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而来的曙光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花裤衩狙击手

    不过这些人身上也看不到武器,当然按照武朝礼制在面见上官之时武官是不能携带长兵的,可是他们的腰间却用一根白色的宽腰带系着一个牛皮色的套子,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在远处看,就好像一个弹弓的口袋——弹弓又有什么用难道靠近了用来糊别人的脸吗

    接下来的发生的事情就让左良玉大跌眼镜了,随着口令声,远处之前停在路边的那些奇怪的巨大车辆上跳下来数百名和这三个武官装束全然没有什么区别的士兵。按照武朝的习惯,都是保证军官和军士优先装备好武器和装备,底下的士兵装备的就比较差劲了,但是这数百名士兵竟然都穿着全然没有什么区别的军服,而且同样没有着甲。在远处看,除了在最前面的几个看起来似乎是军官的人腰间挂着细长的刀之外,这些士兵们手中拿着的似乎都是火铳一类的火器。这让左良玉与他身边的十几个亲兵不由得面面相觑,哪有这样的打仗法就算是前段时间大放异彩的郑家军,他们的火铳兵前面也是一样有着长枪手来保护的,这现在这群既不披甲也不戴盔的士兵全都是火铳,难道让军官独自一人在队列最前面挡住敌人吗

    紧接着就是他们在整理队形——这个整队的动作让他们耳目一新,士兵们就好像一盘散沙,在那种几乎能够震动山河的小碎步中逐渐列队,站成了一个个的三排阵列。这样的队形看起来充满了威慑力,士兵们举枪受阅的动作更好像树立起了一座枪林一般。这倒是和武朝军队经常会进行的大阅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可是在整齐划一上这些来自安南的军队却远胜一筹。在洪承畴与郑崇俭从队列前走过的时候,士兵们的头随着两位官员的行走而缓慢转动着,这更是让左良玉眼热不已,他几乎按捺不住也想要跑下城楼去亲自检阅一下这些安南兵,过一过这种被众人的目光追随的瘾头。

    到了这时候,他最终还是忍不住了,从城楼上下来,在几个亲兵的服侍下骑上了马,来到了城门口。刚到城门口,就见一众官员对他指指点点的,不用想都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话,不过他也全然不在意,在他的意识中,自己就好像是一头老虎一般全然不需要在意路边的狗吠一般在这些官员们的面前昂首挺胸地走了过去。

    来到洪承畴和郑崇俭身后,却听得有人在用陕西话向他们二人请战,这倒是让左良玉吃了一惊。这区区一个陕西乱局到底捅了多大的娄子居然新来的两支客军都是一来就请战,郑家军如此,面前这支安南军也是如此这般,这让他这个避而不战的将军脸往哪里放

    前面那支郑家军也是如这般,一接到出兵命令便星夜兼程,一路赶往山西,竟然比他左良玉从辽东镇出发还要快,赶在第一个抵达太原,狠狠地薄了他的面子,他几乎是本着穿小鞋的心理把郑家军派到襄陵太平一线去的。他原打算让郑家军的人知难而退,向他告个罪,也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不是偏偏那帮家伙就是群愣头青,真的顶着降温和风雪就这么过去了。偏偏让他想不通的是,那样一支粮秣都不甚充足的郑家军竟然在战斗中接二连三地击败了王自用的叛军。此时虽然郑家军是被那王和尚的叛军包围在太平城里,实际上大家都知道,郑家军此刻的情形并不算危险,王自用的叛军已经连败于郑家军,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必定士气大跌,别说攻下太平城,就算是在野战情况下这上万叛军也不一定能讨到多少好。洪承畴与郑崇俭一直都在试图逼迫自己出兵,唯一的原因就是害怕出现料想不到的情形损失掉这支劲旅,他们宁可牺牲掉自己手下十万大军,也不愿意失去郑




第三百九十三章 伏击南军
    “这些北方佬跑得也太快了吧”后座上的士兵发出了哀叹,“我们这一路上日也追夜也追,都不知道他们一天跑了多少里啊。”

    前面驾驶的士兵也是无奈地一边踩着脚踏板一边说道,“可不是吗现在简直累死我了,却连敌人的影子都没看到,每天就都是听前面的斥候队说往哪边跑了,然后就往那边追。”

    “你们就别发牢骚了,”旁边车上的士兵打断了他们两人的说话,大声说道,“他们这可是逃命,能不快吗只要逃回了界镇,他们基本上就安全了,要是换了我们,只会跑得更快。”

    有人不解地问道,“为什么这么说”被问道的那名士兵单手握着车把指了指脚下的自行车笑道,“我们有自行车啊!”

