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家宗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胖一点
在大乾官场上,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上面若是要想提拔某人,查看其资料功绩是必要过程之一,眼下宫里调关于曹达华的案宗入宫,虽不见得老曹这尚书之位十拿九稳,但也算比之前多些眉目了。
相比于脸带喜色的曹达华,周星兴显然要更冷静一些,凝眉问道。
子方,此事非同小可,你可有绝对把握。
见周星兴发问,史迢不敢怠慢,连忙道:下官仔细确认过,有十分把握。
虽然同是郎中,但史迢在曹党的地位可远远不及周星兴,原因除了其掌管着刑部第一司督捕司,手握近千刑部辑捕,位高权重之外,还因为周星兴是老曹的结拜兄弟。
曹周二人同样起于微末,相扶相持,感情极深,曹达华能够走到今天这步,周星兴功劳至伟。
得罪周星兴相当于得罪顶头老大曹达华,史迢当然对其持礼甚恭,不惜自称下官。
从史迢这里得到了肯定,周星兴这才露出笑容,冲着曹达华道。
大哥果真是慧目如炬,原先你搭着人情也要登上,我还有些不解,如今看来,是兄弟我眼拙了。
曹达华哈哈大笑,摸了一把颌下的胡子:本来我也是想着随便试试,没想到瞎猫碰上了死耗子,这的效果如此惊人,那马子升确实了不得,今后得下功夫交好一番。
几人正畅聊着,外面下人来报,刑部尚书麦雷派人过来,请曹达华过府一叙。
尚书大人眼下不忙着处理进阁的的事,无缘无故请我过府做甚。曹达华心有不解,疑惑道。
反倒是周星兴脑子转的更快一点,脸上笑容愈盛:看来兄弟得提前恭喜大哥了,尚书大人估计是看到,有心支持大哥上位了。
周星兴将话挑开,曹达华也很快想通了其中的关窍。
前面说过,在大乾官场,前任正常离职时,是有资格举荐继任人的,麦雷入阁属于正常升职,自然是有举荐接替他刑部尚书人选的资格,而且他入阁之后,说话的份量也随之增加。
其前任尚书加上新任阁老的这个身份,就连景康帝也不会忽视,有麦雷的举荐,老曹的机会就更大了。
不过,老曹还有些犹疑不定:虽说我和麦尚书没什么间隙,这几年相处的也算和睦,可也没有到他主动向皇上举荐我的交情吧,这其中会不会有诈。
此话一出,房间里原先兴奋不已的众人也慢慢冷静下来,天上不会无缘无故的掉馅饼的道理,众人不会不懂。
我看这事并没有这么复杂。
此时,周星兴说话了,他在曹党算是能文能武的存在,不但掌管着近千刑部缉捕,还是曹党的智囊,他一开口,众人连同曹达华在内纷纷安静下来,静待其高见。
周星兴微微一笑,说道:众所周之,麦尚书乃是地方官出身,后来入大理寺为官,坐到寺卿的位置后,升任刑部尚书,也因此,麦大人在京中的势力多在大理寺和刑部,其他助力颇少。
相比于他,内阁其他几位阁老,无一不是在京为官几十年,经营之深,人脉之广,可以是门生故旧遍布遍野。
旁的不说,和大哥您同样登上的内阁游阁老,就曾在兵部翰林户部光禄寺都曾任过职,另外其大女儿嫁与了平康伯世子,和勋贵那边也有交情,要不是其身份太过敏感,估计其还能和军方拉上关系。
与之相比,咱们的麦尚书手里能打的牌就太少了。
你的意思是,麦尚书是想拉拢我。曹达华也不傻,很快琢磨出了周星兴的意思。
没错。
周星兴点了点头,又道:麦大人入阁之后要想有所作为,不被其他几位阁老压着,就必须有所倚仗和支持,而有什么比现成的刑部更合适的呢。
之前大哥和麦大人相处的不错,麦大人也知道你在刑部的势力,如今又看到之势,定然知道大哥上位的机会不小。
如此,他自然也有顺水推舟的心思,毕竟若是大哥上位,必然要承他的情,再加上他在刑部本身的势力,也足够他在其他几位阁老面前不露怯了。
反之要是一个新人做了刑部尚书,麦大人和其没交情,其不但借不到刑部的力,甚至他在刑部原有的势力也可能受到打压。
哼。
听了周星兴的分析,曹达华冷哼一声,语气也没之前的恭敬了:尚书大人算盘倒是打的挺精,贤弟,你说咱们怎么办。
周星兴高深莫测的一笑:如他所愿。
嗯?
