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限无敌

    哼哼!马先生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让我拥护你们马如烟?那我还不如去找陈子壮投降了!

    马明远摇摇头,说道:佟先生,不是拥戴马如烟当皇后,而是效法太祖高皇帝,皇后之位空缺!

    佟养甲一愣,马明远也不同意马如烟当皇后?不过佟养甲人老奸马老猾,立刻就想到为什么,原来马家兄弟起了龌蹉。

    哈哈!没想到你们马家兄弟也祸起萧墙!

    被佟养甲说出心事,马明远老脸一红,说道:我们马家怎么样你不用管,我这个方法你同意不?

    佟养甲想了想,马明远这个方法对自己百利而无一害,首先皇后之位空缺,那自己的权力就不能受到影响,广东派也不能压过湖广派,还有就是皇后位空缺一天,那董氏二妃就有希望当上皇后,朱淮就有希望当上太子。

    想到这佟养甲也不禁为马明远的老谋深算佩服的五体投地,不管哪个当上皇后对马明远都是威胁,只有皇后空缺他马明远才能获得最大利益。现在马明远和朱海已经牢牢绑定在一起,只有保住朱海的位置他马明远的权力才能保证,当然,保住的是他马明远的权力而不是马家的权力。




第三百二十二章 皇后之争(3)
    佟养甲想了想,如果这次能成功,他马明远就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而自己是第二的受益者。这样还不行,还要让马明远让出点利益才行。

    马先生,如果你的计划能成功那我有什么好处呢?

    马明远心中大骂,这个佟养甲真是恬不知耻,明明他已经得到好处还要和自己要好处。不过最重要的是皇后问题,也罢,再给他些甜头吧。

    佟先生这样可好,惠州府现在知府空缺,我看广州同知龚大成可以担任。

    一个知府还不行,佟养甲接着说道:我侄儿在肇庆干的很不错,皇帝陛下也多次夸奖,不如调回广州当同知吧。

    马明远想了想,咬咬牙点头同意。

    这次广州事件湖广派一共就弄到了一个知府四个知县的空缺,这次大头被佟养甲弄到手,还搭上一个广州同知,佟养甲很是满意。举杯说道:那就谢谢马先生了,咱们满饮此杯!

    看佟养甲同意,马明远放下心来,也举杯和佟养甲碰了一下,暂时的联盟算是达成,二人商定在后日朝会上提出不立皇后的决议,至于以后怎么办二人都没说。

    朝会制度是一个皇帝行使皇帝权力的手段,而明代的朝会制度继承于元代。但是元代的朝会制度很是简陋,元代因为属于游牧民族,所以元代的御前会议能够参加的人只有中书省御史台宣政院枢密院等几个大臣以及怯薛太监等近侍数人而已。

    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这样的朝会很不利于扩大皇帝的信息来源,而朱元璋认为这是元代失败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权臣蒙蔽威柄下移,他自然将其视作弊政而予以彻底改造。应该说,明代朝会制度设计的初衷,是直接受到元代朝会接见面过窄的反面启示的。

    朱元璋制定的朝会制度中,首先,早朝独重,但根据不同需要——礼仪政事发令商榷——分别在不同殿廷上朝,则为历朝通例。明初,朝会原是有功能分布的,礼仪性的大朝会及朔望朝在正殿,早朝在正门,晚朝在便殿门。但在发展中,形成早朝独重的局面,这主要是晚朝长期停废造成的。晚朝自英宗即位后长期停废,景泰及弘治初曾试图复兴,但都维持不久。所以君主听政之所,实只有正门早朝,早朝乃等于常朝。

    早朝和晚朝合称常朝,除了必要的礼仪,以处理政事为主。但晚朝初无定制,其实晚朝与午朝实为一事,称谓不同而已。朱元璋时,晚朝或于奉天门,或于右顺门。永乐时在右顺门,宣德后在左顺门。早朝与晚朝的政事安排是这样的:百司皆於早朝奏事,非警急事当奏者不须赴晚朝,听在司理职务,惟通政司达四方奏牍,早晚须朝。也就是说,晚朝以奏警急事为主,不需要百司都来赴朝;早晚必朝的,只是掌管章奏进呈的通政司官。晚朝仅奏重事,参加者有限,礼仪也较轻简,君臣可从容展论,因此,它是早朝的重要补充。

    朝会的性质是由高度集中的**统治决定的,其设施也为适应其运转需要而服务。欲求明代朝会变化的原因,仍要从朱元璋利用朝会以尊主权,强化主尊臣卑关系上找原因。从历史上来说,朝会制度与宰相制度密不可分。朱元璋忌相,一人独揽大权,是造成早朝之变的首要原因。