    “哈哈哈哈……”顿时旁边的士兵们都发出了同样的笑声,远一点的士兵不知道这边发生了什么,探头探脑地望向这边,听到了旁边人的转述,也纷纷哈哈大笑了起来。

    这支本时空第一支“自行车部队”正是迈德诺为黎氏安南组建的一个步铳营,这支步铳营的上百名士兵装备了有足足八十辆自行车。这些自行车既有两人三人乘坐的,也有专门装货的载重车,这些车辆虽然行驶速度算不得太快,可是在节约体力上远比靠步兵步行有效多了,况且这些自行车在行驶速度上虽然比不得马匹,但是马匹需要专门的粮草,还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照料,比自行车要娇贵多了。要说缺点也有,就是在路面上行驶时颠簸太厉害了,车上的士兵们虽然一个个都在笑着,但是事实上两腿之间和腰部都很不舒服,都希望能够找机会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只是整个车队都在隆隆声中滚滚向前,就连军官也一手戳着腰一边在踩着脚踏板,帮着车辆跑得更快一点,所以谁也不敢停下来休息。

    他们前方两公里处,六名自行车斥候正骑着四辆车在追着前面北安南士兵们留下的痕迹,事实上这样的痕迹实在是太明显了,道路上纷乱的脚印、被压得深深的车辙,无不昭示着大量的人员和车辆不久前刚刚从这里开过,路面被压得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不久前还下过雨。顶着雨进行过追击的斥候们一个个又冷又累的,后座的士兵则一边啃着一块粮砖一边在倾倒着枪管里的积水。

    “嗖——”随着一声划破空气的声响,一支箭不知从何飞来,直直地扎到了在最前面手搭凉棚正向远处窥探的车手胸口,他“哎呀”地惊叫了一声,就失去了知觉,自行车在惯性的驱动下向着路边的树林冲去,直直地扎进了灌木丛。

    “敌袭!”旁边的士兵眼疾手快,迅速地脚踏到地面,后座的士兵连忙跳下车,接着就把刺刀戳在了枪口上。这种情况下与其装填弹药,还不如直接戳个刺刀来得更快更有效,双方距离近,只能装填一发的火枪无法对设伏的敌人造成威胁,相反安装了刺刀反而更加有威胁性一些。

    这样的敌袭他们也不是没有遇到过,尤其是他们这些斥候,前一段时间来他们中有十多人经历过被伏击,双方互有死伤,但是在上次于北军宿营地里觉察到北军发生内讧之后这样的伏击就已经终止了,直到今天。

    但是明显对方的人数不少,随着第一支箭射出来之后,随后就跟着射过来一阵乱箭,看着乱箭飞来,倚车站立的斥候们顿时就慌乱了起来,几个反应不及时的顿时就被射翻在地,另外几个人连忙躬身躲在了自行车后面,自行车的车头安装着一面盾牌,可以为一个人临时提供一点防护能力。乱箭落在盾牌上,有的被弹飞了,有的直接扎在盾牌上,发出了连续不断的脆响。

    与此同时,十多个提着钢刀的北方军士兵从路边的灌木丛中冲了出来,他们手里的钢刀并不是如同平时他们的同僚们一般高高举起,而是提在手中,他们手中的钢刀也不是平日里北方军士兵们常用的普通武器,而是在历次战斗中从南方军手中缴获的亚宁钢制长刀,这些长刀体形细长,刀体也不厚重,但是刀尖却比较锋利,戳刺的效果远胜过于劈砍,因此这些士兵们更愿意用来戳刺,对敌人造成的杀伤效果更好。

    冲上来的北方军士兵动作迅速,在斥候们慌乱的一瞬间就已经放倒了三个,还砍伤了另外一个,此刻只剩下一个人暂时还没有受伤。那名斥候也算是反应迅速,连忙提起车头掉转方向,朝着后面推着车拼命跑,速度之快以至于后面几个北方军士兵追不上,其中一个士兵甚至脚下一滑踩到了湿泥滑倒在地,顺带着绊倒了三四个同伴。

