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家宗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胖一点
马晋在旁边干站着,静看景康帝忙活,几次想要开口,却又欲言又止,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说实在的,马晋也没想到自己的一句话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颜元一个少年不必多说,连景康帝这种处变不惊的老狐狸都给打了鸡血似的,
如今景康帝搞的动静这么大,估计这其中的内幕也瞒不住外面,有心人打听打听就能知道这句话是自己说的。
到时候,自己就是想低调也低调不起来。
乾坤大殿是什么地方,百官朝会之所,大乾的政治中枢,权利中心。
要是这个地方挂上一句自己说的话,马晋可以肯定,自己绝对青史留名了。
同样,自己这个小小的六品殿中副侍御史在大乾朝堂中也出名了,当然官场出名不一定是坏事。
有这么一件事,马晋也算是塑了个小金身,本来就以圣眷闻名的他,名头会更响。
但是,这件事不同寻常,在马晋大出风头的同时,也将给他带来的一些非议和争执。
旁的不说,从古至今,在乾坤大殿上挂名留字的大臣不是没有,但都是历代名臣的贤儒,人家声望摆在那里,没人敢不服。
反观马晋,一个官场新晋,也不是什么大儒学者,不论是资历,名望还是身份,这种风头都轮不到他出。
就因为说的话顺应帝心,就将大张旗鼓的挂在乾坤殿,这让朝堂的那些没此殊荣的官员大佬,脸往哪搁。
在官场,有时争的就是一个脸面问题,马晋此事,性格大度的大佬,对此一笑置之,甚至还能夸奖一声后生可畏。
但那些心胸狭隘一点呢,恨倒是谈不上,对心里对马晋不满是肯定的。
马晋虽然不怕,但风头太盛,也太过引人注意,不符合他喜欢闷声发大财的性格和处事理念。
但这事是景康帝定下的,马晋心里再怎么不愿意也无济于事,更何况他对这事也不是太过抗拒。
人嘛,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爱显摆的,马某人也不例外。
景康帝兴致勃勃的给众皇子题字,马晋则很有颜色的,在旁边给老丈人磨墨,不过马晋心里还没忘了正事。
眼见景康帝按排序大小写完了十二皇子的字幅,趁景康帝添墨时,马晋见缝插针的问道。
圣上,十三殿下那里怎么办。
景康帝抬起的手腕一停,看向了马晋,然后把笔放在笔冼上,叹了口气。
老十三初衷是好的,但这事没他想的这么简单。
这些年蒙古人虽然和我们相安无事,但私底下一直小动作不断,不过双方关系总体还是稳固的,刀兵不易,咱们能不撕破脸还是不撕破脸。
所以这边疆局势复杂,敌我交错,寻常名将到那里都镇不住场面,十三一个皇子非要过去,这不是添乱嘛。
景康帝心里其实并没有生颜元的气,反而还和马晋解释了一下自己的苦衷。
马晋点头表示理解。不过颜元怎么也是自己人,他当然得为其美言几句。
十三殿下也是少年锐气,虽然有些不太成熟,但也有可取之处,圣上有此麒麟儿,是我大乾之福。马晋厚着脸皮给颜元开脱。
哈哈哈。
景康帝大笑,看着马晋挪揄道:你倒是会疼他,也怪不得他经常往你那里跑。
马晋看景康帝心思不错,便笑着附和道:微臣也是和十三殿下投缘,故而交情不错。
景康帝收起笑容,侧目瞥了他一眼,意味深长道:朕看和你投缘的不是十三吧。
马晋的笑容僵在脸上,冲景康帝干笑一声,不搭茬了。
也许是因为想起了自己的宝贝闺女颜妍,景康帝对马晋的好脸色瞬时全无,二人从和谐的君臣关系,转变为相看不顺眼的翁婿。
自打想起颜妍,景康帝突然怎么看马晋都觉得不舒坦,也不写字了,转而询问起了马晋的工作,鸡蛋里挑骨头训了一通,心里这口气才舒了过来。
说起来十三这事也有你的责任,这样,朕就把他交给你了。
三日之内打消这小子心里不该有的念头,老老实实滚去禁军当差,朕记你一功。
景康帝不但训了马晋一顿,还随手也把颜元这事也扔给了他,悠然的当起了甩手掌柜。
马晋:
个老不死的
虽然心里恨不得把面前这个老帮菜掐着脖子锤一顿,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马晋心里万般不愿,也只得应命。
景康帝看马晋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眼中闪过笑意。
瞧你这个倒霉样,十三不是喊你姐夫嘛,你这个当姐夫说的话他能不听。
他连你这个当爹的话都不听,还听我这个姐夫
马晋心里正吐槽着景康帝,突然反应过来,一脸惊喜的看着景康帝。
皇上,您刚才说什么?
