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录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浪得虚名
《康熙字典》给出更详尽全面的解释“昏”字引《仪礼·士昏礼》注:“士娶妻之礼? 以昏为期? 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阳往而阴来,日入三商为昏。”
根据这种说法? 婚礼之所以要选在日落之后举行? 是因为此时正当天地阴阳相交之际? 这个观点应该出自东汉班固的《白虎通义》班固认为婚礼要在阴阳交时举行? 且最好选在春天? 原因也同样是为了顺应自然节律:
“嫁娶必以春者?春? 天地交通,万物始生,阴阳交接之时也。”
班固的说法总结起来,即“阴阳交接之日”配“阴阳交接之时。
至于北方白天结婚的这个传统其实并不久远,是在康熙之后? 有人认为是清后期施行宵禁? 百姓不得不在白天办? 但没有文献支持? 另一部分则认为是受满清皇室影响,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内务府具奏? 内开四公主下嫁吉期,于乾隆二十五年四月初三日巳时行初定礼,五月十三日巳时行成婚礼——巳时是上午9—11点。
这是有记载最早白天办婚事的,但满清皇室也不总是白天办,比如光绪十四年皇后叶赫那拉静芬之父桂祥是黄昏在家举办盛大的纳采宴,但迎亲队伍却直至子夜23:55才出发前往紫禁城,并于凌晨3:30抵达紫禁城乾清宫,下凤辇,算正式嫁入皇家。
再者,溥仪的大婚典礼是在“十二月一日子刻”举行的。
这个时候老百姓已渐渐将重点放在“吉时”上,而不一定非要晚上办,白天也可以办,到了清末民国受西方礼教冲击,白日成婚已习以为常。
但现在还是大明朝崇祯十七年,一切还得按照老祖宗的规矩来,新娘接到府上了,但正式拜堂成亲还得到傍晚才能开始。
两个新娘由喜娘及随身婢女们送到房内歇息,包括新郎在内的任何男人都不可以进去,想闹洞房要等晚上,李慕仙安排了些饭菜让婢女送了进去,直到拜堂前新娘子是不能出房间的。
那新郎干嘛?
接待上门道喜的客人啊。
虽然婚宴主席在晚间,但晌午饭算是副席,主要是宴请一些关系亲近的亲朋及打帮手的同僚,仅是如此都摆了十几桌,除了衙门里自己人外,还有锦衣卫的,八达通十三太保的人,更有府军卫,腾镶四卫几个和东厂关系比较亲近的亲卫军里的一些数人(其实那些特别熟的,比如几个统领程明等人,此时都在京外带兵)
来了就是客,东厂办喜事真不差那一杯酒一双筷子,只要脸熟扯了礼上门说声恭喜,您就是客,就管您吃好喝好。
都吃快些收拾赶紧,午时过后客人便要陆续上门了,好好接待可别处了纰漏……李慕仙是婚礼主事人,手握拂尘仙风道骨,在两个院子里跑来跑去不停的嚷嚷着。
常宇在堂上陈王廷,乔三秀,蒋发三个镇宅宗师吃完午饭喝着茶,吴中小跑进来:“督公,锦衣卫吴大人来了……”话没说完就被常宇抓起茶杯作势要砸他:“那么多事你不去忙活,来当跑腿传话的了……”
吴中抱团鼠窜,那边吴孟明就露出招牌式笑走了进来容:“督公大人昨日回京,卑职公务缠身未能前去接风恕罪恕罪……”
“得了吧你”常宇撇撇嘴,伸手示意他坐下,旁边婢女赶紧给上沏了茶,陈王廷几人也转身退了出去。
“近日忙活什么去了,见不到个人影?”
吴孟明长叹一声:“劳碌命,前些日子随扈皇上出宫,这才刚从保定府回来便又摊上了大事,锦衣卫得到线索,京城里有一股鞑子的细作预谋要干件大事,这两日都在查办此事”。
哦,常宇皱起眉头,鞑子觊觎大明数十年,早就未雨绸缪别说在京城有一股细作,就是有十股甚至百股都不意外,但数月前和鞑子那场大战之后常宇曾令东厂严打过一次,没想到又冒头了,而且还想搞事情。
“可查出什么了么?”
