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录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浪得虚名
“咱家当时允了送两人三进大宅子,怎么只买了二进”常宇疑惑,李慕仙解释是宋洛玉的意思,她一定要和哥哥宋洛书做邻居宅子要买在一起,而且要距离常府近,满足这个条件只有现在的两套宅子。
“所以,真买了相邻两套宅子?”
“一墙之隔”李慕仙道。
“拆墙!”常宇毫不犹豫做了决定,李慕仙哎呦一声猛拍自己脑门:“这么简单的事贫道怎么就钻了牛角尖”。
婚礼现场解决了,可接亲的宋洛书还没回来,这让常宇也显得束手无策。
按照原计划宋洛书一行快马加鞭日夜兼程最多三天便可至青州府,即便在那参加嫁女宴耽搁一天,五天时间回来虽有些吃紧但也该到了。
“会不会路上出了事耽搁了”春祥觉得说这种不太吉祥,说完还抽了自己一下嘴巴,常宇摇摇头:“有郝摇旗和姬际可率数百悍卒随行,别说一些山贼响马,就是遇到正规贼军或鞑子都出不了什么漏子”。
“那五天时间也该赶回来呀”春祥皱眉。
“五天也不算多宽裕”常宇想了一下:“去时他们快马加鞭无所顾忌,来时有新娘子坐的是马车,这样速度几乎慢了一半,此去青州上千里,即便日夜兼程一天一夜要跑二百里绝非轻松的事”。
李慕仙闻言点头“贫道已遣人去打探,估摸也不会出什么事,但愿今晚前能抵京,万不能误明日吉时,那可是皇上主婚啊……”
这事急也急不来只能耐心等待,几人又就婚礼其他事情讨论了些,随后常宇传达命令:东厂衙门麾下所属的任何将领随礼不得超过二十两,普通番子士兵不受礼金,想喝喜酒扯块布,拎些糕点就行。
其他和东厂交情匪浅的亲卫军或者京营士兵同样要遵守这些规定,而且要将这些规矩立牌子在门外公示。
这举措让李慕仙很是赞同,一来不纵容厚礼风气,二来亦可为东厂博取清名,可谓一举多得。
眼见天色已黑,常宇正准备去婚房瞧瞧去,宫里太了太监,崇祯帝召他入宫面圣。
扶明录 第1499章 锣鼓喧天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扶明录最新章节!
常宇急急入宫,想着必是崇祯帝得知他回京要问话,不可能是商议婚礼的事,别看衙门里的人当回事,在堂堂九五之尊那根本没放在心上,他一天天那么多烦心事那惦记这个,又不是他儿子结婚。
乾清宫内令让常宇意外的是不光崇祯帝在周皇后也在,而且还摆了桌家宴“
知你匆匆归来可能还没吃晚饭,来,边吃边说话”。
常宇便将蓟州之行所作所为全盘托出也没什么可隐瞒的,但只口不提太子和坤兴公主的事。
对于蓟州那边没查出大案特案崇祯帝也是有心理准备的,常宇出京前就曾作出推测,事实也出入不大,毕竟重灾区在宣府镇和大同。
周皇后一直在旁边默默的听他俩说话,直到公务聊完才忍不住问了句:“常宇啊,太子和坤兴呢?”
