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录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浪得虚名
历史上清军五次入关都号称兵力十万,实则四五万最多也就六七万,这次虽探明三万人马较之先前几次兵
第667章 班师回京
刘泽清看似贪功冒进,但其也是个老油条子,岂能看不出贼军已是强弩之末,这一路被追击早人疲马乏且精神疲靡几近崩溃,士气已经跌倒十八层地狱了快,此时双方都在咬牙坚持,拼的就是那口气。
若这般追下去,用不了一天,贼军必溃,加上前边高杰拦截,官兵有很大把握捉住李自成,最不济也能让他溃不成军,丢盔弃甲如太原那般狼狈逃走。
可眼下……
也罢,应该是天不绝他吧!李岩从传令兵那里得知,常宇仅调他回京,至于刘泽清和高杰则继续追击围剿李自成。
仅他二人,怕是不成!李岩苦笑摇头,随即下令麾下立即拔营北上。
常宇马快,率百余亲兵披星戴月疾驰回京,一路沉默不语,脸色凝重,诸亲卫知其心中有事,不敢惊扰。
多尔衮为何突然从锦州杀了个回马枪趁京畿空虚再次入关常宇一时不解,因为多尔衮在宁远一战,损失惨重辎重几乎尽失,又有伤兵无数,他已没实力再次入关,只能推断要么心有不甘,要么因政治因素不得不冒险入关。
另外他又是如何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的逼近京城,到了承德才被明军发现的,数万人马过境,难道沿途守军都是瞎子,都是死人么
一路放马狂奔数十里,稍作缓行直至真定府时,换马再次急行,清晨时经过祁州,甚至没入城,着人传令吴惟英立刻马上率神机营回京勤王。
睡梦中的吴惟英得令时一脸懵逼,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勤王!勤什么王,握草,难道京城出大事了,谁造反了么……
至半晌午时,常宇一行到了保定城下,力疲之际入城短休,已得知消息的史可法满面愁容,急的直跺脚:“这却如何是好,这却如何是好”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常宇一脸蔑笑:“关外他十余万大军都屁滚尿流,眼下到了咱们家门口,主场作战本督弄不死他!”
史可法见他一脸轻松,苦笑摇头:“督主啊,您在关外亦有精兵数万又有吴三桂助战,加上那边地势可进可退,然京城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要命的是还没兵啊!等周遇吉他们至京城时怕是……”
常宇哼了一声不语,端起茶杯使劲的灌水:“只要城不破,就来得及,吾虽力薄亦不让他讨到便宜,此番坏吾好事,当扒皮抽筋,让他再不敢踏进关内一步!”
见他如此说,史可法情绪稍安,且看督主力挽狂澜了,又忍不住长叹一声:“便宜那闯贼了!”
清军此时入关打了一个朝廷措手不及,但对于深陷风雨交加中的李自成绝对是一利好,他此时若得知常宇因此而撤兵定然对多尔衮隔空千恩万谢。
只不过他此时正心如火燎中,午后和高杰一战后撤十余里扎营休整,四下求援只待援兵一到挥刀杀过去报仇雪恨,扬长而去。
哪知这一等,差点天荒地老,距离他最近的震山营在任县被高杰麾下刘成缠住,你走他就追,你回他就躲,弄的没脾气却上了火。
而去府城的李过和刘芳亮距此则有百里之遥和否方的张鼐差不多,一时半会根本到不了,就是到了跟前一时半会也没体力厮杀。
没辙李自成只能大眼瞪小眼和高杰相隔十余里对峙,两方探马却没闲着,厮杀不止。
至深夜时,罗虎终于赶到了,少不得被李自成痛斥一顿,得知前方高杰主力拦路,义军损失近百辎重,愤怒之下罗虎欲提兵杀去又被支持喝住:“待张鼐和李过援兵至一举
第668章 一南一北
高杰在下午一场厮杀击退李自成,截了他近百辎重可谓收获甚丰,随即遣人把辎重和伤兵送往任县,他则亲率人马与贼军对峙。
李自成在等援兵,高杰何尝不是!一晃几个时辰过去,看似风轻云淡,实则内心很是不安,因为他也摸不准谁的援兵先至,谁先到谁胜率大。
可夜深之际,贼军的援兵一拨接一拨,高杰无法淡定了,据探马所报,贼军此时至少有六万以上兵力,以他此时不过万余的人马想干人家,无疑以卵击石。
官兵的援兵到了何处,高杰尚不知,但见闯贼后方援兵都来了,他猜测小太监也不远了,这也是他为什么眼见贼军越来越多蠢蠢欲动却没尥蹶子就跑的原因。
“大人,贼军动了,咱们打还是不打”前方探马来报,贼军分兵三路缓缓杀来,兵势浩荡麾下皆胆颤心惊。
高杰咬牙,此时东方已发白,天色有些灰蒙蒙却已可视人,远处贼军铺天盖地连天际让人看了的确胆颤,回头再瞅瞅自己的人马,嗯……心虚。
“打!”