看着不解的曹达华,周星兴耐心解释道:麦雷手里毕竟有举荐继任人选的权力,这点大哥要想上位,就不能无视,而且在这个关键时刻,咱们也没必要得罪他,给自己树一大敌。
更何况
看着缓缓点头的曹达华,周星兴又笑道。
更何况,对于麦阁老来说,刑部是个大助力,同样,对于大哥执掌的刑部来说,有个阁老在前面挡着,对咱们未必不是好事。
双赢?曹达华眼带笑意。
或者说是各取所需。周星兴摸了一下鬓角,笑着强调道。
哈哈。
曹达华爽朗一笑,冲着门外喊道:备车,去麦府。
而与此同时,游府
游见闭着眼,手里把玩着一对玉珠,静静等着消息,不久后,一个身影急匆匆的跑进来。
父亲,皇上调了曹达华在刑部吏部的案宗资料,另外还派人去了麦府一趟。
同老曹还得靠史迢查探消息,游见的情报来源则广阔的多,景康帝这边一动,宫里吏部刑部的消息,没多久就传到游府。
这其中虽然有游见人脉太过给力的缘故,景康帝没太注意封锁消息也是原因之一。
虽然他交代了花子虚不要声张,但几个太监出宫后连跑几个衙门,在有心人的眼中简直就是明晃晃的箭靶子,然后在打着游阁老的名头四处转悠一圈,情报自然手到擒来。
游见手里转动的玉珠一停,睁开眼睛看着面前的儿子游之龙,嘴角微勾。
搞不好,曹达华这事,还真有可能让这个马子升办成了。
之前游见知道曹达华妄想凭借造势,以期当上刑部尚书,他还抱着看笑话的心思围观,结果这新刊一出,不足一天时间,景康帝就连番动作,目标直指曹达华。
以游见对景康帝的了解,知道景康帝这是对曹达华动了爱才之心了。
经此一事,哪怕此次曹达华最后没能如愿,但入了景康帝的眼,前程又会小到哪去,刑部尚书,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后生可畏啊
游见感慨一声,凭借一本就能将一个右侍郎推上尚书之位,这其中固然还有种种其他缘故,但马晋在里面搅动的风波,也绝不可小视。
父亲,既然那曹达华有希望能登上刑部尚书,您也上了那,这首辅之位
游之龙是游见的长子,今年三十五岁,至今还是一个举人,并未入仕,平常就帮着父亲处理些杂事,其他时间读书备考,以求金榜题名。
眼下首辅即将空缺,作为游见的儿子,游之龙自然希望父亲能够登上高位,所以看到曹达华的事迹,连忙联想到了父亲这边。
我和曹达华不一样。
看着儿子的疑惑,游见暗自摇了摇头,自己这个长子虽然性情敦厚,学问也做的不错,但终究少了几分身在官场必不可少的机警和敏感,未来能否扛起游家的门庭是个未知之数。
曹达华虽然是二品,但终归是副手,平日在皇上面前露脸的时候少,皇上对其不甚了解,所以才有奇效。
可为父不同,我在内阁理事,有什么要事都要和皇上商议,几乎每日都要见上几面,互相十分了解,曹达华这个方法不适用我。
为父之所以在上发文,一是提高声望,二是借此给皇上表明一下态度,点到即止就可,曹达华的那个方法太粗暴,虽然短时间内提高不少名气,但后患不小,对我来说得不偿失。
更何况,内阁首辅和刑部尚书又岂是可以等同并论的,刑部尚书不合适,皇上还可以下旨撤下,可首辅等同丞相,非罪不可罢免,所以任命要更为慎重。
虽然不满儿子的迟钝,游见还是耐心做出解释。
游之龙恍然大悟的点点头,然后又道:原来如此,那父亲,这首辅的位置
游见摆手止住了儿子的话: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还是看皇上的安排。
记住,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胜败不乱心智,方能长久。
游之龙躬身一礼:儿子谨记父亲教诲。
游见望此,欣慰的点点头,儿子虽然笨了点,但好在听话,总比那些坑爹的混账东西好,向他的老朋友靳凤伦,正值当年的告老还乡,不就是这些不肖子孙的连累吗。
想到靳凤伦,游见突然反应过来,虽然儿子教的不错,可孙子同样也得看紧了,孙子坑爷要是厉害了,闯出来的货,那是丝毫不比坑爹的混蛋儿子差。
看着一脸忠厚的游之龙,和自家其他的三个儿子,以及他们生下来的七八个孙子,游见突然觉得心好累
:限免新来的朋友,不喜欢看这本书,大家好聚好散,没必要吃饱了骂厨子。
您老人家一个子儿没花,看了三百多章,临走还非骂一句作者智障,垃圾书
恶心我干嘛
