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家宗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胖一点
因为上两次的教训,安逸这次发了狠,实现了上次自己许下的诺言,不但如此,还加了点码,直接提前刊印了二十四万本的存货,卖不完就交与牛家发往南方。
以安逸的估计,别说加上山东等地,就是再来半个京城,也足够应对了。
但现实远远不如人意,书迷们又联合打了安逸的脸,从腊月初一开始到腊月初十,的销量一直居高不下,不但没有之前那种后期疲软的现象,反而经过口碑的发酵愈演愈烈,俨然一副大火燎原之势。
无论是安逸还是马晋,都低估了大乾百姓对于神话志异的兴趣,之前的和,多多少少都是从历史角度出发,虽然以演义的形式行文,但还是有不少人对此不感兴趣。
行兵打仗,圣君名将再精彩,也比不过这一家老小的吃喝住行,柴米油盐。
但神话志异就不同了,人嘛,无论是古代还是后世,都天然本能的对以超出自然的能力,展开自己的向往和憧憬。
旁的不说,单以长生一点,就足以让人疯狂。
而其他的点石成金,呼风唤雨,以一敌万,成仙得道,也不禁让尘于众生奔波生计的百姓们,有了幻想的依据,如痴如醉。
从初五开始,开始还稳坐鱼台的安逸也看着日益疯狂的销量,有些心慌,等到了初六他就再也坐不住了,招呼手下工坊紧急开工,又回到了之前那种赶货的苦日子。
没办法,的销量太好了,除去给云家的四万,山东冀北书商的三万,京城预留了十七万本存货。
这都快赶上了马晋上本下部的总销量了。
谁料势头太猛,又结结实实给了安逸一个措手不及。
发售头一天,腊月初一,仅京城一地,就狂销四万本,震惊整个京城书肆行。
不过结合马晋半月之前才被封为五驸马,又是他的新书发售,那销量虽有些恐怖,但也可以理解。
第二日,腊月初二,销量三万五。
属于正常下降,甚至幅度偏小让安逸有些惊喜。
第三日,腊月初三,销量两万五。
正常下降,符合市场规律,当时安逸预估照这个速度,京城的总销量估计应该在十五万左右。
第四日,腊月初四,销量两万,初现持久性。
不过安逸没太在意,正常新书发售都在前五天,五天后持直线下滑。
第五四,腊月初五,销量两万,甚至比第四天略有回升近一千本。
这时候安逸就有些坐不住了,他有种熟悉的不详预感。
果然,第六日,日销量原持不变,两万,打破新书五日魔咒。
安逸在高兴的同时,也连忙安排工坊印刷,以防不测,不过在他的预想,十六万本,京城市场差不多应该已经饱满,次日应该会大幅度下降。
果然不出安逸所料,第七日,日销量下降一半,变为一万,但更令他没想到的是,之后的几日,的日销量维持这个数字不变,知道腊月十一,有盗版零星出现,再加上市场饱和,才跌破至五千。
最后到腊月十四日收官时,盗版已经迭出不穷,最后几日销量加起来将将过万,京城的总销量过二十一万。
天知道这几日安逸怎么弄出五万本的。
安逸用马晋和新华的名义,把京城能借来的模具都弄了过来,亲自监工,加班加点,十二个时辰连轴转,最后光是印刷工人,就累倒了二三十个。
连他自己完事后我躺在床榻上,缓了两天才恢复过来。
除京城销量火爆之外,同样风靡了天津河北山东等地,批给云家和书商的七万本新书几乎销售一空。
云家离京城近,还曾来京城催货,不过被忙的焦头烂额的安逸拒绝。
虽然已经停止发售,但它所带来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京城满城一共也就将将两百万人口,略有超出也不会太多,再加上周边数县,也不过多个几万人。
而却最后竟然卖出了二十万本的天文数字,比例将近十比一,几乎把识字的人一网打尽。
其话题已经流传京城大街小巷,庙堂人家,用经历过大事的老管家周福海说,这等风潮他印象里只记得两次比这厉害,那就是先皇驾崩,新皇继位。
说实话,得知这个数据连马晋都震惊的说不出话,还以为安逸有意给自己造慌,后来确定后,只有两个念头。
一,风头又出大了。
这可不是马晋自己琢磨出来,从火爆开始,就莫名其妙的有一些人天天在马府周围盘旋,其中少部分是一些马晋的书迷,更多的则是想拜马晋为师——修道成仙。
得益于马晋写的太过精彩,不少人总以为马晋本身就是个得道高人,就算不是,也和这些神仙中人有些交情,不然哪会了解这么多内幕秘辛。
