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而来的曙光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花裤衩狙击手

    朱由校不是个坏皇帝,这个多次否决增税增捐的皇帝只是因为不想在朝堂上听到这群没事就对骂互相攻击的官员们争吵懒得上朝,在宫里找个地方做自己喜欢的木匠活罢了,但是这在百姓们眼中就成了不管天下只喜欢做没用的事情的坏皇帝,所以任何敢于当庭顶撞皇帝的官员就会成为他们眼里的好官。这么一来,任何皇帝提出的设想和决议都有很大程度上会遭到群臣的否决,很多时候甚至是集体否决,而朱由校又不能杀他们,因为如果他下令杀了那些官员,百姓就会更加骂他是个狗皇帝,这样一个奇怪的恶性循环循环了这么多年,竟然就变成了今天这种奇怪的场面。被否决了推广木工量具的朱由校自然是拂袖而去,留下一大群官员们在朝堂之中沾沾自喜,欢庆又一次击败了皇帝“荒诞而不可思议”的决议。

    不过朱由校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意见被否决而失落,因为髡人送来的东西里面有他最感兴趣的——模型!这些模型不仅仅只是家具一类的常见之物,而是一些他甚至叫不上名的东西,例如说可以放在水里随风行驶的船只模型,有灵活地转动脚踏板可以前行的车辆模型,最让他觉得有兴趣的是一个如同蜻蜓一样的怪玩意。

    这个木蜻蜓有三组翅膀,其中两组位于蜻蜓的前身,其中一组翅膀在躯干的中部,另一组位于这组翅膀的上部,还有一组小翅膀位于蜻蜓的尾部。虽然说朱由校并不知道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的,但是从样子看来应该是之前见过髡人图像上的那种会飞的“木飞鸟”。把这些模型送到朱由校的面前等同于就是在饥民面前摆了一桌山珍海味,或是将一个不穿衣服的美女送到老色鬼的面前一样,霎那间就勾起了朱由校的兴致。他当时就下达了命令让人前往安南无论如何也要请几个东方港的髡人木匠来京城给他展示这些东西,跟他详解这些东西的原理。但是没等命令出宫,又被他自己拦了下来,他也知道自己这名声——委实不怎么样,现在要是把髡人木匠从东方港召来京城的事情被群臣知道了,自然会遭到群臣在朝堂之上的攻击,别有用心的人甚至还会编成童谣在天下传播讥讽他,所以即便是他号称这天下的主人,在这些事情上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真是可怜……”一边回想着这些事情,魏忠贤喃喃自语道,旁边的小太监一愣,他们没听清楚,有人怯生生地问道,“老祖宗,您刚才说什么”

    “没事没事,我就是随便说说,”魏忠贤摇了摇头,他当然不可能把皇帝的事情说出来,更不能当着面前这些小太监来说的。“今天皇上兴致还好吧”他一整天都在司礼监里呆着,只有天黑了才敢偷偷批阅奏章,所以对于皇帝今天干了些什么他并不知道。

    “皇上今天在木工坊里待了一天,好像说要做一个能自己走的车出来。”那个小太监连忙恭恭敬敬地答道。

    “木牛流马吧”魏忠贤苦笑了一下,朱由校对于古书中所提到过的木工产品都是特别上心的,从木牛流马到鲁班飞鸟,他都一直想要在自己手里恢复出来,就连指南车都被皇上亲自制造出来了,“咱们皇上可是天下数一的木工活,应该是没问题的。”

    “那是那是。”旁边的小太监们虽然嘴里说着,但是心里都有些不以为然,木牛流马这东西在历史中也有好几百年了,可是到现在也没有流传下来,若要是真的存在,又怎么会失传呢

    “皇上到!”随着外面传来的一声尖利的叫声,将屋内的几个人吓得都是一跳,“皇上来了”魏忠贤也吓了一跳,他完全没想到朱由校这个时候会跑到他这里来,不过现在来都来了,还是赶紧出去接待了。他连忙手里提着一件皮裘朝着门口就走去,门边的小太监连忙把门推开,一阵寒风吹了进来,将屋子两边墙上的油灯都给吹灭了,只留下了桌台上的两盏“煤油灯”依然在亮着,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nb