景康帝看到马晋这个傻样就来气,自己那个宝贝闺女多么聪慧的一个可人,怎么就死活看上了这个玩意。
朕什么都没说,滚吧。景康帝一拂袖子,背着手气哼哼的离开。
马晋却没有丝毫不满,反而对着景康帝离去的背影深施一礼,大喊道:臣谢皇上隆恩。
一旁的花子虚也凑过来,对着马晋笑眯眯道:恭喜恭喜,看来咱家得给马大人备红包了。
马晋满是喜色,连看花子虚那张老脸也顺眼多了,抱拳回礼:多谢花公公。
出了大殿,看着还跪在地上的小舅子,马晋也没了来时的郁闷。
上前去搀颜元,烈日之下,颜元早就又累又饿,浑身乏力,仓促之间,被马晋一把拉起。
你先别跪了,姐夫请你喝酒去。
第三百一十八章 朝会中的一鸣惊人
马晋和颜元的这场酒席是不欢而散,这小子脾气太拗,马晋怎么劝说他也不听,死活要去边疆杀敌,以皇子之躯去镇守国门。
气的马晋恨不得抽烂自己那张贱嘴,顺便再亲密亲密小舅子。
不过,关于颜元这事,景康帝给了马晋三天时间处理,所以马晋倒不是太着急,初战告败,他得冷静冷静,谋定后动。
颜元这边暂且无事,反而在次日早朝,马晋被景康帝的一系列举动砸的有点懵。
景康帝之前要的牌匾,在花子虚高速的工作效率下,在第二天早朝之前,就挂在了乾坤殿中。
摆放的位置很显眼,镶挂景康帝龙椅两侧的盘龙柱上,牌匾是竖匾,左边是天子守国门,右边是君王死社稷,黑底金字,醒目无比。
百官一进大殿,就看到了龙椅两侧的新牌匾,再一看其上所书,不免有些神情各异,心里暗自琢磨上意。
大殿上不能开口议论,但群臣之间眼神交流的不在小数,马晋站立在南台监察朝仪,对此尽收眼底,看着百官们频繁的小动作,马晋头皮微微发麻。
似乎他昨天低估了这事造成的反响
有事启奏,无事退堂。
随着景康帝的到来,花子虚掐着尖锐的嗓子高呼一声,景康十八年八月二十一日的朝会开始了。
朝会没什么说的,各部衙门奏事,无异议的直接通过,有不同观念的打打嘴仗,然后由内阁和景康帝定夺。
等没有臣子奏事后,一般这个时候就该散朝了,但今天不一样,百官议完政事,景康帝没有让花子虚宣布退朝,反而面带微笑的看着群臣。
诸位爱卿,可看到今日这殿中有什么不同之处。
景康帝说的都是废话,这么显眼的两块牌匾摆在那里,百官又不瞎,能看不到。
不过皇帝想干什么,做臣子的当然要配合,向来是景康帝第一捧哏的兵部尚书萧赫,闻听景康帝问话,率先上前一步,一指龙椅两侧的那两块牌匾恭声奏道。
不知圣上说的不同,可是这两块牌匾。
景康帝满意的看了萧赫一眼,还是老萧最和朕心,他点点头道。
萧爱卿说的不错,朕所说的不同就是这两块牌匾,朕想问问诸位臣工,看到这匾额之上的两句话,有何感想。
景康帝能把这两块牌匾放到这乾坤殿中,其用意自然一目了然,百官能混到如今的位置,个个都是人精。
不就是吹吗,谁怕谁啊
礼部尚书白正明,虽然年岁日涨,但反应可一点不慢,抢先内阁阁老武英阁大学士游见一步,站了出来。
胖老头轻举笏板,面容严肃:圣上,此二句话虽只寥寥十个字,却言简意亥,道出了我大乾天子的霸气和胸襟。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何等的决心和尊威,我大乾有此英明圣主,何愁不屹立寰宇,称雄海内。
老头说完,百官顿时一片符合之声,内阁游阁老见此刚想跟着白正明后面补充两句,还未抬脚,马晋的顶头上司蔡阳就先站了出来。
上至太祖皇帝,今至吾皇圣上,大乾立朝二百五十多年,历经一十四帝。
无论情势是多么危急,局面再是如何惨烈,也从未向任何敌人低过头,此乃我大乾皇室之傲骨,亦是我大乾亿万子民之气节。
蔡阳素来以刚正著称,又是言官之首,他说的话自有一股昂然之气在,百官一片叫好声不说,就连看热闹马晋也是在心里暗暗鼓掌。
眼见头彩二彩都被人拿了,景康帝脸上的神情越来越愉悦,游阁老再也忍不住了。
只是,又被人抢先了一步。
兵部尚书萧赫,号称大乾第一帝吹,如此的机会又岂能放过,萧尚书一把跪在大殿之上,热泪盈眶道。