常宇苦笑抬头看了一眼崇祯帝。
“是他俩不愿意回来吧”知子莫若父崇祯帝无奈的笑了笑:“朕是不是有些太宠坤兴了”。
“女儿就是用来宠的”常宇随口一句,听的崇祯帝和周皇后心中一动很是有感触:“没给你惹什么麻烦吧”。
“公主殿下性格冷清好静,每日游山玩水写生,太子聪慧好学又能吃苦跟着将士一起操练,骑射与日俱增……都是懂事的人,岂会添麻烦”。
听他这么一说,崇祯帝两口子欣喜不已:“看来太子是真懂事了,不过能吃的了操练之苦,实在出乎朕的意料呀”。
周皇后则有些心疼,她自然知道将士操练的辛苦:“莫不要……且当心悠着些……”
“嘿,男子汉大丈夫吃些苦锻炼一下对他以后只会有大大好处,男儿当自强嘛”崇祯帝看着常宇笑了笑:“你作的那些歌,当真是令人豪情顿生热血澎湃,还有那精忠报国一定要全军推广……这当口朝野上下皆言你常公公武定乾坤,文绝唐宋,你可真给朕长脸呀”。
“不该是文可安邦么”常宇笑道,崇祯帝呸了一声:“满朝文臣个个饱读诗书也没见安什么邦,最终还不是靠着你和将士们浴血奋战才稳定这局势!”
常宇苦笑不已,崇祯帝重武抑文的思想越来越偏激了。
周皇后这会才不关心什么军歌不军歌的,只是想知道俩孩子在哪。
“或许这两日便抵昌平了吧,皇后放心,有臣麾下黑狼营及亲卫随扈,太子和公主安全无虞”。
“本宫倒非是担忧他们安全,这都到了家门口了,竟还不回来,这俩孩子……”说着看向崇祯帝:“你就下个旨让他们回来一趟参加完婚礼再出去便是了”。
崇祯帝大笑:“朕若下旨让他们回来,他俩心里会怎么想?”说着看向常宇:“你觉得呢?”
“太子和公主皆已成年了,孩子大了就给些空间吧”常宇随口一说? 却让崇祯帝皱了眉头:“你年纪不过十六七,怎么说话这般老气横生……常宇,朕越来越看不懂你了”。
常宇笑了笑:“皇上只需知道臣对您忠诚无二便好”。
“这个朕倒是知道的”崇祯帝和周皇后对视一笑? 常宇又道:“那臣有一事相求? 皇上千万别总想着剖开臣的脑袋看看里边装的什么? 若那样,臣再无法为皇上效忠了”。
崇祯帝和周皇后大笑不已,君臣在乾清宫里边吃边聊? 气氛轻松又融洽? 直到一个太监急匆匆的来报:“禀皇上,宫外递口信找常公公”。
“看来你有事要忙了,这饭也吃的差不多了? 忙去吧”崇祯帝也不问什么事? 他知道小太监在某些程度上可比他忙的多了。
常宇告退? 崇祯帝让王承恩送送他? 在乾清门外王承恩叫住常宇:“明儿不确定能否出宫? 这点心意常公公代收了吧? 可别嫌少”。
常宇接过一看,好家伙三百两大明银行的票,赶紧道:“咱家代他们几个谢过王公公的心意,但这礼太重了实在不能收”。
王承恩还要坚持,常宇便将他定的规矩说了:“不能带动这种风气”王承恩听了也是感慨万分? 对常宇伸出大拇指:“常公公总是能行人所不能? 咱家佩服的很啊? 这样吧? 既是如此咱家也不坏了规矩,明儿同宫里几个衙门商量好重新包了礼送去,总要派个去喝喜酒嘛……”
俩人又说了会话常宇急急离开? 问刚才传话的太监可知外边找他什么事,太监说具体不知,只说急事。
东安门外,常宇刚走出皇城,宋洛玉便冲到跟前:“督公”。
“你怎么来了,吴中呢?”常宇埋怨道:“明儿都嫁人了,还抛头露面的”。
宋洛玉咬咬嘴唇:“他在衙门忙着呢,卑职明儿就嫁人了,嫁人前再随扈督公一次”。
常宇略有感慨,拍了拍她:“传话进去说有急事,什么急事?”
