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家宗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胖一点
面对暴跳如雷的付孔,挨骂六七个八卦探子,甭管心里怎么想,面上不停的诺诺点头应是,而付孔看着这些支支吾吾的手下,更是气都不打一处来。
拿起旁边书桌的茶杯往地上一摔,大吼一声:都他妈给老子滚出去探消息的,天黑之前弄不着有用的,就别回来了。
探子们闻听此言,如蒙大赦,忙不迭的鱼贯跑了出去,其仓惶的背影看的付孔青筋直跳。
不过他脸上的怒火没支持多久,就又演变成了忧愁,回到凳子上不停的揉着脑袋,生闷气。
作为前马家水军首领,后又入新华社当编辑的付孔,绝对算的上马晋手底下的的老人了,资历足,有苦功。
再加上其能言善辩,性格机灵,又擅长打探消息归纳情报,所以马晋在成立八卦板块之初,就让他当了负责人。
后第一刊发售后,马晋在指点了其一番后,更是让其当了该板块主编,专司收集京城各种八卦奇闻,然后撰稿刊登于册。
从见不得光的水军首领,摇身一变成了风头劲的一员主编,付孔从此浮出水面,又专掌一司,升职加薪不说,身份地位也有了长足的变化,算的上多年媳妇熬成婆,刚上任的付孔是一身的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但很快,他就发现当主编可比他当初带水军的难度大多了,而编新闻,尤其是能引起火爆的新闻,更是难上加难。
他当初做水军时,不说宣传造势那些活,眼下这个归宣传办干,他管不着,就说那些探听情报,打探消息之类的,之前付孔当水军,从来没觉得这事有什么难得。
探得消息,简单归纳分类一下,有用的报于上头,然后等着听候调遣,上头让跟进就继续跟进,让放弃就放弃,再探说其他。
没有什么期限管着,平日多是在茶馆酒摊上坐着,听听三教九流的闲谈,有用的消息就记着,除非上头下令,才会有目标的干活。
可到了八卦不一样,首先一点,其半月一刊,所以你必须在提前几天就得准备好稿件,而且还得多备几份,如果总编处那边驳回,你随时得有替换的稿件,而且如果有特殊急闻加塞,你更得保证不出差错。
并且八卦并不是一刊只刊登一份新闻,眼下只是人员不充足,才只登一至两份,待日后发展顺利了,部门规模成熟扩大,一刊三四条新闻都是少的。
时间紧,任务重,这让松散惯了的付孔费了很大力气才把心态调整过来。
而且这还是其次,最关键的是新闻质量问题,和付孔之前想的随便扔几条消息上去不同,马晋所需要的八卦板块,虽然名字偏娱乐,但内容却靠向正统新闻。
八卦闲谈可以有,但只是茶余饭资之料,事关民生异事热点,可以引起大众广泛讨论的文章信息。
马晋给付孔下的命令是言之有物,内容详实,而且要有及时性,真实性,立场尽量客观,可以适当的文学加工进行分析,但不能太夸张,影响大众观感。
而且最重要的事,其新闻要吸引人球,提升销量为第一要素
说实话,马晋的这几句话,虽然是用大乾的需要语言方式说出来的,但付孔还是用了两天时间,才在马晋不厌其烦的解释下将其勉强搞懂,然后就是——压力倍增。
天可怜见,虽然付孔人机灵,但也曾读过几天书,但之前多是在市井胡混,直到跟了马晋才算慢慢混出了头,手段和眼界也是不断磨练才出来的。
但付孔虽然现在还算得力,终究他底子在这摆着那,虽然勉强摸清了马晋这一套新闻理论,可实际操作起来又是一回事。
一连三次的被马晋拒稿后,又让马晋委婉的敲打了一番的付孔,眼见截稿日期还剩一天,终于爆发了。
逮着手下那群四处探听消息的探子一顿斥骂,然后下了死命令后全部赶了出去。
但事虽如此,但付孔心里对这帮手下能否弄来有用的新闻并未有什么信心,所以才会面露愁容。
虽然之前东家马晋说过,实在不行可以用次稿先顶上,可付孔知道,损失如此,自己在东家心里的地位也要落下几分,虽不至于把刚刚升职的自己给撸下来,但对自己的能力也会就此存疑。
而一位下属要是被上司乃至老板在心里打上一个无能的标签,其下场自然不言而喻。
运气好,调离冷清部门从此不被重用,运气差,直接卷铺盖卷走人
嘶
付孔一想到自己被扫地出门,不禁打了个寒颤。
不行,好不容易在东家面前露了脸,绝不能被重新打回去。
使劲摇了摇头,付孔胡乱揉了揉脸,一字一句道,眼神中闪烁的是令人吃惊的狠色。
以前平日市井闲混,靠着有时给人帮闲才能混点饭吃的付孔,日子并没有明面上那么风光,不然当初也不会去大柳酒馆喝酒还自带吃食。
老话说,驴粪蛋子表面光就是说的他,赚的不多不说,还经常受到邻居亲戚的轻夷,视他为贼害,敬而远之,这让付孔心里很不舒服。