第三百二十三章 再北上
    “阿嚏——”随着一声清脆的喷嚏声,洪杰连忙掏出一条手帕,把长长的鼻涕给擦掉,他心中无比怀念东方港的手纸,随便抽一张擦了就丢挺方便的,现在用上了手帕,擦完了还得洗,洗完了还得晾干。“这鬼天气,到处冷飕飕的,挂上一个月也干不了吧”站在船只指挥台边的他环视了一下周边,旁边传来了熟悉的声音,“那当然干不了,咱们可是开始北上了,这都过了北回归线n远了,听说广州都下雪了,真要是洗了衣裳,挂上去就等着春天才干了。”

    洪杰头都不用转就知道是詹杰,这两人名字都是两个字,后面那个字又都是杰字,因此人送诨号“元老院双杰”。两人一个来自湖北一个来自陕西,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集体来参加穿越,根本就不会有交集。而到达新世界之后,一个长期在医疗部门工作,另一个则一开始在普通劳力部门然后又入选炮兵,现在成了炮兵部队的连长,两人凑在一块儿说话的次数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一百句,这一百句里至少有九十八句还是在这条运输船上说出来的。

    朱由校召元老院军队北上剿匪的命令是前几天才送到东方港的,为了避免诏书经过内阁再被那群不干活就知道吵架放嘴炮的官员们拦下来闹个八百回合,朱由校的圣旨是绕过内阁发出的,内阁的那几个阁老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拿到了出兵许可的东方港简直是一片欢腾,只要完成这次远征,解决了匪患,那么东方港可就真正的名正言顺了,这样接下来元老院就能安心进行发展种田办厂大爆发了。

    虽然说到现在东方港一直都在过着自立自强的日子,不仅协助安南对抗了南蛮的入侵,独力对抗了迈德诺的多次袭击,更是直面了十多万安南军队在迈德诺人指使下的进攻,可谓是越战越强,愈战愈勇,但是毕竟身边的武朝未免是个太过于巨大的邻居。虽然说武朝现在的总人口不过数千万人,和旧世界动则十多亿人的规模没得比,但是真要是打起来,东方港这区区几万人还是远远不够的。虽然说现在东方港和北海的关系还算不错,但是两国之间的关系毕竟不是一个区区的省能够决定的,若是朱由校给那些东林党抹了一脑子猪油召集大军来进攻,那种战斗规模和安南那些“农民军”一般的南岸军可就没得比了,到时候即便是东方港能够打赢,也是惨胜。没有了人的东方港,就完全失去了发展的希望,更别提就在旁边的海上还盘踞着一大群迈德诺人如同秃鹫一样在等着东方港倒下好来分享狂欢的盛宴呢。基于这样的原因,元老院对于这次北上平乱的军事行动非常看重,只要把这仗打好了,不仅能够平定武朝北方的内乱,同时还能带回来大量的人力对元老院的扩张进行辅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京师的旁边展示元老院的武力,免得有些不开眼的脑残总是想着能够靠打仗逼迫元老院让步。

    事实上这支远征队出发的日子还要早好几天,他们在准备完物资,集合了军队之后就已经开始登船,登船后却迟迟没有得到来自皇帝的许可,等了好几天之后,参联会还是沉不住气了。毕竟现在是一支数千人的军队,如果长时间漂浮在海上而不投入战斗——这些外籍军团可不是迈德诺人,做不到常年生活在海上的,可能会引发各种各样的疾病和不适状况,早早失去战斗力。从东方港到青岛,沿途要经过数千公里的海运,现在在海上多呆一天就要增加多一分的危险。因此为了防止出现过早失去战斗力的情况,参联会决定事不宜迟,干脆提前出发,反正武朝是一定需要这支军队来平叛的,先北上,大不了到了山东夺取了青岛港再进行建设好了。等到那时候拿到了皇帝的“圣旨”再去山西总比现在等在东方港拿到了出兵许可再出发好。起码到时候在山东的物资转运基地也开始建设了,物资堆场基本上也应该完工了,而运输船队可以返回东方港开始运输接下来行动需要的给养物资,不需要呆在东方港内占用着吨位。

