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家宗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胖一点
钱掌柜摆摆手,苦笑道:你非拿自己儿子和马晋比干什么,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小子自小就是个神童。
十九岁就中了举,后来虽没继续走科举,但也凭救驾之功入了仕,年纪轻轻就官至五品不说,如今更是成了天家的驸马爷,说白了,人家是有大气运在身的,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比不得。
郝掌柜叹口气:只可惜,老马福薄,早早去了,不然看到儿子这么出息,不知道如何高兴呢。
此话一出,四个掌柜全都沉默了,他们都是马晋的父亲马路的好友,如今见故友之子如此风光,而故友却早早逝去,无缘得见,不由唏嘘不已。
见气氛低落,吴掌柜不由缓和气氛道:不说不开心的了,说起来这发售,新的也该面世了。
作为马晋最初的一批评书迷,四位掌柜自然也是马晋的忠实书迷,一想起过两日就能看到马晋新作,众人脸上的凝重消散了许多。
杜掌柜道:也不知马晋这小子脑子怎么长的,写小说不说,还弄出来个连载,着实吊人胃口。
郝掌柜附合道:对,尤其是这家伙喜欢断章,太可恨了,上次卡到袁绍和董卓对峙时断章,气的我好几天没吃好饭。
郝掌柜一说起断章,顿时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纷纷出言谴责马晋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众人正说着,钱掌柜突然来了一句。
这回这小子不会又断章了吧
此言一出,众人沉默,眼神中闪烁着阴沉不定的光芒。
第四百一十二章 《杂志》风靡宫中
景康十九年七月十五
皇宫大内
身有小恙的景康帝,难得今日没有上朝,而是宅在御书房里休息,也算给自己放天假。
大内总管花子虚一身蓝紫官服,手挽浮沉,端着一个托盘小心翼翼进了大殿,来到景康帝歇息的龙榻旁,轻声道。
皇上,丽妃娘娘派人送来一份乌鸡补气羹,说是丽妃娘娘亲自下厨做的,供皇上补身养气。
正在靠躺在龙榻上闭目养神的景康帝,闻言轻轻睁开龙目,轻轻一皱眉头,声音带着疲惫。
放这吧,朕今日身上乏的很,没什么胃口。
花子虚忙点头应是,将托盘轻轻放在龙榻的矮方桌上,又偷瞄了一眼脸色不好的景康帝,忍不住开口劝道。
皇上,您这一天都没用膳了,再这么下去,于龙体不益啊。
景康帝不在意的摆摆手:今日是发售的日子吧,马晋可曾把新刊送到宫里?
景康帝不愿进膳,花子虚就是再着急也不好相逼,只得按下心里的急切,转而回答景康帝的问题。
送到了,今日天还没亮时,五驸马就派人送来了一百册新刊,除咱们乾清宫留了三十册外,娴雅宫那边分了二十册,其余的,都由皇城司分发各宫了。
景康帝点点头,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他脸上露出笑容。
再从乾清宫拨去十册给皇子所那边,这群小子人多,只靠皇城司那边分发的几册根本不够,上次小十六还为此冲朕埋怨呢。
要说马子升这小子也是小气,送书就多送点吗,一百册哪够宫里人分的。
要是马晋在这,非冲景康帝吐几口唾沫不可,免费看书还他妈有理了
不过撇去马晋不说,景康帝这话还真提醒了花子虚,马晋供奉的那一百册看着是不少,但架不住宫里人也多啊。
别的不说,光是景康帝大大小小的嫔妃就不下几十个,其中得宠的和位份高的,加起来有二十多位,这些妃子可是轻易得罪不得的。
她们想要看,谁敢不给,不然枕边风轻轻一吹,就连花子虚也得跪
除了嫔妃,皇子所这边还有十几个没出宫的皇子们,这些活祖宗更是一个赛一个难缠,不然有你受的。
再加上花子虚陈国伟这样的有头脸的太监嬷嬷宫女们,地位甚至不比那些不得宠的嫔妃差,自然也有分羹的资格。
这零零散散的人加起来,有何止几百位,一百册,对于宫里的需求,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毕竟宫里的日子本就闲闷又孤独,尤其是妃子和那些差事清闲的宫人们,无聊的就差每天数蚂蚁了。