而现如今,付孔得蒙马晋信任,从一个闲混帮闲成了名震京城的一司主编,身份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所以,当付孔从以往看到以往对自己鄙夷不屑的邻居亲戚眼中出现了羡慕和敬重时,他就发誓,自己无论如何不会丢了这份工作。
相反,他还要不断的立功,靠着东家马晋这颗大树不断的往上爬,总有一天,他要告诉所有人。
他付孔,天生就是大人物
思想是中二了点,但付孔的初衷还是好的,而且执行能力也很强,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心情,付孔出门叫了两个人来了偏厅商议。
无论如何,得在明天交稿之前,他必须弄到可以交差的新闻,作为新上任做的第一个差事,不能出岔子。
片刻后,付孔看着面前的两个手下,眉头微皱,有些疲惫道。
多的话我也不说了,具体什么事你们自己也清楚,眼下东家那边已经驳回三次稿子了,再这么下去,咱们八卦就成了的笑话了,以后在其他板块那也抬不起头。
如今时间紧迫,你们俩一个是副主编,一个主管收新闻,咱们都是自己人,也别外道了,有什么好法子都讲讲吧,万一真要是在东家那出了事,我没脸,你们面子也不好看。
付孔此番话语一出,面前两人面色也严肃起来了,确实,同为八卦中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差事办不好,挨罚的话付孔这个主编吃大头,他们做副手的也逃不了。
沉寂了片刻,左边一人犹豫道:主编,实在不行,咱们把那个刑部主事扒灰
不行,东家说了,如无他的准许,不准涉及任何官员和官府之事,这是铁令,刑部主事这事你给我烂到肚子里,想都不要想。没等对方说完,付孔就一口拒绝。
可惜了,这事要是曝出来,咱们八卦不得又火一次。扈来瘪嘴不舍道。
扈来,微胖,三十来岁,相貌普通,名字虽然操蛋了点,但却是付孔最得力的手下,当初付孔当水军首领时,扈来就是其先锋兼军师,能力不错,脑子灵活,是付孔最信任的人。
扈来如今在付孔手下任探子头,方才挨骂的那些探子都是他的手下。
作为付孔最得力的手下,扈来当然了解自己这位老大,所以方才被骂也没有离开,一直再等付孔传召。
刑部主事扒灰儿媳妇这事就是扈来扒出来的,而且有证据,有论诉,一曝出去绝对火爆。
但这被马晋拒绝了,原因很简单,此事一出,这个主事肯定完了,看似大出风头,但此事爆出,无疑会引起了官员们的抵制和忌惮。
本来有黑衣卫和都察院这两座大山压着,官员们就很憋屈了,现在还跟着掺一脚,能不遭恨吗。
况且,有些时候,为了朝廷的脸面,都察院黑衣卫法办官员时,有时候也是秘不宣罪的,结果没头没脑的全捅出来,该人身败名裂,那是活该,可牵连朝廷颜面,就容易引得朝廷乃至皇帝不满了。
另外,随意曝出官员罪责,是有抢都察院和黑衣卫权力之嫌的,这点在官场很忌讳,所以马晋如无必要,是不会用这招的,代价太大。
在他心中,眼下底子不硬,暂时不会牵扯官面事务,日后若是有需要,也是配合为主,新闻也和官府声音一致,大多是宣告总结,亦或者警示告诫。
毕竟,马晋打算干的传媒生意,而不是抢都察院和黑衣卫的活,若是如此,朝廷也容不下
眼见扈来的提议被拒了,一旁的另一人想了想说话了。
我倒是有一事,不过牵扯到宗室,但问题不大,又有东家罩着,应该没什么问题。
说话的人是个白白净净的年轻人,姓时,名天士,是八卦的副主编,主管根据扈来他们收集的新闻撰稿,有秀才功名。
哦。
付孔忙催促道,神情虽急,但口吻却很温和:时主编快说说。
别看付孔对那些探子态度恶劣,破口大骂,那是因为这些人都是他的老下属,而且本身也不是什么好玩意,每日穿街过巷,和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早就一个个成了老油子,付孔要不用黑脸镇着,这群人能骑在他头上。
但对时天士这个副主编乃至其手下的那些编辑,付孔一直是和颜悦色的,没办法,他要想坐稳八卦主编之位,得指着对方好好干活呢。
手下探子骂没了,以他的人脉,随随便便就能再招一批,可要是把这群编辑给得罪了,他付孔可不会写文章。
时天士并没有因为付孔的区别对待有什么倨傲之情,反而爽快的将事情和盘托出。
主编,是这样的,咱们东家的二弟子郭同郭二爷,一直在鼎香楼里说书,名声不小
第四百章 大乾评书一门
景康十九年七月十一日,巳初时分
这时间正好,不早不晚,早上起来洗漱完毕,得空先遛个弯儿,晃晃悠悠也该到了用早饭的时候。
或让家里做些东西随便吃了,或外出寻个熟悉的馆子食铺就食,一份热乎乎香喷喷的餐食下肚,这精神头能振奋一整天。
当然,这种生活方式只适用于那种没什么正经繁忙事务,时间悠闲,且家境富裕的人。
像底层的那些为生计繁忙奔波的老百姓,哪里享受了这福气,很多人天不亮就早早就吃罢了早饭,然后出门去赚家里的口粮了。
睡到巳初?