    洪杰擦了擦已经有些发红的鼻子问道,“我说詹杰,你们这次跟过来干什么我们先期人员是过去建设基地准备接收物资的,你们医疗部门送几个普通的大夫治疗下感冒就成了,何必让你这个元老过来”

    “这算什么”詹杰眺望了一下四周的海面,说道,“在东方港里真是无聊到死了,每天就是接待一些没什么新花样的病患,还不如到新地方去开拓新局面好玩。再说了,去新地方,也可以给我增加点资历嘛……”他看着洪杰的脸,右手食指指指点点地说道,“你别这么看着我,你有本事说你不是这么想的!”

    “还真不是!”洪杰笑着摇了摇头,“我压根儿就没想这些,这次去山西,我就是想要体会一下啥是打仗,我是炮兵啊!真的,炮兵!都是决胜千里之外的战争之王!”

    “拉倒吧!还决胜千里之外!”詹杰毫不留情地打击了洪杰的发散性思维,指了指后面的一条运输船,“你瞧瞧!那上面装的是啥!是飞机!飞机才是决胜千里之外的!你个山炮大约也就是三四公里外逞逞英雄就成了。”

    “我去!飞机需要燃料啊!一次起飞只能承载那么点重量,打完了还得回来装弹再出去,而且闹哄哄的几公里外就听得到发动机响声,我们炮兵就好多了,”洪杰一阵手舞足蹈别提有多开心了,“大炮就静静地潜伏在发射阵位,等待着命令,等到命令到来,按照参数砰砰砰地打出去,把敌人炸得屁滚尿流。拿破仑说得好,两军交战的制胜秘诀就是看谁能够最有效地使用炮兵。”

    “不是吧我记得是说谁的炮兵摆得最前就最能占据战场主动权!”詹杰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洪杰打断了,“错了,你那句是隆美尔说的。”

    “呜——”随着汽笛的鸣响,两人的耳膜都是一胀,不由得同时捂住了耳朵不敢再说话。他们现在所乘坐的正是新下水不久的蒸汽运输舰之一“东方港号”,这艘本时空第一个把蒸汽机搬上船的运输舰上此刻正运输着大量的重型装备,其中就包括了三十辆犀牛运输车。这些运输车此刻正静静地停在底舱的木制托架上,为了防止螺旋推进器的叶片损坏船底,工业委员会特地从木材厂弄来了一批淘汰下来的木材废料制成了托架,将这些螺旋推进器架空起来,避免叶片和船底直接接触刮坏船底。

    &n



第三百二十五章 声音
    负责演奏的归化民们采用的乐器依旧是古典中式乐器——二胡、古筝、笛、扬琴等各种各样的乐器,这些乐器的演奏者们原本就是以这些乐器出身的,作为乐师的他们从小就接受各种乐器训练,可谓艰苦非凡。但是被迫于生计,不得不游走于各大行院或者戏园子演奏,而又因为各种狗屁倒灶的事情从而流落到民间。

    例如弹琵琶的女归化民乐师戚蓉源,她在东方港重新拿起这琵琶之前,过得简直就不是人的生活。生于湖北的她从小就跟着一个戏班子里学艺,后来当地的经济条件恶化,不得不跟着戏班子闯荡天下,在几年前到得扬州。她的一手琵琶弹得非常好,在当地一家妓院里专门负责演奏。戚蓉源的样子虽然算不得非常美,但是却也有几分姿色,而且在戏班子里颇受同伴们的青睐而备受关注。在演奏了一个月之后,她却遇到了自己一生中最可怕的事情,一个当地的豪绅没看上妓院里出名的头牌,却看上了她。那豪绅又老又丑还胖得圆滚滚的,走路都是一步三颤,偏偏要把她娶回家当妾侍。戏班子的班头一开始是反对的,但是架不住人家有钱啊!几百两银子砸下来,当即就拍板把她卖了。那样又老又丑的老头子她怎么会想要嫁过去,当时想跑,但是被戏班子里的人抓住了绑了送过去,无奈下就不得不做了人家的妾侍。那豪绅年老不说好色一点也不差,把她娶过门没几天就没了新鲜劲,又出去四处逛妓院,最后在某家妓院里来了个马上风,死在了女人肚皮上。戚蓉源因为是刚刚过门,被一家的妻妾诬为“扫把星”要把她拖出去和那老头子陪葬,活生生地被家丁抓去“结发伴尸”,还要夫妻同棺。好在遇到了个有点善心的道士,在作法事的时候使了点障眼法,这才把她从这本是必死的境地拯救出去。逃得一条生路的她用陪葬的饰物换了点钱,头也不回地南下到了明州,还没来得及找点事情,却莫名其妙地又被人抓住,然后被卖给了一个不知名的老爷,接着被跟许许多多的女子一起送到了“香港”,最后被送上一条巨大无比的大铁船,送到了东方港,最终她因为有过弹奏弦乐的经验从而被挑选进入了东方港乐队。