“我哥哥回来了,现在东直门外进不来”宋洛玉赶紧说道,此时天色早已经黑下来了,城门关闭后想叫开门的寥寥无几,当然常宇除外,于是赶紧让人持令牌去东直门叫门,然后自个赶紧回衙门找李慕仙商量如何接亲,毕竟他不懂这年头的规矩。
待到衙门时却发现一帮礼部的人正在和李慕仙在谈事,原来崇祯帝还是比较在乎这场婚礼的,毕竟常宇是他最宠信的人,但凡跟他沾点边的人和事他都给面子,加上明儿他还要主婚,便让礼部的人来接洽婚礼事宜。
宋洛书去青州接亲,女方那边自是办过了宴席,理论上说人家已经将女儿嫁了,但毕竟男方这边还没办婚礼直接迎到府上有些不太合规矩。
“送往大世界,明天从那边发嫁!”常宇同礼部的人略微商量后边做出这个决定,便令人去传话。
藩王无旨不得离开封地,但想得到这个旨意极难极难,是想当年鞑子围困京城,唐王朱聿键要入京勤王,这么危急的时刻这种理由已经够充足了的吧,但崇祯帝只回了一句,滚回去!
何况现在不过嫁女,青州的藩王想进京?
做梦吧。
所以说这次去接亲,也仅仅将青州王府郡主朱嫣接来,娘家人都没来,想到此处常宇也是感慨的很,后世都说有女不远嫁,何况这个时代,放在普通人家远嫁的话可能再无相见之日了。
不过宋洛书安置好郡主回到衙门像常宇汇报时也说了,娘家人陪嫁丰厚,光使唤丫鬟都是十几个,更有金银珠宝成千上万。
当然,所有人都知道娘家人陪这么厚的嫁妆都是看常宇的脸面。
宋洛玉在青州时就和朱嫣相熟,此时更是急不可耐的去大世界陪她的新嫂子,正好明儿一早直接从那边发嫁,而常宇和李慕仙及礼部的人直商议到深夜才散去。
天刚蒙蒙亮常宇早早起了床,方三服侍他洗漱:“督公,外边排队送礼的排到了胡同口,可热闹了”。
常宇皱眉:“今儿又不是本督结婚,堵本督这送什么礼,让老胡赶走”。
“督公,这虽不是您结婚,但送礼的可都是奔着您来的呀,再说了这大喜的日子赶人可不应景啊……”
“本督不惯他们这种风气,去将他们驱了”常宇哼了一声,收拾得当出了房门忍不住缩了下脖子,天儿有些冷。
常弁已备好了马车在府门外候着,老胡和几个家丁正在劝离那些莫名上门送礼的人:“诸位,今儿是衙门里吴侍卫和宋侍卫大喜之日,您们要是喝喜酒的话请移步吴府,宋府。莫在这相扰,督公大人马上就要入宫面圣,若误了事那可是不得了的麻烦啊……”
马车从双碾街拐入东厂胡同时便见衙门围了很多人,有兵马司当值的人,亦有当值的锦衣卫和番子,亦有早早起来瞧热闹的老百姓,但更多的则是来道喜的人,却并非那些官员而是士兵。
吴中作为东厂第一高手,深得常宇的器重和信任曾随其南征北战,也因此和京营的一些将士,亲卫军有了交情,再加上常宇的关系那些士兵对东厂有着莫名的亲近感,碰到这种喜事自然要来瞧热闹,何况他们除了当值外本就无所事事一大早就爬起来凑热闹。
“今儿讨喜钱的一定不少”乔三秀在车旁低声说道,常宇嘿嘿一笑:“今儿喜钱花多少都开心”。
衙门里吴中神采奕奕,胡子刮了,头发梳的油亮换了新郎服整个人精神的很,见到常宇就忍不住的咧嘴傻笑。
“邋遢货收拾收拾倒还像个人了,之前那鬼模样也不知道洛玉怎么看上你的”常宇笑骂,吴中嘿嘿笑着:“人格魅力”差点没把常宇给恶心吐了。
宋洛书因为这数日来回奔波太过疲惫才刚刚起床,整个人看上去有些憔悴,但难掩喜色。
“今儿大喜都给老子精神点,莫要出什么漏子”常宇叮嘱衙门里的番子,又让给锦衣卫几个管事的包个红包让他们在安保事宜上多用心。
李慕仙仅睡了一个时辰就爬起来了,比常宇起的还早,若是普通婚娶倒也罢了,这次皇帝主婚意义非凡,那边派出礼部官员来接洽工作,衙门这边便由他全权代理,可把这道士激动坏了,简直比随常宇打仗时还用心。
这倒也让常宇落得个清闲,在衙门里吃了早饭后天色大亮,春祥从外边溜达一圈回来说:“人太多了,从胡同口的皇城根一直到前门楼子这段路全挤满了人,十之八九都是京营是士兵,这帮货真真闲的就喜欢看热闹”。
常宇笑道:“办喜事人越多越热闹,若是没人看那才煞风景喽”两人堂上唠着嗑,看着衙门里的人忙进忙出,很快外边唢呐锣鼓声起,吹吹打打热闹的很,终于有婚礼的感觉了。
衙门外瞧热闹的人越来越多了,番子们开始朝人群撒糖果引起一波又一波的哄抢,亦有人高呼:“有喜钱么?”
