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培养手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夏闰羊
当然,危机背后总隐藏着巨大的机遇。
受损最严重的三个县——涉县、武安县和梁期县,因为县内的世家、地主和富商被黑山军全部掳走,故此,这三县境内的土地也都像如今的关中那样,俱都成了无主之地,而袁绍麾下的有识之士们也俱都看出,从这里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
以沮授和田丰为首,他们知道,要是能够在这三个县境内实施大范围屯田的话,用不了两三年,只要这三县不在最近的一两年之内遭遇太大的自然灾害的话,他们就有把握在这一两年之内,就为袁绍军彻底解决军粮不足的问题。
可以送,这两个袁绍麾下最有见识的谋臣完全是出于公心。
而以审配为首的地方派和以郭图为首的颍川派,他们则试图将屯田之事抢在自己手中,在为公家做事的同时,为他们自己,以及他们自己所在的家族谋福利。
也幸好,审配在此次黑山军之乱中的拙劣表现,让原本极为信重他的袁绍大失所望,故此,此次三县屯田之事,袁绍首先便将以审配为首的本地派属臣排除在外。
最终,三县屯田任务分配的结果,涉县和武安县,交由田丰主理,梁期县和邯郸县,则交由辛评的弟弟辛毗主理。
之所以被邯郸县也算在内,正是因为沮授的儿子沮鹄无能,牵累得邯郸县在黑山军之乱中,人口损失炒股了武安县。
单是沮鹄一个人,就让邯郸县一下子损失了上万守军,其中大部分都是青壮,而且,都是受过几年训练,有经验的守军啊!
由此,原本应该交由田丰一个人主理的屯田事务,因为沮鹄的事,被袁绍分成了两份,交给了田丰和辛毗二人负责。
至于袁绍麾下的南阳派属臣,现如今,比较知名的也就剩下逢纪一个人,许攸被黑山军神不知鬼不觉地在邺城之中掳走了他的全部家人,由此,得知此事的许攸不得不夜奔到了黑山军中,选择主动投效到了张燕的麾下。
而许攸也是袁绍麾下谋臣当中,第一个从蛛丝马迹之中看出发动此次黑山军之乱的幕后黑手,并不是张燕或者他手下能够做出的事情。
魏延、法正和魏明在得知张燕的奏报之后,再一次不得不叹服,他们的公子金珏看人还是那么的准。别看许攸此人自私自利,贪得无厌,而又极为狂妄,但是,此人不但极富才智,分析别人的时候,往往能够看透本质,而且,他极为重视自己的家人。
若是当初,金珏建议张燕在邺城之中,掳劫走其他袁绍麾下重用谋臣的家人,那些人未必就会像许攸这样,选择如此决然地出走袁绍麾下,投靠一个山贼头目。
在历史上,许攸最后之所以选择背叛袁绍,投奔到曹操麾下,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官渡之战进行到最紧关节要的时候,身为留守的审配,居然因为许攸的家人犯法,而将其犯法的家人关了起来。
这样,重视家人的许攸在得不到从袁绍那里得不到宽宥自己家人的令旨时,如何还会为袁绍效力呢!