没办法,马晋写的太令人信服了,尤其是第一回,直接给上古先神重新定了义,听说这几日京城几家道观寺院连连碰面,商讨大事。
为此马晋专门又招了一批护卫,看守府院,还请九门提督衙门派了一队官兵过来。
没辙,原先的人手不太够,只这半月功夫,光是翻墙偷偷进去寻马晋的就有十几人,抓住之后,马晋念其是书迷,通通放了。
但谁知这些人变本加厉,后来有一个身手好的,差点摸上马晋的床,幸亏被查夜的护卫发现,马晋为此吓出一身冷汗,同时气的暴跳如雷,严加防守后,也传令之后再抓住偷入马府里的全部移交顺天府。
不能进府,一群人就每日蹲在马府门外,但凡马晋出府,必遭人围追堵截,围着他的车驾跪拜,请他收徒,马晋也算结结实实体会到了大神棍的风采。
而且不但是他今日不堪其扰,就连他的几个徒弟也跟着深受连累。
柴月刘勉还好,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郭同包宝他们就不同了,尤其是郭同他们,每日还得上台说书呢,这就给人了可趁之机。
有一次,还有两个猪油蒙心,丧心病狂的人,直接把郭同这小黑胖子给绑了,逼问其马晋传的功法,幸亏马晋这个师父给力,迅速救援,小黑胖子才逃出生天。
因此,郭同几人也暂停说书,直到年后风波渐息时,才重新出山。
而且除了这些向道之人让马晋头疼,朝中也有不少不开眼的大臣,偷摸向他询问这等事。
毕竟权力越高的人,就越向往着长生不死,这是人之常情,就连景康帝这种天下之主也不例外。
悄么么的把马晋叫进宫,拐弯抹角的表示他老人家其实对延年益寿之法也颇有兴趣
第三百三十八章 长生之法我不会
马晋是真没想到,景康帝贵为大乾皇帝,城府似海,老奸呸老成持国,也有这么不切实际的幻想。
不过也可以理解,九五之尊这个位置,谁不想多坐会,例如始皇汉武这样的雄图大帝,不也寻过不少长生之法吗,景康帝有这个念头,也不令人惊奇。
不过,景康帝有这个美好期望,而马晋却没有实现其期望的能力。
长生不死,他还想呢,谁教他呀
于是,在景康帝失望的眼神中,马晋硬着头皮和其解释。
那些神话异事,什么洪荒世界和巫妖大战之类的,都是他根据资料文献编的,娱乐之作,当不得真。
在我们小时候,大人常常教导我们要诚实做人,而马晋就是这么一个好孩子。
所以,实话相告的马晋也收到了相符的回报,被空欢喜一场的景康帝逐之门外
站在宫门外,马晋除了感到被世界蒙骗之外,也或多换少有些庆幸。
说实话,如果是别人,马晋不介意胡吹海侃的装装逼,哪怕不装神棍,也得向人家灌输一下自己创立的华夏神道,好好显摆显摆,但在景康帝这,他明智的歇了心思。
以方士之法祸国媚君乃是官场一大忌讳,古往今来,有几个侍君的神棍能轮到好下场的,得一时之尊,受身后万世骂名,这种赔本买卖他可不干。
再说了,他这驸马爷当的好好的,吃穿不愁,家财万贯,娇妻美眷,前程似锦,脑子进水了才去给景康帝炼丹求道。
以他半吊子的手艺,不出事还也罢了,万一要是景康帝因他挂了,甭管他是几女婿,也得跟着人头落地,颜易就是登基了也护不了他。
回想起方才询问他长生之法时,双目放光的景康帝,马晋觉得自己做出了个明智选择。
有家有业的,犯不着舍命搏富贵
但更让马晋没想的是,他刚出了宫门,就碰上了摆了个臭脸的鲁王府侍卫统领左天,好说歹说解决了八王爷,刚回到家,颜易也腆着脸来了。
不过颜易倒不是来求长生的,他可比景康帝了解马晋,知道马晋要有这本事,也不会他一过去要钱,就愁的满脸如同苦瓜。
颜易来找马晋的原因是因为马上就要过年了,今年的宫中年宴大典,景康帝交给了他操办,颜易素来知道马晋新奇主意多,想让他出个主意。
这是正事,如果颜易靠着这场年宴讨了景康帝的彩,于争储有力。
争储争储,争的不但是储位,还是景康帝的宠信,在如今这个万般大权归于帝身的局势,景康帝如果青睐颜易,这事就成了七成,
不然你就是招揽再多的人才势力,景康帝一句话,谈不上一切灰飞烟灭,但你今后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所以,对于颜易的求助,马晋当即就把后世几个,在目前来看既新颖精美且能办成的方法告诉了颜易,其中不乏有一些耗费巨大的工程。