高杰决定再赌一把,上次押对贼军主力逃跑路线,这次要他赌小太监的援兵就在近处,只要撑得到援兵到来就是一场空前大捷!一想到闯贼营中的那些辎重,他便为之血脉膨胀。
随即高杰下令给麾下诸将开始动员士兵开战,言之对方看似声势浩大,实则疲军不堪一击,而后方友军援兵所在不远只需坚持友军来援,则可一举溃敌,所获甚丰人人有份……
士气逐渐高涨起来,面对声势浩大铺面而来的贼军已没那么恐惧,眼神也开始慢慢的泛起绿光,如饿狼那般。
“大人,若是小督主的援兵未至呢”有部将低声问,高杰呲牙翻了个白眼:“你他妈的不长腿啊,打不过又没帮手的时候,不跑你傻啊!”部将嘿嘿笑着点头。
小太监,你可别让老子失望啊,万一押错宝了你大爷的老子可就亏大了!高杰心中默念,随即下令大军准备迎战。
高杰并不知道此时小太监正风驰电掣北上,真正能助他一战的是平日最不屑的刘泽清部。
三岔河北十余里外的荒野之中,刘泽清正和李成栋听探子的汇报,他二人联手紧要贼军殿后人马不放,先前在李岩的帮助下又一场大捷追敌数十里至此终是力竭,下令休整,虽说疲惫不堪,却斗志激扬,因为距离李自成越来越近,而两人因为联手作战也越发的臭味相投。
探子报:李岩部急撤北上,督主有令命刘泽清,高杰追贼,所获归其所有,擒贼首李自成千金封侯。
刘泽清大喜之余忍不住放声狂笑,他虽不明常宇为何突然抽调兵力北上,但只要此时没人和他夺功就好,要知道他最担心的就是有人来抢他这到嘴边的肥鸭子啊。
当然最让其亢奋不已的还是那句归其所有,谁都知道李自成这一路掠劫无数,刘泽清之所以这么拼命追击为的啥,除了心存侥幸干掉李自成外就是这些钱粮!
常宇军令严明他是知晓的,一早还在想着击溃李自成截获钱粮后怎么私藏呢,眼下却无需担忧这些,尽可光明正大取了。
刘泽清虽喜还没被猪油蒙了心,知贼军虽疲但兵力占优势,后边殿后人马都有数万之众,先前要不是李岩相助,拉开架势未必干的了他,何况此时又临近贼军主力大营,还不知有多少人马候着他呢,很显然自己的兵力太单薄。
不过……想着瞥了一眼旁边的李成栋,前边不还有高杰么,李自成这么块大肥肉凭自己未必一口吃的掉,就分他点便宜吧,再说了若没高杰在前边拦着他未必追的上……心下虽有不舍,但也无可奈何。
环顾四下天色放白,周围皆是横七竖八躺了一地熟睡的士兵,刘泽清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跟着老子发财吧……
“总兵大人”就在这时探马急报:“前方贼军大营异动,数万人马南下……”刘泽清皱眉,闯贼这是要逃走啊,这么多兵马一起冲,高杰自拦不住啊!