    相权过大正是朱元璋不能容忍的,因此也就造成中国政治史上一次大变革:废除宰相。但废相后,政事散于六部,无人总其纲,凡事必面君请旨而后行,于是事无大小便如潮水一般涌到朝会上来了。朱元璋最担心的就是臣下蒙蔽,如今他朝堂高坐,事事过目,人人皆至御前,似乎只有这样,就能做到无欺弊了。

    宣德十年,英宗冲年即位,规定早朝奏事必须预进事目,并限制每朝奏事件数,早朝政治功能大为弱化。隆庆六年,同样是幼君的神宗继位,改为每月逢三六九日上朝,从此早朝一月只举行九次,不可再称日朝了。

    而作为皇帝的朱宏三,也规定每月三六九为大朝会,其他时间每天上午八点到十二点为内阁和皇帝的办公时间,这段时间内阁有什么事情可是直接向皇帝禀报,等皇帝做出批示后在由内阁办理。

    三月初九,这天正是朱宏三规定早朝的时间。按照祖制只要有朝服的在京官员都要参加朝会,不过现在是非常时期,再加上皇宫里没有那么多的地方,所以朱宏三命令四品官才有参加朝会的资格。这天全广州四品以上官员早早来到皇宫里面的办公大厅,准备朝会。其实早朝应该有一套相应的礼仪制度,但是朱宏三以现在暂居广州,不宜大事铺张为由拒绝了。所以现在朝会很是简单,大臣们等着皇帝上朝,也不用什么三叩九拜,行个礼就算完事,接下来就是有事说事。

    行礼完毕后,马明远本来第一个要出来说的,没想到被广东派的梁兆阳抢了先,他是组织部侍郎,算是陈子壮的铁杆。

    启奏陛下,现在皇后之位空缺,于国不利,臣请皇帝陛下早立后位,以安天下!

    这段话一说全场鸦雀无声,大家知道今天各大派势力又要来一场争斗了。

    朱宏三坐在龙椅上听着梁兆阳念奏折,完事后问道:梁爱卿你认为谁能当皇后呢?

    钱妃贤良淑德,并且还是弘光皇帝下旨册立的侧王妃,所以臣认为该立钱妃!

    听梁兆阳说完可急坏了冯自用。他可没有他爹冯若舒的两下子,看到有人拥立钱妃,立刻站出来表达不同意见。

    陛下,臣认为应该册立马妃为皇后,马妃在湖广就跟随陛下,可谓劳苦功高,正是皇后的不二人选!

    看到冯自用亲自出手,广东派二号人物,陈子壮的同年,副总理黄应秀站了出来。

    陛下,虽然冯大人说的很对,马妃和陛下出生入死,劳苦功高。但是马妃出身不正,乃是庶出,并且还许配过人家,实在不能担任母仪天下的皇后!

    边上的付文龙站了出来,他是马济远的同年兼亲家,现在马济远远在南洋,他自然要站出来为马如烟争一下。

    黄大人此言差矣,如果算出身,那太祖高皇帝出身好了吗?不还是创下大明的基业?

    我们这是选国母,怎么能如此儿戏?

    朱宏三看着下面的大臣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斗得不亦乐乎。他心里知道这帮大臣并不是为了什么国母什么社稷慷慨陈词,根本还是为了权力啊。

    朱宏三看了看下面,内阁的七位总理只有陈子壮马明远佟养甲没出声,其他四人纷纷加入战斗,弄得整个朝会像菜市场一样。

    朱宏三咳嗽一声,问道:陈先生,你怎么看呢?

    陈子壮站了出来,说道:陛下,我认为黄大人说的很对,应该立钱妃为后宫之主!

    看来陈子壮是和钱谦益达成了某项协议,广东派这才全力支持钱谦益。

    马先生,你怎么看?其实这句话朱宏三多余问,他知道马明远怎么想的。

    果然,马明远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陛下和皇后伉俪情深,这和太祖高皇帝与孝慈高皇后何其相似,所以臣以为陛下应该效仿太祖高皇帝,不立皇后。

    马明远此言一出满堂皆惊,冯自用没想到马明远竟然不支持马如烟,而付文龙在震惊之后立刻恍然大悟,用奇怪的目光打量马明远,其他的总理大臣也差不多。不过他们都是官场老油条,马上明白马明远的目地,看来马家兄弟也不是铁板一块。

    马明远的回答没有出朱宏三的意料,只有不立皇后,朱海的位置才能保全,他马明远的权力才能最大化。其实朱宏三也是准备不立皇后的,他对马小芳的感情是一方面,但是主要是立了皇后太子朱海怎么办?如果皇后无子还好说,可是朱宏三的能力十分可怕,现在已经有了六个儿子。钱雨婷马如烟董氏全都有儿子,这样朱海的位置就很尴尬。而朱宏三现在还很看好朱海,这个儿子勇于担当爱护兄弟分析事情条理清楚,做为一个继承人十分合适。

    朱宏三看了看下边大臣,还有一个佟养甲没有说话,出于礼貌朱宏三问了下:佟先生怎么看?