一家人喝西北风去!
同样,这种日子,也不适用而地位高崇的,例如景康帝马晋这样的,看似高高在上,实则事务繁忙的有时连三餐都来不得吃,饿了只得匆匆垫补一下,然后继续处理手边事情。
像马晋,自从他的身份越来越高,他都快忘记像以前那样舒舒服服的享用美食是什么时候。
应该好像是和颜妍成婚后休婚假时
每天早上一起来,就是一大堆手下拿着各项事务等着自己拿主意,这种繁杂忙碌的日子,让性格本就懒散的马晋深深痛恨。
有时马晋就在思考,自己这拼死拼活究竟是为了什么。
要说钱,自己身家百万,不说富可敌国,但福殷自家几辈子孙没什么问题。
要说名,马晋这两个字,随着他的几部小说日益传播到大乾各处,可以勉强算是名震天下,他又为士林名士,算的上大乾名声最大的一批人了。
要说权,年纪轻轻就是正五品,朝廷驸马爷,身份尊贵,他自己又没什么封相入阁的心思,眼下已经很满足了。
要说色,妻子是大乾公主,绝对能称得上一声绝世佳人,又贤惠大方,身份尊贵,堪称佳侣。
名权钱色,马晋无一缺乏,在后世就是那种人人羡慕的人生赢家。
可他如今又拼命弄出一个干什么呢,马晋思来想去,悟出了两个原因。
安全感和认同感!
作为一个从后世穿越重生过来的马晋,虽然表面上浑然无事,可在其心里,本能的对这个陌生的大乾王朝,抱有深深警惕和抗拒。
虽然这些心理随着时间不断的在慢慢减少,也许甚至在未来的某一天消失,但在此期间,仍会给马晋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影响。
从后世来的马晋,太明白什么叫花无永来时,一朝天子一朝臣,别看自己现在风光,也许未来就让人弄下去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玩烂了的话,还是有其中的道理。
因为害怕日后衰落,所以马晋才会不断的扩大自己的实力,为的就是让自家底子日益刚硬,直到硬的谁也啃不动。
这就是马晋的安全感在作祟,他对别人给予他的保护并不是完全信任,在他的心中,除了别人,他还要有自己能掌控势力存在,用来保护自己和家人。
官位人脉名声势力等等,就是马晋给自己做的保护伞
除了安全感,促使马晋辛劳奔波的还有认同感,对这个世界的认同。
大乾王朝,这个己身之前从未对此有过认识的王朝,对马晋来说是陌生的,是疏离的。
马晋有时甚至觉得自己是庄周梦蝶,南柯一梦,但目触指尖般带来的真实感,又告诉他这都是真实的。
这亦真亦幻的感觉,常常让马晋纠结,后来他想通了,甭管是真是假,他都要在这世界留下一份属于自己的印记。
若是大乾是真实的,他要流芳百世,受后人景仰,如果是假的,那也算美梦一场
题回正文,底层奔波生计,高层事多繁忙,所以真正有时间有能力享受那种悠闲惬意的生活的,多是中层人士。
衣食无忧,生活安稳,家有余财,时间闲暇,在如此舒适的生活背景之下,自然就要找些打发时间的乐子了。
时间还早,还不是去各楼里去照顾生意的时候,小说又没什么佳作上市,所以听书看戏就成了很多人的选择,
尤其是评书,作为最近两年京城新兴的娱乐项目,其颇有些传奇色彩,不说别的,单论其创始开办人乃是当今的驸马爷——名震京畿的马晋马子升,就足够吸引眼球了。
大乾目前的流传的评书,以小说原著为本,加以改编,以评说的方式表演,是和以往大家知道的戏曲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艺术项目。
大乾评书的发展,具体情况很简单,很多评书老观众都知道,有声有色的给后入坑的观众讲,当然,其间加没加料,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景康帝十六年冬,驸马爷在北城鼎香楼的老店的一声醒木响,开辟了评书一门,一人一桌一醒木,在满京城带起了第一阵评书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