    这个乐队中虽然有男有女,除了有几个是来安允演奏的戏班子成员走错了地方莫名其妙地来到了东方港被“扣留”下来不允许离开之外,他们的经历基本上都差不多的。在东方港的新生活让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原来自己这种下九流的贱业居然也能够过上这种“人”的生活,竟然也能够被人尊重,女人不需要再担惊害怕自己某天会莫名其妙被卖给什么大腹便便的人做妾,男人也不用再担心某天忽然来个有钱老板把自己打一顿甚至直接推到河里淹死,哪怕是那几个误入东方港的戏班子成员们在过了几天新生活之后,现在是撵都撵不走了,每天按照潘岱和宣传部门的元老们指导下认真练习,生怕做不好被真的撵出东方港再回到以前那种下九流的生活中去。

    在以前戏班子里也不是没有进行过合奏,但是在东方港的宣传部里,这些乐手们却是头一回遇到这样的演奏要求,必须每个人按照指挥的动作进行演奏,并且使用的也是一种被叫做“五线谱”的奇怪东西。且不说这些乐手们从小就是受到的五音十二律的教育,宫、商、角、徵、羽五音之外又有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更别提古代的谱曲者也没有统一的谱曲,所记录下来的曲谱简直是花样百出,相当多的只记指法不记谱子,传承下来的方式更多的是靠的经验和口耳相传而不是曲谱。这些连字都认不全的乐师们更是在第一眼看到五线谱上那些歪歪扭扭的蝌蚪时简直都快要晕过去了,没有人敢相信这东西就是乐谱,直到乐队总指挥潘岱亲手给他们秀了一首《献给元老院》之后他们才不得不相信这东西就是乐谱,于是便潜心认真学习起来——当然,不认真的人也有,只是没多久就被送到其他部门去了,虽然比不得劳教营里又累又苦,但是相比较起坐在练习室里弹奏乐曲,每月休息四天,每小时休息十五分钟的“神仙日子”来说还是差远了。

    一年多的时间里,潘岱总算是把这些音乐演奏者们的各种陋习给纠正过来,再将“正确”的观念灌输到他们的脑袋里去,现在虽然说不能像旧世界那样动不动就开始合奏交响乐,但是经过短时间的排练,乐队已经能够磕磕绊绊地开始合奏而且也颇像回样了,现在让潘岱觉得很不满意的是没有相应的录音设备了,现如今潘岱的主要任务就是催着工业委员会的轻工业部门将研发的重心转移到录音放音设备上来。

    **说过,“宣传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你不发声,别人就会替你发声。”元老院现在已经在东方港站稳了脚跟,也掌握了东方港的宣传喉舌,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向外进行扩张,将东方港的生活方式传播向全世界。但是想要一蹴而就让周边立刻变得“东方港”化,那无异于痴人说梦。进行文化宣传,首选的当然是书本和杂志,东方港现在私底下偷偷大量印刷各种“连环画”刊物进行发行,也是进行文化宣传的一种方式。但是在这些非“绿区”的“黄区”与“红区”中,绝大部分人是目不识丁的,而且繁重的农业劳动也将他们的大量时间耗费光,根本没有什么机会来读书看报,就算是连环画,他们也只是能够偶尔看看图画罢了,对于那些传记小说什么的,简直是对牛弹琴,通过书本进行文化宣传,效率太低。