看了一眼四下熟睡士兵,又看了旁边的李成栋:“追是不追”
李成栋可没他那么沉得住气:“高总兵人单力薄哪里拦得住贼军,我等
第669 章 回京
时值四五月,南方已是草长莺飞的季节,关外漫天鹅毛大雪不足为奇,后世在这会北京城下雪也正常不过,更何况此时大明正处于小冰河时期,无论春夏秋冬都远比四百多年后气温多多了。
一大早北京城就有人暗骂这破天气,雨夹雪冷飕飕,更有人觉得不可思议,前几天捷报连连时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惊闻清军入关后立刻阴云密布雨雪齐下,感觉暗合天意,但大部分老百姓觉得下雨挺好,连年少雨,庄稼少收成,应该多下些才是。
可眼瞅着就要夏收了,该死的鞑子兵又入关来祸害,京城人人自危,一扫数日前的闻贼军退去时的欢舞,感慨这世道怎么如此艰难,刚撵走了狼又来了虎,更有人暗暗祈祷朝廷赶紧把那灭火太监调来吧,有他在心踏实不然凭京里这些酒囊饭袋如何抵御鞑子,城外百姓遭祸害倒也罢了,若破了京城那大明可就完蛋了。
清军入关,军情紧急,这一次朝廷反应还算比较快的,令京畿附近兵马前去填坑,又急调常宇率兵回京勤王,同时通报京城周边数县百姓紧急避难,或南下或入山又或入城,一时间周边人心惶惶,纷纷拖家带口背井离乡唯恐慢了一步便被鞑子掠去弄得家破人亡,要知历年来清军五次入关至少三次祸害过京畿一带,老百姓阴影太深心寒着呢。
一时间京城九门外熙熙攘攘,周边百姓蜂拥而来把城门堵得水泄不通,京营总督王家彦派官兵在各城门维持秩序,各城兵马司也忙活起来,一下涌进那么多的难民,城中治安和卫生压力陡增,一个不慎闹出乱子,惹的龙颜大怒不知谁的人头就要落地。
“让开,让开”半晌午时永定门外来一支百余骑兵,马上骑士个个身材魁梧且面相凶神恶煞,手中马鞭挥舞驱赶人群,甚至一度抽刀恐吓,城外百姓惊恐纷纷闪避让出一条通道,低声咒骂这些当兵的打仗不行,就会欺负老百姓。
因清兵临近,城防处于一级戒备,眼见来了一支骑兵,永定门的守兵如临大敌,赶紧遣人来查验,见是官兵方才松口气:“兄弟,从哪来的……”
话未落音,突见眼前那人掏出腰牌一闪,虽那么短短一瞬间,也看的清上边“东缉事厂”四个大字,赶紧呼喝百姓让道,小跑着前边给开路。
眼见这支骑兵入城远去,同僚笑言:“谁的人,这么拍马屁”那人捂着胸口东厂的:“如料不差应该是东厂那小督主回来了”诸人皆目瞪口呆。
城中繁华依旧,车水马龙拥堵不堪,亲卫前方开道大呼小叫引得怨声载道,若在平日常宇自会制止,然眼下心念军情哪顾得这些,百余骑一路疾奔朝皇城而去。
刚至前门时,春祥已等待多时,来不及下马两人并肩朝大明门奔去,常宇一脸急切:“清军到哪了他们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过来的,吴三桂知道不知道,唐通呢……”
一连串的问题抛过来,让春祥应接不暇,只得苦笑:“吴三桂知不知道此时尚且不知,清军如何过来的也暂且不知,可知的是清军已至于怀柔,唐通的人马日夜兼程已至平谷,应该很快就能和清军碰面……”
“合着鞑子入关两天了,就没人去拦着昌平的人马调过去了么”常宇一脸怒气。春祥叹息:“大哥,京营这边的官兵什么尿性你还不知道么,古北口那么凶险的关口,清军不到半日就拿下,守兵一哄而散,鞑子在关口休整一日周边的官兵无人敢向前一步……”
操,常宇忍不住骂了一句,又想起历史上清军那五次入关,对明军来说每一次都是耻辱,简直不要脸和无能无胆到了极致。
“至于那昌平的马科,估摸着也是被清军揍出阴影来了,他比唐通离得近,可他么的两天过去才刚挪窝,怕是唐通不到他也不敢独自上去干……”春祥一脸鄙夷继续说着。
常宇却眉头一挑:“马科前几年跟着洪承畴参加松锦大战的八总兵之一的那个马科”
“可不是他是谁啊”春祥嗯了一声。
常宇陷入沉思,松锦大战,洪承畴几乎把大明的精锐全
第670章 没把握
“可曾擒得那闯贼”常宇急急入殿尚未来及见礼,崇祯便急不可耐问道,此时清兵就在眼皮底下,他却还惦记着这心头大患,可见对李自成恨的多么刻骨铭心。
常宇微叹,轻轻摇头:“小的无能,若能再待十天半月或可,然……眼下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崇祯帝闻讯难掩失落,终是长叹一声:“你已尽力了,你已经做的很好了”。随即令人赐座,旁边的太监赶紧送来一把椅子,常宇慌忙拒绝:“小的不敢!”