对于这种既能解闷又可以了解宫外大事小情的读物,再加上紧贴京城时尚流行,一经面世,就成了宫里紧俏的抢手货。
只是宫里规矩甚严,没有准许是不可能私带入宫的,这可是大罪,一般人不会冒险,所以除马晋进贡的一百册外,宫里并无其他渠道获得。
人多肉少,也造成了在宫里的地位越来越高。
当初第一刊发售时,作为马晋岳母的贤妃,拿到了仅次于乾清宫的存货,在宫里可是大出了一番风头,许多没分到的嫔妃们,都打着给贤妃请安的名头,到娴雅宫一观这名震京城的。
景康帝每日如此操劳政务,都对此事略有耳闻,在宫里引起的风波可见一般
不过供奉太足这事,还真怪不得马晋,他又不是宫里出来的,哪里明白其中的道道。
在他心中,宫里需要讨好的无非是景康帝和贤妃,顶多再加上德妃丽嫔这些宠妃和熊孩子这些皇子,而只是这些人的话,他所进贡一百册足够了分发了,甚至还盈余不少。
只是马晋不懂,作为大内总管的花子虚兼管着皇城司,自然不能对此无动于衷,哪怕以往他没放在心上,但今日景康帝都已经开口谈及此事,他自然不可能不表示。
虽然也许只是景康帝一句笑言,但生性谨慎的花子虚却不敢怠慢,谁知道这笑言中是不是暗含着责怪和敲打。
更何况以花子虚对景康帝的了解,这位爷可不会无缘无故的和下面人说笑。
花子虚再回想方才景康帝说十六皇子出声埋怨此事,这不就是明摆着景康帝他老人家对此意含不满,就差指着鼻子说他花子虚失职了。
心念如此,花子虚冷汗直接就下来了,慌忙跪倒在地。
皇上恕罪,此事是老奴疏忽了,等下老奴就即刻吩咐下面人,由皇城司出面采买,务必足量供应大内。
看到花子虚的动作,景康帝轻嗯了一声,就将此事揭过,毕竟花子虚也是自己身边的老人了,又不是大事,敲打一下也就罢了,也不用太过责难。
将拿过来给朕瞧瞧。
遵旨。
花子虚从地上爬起来,轻步出了寝殿,片刻后,捧着一册过来,双手递举到景康帝面前。
景康帝随手拿过,一挥手,花子虚就识趣的退下去了,一直等出了寝宫,才长嘘了一口气。
伴君如伴虎!
这句话随着他伺候景康帝的时间越长,花子虚就越有心得,平复了一下心情,花子虚就忙招来干儿子金田,吩咐皇城司购置之事。
想了想,花子虚又小声交代了金田一句:具体如何采买,先去娴雅宫请示一下贤妃娘娘。
肃王势大,花大总管也开始有意识的给自己留后路了
御书房,寝殿
已经研究过一次的景康帝,直接忽略了其他,熟门熟路的先把页面翻到了小说风云板块。
随着马晋的小说发布方式,由整部发售改为连载够,景康帝这个至尊vip也没了优先看存稿的特权,只能和普通书迷一样苦哈哈等连载。
能让皇帝的等更小说的,马晋也算是开天辟地第一人了
:求订阅
第四百一十三章 给朕温壶酒来……
御书房,寝殿
景康帝直起身子,细细品读手上的上的。
毕竟是后世古典历史演义之首,四大名著之一,虽然只是才一个开篇,就已经初露锋芒,慢慢展现风靡之势。
甚至有很多马晋书迷直言,同之前的同是历史题材的相比,马晋的新书,无论是文笔还是立意都明显更上一筹。
要知道,可才刚刚刊载不足半月,篇幅只有三回,情节更是还未展开,就这样,如此短时间内就收获了一批不小的拥趸。
名著之威,可见一般
而景康帝,也是持此观点的书迷一员。
像两部书,景康帝虽然喜爱,但却多是当做解闷之物,打发时间所用,并未太过放在心上。
但不同,只前三回就让景康帝收起了原本轻视之心,甚至有空还琢磨里面的情节,这在之前马晋的三本书中,几乎是绝无仅有也最多引破的。
就是马晋凭此扬名天下的,也只是让景康帝因为里面的种种神仙仙法,动了一次长生的心思。
单论情节而言,也就是破诛仙阵和万仙阵的几个**,让景康帝有些触动,但若是谈及让他私下琢磨情节,还远远达不到。
这其中固然有本身情节比其他几本书优秀的原因,连载这个刊载方式也功不可没。
毕竟一次性发售半部书,和每半月连载两回,两者之间吊胃口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不管其他,景康帝是真把放新心里了,翻开书页,就观阅起了第二刊的上新刊载的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
书接上文,第三回最后写到董卓欲废刘辨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惹得袁绍反驳,二人拔剑对峙