不过颜易不在乎,他缺钱,户部可不缺钱,今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户部的税款也收的顺利,足足有几千万两。
办宫中年宴走的是公帐,颜易只要不乱花,谁也挑不出错来,不过就是这样,颜易也砍掉了两个花费最大的,免得招人把柄。
和马晋商量后,颜易就斗志昂扬的告辞离开,距离过年还有半个月,他得抓紧准备。
颜易走后,马晋也思考起了宫中年宴之事。
宫中年宴乃是皇家家宴,去的都是皇室嫡脉,以往马晋当然没这个资格,但十一月他和颜妍赐婚的圣旨既下,他就算景康帝的准女婿,已经有资格参加年宴。
颜易此番来,除了向他咨询年宴点子外,也是提醒他年宴时的注意事项,其中有一点就是,作为驸马,年宴时要向景康帝进献礼品。
这是景康帝一年中除了寿辰唯一一次收贺礼的机会,大家都变着法的讨其欢心。
颜易告诉他,也不用马晋冠绝年宴诸人,这献礼有各自的比试对象,嫔妃对嫔妃皇子对皇子公主对公主他这个驸马自然是和其他四个驸马比。
颜易的意思是,大驸马和二驸马都已参加过几次年宴,没必要出风头,而三四五都是第一次参与,必然要论个先后。
颜易向马晋传达了他和母妃的贤妃的要求,保二望一,务必不能垫底,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夺得魁首。
毕竟如果名次差了的话,他和贤妃在嫔妃皇子中也抬不起头,甚至颜妍在公主面前也会受歧视。
皇家嘛,生而为贵,不愁吃穿用度,自然就在乎的颜面问题,献礼既是讨景康帝的欢心,同样也是借此压制一下对手们,落其颜面。
这其中的关窍,不用颜易明言,马晋也知道个七八,他对此倒不是很喜欢。
但情势如此,若是马晋特另独行,别人不但不会觉得他清高,反而会觉得他脑子有病,还会连累颜易颜妍受辱,马晋不是偏执到底的性子,随势而行,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不过既然要比,那就大胜,什么保二望一,这都是托词,颜易他们心里指不定多想看他夺魁呢,马晋对此心知肚明。
献礼,不是光捡珍贵的献,不但要稀奇珍贵还要合人家的心意,马晋对此有自己的心得,此番颜易提起此事,马晋就想起了前几日和吴胖子聊天时听到的一个秘密。
可那个东西要拿下来,没个一万多两想都别想,想起这个价格,马晋就得觉得牙酸。
不过也无所谓了,这段时间因为马晋赚翻了,二十八万本的销量,给马晋带来近二十万两的利润,除去一些杂七杂八的用度和公主府那边的亏空,马晋手上还有整整八万两银子。
老丈人送给咱这么大一座宅子,折合市价怎么也得几十万两,花万把两银子买个贵礼相送就算是尽孝心了。
次日晚上,马晋拿着足足一万五千两才换来的贺礼,心中流血的同时,也只能这么宽慰自己了。
:多谢大家关心,小病初愈
第三百三十九章 活了近百年的老道
青云观
观主南云道人衣着八卦道袍,手里捧着一本云红色书籍,臂挽浮尘,脚步匆匆的来到观中的一个偏僻小院。
小院门口有一位看门的道童见到他赶忙行礼,南云道人摆摆手,一拂道袍将道童扶起。
我寻师叔有事相商,快快进去通报。
道童不敢怠慢,连忙进门通报,片刻后回转身来:观主,老祖宗让您进去。
南云道人点点头,吩咐道童把好大门,自己迈步进了小院。
院子不大,正中一正厅,左右两厢房,南云道人是这里的常客,对其布施了如指掌,脚不停顿,直奔正厅而去。
正厅是一座道堂,上供三塑神像,正是道家三清,神像前有一供台,上边摆着瓜果供品,旁边还有两块灵位,一写:吾师道静真人之位,一写:吾师兄平武真人之位。
供台再前,有一蒲团,一头发皆白的老道人身穿布袍,正闭目打坐。
南云道人进门见到老道,忙辑了一礼:南云见过师叔。
这老道正是青云观的老祖宗,南云道人的师叔,今年已年近百岁的平法真人。
听到南云道人的声音,平法老道睁开双眼,微微点头,声音苍老:坐吧。
南云道人应命,随手拿个蒲团盘膝坐下,然后正色道:师叔,南云今日过来,是有要事寻您商量。
平法真人有些浑浊的双目闪过疑惑,但还是回道:说。
老道今年九十多岁,耳不聋眼不花,身子骨也还算硬朗,可到底是年纪大了,精神多有不济,所以不问所有凡事,每日就宅在自己小院里过活养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