明朝大臣上朝议政虽不像清朝那样动不动就跪着,但很少有板凳坐的,除了一些功臣或老臣,其他都得站着。
只不过此时崇祯在皇极门议政非正式上朝,召集而来的也都是内阁的股肱之臣,全然有座。
他赐座,若是私人场合便应了,可现在常宇哪敢坐啊,理由很简单,旁边都是什么人啊,内阁的大佬啊,他是谁啊,皇帝家奴,太监啊,
虽说他啊战功赫赫,然则祖训太监不得参政议政,那些大佬也更接受不了和一个太监平起平坐同殿为臣。
眼见李邦华等人脸都黑了,常宇深谙明哲保身之道,他可不想学魏忠贤那样高调,弄得人人喊打。
“你剿贼有功,朕赐你座,你就坐”崇祯见常宇一脸疲色心有很是怜惜,不顾旁边李邦华等人的脸色已由黑变青,异常坚持。
“皇上,此时清军入关京城危在旦夕,小的尚有诸多不明之事还需弄清楚,这清军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入关的,手头可有京畿附近地形图……”常宇见崇祯坚持赐座,若是再拒绝则会扫了他面子,于是赶紧岔开话题,这一举动顿时博得李邦华等人的好感,这太监比之魏忠贤可上道多了。
这话题果真转移了崇祯的注意力,太监随即送了地图过来,常宇铺开寻找古北的位置,旁边王家彦开口告之他当下最新情报:北边连日雪天,清兵骑兵一路疾行,地方守兵多反应不急,直至承德时方才报来,朝廷得知时鞑子已只古北口了……
常宇仔细看了地图,古北口在密云正北,承德在密云东北,清军入关最快路线应该是从承德直接南下到兴隆县从墙子岭或青山关入关,崇祯十一年,清军第四次入关便是从这里打进来,可这次清军为何舍近求远,从承德直奔正西绕到滦平县再南下从古北口入关
王家彦猜测是因前车之鉴,明军重修墙子岭等关口并驻重兵,清军便出其不意从防守较弱的古北口打了进来……
看来情报摸的很详细嘛,常宇知道清军觊觎大明太久,数十年间在大明布了一个大大的情报网,里里外外都摸的明明白白,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眼睛。
常宇盯着地图皱着眉头沉默不语,崇祯帝和一帮内阁大佬则紧紧盯着他大气不敢喘一下,特别李邦华等内阁大佬,他们虽极力反对太监参政也担心又出一个魏忠贤,可心里明白的很,眼前局势危急,已到火烧眉毛了,能灭火的只有眼前这个小太监,论行军打仗他们加一起都不对手,只能自我洗脑:这不是参政,是打仗,和朝政两码事……
良久,常宇长长呼了一口气,崇祯帝赶紧道:“可有应对之策”
常宇苦笑:“来了就打呗,还能有啥对策”
崇祯愕然:“打怎么打”
李邦华也道:“常公公,京畿此时能调动的人马也就是唐通和马科加起来不过两万人,怕是不敌……”
常宇忍不住的翻了个白眼,说的好像有十万大军就敢打就能打的过似的,清军前几次入关,哪次明军不是十几万大军给人家当保镖,一路护送清军抢劫杀人放火,当然这话不能直接说出了,于是道:“城中京营尚有数万……”
“京营动不得”话未说完王家彦便急急打断:“京营乃守城之用,京城为重不可调走”。
常宇微微一笑:“清军不会攻城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