吴孟明摇摇头:“眼下只盯上这条线,尚不知他们意欲何为,为免打草惊蛇所以还不能抓捕……督公,您说这些狗鞑子怎么就这么不消停,揍成那样了还要兴风作浪,当真可恶的很啊”。
常宇冷笑:“他若让咱们消停了,自己就不舒服了,多尔衮那狗日的此时躲在锦州恨不得炸了北京城呢……”说着突然一怔:“那股鞑子细作要干件大事,不会要趁这婚礼……”
“不会,不会”吴孟明赶紧摆摆手:“此时此刻,这宅子外边方圆二里内,锦衣卫的人没有五百也不少于二百,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咱们的眼睛”。
常宇微微点了点头:“衙门那边也要多派些人,别让他们趁虚而入”。
“督公放心好了,那条线卑职派人紧盯着呢,暂时还没发现什么异动,卑职已下令只要发现有不对劲的地方哪怕打草惊蛇也要立即将其扑杀”。
“理应如此”常宇皱眉道:“或许是因为近日皇上出宫出京甚勤,被这些细作盯上了想打皇上的注意,你万不可大意了”。吴孟明一拍大腿:“督公和卑职想到一块儿去了,不过督公放心,您在外忙活着,这家里卑职一定给守好了不会出乱子的,否则也太显得我锦衣卫无能了,我吴孟明岂不成了废物”。
常宇微微一笑:“吴大人说笑了,锦衣卫的本事还是厉害的紧,东厂很多方面都还靠锦衣卫帮着忙呢”心里却骂道,你他妈的除了敛财好手外,其他还真就是个废物。
此事体大为了以防万一,常宇还是决定让东厂插手此事,让人传话密令蒋全追查。
两人在堂上说着话,院子里忙碌一片,不知不觉午时已过,上门道喜的客人源源不绝,李慕仙和老胡及几个管事的在门口迎客,这可是和上次乔迁宴大不同了,来喝喜酒要登记还要送礼。
史可法不是第一个上门来贺喜的,但却是第一个文官亦是第一个六部尚书级别的,他和常宇交情深厚,众人一点都不意外,随了十两银子,送了一匹布(约三十米左右)及几盒糕点。
随后而来的则让很多人意外了,乃宫里头的四司,八局,十二监的提领太监,连掌印太监王晨恩都来了,二十四衙门的太监一下子全来了,可以说常宇的面子太大了,也可以说崇祯帝这次太给面子了,要知道他乔迁宴时崇祯都没给这些太监集体放假。
这些太监也特别守规矩,每人随礼二十两,绸缎等物若干,不算多丰厚,但无论放在哪都绝对拿的出手。
常宇同这些权监既是同僚之间又有利益关系,所以有的是话题,众人在堂上喝着茶扯闲篇悠闲的很,吴孟明夹在其中觉得有些无趣便退了出来和李慕仙一起在门口迎客。
“督公,督公大人……”堂上正在王承恩等人闲聊的常宇突闻吴孟明的疾呼声,便见他急急跑来:“贵客登门”。
常宇不由眉头一皱,能在吴孟明口中的贵客……莫非某个勋贵,按理说这婚礼他们不会亲自登门,最多派人来随了礼便完事了。
“首辅李大人,次辅吴大人,户部尚书倪大人……一块来了”。吴孟明的话让常宇惊讶万分,他们怎么会来,自己乔迁宴他们都没登门,还有那吴珄可是最瞧自己不顺眼的……今儿不对劲啊。
不过转念一想,顿时苦笑不已,是了,又是崇祯帝使了劲,他这是把这场婚礼当成常宇的婚礼办了!他要利用这场婚礼将那些和常宇对付不对付的人全都叫过来,简单说就一句话,常宇和朕面子,这俩面子总得给一个。
而他之所以这样做,一来是给常宇面子,二来是看谁不给他面子!
你们以前都骑在我头上拉屎拉尿,什么锅都让我背,动不动就让我发罪己诏,今时不同往日了,老子手里有人腰杆挺直了,倒想看看还有谁他么的摆不正自己的位置,那往后可就得给你上眼药了,这也是常宇给了他的启发,常宇之前总是在他跟前叨叨,巩固皇权得威望,皇权至上……
所以他就要利用这场婚礼试试水,谁不去就是不给我面子!
而如今不管是朝臣还是阁臣,哪有还拎不清的,小太监武定乾坤,文绝唐宋是千年难遇的天纵之才,大明中兴便在此人身上,但凡是个瞎子也能看的出来,没人愿意再他作对,何况细想之下这太监并未有实质上的什么恶迹,也没像魏忠贤那样整治文官集团,现在皇帝又来试探,何必自寻不快呢,即便心里依然厌恶这个太监,但面子上该缓缓了。
想通这个关节,常宇忍不住苦笑,本是一场开开心心的婚礼,现在有些变味了,他宁愿不让这些人来道喜。
……………………………………
本来这场婚礼打算一笔带过的,哪知写着写着……
扶明录 第1502章 娘家人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扶明录最新章节!