顺便说一下,自从刘璋突然从益州出兵,亲自率军出益州,试图从刘表手中夺取荆南四郡,并且,目前战事已经向着对刘璋极有有利的方向发展了。得知这一消息的张燕,已经彻底降服于金珏了。
张燕不但派人通知魏延和魏明,说明他自己准备投效金珏的心意,而且,他还派出使者,准备间道前往益州,准备正式向金珏称臣。
对此,许攸作为张燕手下的谋臣,也极为赞成。
这个时候,许攸已经明白,他是着了金珏的道了,不但是他和自己一家人,而且,可以说,整个冀州,不,应该说是整个河北,全都被金珏玩弄于手掌之间了。
。
第953 两拨使者
现在想来,许攸如何不明白,若不是金珏制订出了所谓的黑山军计划的话,他的家人又怎么可能被黑山军从原本固若金汤的邺城内城之中被劫出城呢
这一点,别说是许攸这个谋士了,就连另外一个有同样遭遇的牵招,也猜到了。
再说回袁绍,非常巧合的是,就在钟繇率领朝廷使者团抵达邺城的第二天,孙权派到邺城,求见袁绍的使者也顺利抵达了。而孙权派出的使者团,为首之人,正是江东第一名嘴虞翻。
这一次,对于自己此次出使袁绍要完成的任务,虞翻心里面是有抵触情绪的。
可是,面对新主孙权的一再恳求,作为臣子的虞翻最后还是不得不答应了下来。
即便孙权没有表现出来,可虞翻知道,如果他真得敢拒绝此次出使任务的话,他自己和他的家人性命难保啊!当初,孙策在挑选负责出使汉献帝使者的时候,首选之人就是虞翻,可是,其他人都不知道为什么,虞翻居然拒绝了。
当初,虞翻顶着压力,单人匹马进入南昌县,去劝服华歆的时候,都没有皱过一次眉头,可是,出使许县,怎么看都是一个肥差。
结果,孙策并没有在此事上强逼虞翻,而是另外选择了张纮作为使者,出使许县。
到现在,曹操因为孙策的突然病逝,以及刘备突然出兵渡江,打算夺取江东,便转变了对江东孙氏一族的态度,转而选择了周瑜。
就此事,张纮进谏过曹操好几次都无果,一怒之下,曹操让人将张纮暂时软禁了起来。
现在看来,当初别人眼中的肥差,一下子就变成了极有可能丢掉自己性命的差事。
接受此次出使任务,虞翻之所以心里面会有抵触情绪,并不是他反对孙权公开与袁绍结成联盟,并主动推举袁绍担任这个联盟的盟主,为此,孙权表态,愿意接受盟主的调停,主动与刘表一方休战。
真正让虞翻抵触的地方,就是孙权麾下武将们提出的那个由袁绍为主导,集合所有反对曹操,反对汉献帝乱用其皇权的势力,大家伙一起重新公开推举另外一个刘氏皇族为天子,与曹操和汉献帝相对抗。
此时的虞翻,有些像曹操麾下的荀彧,他本人即便效忠于孙权,效忠于江东孙氏,可他的内心当中,还是有些心怀大汉,心怀刘氏,并不愿意这么做。
但是,当当面亲眼看孙权在提到汉献帝的时候那副咬牙切齿的样子的时候,虞翻心里面明白,即便他硬顶着不肯为此事而出使袁绍,这位年轻的主公也会派其他人为了此事而出使袁绍的。
虞翻也知道,若是他自己承揽可这个重任之后,就能够比其他人争取到最好的结果。
那,对虞翻而言,什么才是最好的结果呢
这个最好,并不是针对孙权而言,而是针对刘汉而言。
接受这个重要任务的时候,虞翻心里面已经做好了打算。此次,他出使冀州,见到袁绍之后,争取劝服袁绍迎立其他黄祖为天子,而不是孙权等人公推出来的刘和。
刘虞名义上是汉室宗亲,可是,实际上,他并不是真正的皇族。
现如今的大汉朝,即便天下各郡县先后遭遇到了黄巾军之乱、以及关中军阀相互征伐之乱,可从汉光武帝刘秀时期,就分封的刘姓诸侯王并没有完全消失。比如说,之前被袁绍派张闿暗中刺杀的陈国国王刘宠,就是真正的汉室宗亲。
刘宠死了,可是,他的儿孙、兄弟活着的还有很多。
故此,在出使之前,虞翻向孙权直言不讳地说出了他心中的这个打算。
对此,孙权倒是无可无不可,因为,对他而言,袁绍只要肯和他结盟,并真得迎立了新君顺利登记,与身处长安城的汉献帝刘协分庭抗礼的话,虞翻此次出使,就是成功的。至于是哪个‘倒霉蛋’在袁绍的扶持之下,当上了新的大汉皇帝,孙权根本不在乎。
当然,还有一种十分特殊的情况,即便达成了孙权想要让袁绍推举新君登记,但从结果而言,虞翻此次出使却是失败的,那就是——除非袁绍与他的堂弟袁术一样蠢,在这个时候,选择自己当皇帝。
作为朝廷,汉献帝派来的使者,而且,钟繇还是先到的,可是,让钟繇万分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第二天,袁绍居然只派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官通知朝廷派来的使者团所有成员,延后与使者团的会面时间。