    本来朱宏三以为佟养甲一定会抬出董氏姐妹和马家打对台戏,没想到佟养甲站出来说道:臣因为也不应该立皇后,所以臣附议马大人!

    佟养甲的话可是让大家的眼睛都要瞪出来了,没想到打生打死的二人竟然能合流。要知道马明远在佟养甲手下吃亏多次,佟养甲也好几次被马明远打的鼻青脸肿,没想到这次二人竟然携起手来。



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封诸王
    听到佟养甲这么说,朱宏三饶有兴趣的看了看佟马二人,问道:佟先生说说你的理由。

    陛下,现在北方清军已经到了江西和福建,马上就要进攻广东,而这个时候在纠结于那个当皇后,完全是内耗。不如现在不立皇后,等到陛下北伐成功后在立不迟!

    佟养甲这番话说的大义凛然,就连朱宏三都连连点头,说道:佟先生真是国之栋梁啊!其他几个总理大臣纷纷脸红,感觉自己和佟养甲相比还是差一些。满屋的人只有马明远气的牙根痒痒。只有他知道佟养甲怎么想的,没想到他到弄出来一番为国为民的大道理,在皇帝面前得了面子,还在自己这里得了好处。但是现在没办法,马明远要求到佟养甲,只有打断牙齿咽到肚子里,忍了。

    朱宏三听完佟养甲的说辞站了起来,走了几步说道:朕这几天没睡好,一闭眼睛就能看到皇后的容颜。毕竟朕与皇后幼年就认的,真正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所以朕决定效仿太祖高皇帝,不立皇后。曹芳,宣旨吧!

    曹芳在怀中掏出一份圣旨,原来朱宏三早已经有了主意,圣旨都已经写好。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皇后马氏,与朕同出于武昌府武昌县,幼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现皇后马氏薨,朕悲痛异常,发现朕与太祖高皇帝极其相似,朕决定效仿太祖高皇帝,不立皇后,封皇后马氏为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钦此!

    接着曹芳有拿出一份圣旨,接着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马如烟淑恭安纯,封为皇贵妃,负责打理后宫,钦此!

    没想到皇帝还是封了马如烟为皇贵妃,这已经距离皇后一步之遥了。各位大臣还没反应过来,曹芳又拿出一份圣旨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太子朱海已经十二岁,朕决意在皇宫以西建立东宫为太子居住,现任命陈子壮为太子少师,马明远为太子少傅,朱宏义为太子少保。同时封二子朱江为秦王,三子朱淮为楚王,四子朱渊为燕王,五子朱浪为越王,六子朱波为晋王,朱宏义为襄阳郡王,长女朱洛为长平公主,次女朱渔为渔阳公主,三女朱湘为长沙公主,钦此!

    大臣们没想到朱宏三今天这么大手笔,所有儿子全部封王,女儿全都封公主。最让大家不可思议的是老三朱淮,也就是董环的儿子佟养甲的外孙子,竟然被封为楚王。要知道楚王可是朱宏三以前的封号,在中国古代,皇帝做过的官职其他人就不能做了。比如说李世民,他当过尚书令,在以后的尚书令就要被称为尚书仆射。宋代赵光义当过开封府尹,当他做皇帝后开封府尹要空缺,再来管理开封府的官员要叫权知开封府,也就是暂时代理的意思。

    而今天皇帝的诏书却把楚王封给了三子朱淮,这不能不让大臣浮想联翩啊。佟养甲也没想到今天朱宏三这么大方,看来今天笑到最后的是自己。

    其实朱宏三这么做正是实施冯若舒说的狼群计划,自己的儿子不能成为温室花朵,大位只有一个,有能者居之。就算是太子朱海,如果在未来表现的不能满足朱宏三的期望,朱宏三也会毫不留情的换掉他,而这些儿子,将成为太子的备胎。当然,现在除了太子外其他几个儿子还很小,最小的朱波只有六个月大,不过朱宏三相信,随着自己的勤劳的播种,一定回找到合适的帝国继承人。

    这次朝会就这样结束了,表面上看马明远是大赢家,没立皇后,太子的地位也稳了,并且太子也已经坐稳东宫。而他马明远也成为太子少傅,炙手可热。但是马明远知道自己远远不是最大赢家,这次他反对马如烟当皇后已经让马家出现了一道裂痕,而大哥马济远势必分出一部分马家势力离开自己。在散朝的时候付文龙对自己冷然冷语就是明证。

    而幕后的大赢家正是佟养甲,这个老家伙先是从自己这里弄走了一个知府一个同知,并且在朝会上获得了皇帝的赞赏,没想到最后皇帝竟然封朱淮为楚王,这是什么意思?难道皇帝想给自己透漏出一个信号,太子无能就要换太子?