在这章尾,马晋还因为断章被景康帝叫进宫里一顿臭骂。
而新刊载的第四回,马晋上来就交代了前文留下的悬念。
袁绍和董卓翻脸,辞别百官,前往冀州,而董卓欲派人追杀,被谋士李儒所劝,为了收买四世三公的袁家,董卓拜袁绍为渤海太守,以示收买之意。
而袁绍走后,朝中也没了能阻止董卓的大臣,九月,董卓废帝,期间有尚书丁管大骂其逆臣,被杀,不日后,又毒杀废帝刘辨何太后唐妃三人。
董卓自此权势滔天,每日宿龙床,淫/宫女,旗下西凉军更是在洛阳周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校尉伍孚欲杀朝贼,被剖剐而死
砰
丽嫔娘娘在御厨的指导下,辛辛苦苦做的乌鸡补气羹被景康帝扫到地上,碎瓷残羹撒了一地。
门外听见动静的花子虚,以为景康帝出了什么事,带着一群侍卫和内侍急忙冲进来,就看到景康帝赤足站在龙榻上,看到他们进来,当即怒气冲冲的骂道。
给朕滚出去。
是
还没站稳的花子虚,不敢细问,口里喊着皇上恕罪,带着人比来时更快的速度撤了出去。
不去管花子虚他们,脸上余怒未消的景康帝看着手里的,眼神闪过血色。
逆贼该死
不是景康帝敏感,任哪个皇帝看到有董卓这般的恶臣欺辱皇室,都不免兔死狐悲,如果再将自己代入其中,那心里这火就更忍不住了。
你想想,堂堂帝皇之尊,沦为傀儡不说,还被废除皇位,只是说了两句牢骚,就被连同母后,皇妃被人灌毒身死,更何况董卓还夜宿龙床,将皇室尊严踩到脚底。
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个不是当皇帝的逆鳞,以景康帝的心性,看到有如此恶臣,也气的浑身直哆嗦。
如果大乾皇室子孙将来有一天
这个情景,景康帝连想都不敢想,否则他怕他按捺不住心里的杀心,来个血洗朝堂。
平复了好一阵,景康帝才面色如常的叫来外面的花子虚,让他们把狼藉的地面收拾干净,继续看起了后面的情节。
董卓欺天废主,倒行逆施,终于惹得朝中群臣不满,司徒王允府中设宴,请义士杀贼,曹操请命,王允送予其七星宝刀曹操飞马出了洛阳,董卓命人张榜悬赏捉拿。
看着差之毫厘,功亏一篑的曹操,绕是熟读史书,早就知道董卓下场的景康帝,也不由暗道可惜。
而后景康帝又往下看,直到曹操杀吕伯奢后,对陈宫说了那句流传后世的宁教我负天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不由皱起了眉头。
景康帝博学多才,当然知道这句话是出自曹操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只不过魏武的这句话究竟何意史书一直有争论,而如此编写这句话,有些给曹操此话盖棺定论的意思。
不过景康帝也没什么给曹操翻案的心思,略一停顿,就看向了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第一个大**,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即将上演。
第五回情节节奏拉的很快,先列数了十八路诸侯之后,然后是孙文台引兵打汜水关,然后就是西凉猛将华雄出场。
先杀俞涉,后斩上将潘无双,把逼格拉的满满后,然后主角二爷上场收尾
有诗为证:威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事实证明,炮灰送死,反派嘲讽,主角完美打脸,这种先抑后扬的爽文写法从元代就开始了。
套路虽然有些俗,但效果还是杠杠的。
比如此时的景康帝就看的热血沸腾,脸色微红,仿佛自己化身关云长一般,一刀一马,万千军中取敌方上将首级而归,端的是爽快。
花子虚!
景康帝声音扬起。
刚消停了一会的花大总管迅速的小跑进来,躬身听命。
给朕温壶酒来。
花子虚一脸懵逼,这七月酷暑的,温什么酒,皇上不嫌热吗。
快去。景康帝催促道。
遵旨。
花子虚快步离去,心里对新发这刊也越发好奇了。
里面到底写的啥,都快把皇上弄魔怔了,一会发怒砸碟扔碗的,一会有大夏天的喝温酒,不知道一会还有什么幺蛾子。
疑惑的花公公脚步匆匆,而寝殿内的景康帝也即将看到著名的三国名场面——三英战吕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