“有,耐心候着”番子们笑着回应张嘴就来:“今儿准备足足的少数也有十万文……”
好家伙,人群爆出惊呼声。
扶明录 第1500章 凤冠霞帔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扶明录最新章节!
三书六礼,三媒六聘,八抬大轿,十里红妆,凤冠霞帔,明媒正娶,是为婚嫁。
半晌午东厂衙门外鞭炮声撇里啪啦炸了起来,唢呐锣鼓玄天,围观看热闹的人群知道新郎要去接亲了。
果不其然,吴中和宋洛书身着大红袍骑着高大骏马带着花轿及接亲的人出了衙门沿着皇城根朝前门方向兴趣,道路两旁挤满了瞧热闹的百姓和士兵,恭喜声和喝彩声不绝,两个新郎官对两边人群拱手致谢,随行的番子们开始撒糖果引的孩童沿途追逐。
却没人注意到小太监微服悄悄跟到东安门时直接入宫去了。
大世界周边的街头巷尾同样被围的水泄不通,都知道两位新娘子要从这儿发嫁,而且其一还是青州王府的郡主。
郡主呀!
这对向来喜欢八卦的老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超级好的噱头来作谈资,何况发嫁的时要撒喜钱的,更何况城外本就有不少难民。
可以说东厂为吴中和宋洛书操办的这场婚事成了近日京城最热闹的事,若说万人空巷有些夸张,但也相去不远了。
“让让,让让,诸位,总得让新郎接到新娘子吧……马上就要入宫,可别误了良辰吉日呀……”东厂的番子们在前边使劲的吆喝开路。
大世界一处清雅的小院子里,两位新娘子已整装待发,凤冠霞帔顶着红盖头安静又激动着。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凤冠霞帔不是皇家才可用的么,普通老百姓可以用么?
答案是肯定的,在明朝普通百姓也可以用。
凤冠是帝王后妃的冠饰,在明朝凤冠是皇后受册、谒庙、朝会时戴用的礼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发展和完善,因之更显雍容华贵之美。明清时一般女子盛饰所用彩冠也叫凤冠,多用于婚礼时。
霞帔不是服装,类似后世的披肩是宫廷命妇的着装,一、二品命妇霞帔为蹙金绣云霞翟纹(翟:即长尾山雉),三、四品为金绣云霞孔雀纹,五品绣云霞鸳鸯纹,六、七品绣云霞练鹊纹,八、九品绣缠校花纹。
明明都是皇家或者朝廷命妇才能用,为什么平民女子也可以用呢?