    马明远越想越感觉皇帝朱宏三政治手段的老道,现在朱宏三和以前那个湖广少年完全不一样,再没有一丝的青涩,各种分化瓦解的手段层出不穷,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了。

    就在广州这边为了皇后的事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远在北方南雄府张家玉已经接到朱宏三的圣旨,命令自己为南雄知府韶南兵备道,可便宜行事。这封命令太重要了,江西的赣州已经告急了,唐王任命的兵部尚书万元吉已经来了三封信,向自己请求援兵。可是没有朱宏三的命令自己也不敢轻举妄动,就是自己想要动也动不了,没有虎符那些新军大老爷根本不搭理自己。

    随着皇帝陛下的圣旨一起来的还有好几船的武器装备,现在广州正在扩军,听说皇帝朱宏三又招了五万人,正在加紧训练,所以运来的武器还是以冷兵器为主,火器只够装备一个团的。不过这也不错,再加上马良的团,新军已经有了两个团七千人,还有三千冷兵器部队,张家玉觉着可以和清军一决雌雄了。

    得到朱宏三的命令,张家玉命令马如风为新编成的新军团长,然后带领两个新军团和三千冷兵器部队,赶往赣州救援。

    南雄是广东的南大门,而赣州是连接南雄梅岭古道的起始点,所以赣州就成了保卫南雄的第一道防线。

    在去年六月份,守卫赣州的万元吉被唐王朱聿键任命为兵部尚书。而同时满清部队已经占领了江西的南昌袁州临江吉安等地。过了一个月,又占领了建昌。整个江西只有赣州孤零零地剩下在长江上流,城中兵力也很单薄。南赣巡抚李永茂于是命令副将徐必达扼守泰和,抗击满清部队。没几天战败,退到万安后逃到了赣州。

    八月,叛将白之裔进入万安,江西巡抚旷昭被活捉。当时唐王的诏书正好传到赣州来,李永茂于是和杨廷麟刘国升一起管理军事。不久唐王召李永茂回去当兵部右侍郎,让张朝延来接替他。李永茂刚上任就提拔万元吉为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和江西巡抚,总领江西湖广的各军。

    这个时候中书舍人张同敞带领云南部队的增援部队来到了江西,得到消息南京已经失守,于是就退回到吉安来。杨廷麟留下他们一起守城,用待客的礼仪对待他们。他们的将领赵印选胡一清多次立功,可是万元吉对他们管得很严,云南的将领慢慢地就不高兴了。而万元吉的亲信张安本是汀州赣州之间峒贼四营之一,勇猛善战,归降后建立过收复抚州的战功,并且把其他三营峒贼也招降了。元吉认为新军足可依赖,蔑视云南的部队,所以这云南的部队人心涣散。

    但是张安的士兵本来就是贼盗,住到赣州照旧奸侮妇女,抢劫财物,派他们增援湖西时,一路所过之处都被烧杀抢夺光。这时满清部队来打吉安,其他各路士兵都不肯力战,而新军还在湖西。所以吉安城里的部队不战而溃,城被攻破。万元吉退驻皂口,向赣州送去檄文极力讲述云南部队弃城出逃的罪行,云南部队就干脆往西边走掉了。

    七月,大清兵赶到皂口,万元吉无力防御,就躲进了赣州城。大清兵乘胜开到了赣州城下。

    万元吉一向很有才干,办事精明勤快。等吉安失守后,士兵也不听命令了,他昏头昏脑地坐在城墙上面,对将吏一言不发。河对岸大清兵营扎遍了山麓,他都说成是空营。有士兵或有百姓从大清兵营中逃出到此的说起敌人力量强大,元吉都指斥他们是间谍,把人给斩了。江西巡抚刘远生命令一个叫张琮的将领带兵增援湖东,等赣州之围紧急时刘远生亲自出城到雪都去叫张琮。张琮的部队渡过河前进,到梅林时中了埋伏,大败而回,到河边时为了争船很多人死在河里了。刘远生恼火极了,于五月初一渡过河再次交战,他身先士卒,遇上大批部队的还击,他被抓住了,又逃了回去。
1...172173174175176...5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