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秦圣皇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八月鲤鱼

    只见他立刻辞别了悟尘,直接回宫,想要去找秦王问问,是否了解关于禹皇鼎之事。

    秦安隐隐觉得,但年所发生的一切,或许并没有那么简单。

    这九尊禹皇鼎,或许隐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

    ......

    在王宫的御花园中,秦安见到了秦王,此时秦王正在安心的在池塘边钓鱼,对于秦安的到来根本就不去过问。

    只是指了指一旁的藤椅,示意秦安坐下。

    “可是遇到了什么问题”

    秦安落座之后,秦王立刻发问,显然他也并不像表面上那么淡然。

    毕竟偌大的国家,说放手便放

    手了,有时候秦王也担心秦安到底能不能将大秦治理好。

    一方面他觉得秦安有这个能力,另外一方面又感觉自己好像一夜之间成了无用之人,因此心中很不是滋味。

    便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如今见到秦安来找自己,秦王还是很开心的。

    因为这让他感觉自己还有用处。

    只是很可惜,秦安来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询问国事。

    “我想知道关于禹皇鼎之事。”

    秦安开门见山的问道,而此言一出,秦王不可置信的看向秦安。

    “外界传言是真的,你真从秦水河中找到一尊禹皇鼎”

    其实当初秦安得到禹皇鼎之际,这件事便已经传回咸阳这边了,只是那时候并没有人相信罢了。

    后来秦安返回咸阳,两人也一直没机会说起这件事。

    实际上是秦安最近忙忘了,今日经过悟尘提醒这才想起来。

    只见他略微颔首,从储物袋中取出了那尊四足方鼎。

    秦王见状,立刻便抛下手中鱼竿,迫不及待的来到禹皇鼎旁边,仔细的观察着。

    良久之后,秦王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冲着秦安点头说道:“你果然便是那传说中的天选之人,此物,的确是禹皇鼎!”

    话罢,秦王命秦安小心收好此物,然后便带着他离




第419章禹皇鼎的秘密
    秦安眼前这尊禹皇鼎,与他此前得到的几乎并无二致,外观一模一样,只是其上雕刻的铭文略微有些不同。

    至于到底何处不同,秦安也说不上来。

    他曾经仔细探寻过上面的铭文,并且试着以自己的灵力沟通。

    但这一切却并没有任何效果,反而让秦安感受到头昏脑涨,仿佛醉酒一般的感觉。

    就这样观察了一番之后,秦安将目光转向秦王身上。

    只见秦王眼中满是憧憬之色,凝望着面前那尊禹皇鼎,眼眶甚至有些发红。

    “这是我秦家先祖的荣耀象征!”

    秦王仿佛对待自己心爱之人一般,小心翼翼的摩挲着禹皇鼎鼎身。

    缓缓诉说着,数千年前的往事。

    当年禹皇治水,最终留下九尊禹皇鼎之后便什么消失了。

    传说那时候禹皇鼎分别被放在天元大陆最高的九座山峰之上,这九座山峰,合称为九界山。

    在那个年代,天元大陆有数之不尽的高手,便是跨越到修行第二步的强者,都数不胜数。

    许多人都认为,是因为禹皇鼎凝聚了整个天元大陆的气运。

    正是因为禹皇鼎的存在,导致天元大陆灵气无比充裕,所有修士都能享受到气运临身的加成。

    所以才会造就出那样一个高手辈出,人杰地灵的世界。

    只是不知从何时开始,天元大陆渐渐流传出一个传言。

    得禹皇鼎者,得天下!