    那名士兵在这段时间来经常骑车,动作非常娴熟,单手掌着车,一下子就蹦上了车,然后另一只手从身后拔出了一支亚宁短火枪,对着追击的北方军扣动了扳机,这支火枪里装填的是火药与铁砂,后面的北方军士兵发力狂奔,完全没有预料到他竟然能够在驾车同时还能拔枪射击,此刻双方距离不远不近,正好是在霰弹能够发挥威力的距离,顿时一片铁砂横着飞了出去,将这些追兵打了个人仰马翻。

    前面同僚们在地上翻滚惨叫的惨状明显震慑了后面的追兵们,他们一个个站住了,生怕对方又一次打出要命的弹丸出来。但是那个南方佬全然没有再射击的觉悟,只是把手里的那支短火枪一把丢掉,玩了命地踩着脚踏板,催动车轮快速地转动了起来。自行车越跑越快,后面的士兵们还傻站着不知道是不是该追,正在此时,忽然从树林里跳出来十多个人,手中拿着弓箭,其中一个年轻小哥拉弓搭箭,对准了那个远去的自行车,嗖的一声就把箭矢射了出去。

    箭矢在空中发出了尖啸声,飞过数十米的距离,噗的一声扎入了那名南方军斥候的右臂,他不由得发出了惨叫声,车龙头一歪,在坑坑洼洼又湿滑的泥地上摔翻在地。他顾不得把右臂的箭矢拔出来,慌慌张张地爬起来,扶起自行车连忙单手继续向前滑了两步,又一次跳上了车。自行车再次显露出其轻巧快捷的威力,在遍布灌木和树木的道路上很快消失在众人的目光之中。



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赵将军
    这位小赵将军熟练的上车姿势让推着车的几个士兵眼热不已,纷纷也都试着学他的样子上车,但是不是翻过另一头就是车子直接歪倒在路边,几个士兵嘻嘻哈哈地从地上爬起来,身上沾了不少黄泥,笑嘻嘻地互相打趣,但是最后却还是放弃了骑车的**,毕竟走路虽然慢点,但是车座和货架可以给他们减少很多的负重,走路也轻巧了不少,因此大家对于这种推车走的事情丝毫不抵触,而且为了抢着推车的新鲜劲还有几个士兵吵了起来。

    当然,刚刚打赢了一场伏击战,让他们一个个心情相当好,缴获的战利品让他们一个个喜笑颜开,因此即便是现在发生了争吵,也丝毫不会为此打起来。推着车的兴高采烈,没有推到车的直接高高兴兴地举着各自刚刚缴获的武器上下打量,一个个依旧兴致勃勃的。

    “小赵将军,你怎么会骑这东西啊”“小赵将军!这东西好骑吗还可以更快一点吗”“这东西能载多重啊”士兵们看到小赵将军骑着的样子觉得羡慕不已,在一旁七嘴八舌地问个不停。这位小赵将军笑眯眯地骑着车,脸上没有什么太大的表情变化,只是在那里有一句没一句地回答着。“我也不知道怎么会,只是照着他们之前的样子一下就骑上来了啊。”“这速度好像还可以更快一点……”“刚才不是看到他们两个人坐一辆的样子挺轻松的,应该载个两三石没难度吧。”这位小赵将军正是南岸军时赵喜敏军团的军官赵思文。

    赵思文那时还只是南岸军中的一个斥候校尉,手下管着几十个斥候,平时为赵喜敏打仗跑前跑后,颇出了一番力,很受赵喜敏的青睐,但是由于他当时手下的势力盘根错节,一时间没有适合赵思文的位置,因此赵思文在南岸军攻打沙巴克要塞之前依旧只是个斥候校尉。

    随后就是赵思文在沙巴克之战中的事情了,他所在的斥候部队被临时编入攻城部队,向沙巴克城墙发起进攻,不过他所在的楼车在接近城墙的时候遭到了外籍军团连续而密集的射击发生了倒塌,将昏迷的他埋在了楼车的废墟里,当他从昏迷中苏醒过来时,已经被外籍军团所俘虏了。