这些大佬身份尊贵,常宇亲至府门相迎,却不能和那帮太监安排一处,否则可就乱成一锅粥了,那可是天敌呀,谁都不会正眼瞧谁一眼的,搞不好还得阴阳怪气的互喷垃圾话。
这边才将一众大佬安排好,那边勋贵们也上门了公侯伯接踵而来,令人外边瞧热闹的百姓们惊讶连连,怎么会那么多贵客登门道喜,这俩亲侍面子也太大了。
“你是不是傻,这是那俩亲侍的面子么,这都是那大太监的面子!”有人长叹摇头:“看似亲侍结婚,实则是那太监结婚啊”。
“你的意思是,其实是那太监娶了俩老婆,那俩亲侍不过用来掩人耳目?”
“卧槽,你这脑子可真……不怕被砍啊”
这话常宇没听到,但他头大了。
太多意料之外的人上门道喜,而且来的人太多了,于是将吴总和宋洛书叫到一旁道:“今儿收的礼金衙门抽一半!”
成交,俩人欣然同意了,因为来的人多收的礼自然也多!别的不说就那些勋贵的礼金一人二十两,来了近百口子呀!
说来也怪,官员里的大佬来了不少,但那些低品的京官却少有人来,除了跟常宇出京的那数十三法司的官员外,前阵子他办乔迁宴那些来吃白食的五品以下官员几乎没人来。
不过细想以下又可理解,这次上门喝喜酒除了登记外还要送礼的,其实要投门路送些礼倒也无妨,但毕竟是两个侍卫结婚,本就无交情甚至不相识,舔着脸送礼上门喝喜酒太刻意而且也攀不上什么路子,反倒弄的双方都很尴尬难堪,而且这种场合根本无法像乔迁宴那般自在交际,人家的婚宴你四处攀路子,客人讨厌你,主人家也讨厌你。
索性不来了!
但当兵的可真不少,但凡有些交情的都来了。
于是一个院子安排这些当兵的客人,一个院子安排官员,并在两个大堂设了贵宾席,一处都是太监由吴孟明负责陪客,一处是首辅李邦华,英国公张世泽等人。
天终于黑了,客人也终于齐了,两个大院子坐的慢慢的接头接耳热聊着等着开席? 但开席前还有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拜堂!
拜天拜地拜父母。
虽然崇祯帝是主婚人,但拜堂的时候这儿还需要一个主婚人? 毫不意外既是媒人又是顶头上司的常宇被推为主婚人? 端坐正堂? 两对新人入堂按照主事人李慕仙的要求一一走着流程。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可巧又可叹的是? 两对新人中三个人的父母均不在世? 只能拜空气。
“对拜之后便是夫妻了,往后永结同心,白头偕老”李慕仙说着? 门外瞧热闹的客人便开始起哄了:“让新娘子先歇着? 俺们待会喝了酒可是要闹洞房的……”
“诸位? 闹洞房的事先别急”李慕仙笑了笑? 对两对新人道:“先给督公磕头敬茶”。
吴中和宋洛书两口子赶紧给常宇磕了三个响头? 然后接过旁边婢女递来的茶杯给常宇敬茶? 常宇一口连干四杯茶,“恭喜的话本督也不再多说了,都是本督最宠信的人,只望往后都不要负了身边人”。
“督公训诫不敢忘”四人赶紧说道。
“这也不是什么训诫,就是心里话? 罢了? 大喜的日子还是说些开心的? 皇上都赏了玉如意? 本督也送你们份厚礼”说着对门外喊道:“老九,把本督的礼物取过来”。
门外一下就闹腾起来了,围观者包括首辅李邦华等人都好奇常宇会送什么礼物给这两对新人? 毕竟都知道常宇这人对下属大方的很,而他也不差钱。
礼物用红布盖着放在长盘里,老九端了上来放在两对新人面前,众人一时看不清是什么,都低声猜测着。
“掀开给大伙儿瞧瞧督公送的什么礼物”吴孟明在旁边喊道。
常宇嘿嘿一笑:“既然大伙儿都想瞧那就打开看看吧”吴中和宋洛书便伸手将那红白揭开,顿时场面一片寂静雅雀无声。
木板,堂堂大太监竟然一人送了他们一块木板!