    于是乎,无数修士为了争夺权力,争夺天下,展开了一场绵延数百年的惨烈战争。

    在那一场战争之中,没有阵营,没有国仇家恨,有的仅仅只是对权力的渴望。

    战争的惨烈程度超出所有人的想象,那一战之后,天元大陆修士陨落了九成九。

    导致修行出现断层,许多强大的武技跟功法就此失传。

    同时失传的,还有天元大陆的气运。

    七国崛起之际,已经是那一场大战的后期了。

    当时七个年轻人如七把利剑,一句结束了绵延数百年的战争,并且各自获得一尊禹皇鼎。

    至于还剩下的两尊禹皇鼎,早已经在数年前的战争中丢失。

    有人说那两尊禹皇鼎早已经被毁去。

    还有人说可能一直隐藏在某处,等待着天选之人的出现,让尘封的宝鼎重现于世。

    总之一切众说纷纭,不过无论怎样,天元大陆终于迎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平稳与安定。

    百姓们重新繁衍生息,断层的修士一批一批的重新出现。

    但却再也没有人,踏入过修行之路的第二步了。

    有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场诅咒。

    来自禹皇的诅咒。

    他费尽心力为天元大陆治水,最

    终留下九尊禹皇鼎镇压气运。

    但就在他离去之后必究,后背子民竟然为了争夺九尊宝鼎而掀起了如此惨烈的厮杀。

    此举已然引起上苍震怒,因此降下诅咒责罚。

    这样的说法在多年以前几乎深入人心。

    但回过头来对于秦王这种掌权之人来说,却是半点可信度都没有的。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上苍吗

    秦王不信。

    作为一国君王来说,上苍可以有,但只能是他自己。

    秦王更加愿意相信,一切的源头都在九尊禹皇鼎身上,只要能集齐九尊宝鼎,天元大陆说不定会恢复往日荣光,诞生出一批又一批的绝世强者!

    或许,冥冥中一切自有定数,一切,都是宿命的安排,一次又一次的轮回。

    数千年前,因为禹皇鼎而掀起的蔓延整个天元大陆,持续数百年的战争。

    恐怕在不久之后还会再一次爆发。

    只不过这次,参与这一战的人从天下修士,变成了大陆七国。

    但大家的目的其实都是一样的,为了天下,为了权力,也为了,集齐那九尊禹皇鼎!

    此时此刻,秦王脸上写满了激动之色,他死死的拽住秦安的双手,郑重其事的嘱咐道:“我儿记住,无论付出任何代价,一定要集齐九尊禹皇鼎。”

    “这是我秦家列祖列宗数千年来的最大期望,也是我们秦人真正崛起的最好证明!”

    “为父已经



第420章科举开幕
    从大秦宝库中归来之后,秦安整个人更加发奋刻苦,每日天还没亮便开始上朝,深夜时分才离宫返回自己宅邸。

    在他与朝堂之上群臣的努力下,大秦的一切走上都走上正轨。

    最近几天,连续好几艘楼船入海,王贲亲自为秦安训练的水军,已达十万之众,如今全部在秦水城驻扎。

    秦安最开始拟定的一猎鲸充当海上训练的方式很奏效。

    现在已经出航的大秦楼船,几乎每天都能带回来一条巨大的鲸。

    鲸肉,鲸油,几乎能够供给整个大秦的军队,并且鲸油还有富余,可制作成燃料与灯油,补贴军费。

    不要小看这点,要知道单单是猎鲸所带来的利益,每年便可以剩下上百万灵石的军费。

    这些灵石用来发展国家,大秦势必腾飞!

    如今朝中内外,一片欣欣向荣,此前六国攻秦所带来的创伤,以及当初秦政所留下的一个个隐患,尽数被秦安一扫而空,如今已经可以拍着胸脯说。

    大秦上下,海晏河清!

    便是在这种时候,酝酿了将近两个月的科举,终于要拉开帷幕了。

    此番咸阳城内,早已经人满为患。

    从各国来此的青年才俊们,几乎将所有酒肆客栈挤的满满当当。

    这可了坏了客栈酒肆的掌柜们,一个个恨不得秦安天天开科举,好让他们赚的盆满钵盈。

    最近几天时间,秦安一直都在跟群臣商议科举的细节。

    科举召开之处目前定位学宫武苑。

    此前悟尘已经带着武苑的学子们腾出了一半地方,成立学宫,不过看规模还是太小了,未来秦安还准备继续扩建。

    由于是第一次科举,对于秦安来说一切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所以他暂定的科举项目,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乃是严格的审查制度。