    他直到现在都还记得当时的惨相,那座并不算高的城墙前数里宽的空地上遍布尸体和残肢断臂,各种攻城器的碎片比比皆是,随处可见牛马的尸体,鲜血的刺鼻腥味弥漫于整个战场之上,当时甚至还有南岸军士兵们的尸体从地上一直顺着坍塌的木制城墙累到了砖石城墙顶上。他根本不知道南岸军到底死了多少人,但是看到了惨状的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南岸军彻底完了。

    南岸军后来发生的事情他并不知晓,那时候的他已经成为了元老院的俘虏,在净化营里首先接受了净化和最基本的知识培训,他因为在南岸军中曾经担任军官,因此被情报部门专门抽出来进行了审讯。但是审讯的结果让他们很失望,这个军官虽然在南岸军中的地位很高,但是却是个还算正直的军官,他所管辖的那些斥候们虽然在战斗中大多数已经阵亡,但是活着的那些被俘人员对他却没有什么要“斗争”的,甚至于在专门的“批斗大会”上他一上台下面就鸦雀无声,全然不像阮伟那些高官们那样士兵们拳头如同雨点一般地砸个不停。

    士兵们对他的评价让陆军情报局的负责人员很好奇,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查组对他和少数的几个没有引来多少批斗的南岸军军官进行了专项调查。让大家觉得意外的是,就连不少在占城港建设中出力的伊藤军团的日裔民兵也给了他不少的好话。专项调查组工作完成之后,赵思文被特别对待,与两个“被俘后态度极好”南岸军军官一起被调入了陆军情报局外勤组,在进行了专门的情报搜集培训之后,他被编入北方军情报搜集小组派往了北方军所在的区域,旨在打入到北方军内部,为陆军情报局搜集情报。赵思文赶到北方军的外围时北方军刚刚在山谷之战中新败,他在慌乱逃跑的北方军士兵们被席卷着一起到达了北方军的主力所在地,在那里,他见到了最意外的人——赵喜敏。

    赵喜敏此刻可以说是有如丧家之犬一般,自从投诚了北方,他的军权就已经被彻底剥夺了,手下的那些嫡系部队被全部打散编入各个军团之中,他以前所仰仗的那些参谋人员也被统帅所直接调走,赵喜敏只剩下他自己这个光杆司令。在北方军的军议会上,他根本就是个走过场的,甚至于走过场都非常艰难,如果北方军一路高歌猛进,他们就会出言讽刺他,说他以前的南岸军就是如何如何垃圾,而现在兵败山谷之后,那些与会军官们则口径一致,将他当成南方军的密探,动则怒骂,甚至于还曾经有人拔刀要砍杀他。

    这样的待遇不管是谁肯定都不好过,赵喜敏自然也是如此,但是却因为自己是光杆司令而没有一点办法,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在被打散的散兵游勇中看到了熟悉的身影——赵思文。赵思文还是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被他收入军队,因为体格健壮又胆大心细,在军队中脱颖而出,最后成为了他当时斥候队的一个重要队长,虽然算不得左膀右臂那般,但却也是值得信赖的“自己人”。

    他立刻就留下了赵思文,在担心其他军官来要人的惴惴中过了三天这才发现赵思文原来并没有隶属于北方军的任何一支军队,而是从自己曾经攻打过的占城港逃回来的——这当然是赵思文自己说的,这样的忠心耿耿让赵喜敏更加觉得这个曾经的自己人更加可以信赖,于是开始和他讨论起接下来是不是该逃离北方军。

    赵思文在第一时间就对这个讨论议题提出了坚决的反对,他可是来打入北方军阵营获得情报的,这逃跑算怎么回事要知道他在东方港的外勤培训速成班里接受了标准流程的洗脑教育,



第三百九十五章 卖卖卖!
    别看赵思文和赵喜敏的投诚派现在已经实际控制了北方军的指挥权,但是到现在他们也只是对现有北方军的资源拥有处置权,从北安南国内送过来的大批物资和资金此刻都被聚集在界镇,他们无法染指。