“咦,不对,是搓衣板,是两块搓衣板”有眼尖的人忍不住脱口而出,围观人群立刻躁动起来,却十分不解为什么要送搓衣板,毕竟他们不懂这个梗。
“这两个搓衣板是送给洛玉和郡主的,婚后他二人若有亏待不足之处便罚他二人跪这搓衣板认错,若二人不服便可来找本督做主,在这京城本督便是你二人的娘家人,不光是他二人,无论谁敢欺负你们先问过我常宇同不同意!”常宇说话间身上气势一变,院内人都忍不住一惊,好强大的气场压得人几近窒息。
吴总和宋洛书连道不敢,而朱嫣和宋洛玉已情绪激动到难以自已,哭的梨花带雨。
朱嫣虽为郡主,但远嫁千里之外,若受了什么委屈也指望不上娘家人,至于宋洛玉父母已不在,更谈不上什么娘家人,而此时常宇的这一番话,无异冲击到了两人最脆弱的点。
同样这一番话,也让旁观的人陷入深思,特别是李邦华等人内心对这个小太监又有了极大的改观。
常宇起身将朱嫣和宋洛玉扶起,但洛玉因为情绪太过激动哭的不能自已都有些站不稳了,常宇搀着她:“你曾护本督安危亦曾随本督上阵杀敌都未见你掉过一滴眼泪,而今怎么哭哭啼啼像个娘们似的”。
一句话就让宋洛玉破涕为笑:“督公,卑职本就是个女子呀”。
“哼,现在知道自个是女子了”常宇佯怒道:“往后多想想自己是个女儿身”宋洛玉轻啜不语,吴中嘿嘿傻笑:“督公您放心好了,俺以后绝对不会让洛玉受欺负的,俺什么都听他的,以后发的俸银也全数交给她收着……”
哪知常宇直接白了他一眼:“拜托你以后发了俸银能不能先把借我的先还了……”众人哄然大笑,李邦华等阁臣面面相觑摇头苦笑,这太监,实在是,不可捉摸。
“常公公,今逢大喜,此时此景可否留佳作一篇供吾等赏之?”就在这时次辅吴珄站了出来一脸笑呵呵的说道,立刻引起的众人起哄,便是李邦华也颔首:“常公公的近日佳作连篇出世,令人满腔热血澎湃的精忠报国,磅礴大气的沁园春雪,还有那荡气回肠的笑傲江湖,无一不是上上之作,常公公也得以有文绝唐宋之称,今儿借着大喜之日便让吾等再开眼界”。
哪知常宇眉头一挑:“不擅此道!”
众人愕然!
不擅此道啥意思,不善诗词歌赋?那岂不是承认先前那些都是剽窃了。
常宇当然不会承认,不擅儿女情长罢了。
众人这才恍悟,细想之下这小太监所作几乎都事关军旅或借景抒意,还真的和儿女情长没啥关系。
而常宇之所以拒绝,实则是肚子里没货,明之前的无法抄袭,明之后出名的也就纳兰,袁枚寥寥几人,而且所作也和爱情啥的没多大关系,至少没有贴合今天这场景的。
但吴珄还不死心:“常公公既不擅儿女情长,便取你所擅可否”。
这个死老头,常宇心中暗骂,知道是自己最近的13装的太过,让这帮文臣的脸没地方放,同时也想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这学识文采罢了。
“咱家不善饮酒学不来那李太白斗酒诗百篇,更没那曹子建七步成诗的本事,这当口就杀了咱家也不能给您蹦出一句,先贤曾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张嘴就来的那是话,不是文章”常宇这话不软不硬却怼得个正好,别说做诗词歌赋了,便是屎尿正常人也不能随时能拉能尿出来的。
吴珄心里虽还想不依,但这个场合你也不能硬逼着人家给你作诗吧,这可是正办婚礼呢,于是打个哈哈就过去了,那边李慕仙便嚷嚷开席了。
“诸位今儿不醉不归,放开了喝!”吴中钢铁直男,也不会说什么话,都在酒里了,招呼着众人可劲喝,倒是客人起哄他别喝多了,晚上没法洞房!
喜酒一喝就上头,一喝就停不下来,院子内数百客人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绝,院子外瞧热闹的讨喜的人久久不散,夜色越来越深,酒越和越香,天空的明月也越来越亮。
吴中和宋洛书两个宅子四个院子来回敬酒,即便两人是海量也不免东倒西歪,而常宇则负责招待贵宾,一会去太监那边聊一会,一边去勋贵那边喝一圈再转到阁臣这一桌,酒量本就不高的他,早已头重脚轻,方三步步跟随生怕他一个跟头栽倒了。
阁臣的酒桌话题永远很沉重,这帮老臣几乎话就饶到朝政上边,免不了探问常宇的蓟州之行以及下一步,常宇虽喝高了,但也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说了那么一会就起身要去别处,却突然依在门口望着天空的明月,轻吟一句:“辛苦最怜天上月”。
啊,诸大佬一怔,互相看了一眼,吴珄便起身至于门口常宇身侧:“常公公,你在怜那天上月?”