    因此现在落入元老院宣传部法眼的,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东方港的声音带向四面八方。且不说“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成为真理”



第三百二十六章 海上 2
    东方港的技术水平现阶段是无法进行大规模生产铝制品的,如果需要生产铝,首先要能够大规模供电。即便是东方港此刻已经可以自行制造大型发电机,并且也能够将其进行安装和供电,但是供电缺口依旧相当大。东方港的主要工厂之前的动力基本上都是由蒸汽机和水轮机来提供的,但是随着电动机的出现,这种不需要靠近河边,也不需要持续不断提供燃料并且还要专人守候的原动机便立刻成为了工业部各个工厂的香饽饽,即便是现在工业部提供的本地产电动机有着功率偏小体积偏大等不利因素,但是这种只需要扯上一组线就能够随心所欲地安装的电动机实在是太方便了。

    虽然张元的重工业部门一直在生产发电机与蒸汽机,可是随着东方港里使用电动机的工厂规模越来越大,用电缺口已经开始变得越来越大,这缺电的事情已经让电力部门的袁方快要愁白头了。现在东方港也只能优先保证重要职能部门的供电,诸如口岸管理处、港务局与食堂这些必须要有电才能工作的地方,至于其他各部门就只能根据用电高峰期错峰用电了,就连元老院大会堂的元老俱乐部现在也只能保证夜间有电,不过到底是元老,元老新村在一片哀鸿后还是不得不建立了一座专用变压器和相应的发电机组保证二十四小时不断电。

    此刻捉襟见肘的发电量不说,要生产铝,还要保证足够的化学原料,说起化工东方港内的大多数元老们都是怨声载道的。作为元老院化工部门的负责人,石力都快成为过街老鼠了,还是在穿越前,石力就三番屡次地跟各个部门争夺原本就稀缺的吨位用以运输化工设备,更是为了争夺采购预算不惜跟其他部门的元老上演全武行。在穿越之后,由于缺乏建材等资源,化工厂一直都没有投入建设,元老院也没有投入资金给化工部门开工,为此石力真是操碎了心。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到处拉赞助,最后甚至借着东方港剿匪的风把刘明远送来赎人的三千两银子给扛跑了挪作开工建设的资金,终于在长达大半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化工厂的建设并且开始投入生产,为东方港农业部门生产化肥与各种工业所需的化学原料。

    话说石力克服困难努力生产的态度着实可嘉,但是问题是地方没有选好,因为当时靠近东方港的地都已经被农委会圈走了作为农场,盐村工业区又没有足够的区域进行建设,于是乎石力就把化工厂的地址选在了靠近南界河的河边,这里方便取水,并且同时又可以使用通向光荣岭采油点的铁道进行原料与产品的运输。这原本是很不错的选择,但是千算万算唯独算漏了排污这回事——这也不稀奇,在旧世界里诸多化工厂的排污手段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挖条沟往海里排就行了,东方港化工厂的排污手段也是同样的,他们直接修筑了一条宽两米深一米五的沟渠,将污水直接排放到了界河里。

    一开始因为量小污水还不怎么有太大的麻烦,可是随后化学品的污染就开始展现,东方港南面的界河里逐渐开始飘出了让人不舒服的异味,并且河里的鱼类也已经开始变得稀少。随着排污时间的增加,界河里的水已经开始变色,变成了一种淡淡的绿色。

    南界河一直以来都是北桥头镇的取水河流,由于北桥头镇的建立并没有经过元老院住建部门的规划,因此镇上也没有如同东方港城区的“自来水”与下水道,每天都有大批的居民前往界河中取水,除了浆洗衣服之外,也同样会将这些水拿回家烧开了饮用。随着污染的增加,北桥头镇的居民中开始出现一些奇怪的病症,随着病人的增加影响到了东方港的生产力,医疗防疫部门的王一志带队前来北桥头镇进行检查时这才发现污水污染的问题。
1...307308309310311...3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