第四百一十八章 京城的鸭子,被吃绝了
景康帝十九年七月十六
北城,紫林街
一大早,钱掌柜的当铺里就来了个大件抵当,因为来人抵当的东西太过贵重,又是死当,他和店里掌眼的几个师傅怕走眼吃了亏。
专门又寻了别的行家过来帮忙鉴定,确认东西真伪后,钱掌柜又是和前来抵当的人一顿扯皮砍价,忙活了一上午,总算顺利拿下。
给几个来帮忙的行家一人封了个红包后,钱掌柜又从柜上支了几两银子,吩咐一个管事领着方才帮忙的几人和店里的师傅们去吃顿酒。
待所有人走后,钱掌柜晃了一下手里的当票,悠哉悠哉的回了后堂,眼睛乐得眯成一条缝。
方才这笔买卖他赚大了
当铺这门生意,赚取利润的方式有点像后世的银行贷款,百度的解释是:一种收取动产和不动产作为抵押向抵押的人提供资金周转的机构
简单来说,你缺钱了,拿个值钱的东西抵押在当铺,当铺会按东西的实际价值借给你钱,不过这个价值估算一般会打个折扣,而且这个折扣幅度很大。
后世电视剧里有这么一个情节,白景琦拿着一件奢华大袄前去抵当,本想着能值几个银子,结果人家当铺掌柜瞥了一眼,大喊了一句虫吃鼠咬,光板没毛,破皮烂袄一件。
硬生生把一件奢华大袄贬得一钱不值,可见当铺这行有多黑了吧。
定价拿钱之后,之后双方约定好日期,写下当票,在规定时间内,抵押人拿钱和当票来赎当,但要付给当铺的一定利息。
如果超期未曾赎当,或者凭证当票丢失,则抵押的东西归当铺所有,这是活当,死当就更简单了,相当于卖东西,以物换钱。
当铺的主意利润就是活当的利息,和变卖死当物品和那些当期过期后的活当,赚取差价,同时,也有许多当铺,一直是黑市销账的渠道
今日钱掌柜收的这个死当,是一个太祖时的名家画作,价格不菲。
要是平常,起码要花上上千两才能拿下,结果今日只用了不足八百两,如果不是来人实在急着用钱,他恐怕不会以这么低的价格入手。
以现在市面上的价格,钱掌柜若是转手卖出,利润大概至少二三百两,碰上冤大头恐怕会更多。
今天刚开门的第一笔生意就赚了这么多,钱掌柜心里能不高兴吗。
画作早已收好,钱掌柜又把当票放起来,然后来到前面店铺转悠了一下,并没有什么生意,不过他也不在意。
今天这一笔收入就够他当铺大半月的流水了,所以即便看着店中寥寥无几的客人,钱掌柜也没什么着急的意思。
转悠了几下,钱掌柜觉得肚子饿了,又想着今日赚了不少,何不请几个老友去鼎香楼吃一顿。
想到做到,交代了看铺的管事几句,钱掌柜听着大肚子来到了不远处的百宝轩。
一进店门,钱掌柜就看到了正低头打着算盘的郝掌柜,又望了望四周,连个客人毛都没看见,一张胖脸露出了贱兮兮的笑容。
怎么着,老郝,你这生意不行啊。
郝掌柜斜眼横了一眼,张口就骂:你懂个屁,我们卖古玩的,讲究的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再说了,你那破当铺又比我好到哪去,今天这一天都没进几个人
说到这,郝掌柜突然停了一下,皱眉看向了钱掌柜:不对,你个老小子闲着没事不会跑到我这来扯淡,看你脸上笑得跟朵花似的,捞到大的了吧。
钱掌柜脸上笑容越发得意:要不说咱老哥俩好呢,还是你了解我。
少废话。
郝掌柜利落的把帐本一合,算盘一竖:请客。
钱掌柜捂着大肚子,笑的活像个弥勒佛:我去叫老吴,你找老杜,鼎香楼随便点,我做东。
讲究。郝掌柜竖了个大拇指。
两柱香后。
钱郝吴杜四位掌柜看着眼前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的鼎香楼,互相对视一眼,均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疑惑。
难道马晋回来说书了。
杜掌柜有些不确定道,在他的记忆里,鼎香楼生意虽然不错,但还没到这个火爆程度,不过有一个例外,就是之前马晋在北城老店说书的时候。
那个热闹,来晚点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不可能。
吴掌柜断然道:以子升现在的身份,让他来酒楼发书,天方夜谭。
郝掌柜摸了摸颌下的胡子,眼神闪烁:会不会和昨天新发的有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