大乾能有圣上这样的明君,是我大乾之福,是百官之福,是天下黎民之福。
微臣嘴笨,不善言辞,只能恭贺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赫这一拜,其他百官也不能干看着,呼啦啦也跟着跪倒,山呼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游阁老:
你这一点也不像嘴笨
百官这么一拜,把景康帝也给鼓噪的心潮澎湃,抬手让百官起身后,他从龙椅上站起来,环视御台下群臣一周,面容严峻,朗声道。
实话告诉诸爱卿,这句话不是朕说的,而是出自殿中副侍御史马晋之口,马卿,你将昨天在御书房和朕说的话,讲给诸位臣工们听听。
马晋躬身站在南台上,感受到了群臣的目光,突然福至心灵,拜倒在地,满脸布满坚毅,声音洪亮。
微臣昨日和圣上说,我大乾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上至帝王,下至黎庶,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
文臣死谏,武将死战,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一语既出,满殿寂静!
好,好,好。
景康帝站在御台上,连说了三个好字,对着殿前神情复杂的百官道。
听见了吗,这才是朕真正的肱骨之臣,金玉良言。
说罢,也不理会百官的反应,景康帝宏声说道:朕宣布,自即日起,将马卿之言列入我大乾祖训,后辈子孙必牢牢遵之。
百官面面相觑,也不知在谁的带领下,一同再次拜倒。
臣等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说完祖训,景康帝又看向了台下:殿中侍御史苟庆通何在。
百官正不解景康帝这是何意时,苟庆通从值班的南台上快步下来,双膝拜倒:微臣在。
景康帝颌首,朗声道:苟卿自任殿中侍御史以来,一直勤勤恳恳,从不懈怠,朕心甚慰。
着命,自即日起,擢升苟卿为京城御史大夫,官居从四品,钦此。
苟庆通拜倒在地,神情激动:臣叩谢圣上隆恩。
这下所有人明白了,景康帝这是给马晋腾位啊,果然,之后景康帝就升马晋为新任殿中侍御史,官居从五品,马晋也终于正式跻身为大乾中级官员。
只是在此时,除了马晋,所有官员都不怎么在意这次升迁,
他们只知道,经过这次朝会,又一颗官场新星升起,而且比以往的更大,更亮。
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升,你又立了一功
刚下了朝,马晋还没走几步,就让颜易给叫住了。
马晋是肃王党的人在朝中不是秘密,甚至他在肃王党其中担任的什么角色,估计也不少人知道。
想博从龙之功的官员很多,这满殿群臣中十有二三都是如此,马晋在其中也不是多特殊的一个,要在以往,根本引不起其他人的重视。
但在今天马晋刚刚出了一个大风头的日子里,纵是知道马晋颜易关系匪浅,还是有不少官员往二人身上投向了目光,尤其是那几个皇子,眼神更是耐人寻味。
颜易却是不管其他,马晋今日在朝会中一鸣惊人,不到他自己大出风头,就连颜易也觉得面上有光。
子升,几句话说的本王震耳欲聋啊,平日议事时你常常一言不发,本王还道你不善言辞,最近才知道你这家伙是深藏不露。
颜易上前,笑呵呵的拍了拍马晋的肩膀,竖起拇指大声赞道,其态度之亲近,又让庆王宇王等众皇子眼神更加深邃。
马晋被颜易旁若无人的举动弄的面含苦笑,颜易的心思他知道,无非是显示一下存在感,以证明肃王党的强大。
马晋身为肃王党铁杆,当然得和颜易配合,只是颜易这厮一演起来就没完没了,马晋实在受不了路过的群臣注视,随便收了个尾,拉着颜易去了偏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