原因有二,朝廷虽无律法明文规定凤冠霞帔可用与普通百姓,但在民间婚嫁女子使用凤冠霞帔也确实得到默许,简单来说? 不禁止也不提倡。
其二在明朝按照华夏礼仪,大礼可摄胜,就是祭礼、婚礼等场合可向上越级? 不算僭越
再说了? 其实老百姓所谓的凤冠其实就是彩冠并非真的凤冠? 只是图个好听好寓意罢了。
但朱嫣和宋洛玉却是真真的凤冠霞帔,这是皇极特别允许的,毕竟两人一个是青州王府郡主? 另一个则是东厂女将军。
这也是皇家给的殊荣? 足够吹一辈子的了。
来接新娘子上轿咯,一种衙门的亲卫番子们拥着宋洛书和吴中到了院子外扯着嗓子狼嚎,里边的丫鬟们抵住门在小苹果的带领下一定要让他们叫姐姐包喜钱……
一番热闹之后? 两位新娘上了八抬大轿刚出了大世界就被瞧热闹的人给堵住了嚷嚷要喜钱? 番子们也不小气? 扯开口袋就往外撒钱? 顿时引得呼喝声一浪接一浪? 花轿所过之处翻江倒海。
“嘿? 好家伙,东厂真大手笔啊,瞧这糖果和钱就给不要钱似的往外撒,光着喜钱都得不少吧,据说准备十万文……”
“十万文那不得百两银子啊”有人倒吸一口冷气:“东厂真不差钱呀”。
“嘿? 人家能差钱么? 东厂是干嘛的从上到下都不可能差钱……”有人话里头有些酸味? 这让旁边当值的一些番子听到不开心了:“俺们衙门还真就不差钱? 督公说了,往后衙门里谁婚娶费用全包,你说气人不气人……说着又狠狠瞪着说话那人? 俺们衙门里是有钱,但那都是提着脑袋赚的卖命钱,少他么的在这阴阳怪气的,爷们不爱听!”
哎呦喂,这位爷,您可真误会了,俺真不是那意思……
唢呐嘹亮锣鼓喧天,被人群簇拥的两对新人缓缓且艰难的从前门穿过又进入大明门而后朝皇宫行去,立刻引一些不明就里的百姓纳闷,怎么去皇宫了呢?
“嘿,您还不知道呢,今儿皇上给主婚!”
“嘿呦喂,这么大的面啊”有人惊呼。
“那可不如,俩新郎听说都是那大太监的心腹,新娘子一个青州的郡主,一个是东厂的女将军,可不得给面子啊……”
在老百姓的议论声中,两顶大轿子在承天门外落地,新郎搀扶新娘在宫里头的太监引领下步入皇宫,这是吴中第二次入宫,但对另外仨人是第一次,内心激动不言而喻。
皇极门前铺着红毯,崇祯帝和周皇后端坐其上,周边很多太监宫女及礼部官员侧立成行,常宇和王晨恩等权监侍奉身旁,远处传来呼喝声,新人进宫面圣。
众人皆望去,见两对新人互相搀扶穿过午门至皇极门前跪下给崇祯帝及周皇后问安,龙颜大悦赐平身。
青州衡王朱由棷和崇祯帝是同辈,所以朱嫣算是崇祯帝的侄女,另外一个则是有东厂女将军之称的宋洛玉,其不光护卫有功还上过战场杀敌,真真的巾帼英雄,而且还得坤兴公主赏识,其夫君更是一刀守门有功,被赐封御前带刀行走,赏红缨宝刀的吴中。
总得来说都不是外人,再加上常宇的这层关系,崇祯帝今儿也是真心的欢喜,即便不是自己儿女办喜事也开心的紧,看着面前两对新人喜的合不拢嘴,甚至很像看看两位新娘的真容,但新娘的红盖头只能晚上洞房时新郎掀开看,即便他是皇帝,这会也不能给人家掀开。
所谓主婚人也就类似后世的证婚人,叮嘱新娘子婚后要三从四德相夫教子,新郎要安家正业等等的吉祥话儿,随后周皇后各自送了新娘一套首饰,崇祯帝赏了玉如意,这玩意就和后世的奖状差不多,不值啥钱但意义非凡。
这套流程隆重但快捷,前后不过三刻便完了事,两对新人三跪九叩谢过皇恩便出宫上轿往常府方向行去,婚宴在那边办。
“今天是你衙门的大喜事,就别在这耽搁了,赶紧出去忙活去吧”崇祯帝走了个过场后竟有些意犹未尽,心里头便想着是不是也该给太子办婚事了,嘴里头却催促常宇赶紧出宫。
常宇赶紧告退,匆匆出宫,崇祯帝回乾清宫路上问王晨恩:“常宇之前是不是说过,待收复西安后给太子操办婚事?”
