和之前那个一样,一个财主雇佣一个佃民,所出工钱是每月三十斤米农民。

    结果佃农却拒绝,说道,你第一天给我二粒米,第二天给我四粒米,第三天给我八粒米以此类推,财主心想这佃农傻,要求这么低,便答应了他的要求。

    说到这,马晋顿了一下:皇上您猜,这个佃农如何了。

    景康帝正在按着之前故事的套路,疯狂的按照故事中两人的约定,计算佃农随着时间积累的米数,听闻马晋发问,当即斩钉截铁道。

    这个佃农发了比大财,从此衣食无忧。

    马晋高深莫测的摇了摇头:您猜错了,在第七日,这个佃农就因为没米,而饿死了。

    景康帝:

    颜易:

    你怎么不按套路来

    景康帝恍惚了一会,才反应过来,然后神情郑重道:朕知道了,你是想借此故事说,人要知足常乐,量力而行,眼高手低是要付出代价的

    不对。

    景康帝做了一大篇理解,马晋却摇了摇头,表示其说错了。

    我的意思很简单,干活打工时,要钱别要米,会饿死的。

    景康帝:

    颜易:

    花子虚:

    这么皮的女婿,弄死了,女儿二婚还来的急吗?



第四百二十九章 女婿就是来挨骂的
    御书房

    咳咳

    景康帝强行理解不成,反被马晋作死的皮了一下,虽然其言让殿内的几人颇为无语,但同时也很好的缓和了一些大殿严肃的气氛。

    景康帝的脸色明显练练变得柔和许多,虽然仍是比平常要冷硬,但和马晋他们刚进殿时,可谓是好了太多了。

    起码看颜易的眼神,不冷飕飕的甩刀子了

    一旁伺候的花子虚偷偷瞄了景康帝一眼,暗暗低下头,心里却给马晋高竖了个大拇指。
1...211212213214215...3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