常宇不理会他,看着天空明月轻吟:“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卧槽!在场诸大佬顿时被惊的内外焦黄,他们哪一个不是饱学之士,这是一首恋蝶花,开篇清灵凄美无比,下片睹物思人,这应是一首悼亡之词,这小太监年纪轻轻难不成却很有故事,竟在手下大喜之日,睹明月而思故人。
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首绝佳之词。
直到常宇离去,在座诸人都没缓过神来,吴珄苦笑摇头回到座位上一屁股坐下,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努力和勤奋在天赋跟前p都不是!
无形装13最致命,常宇如今最擅此道!
……………………………………………………
婚礼结束了,明天出京,有票的书友支持一下,谢谢。
扶明录 第1503章 我父何辜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扶明录最新章节!
酒席尚未散去常宇便已醉倒,他没看到这时候的人是怎么闹洞房的,更不知刚才那随意又有些刻意的13,对那些阁臣大佬所造成的震撼无以复加的,吴珄的一句:“努力和勤奋在天赋跟前一文不值”便等于是对他的文绝唐宋盖棺定论了。
但是常宇在乎这些么?
在乎也不在乎。
不为虚名,只为解气,瞧以后那些文官的那点优越感还敢不敢在当兵的和太监跟前摆弄不,还敢说当兵的和太监不通文墨狗屁不懂么,若如此那可是羞辱自己连狗屁都不如了。
常宇醒来时已是半晌午,头疼如裂,老胡端着醒酒汤在旁边伺候着,两对新人来常府请安已久候多时,新娘子神采奕奕,俩新郎一脸憔悴,明显的操劳过度……说的是宿醉,宿醉。
“这几天都太累了,赶紧好好回去休息几天,咱家给你们放十天婚假”。常宇揉着脑袋摆摆手,吴中和宋洛书竟然要请令随扈常宇出京,被他一声吼:“滚犊纸!东厂没人了是吧”。
午后,又留下一地传说的常宇出京了,史可法一脸的意犹未尽:“督公昨日风采,倾倒众生啊”。
“得了吧,是发疯吓傻众人了吧”常宇的脑袋瓜还是很疼,并不想在这个话题上没完没了,因为心虚,便问左右:“他们已在昌平了?”
他们,指的当然是太子和坤兴公主了。
因害怕一去无回,兄妹俩愣是经家门而不入,在数十里外的昌平候着常宇。
昌平此时为州,下辖怀柔,密云,顺义,亦为蓟州镇所辖,先前马科驻防在此,后率兵马南下平乱被调西防,留其部将洪田义守昌平。
作为京畿重镇之一? 昌平平常驻兵近万,但马科南下带走大半且全是骑兵,如今仅余不足三千步卒? 除了驻防州城还要巡防辖内边墙关塞包括居庸关? 兵力略显不足。
但好在如今并无战事。
可虽无战事也不能闲着? 朝廷三令五申要整顿军务,除了严明军纪外还要三天一操练,十天一大练? 昌平距离北京那么近? 经常有番子和锦衣卫过来查探,部将洪田义不敢偷懒,每天早起晚归生怕被捉到把柄? 还连累了马科。
手下人来报城东有一队兵马在沙河那边扎营? 前去探问竟是东厂卫的人? 洪田义闻讯立刻紧张起来了? 常宇奉旨巡视九边的消息早就传遍边关各处? 而蓟镇就是第一站。
洪田义算定东厂大太监来了? 慌忙亲去营地拜见,哪知连营地的三里范围没机会靠近,东厂卫不带任何感情告诉他:做好自己分内事无令不得前来。
纵是内心有各种疑惑,但洪田义哪敢不从,率人回城之后立刻自查上下叮嘱个遍? 生怕出了什么乱子? 东厂就是催命衙门? 大太监还有尚方剑? 说砍谁那就咔嚓一下的事,连审都不用审。
沙河畔边的一个小村子,一个六七岁的鼻涕虫抱着一只瘸腿的土狗紧张的看着村口的几个人? 这几人衣着整洁干净,身后不远还跟着几个带兵器的大汉,鼻涕虫心里有些害怕,站着也不是走也不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