王晨恩点头:“好像是说过,皇爷是不是等不及要抱孙子了……”
哈哈崇祯帝大笑:“是有那么点着急了,但是得等常宇打下西安……咦,你今儿不出宫去喝喜酒么?”
“老奴这不是在侍候皇爷么……”王晨恩话刚落音崇祯帝就摆了摆手:“赶紧去吧,大半年了好不容易碰上那小子自个的喜事,都去热闹热闹”。
扶明录 第1501章 意外之人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扶明录最新章节!
两对新人从皇宫出来后沿着皇城根向北缓行,沿途呼喝声不绝,有人讨喜钱有人道喜,老的少的男的女的脸上都堆满了笑意,因为迎亲队伍沿途不停撒糖果撒喜钱。
吴中和宋洛书买的宅子距离常宇府邸不远,在东城兵马司北边的胡同里,两家一墙之隔都是二进大院子,但现在那面墙也被拆了,今儿就要在这把两家婚事一起给办了。
外边的胡同也早已水泄不通挤满了人,宅子里数十人正在忙碌准备婚宴之事,有东厂的番子亦有十三太保的人,上次常宇的乔迁宴就是他们包办的,这次自然也不会把肥水溜别人家田里。
天已晌午了,依稀可闻远处的唢呐锣鼓声:“来了,来了,新娘子要来咯”随后宅子里鞭炮炸起来,噼里啪啦的喜气洋洋。
“快撒喜钱哟”宅子门口的孩童们在大人的怂恿下嚷嚷着,李慕仙一脸微笑:“诸位街坊莫急,莫急,新娘一到喜钱少不了的”。
“来了,来了……有人嚷嚷起来,胡同口那边两个大花轿在人群簇拥下缓缓而来,李慕仙嘴巴咧开好大:“方三,撒喜钱咯……”
“快看新娘子长的好看不……”有泼皮和长舌妇么嚷嚷着,当然他们也知道是不可能的,堂都没拜呢,新娘子根本不可能抛头露面,最快也得明儿才能见到真容。
那什么时候拜堂呢?
在后世北方和南方还为此争论不休,南方人说北方人:大白天的摆喜酒吃完就散场好奇怪……
北方人则说南方人:你们才奇怪咧,婚礼就该在亮堂堂的白天办,只有二婚在晚上……
那古代传统的婚礼到底该在什么时候办呢?
其实答案很多人都知晓,没错,就是傍晚也就是晚上。
婚,女,昏,昏便是指黄昏之意。
在《诗经》《仪礼》,《左传》这些先秦文献中,本以“昏”表示婚姻,后来为了突出这层意思才特加女子旁另造新字。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婚”字:《礼》:娶妇以昏時,妇人阴也? 故曰婚。
除了典籍之外,民间也有将婚礼安排在傍晚和晚间的记载,汉末著名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描述刘兰芝再嫁时的情形是:
“其日牛马嘶? 新妇入青庐。暗暗黄昏后? 寂寂人定初”。
且抛开这些不说? 单凭一些俗语和词汇亦可知,比如:洞房花烛夜。
但为什么古时结婚要在傍晚或者晚间举行呢?《说文解字》也说明了重要的一点:“妇人阴也”这不是一句骂人的话,此阴是相对阳而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