    赵思文和现在活跃在南方军中的周睿他们一样,都是有着搜集情报与推销产的双重任务的,他看着对面周睿的“疯狂推销”成就让他颇为眼红,但是却丝毫没有办法。那些资源都处在北方军的军阀们的控制之下,早已经被那些军阀霸占,就连被赵喜敏砍翻的那个主帅对其的控制权也是极为有限的。

    他们在夺取北方军的帅权之后对现有资源进行了统计,那几个被士兵们砍杀的将领们的私产大约有二千多两的白银和五十两左右的黄金,这些钱看起来很不错,但是却不能随便动用,因为之前解散那些老弱病残士兵的时候的遣散费就是从这里面出的,在这样一通折腾之后,仅仅只剩下了五十两左右的黄金。这些钱已经是连运转现在的军队也不怎么够用了,就别提拿出来从东方港购买战争物资了。

    现在北方军中最多的就是粮草,而且主要是以粮食为主,随着前几次的战败,立功心切的骑兵们冲杀在最前,在炮兵和火枪手的双重打击之下死伤惨重,因此马匹对于草料的需求也大大减少,在连续的撤退途中大量的草料被直接放火焚烧掉,既不会造成军队转移时的累赘也不会落到南方佬手里成为他们的物资。精简出来的人力对于粮食的需求也减少了许多,本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理念,北方军在撤退时基本上没有浪费粮食,全都用大车将其运走,为了保证速度,仅剩的马匹和牛都被用来作为畜力进行运输。

    也同样由于对人员进行了精简,北方军的武器也进行了相应的整编,之前混乱的装备情况得到了改变,那些削尖的木棍竹枪全都被抛弃销毁,锋利的精锐武器全都被集中起来优先装备给精锐部队使用,稍微差一点的部队也装备了铁制武器,和以前那种乱哄哄地举着木棍冲锋情形已经完全是两种姿态了。别看现在处于大踏步撤退的途中,但是这些北方军依旧进行了一次次的训练——赵思文在培训班中所学习的并不仅仅只是文化知识和情报搜集,同样也有指挥能力的培训,只是没有到那种上万人的大规模战役级别而已。

    这次小规模的伏击战便是由赵思文进行设置与指挥的,熟知南方军大量使用火器的他故意设置了一个在上坡顶部的包围圈,这样南方军在追击的速度一定不可能快,在顶部也必定会要有所停滞甚至休息,因此在这里进行伏击是最适合的。他的士兵们通过附近丛生的灌木和树林隐蔽,待到敌人靠近到了能够以弓箭精准杀伤的距离这才发起进攻,对方的远距离火器在这样的距离不仅打不准,同时也装填困难,无法发挥威力。如果不是他手下的几个士兵杀得一时兴起追得太近挡住了弓箭手的射界,导致被追杀的敌人拔出短火枪近距离打伤了好几个士兵的话,这次伏击基本上可以说是场完美的教科式的战斗了。

    “我们在一个时辰的距离外截杀了一支南方佬的斥候队,缴获了他们的一些武器以及运输工具。”赵思文端着一杯茶水一边喝着一边跟坐在一旁的赵喜敏说道,“我们现在起码甩掉了他们一个时辰左右的距离了。”

    “他们是怎么追得这么紧的”赵喜敏有点着急地问道,“这几天来追得实在是太近了,后卫经常会受到他们的射击,追又追不上。”?“很简单,自行车。”赵思文微微一笑道,“一种东方港产的小型运输工具,可以搭载货物或者人员在道路上行驶。看来他们从中国人那里买了不少的好东西。”

    “中国人”赵喜敏说话声音不由得颤抖了起来,他还深深地记得在沙巴克城堡外的那场可怕战斗。自己的士兵密密麻麻地如同蚂蚁一般向前行走着,但是城墙上的射击却是密密麻麻地响着,自己的士兵们如同被暴雨冲垮的稻子一样,一层层地瘫倒在地,他辛苦十多年才组建起来的南岸军主力就在那短短半个时辰的战斗中被彻底击溃。后来他才打听到原来占城港已经被中国人收入囊中,和他们作战的那支可怕军队正是中国人的军队。现在听到了中国人的名头,赵喜敏甚至一瞬间失去了和南方军继续战斗的决心。“这还打个屁啊我们赶紧拉着这支军队向西进山林吧,就算是当山贼也比跟中国人打要好吧!”
1...329330331332333...3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