    对每一名前来参加科举的青年才俊们进行全方位的审核,包括哪里人士,家中可还有人,是否有长辈亲属在他国曾经,或者现在在做官。

    以及最重要的,查清楚过往是否有作奸犯科之辈。

    以上种种,乃是秦安特意敲定的,其目的便是筛选出有人想要通过科举混进他大秦朝堂。

    毕竟现在的大秦,可是无时无刻不吸引着大陆诸国君王的眼神呢。

    至于科举的第二阶段,便是秦安钦定的主考官张义,以及一众当世大贤共同出题的策论文章。

    所谓策论文章,考的其实并不仅仅是学问。

    最重要的是辨认机锋,从字里行间中体现出治国才干,以及本人的理想与倾向。

    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这也是为什么秦安命令张义为主考官的原因。

    若是这的将这一切都交给那群老学究,大文人们来挑选官员,保不齐这帮大贤们会给他找来一堆死读书的书呆子。

    这可不是秦安想要的。

    以放荡不羁,从来才能取胜的张义作为主考官,刚好可以中和一下那群老学究骨子里的酸腐之气。

    此番经过报名,参加第一届科举的青年才俊,有数千人之多。

    这群人大概六七成都通过第一轮的审核,至于第二轮,才是真正的残酷。

    秦安规定最多百人入选,其他再优秀的人,都必须要去往学宫继续学习,等待下一次的科举。

    当然,在学宫学习的待遇秦安给的很好。

    不但有灵石津贴,秦安还特许他们议政,这对于文人来说,可是天大的恩赐。

    据说现在有许多人还没等到参加科举呢,便已经去学宫报名了。

    其实这数千人中,要说有真才实干之辈,绝对不仅仅一百人这么少。

    但秦安也是没办法的,他必须要在此次科举中安插进最好六成的贵族子弟。

    因此来平息贵族们的不满情绪。

    要知道现在虽然朝堂之上是秦安的一言堂,但在其他地方啊,其实依旧是贵族在把持一切。

    单个贵族秦安自然不怕,随随便便斩杀便是了。

    但全国的贵族力量集合在一起,饶是秦安都忌惮三分。

    所以暂时来说,给他们个面子是必须要做的事情,等到未来秦安的权力越来越



第421章鲤鱼跃龙门
    科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因为是第一次科举,因此造成规模空前盛大,无论是前来参加科举的,还是在外看热闹的,都比比皆是。

    整个学宫被围聚的水泄不通,到最后秦安都不得不暂时离去,回宫中等待消息。

    毕竟他今日乃是微服而来,一会万一被眼尖的百姓们认出来,可是要引起极大轰动的。

    甚至有可能导致学宫中的学子们无心考试,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返回宫中的秦安一直都在时刻关注着正在召开的科举,整个宫中的太监宫女全部出动,往返于学宫与王宫之间传递消息到秦安手中。

    秦安整个人的心情,也一直处于亢奋状态,毕竟此番科举过后,大秦将翻开崭新的一页,无数能人异士都将聚集在他麾下,任凭差遣。

    这种感觉很难用言语来形容,饶是秦安心志坚定都不免有些纷乱,可想而知他对这科举是有多么看重了。

    傍晚时分,科举的第一轮面试终于宣告结束。

    数千名参加科举的学子,最终有七成通过。

    至于那没有通过的三成,究竟是什么原因,自然众说纷纭,不过这些人的资料,已经全都出现在了秦安的案头之上。

    有些人只要稍微仔细一点探查便可查出,来自其余诸国身上的影子。

    这群人未来甚至连在学宫继续学习的机会都没有,秦安会将他们的资料公布出去,让整个天元大陆的人都知道这群人的身份,好好恶心恶心他们背后的人。

    本来秦安还以为,这一次带着别样目的参加科举的之人会更多一些。

    但最终只有三成,刚好在他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1...146147148149150...2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