钟繇派人一打听,这才知道,袁绍一听说是江东孙氏一族派来的使者,便主动推迟了与钟繇等人见面的时间,而是非常出人意料的,亲自带人到内城的城门口,去迎接对方。
宾主双方来到会客大厅,袁绍落座之后,虞翻依照礼仪,先是行礼,接着,呈上孙权写给袁绍的两封信。
袁绍看完第一封信之后,脸上并没有太大的喜色。
因为,在得知刚刚接替孙策,继任江东之主的孙权居然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派使者求见自己的时候,袁绍就已经跟自己麾下的谋臣们讨论过,大多数人都认为,孙权此来,一是对方想要和袁绍军公开结成联盟,二恐怕就是想要求袁绍尽可能快的出兵,从北方攻打徐州,从而逼迫刘备从江东撤兵。
结盟之事,所有谋臣都一致认为,可以与孙权结盟,但是,出兵一事,却是不能够答应对方。
与孙权主动结盟这件事,因为现在的刘表自身实力被大大削弱,故此,即便孙权与刘表之间有着极大的私怨,但是,这两个原本实力较强的势力现如今都有些不稳,故此,袁绍相信,有他出面调解的话,这两个势力短期之内会相互和解的。
只是,让袁绍没有想到的是,孙权在第一封信中,就已经主动提出,只要袁绍肯接纳自己为盟友,他便会主动派出使者,与刘表讲和。
说到底,杀了孙策的仇敌黄祖已经被孙策手刃。
。
第954 会稽虞翻
对于江东如今的乱局,袁绍在不久之前的一次会议中,与一众谋士们讨论过此事。
刘备如果夺取整个江东,取代孙氏一族,这对袁绍而言,是有些不利的。
一则,刘备是公孙瓒的发小,他起兵的时候,公孙瓒也出过一些力,故此,刘备天生与袁绍之间,有一定的嫌隙。
二则,相比于年纪尚幼的孙权,显然在徐州已经能够独抗曹操连续两次进攻和孙策一次进攻的刘备,更加难对付,如果让刘备再全取江东的话,这对将来袁绍平定天下是不利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至于被曹操利用汉献帝的圣旨挑拨起来的周瑜,袁绍心里面对他也不是很喜欢。
一方面,周瑜毕竟之前还是孙策的臣属,以下犯上,自古以来,就是为君者的大忌。
而周瑜能够一下子当上扬州牧,那是汉献帝,是曹操的恩典,与他袁绍没有任何的关系,故此,一旦以后袁绍出兵平定天下的话,周瑜便会是曹操天然的盟友。这同样是袁绍不能容忍的。
另外一方面,金珏将周瑜列在了大汉谋士排行榜第四位,这个排名远在袁绍麾下沮授和田丰的排名之上。
只要是人,几乎都喜欢与人比较,更何况,袁绍如今的实力的确是雄踞天下第一,说他是虎视群雄都一点不为过。手下的谋士不如曹操也就罢了,毕竟,荀彧和郭嘉之前可是在他麾下效力过,而一个不知名的小年轻却被排在前列,别说是袁绍,就算是当事人沮授和田丰心里面多少都也有些不服气。
在袁绍看来,这三方势力如果能够在江东继续混乱下去,才真正符合他的心意,可是,那只是最理想的状态,实在无法继续维持这种状态的话,袁绍宁愿小娃娃孙权能够将刘备和和周瑜都击败。
慢慢抽出第二封信,袁绍将信粗略看了一边,不由自主地深吸了一口气,他急忙定睛又将信中的内容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又看了三遍,这才长出了一口气,抬头看向了虞翻,朗声说道“虞先生,这第二封信上所写的内容,真得是你家公子的心意吗”
虞翻江东名士的大名,尤其是他嘴皮上的能力,经由金珏的传播,几乎早就已经被流传到了大汉各个州郡之内,故此,袁绍得知他就是虞翻,言语之中带着欣赏和笼络之意。
“启禀袁公,自然是真的。临来之前,我家二公子亲口所说,想那刘协,当初在一众忠臣的保护下,千难万险逃出关中,回到洛阳城,他如果继续在洛阳城里当他的大汉天子,天下诸侯没有人对他不敬的。可是,他偏偏就听信了身边佞臣的谗言,不但将曹操引了进来,还主动被曹操迁到了许县。
结果呢,世人都认为聪明的他,现在就如同一尊麻布做的傀儡一般,已经被曹操那阉竖之后完全操控在了手中,一如当初的桓灵二帝,被曹腾和张休所掌控。袁公,他曹操昨天能够利用圣旨诱惑下邳陈氏一族背叛刘备,今天能够利用圣旨挑动周瑜背叛我家公子,那么,明天呢
明天,曹操说不定就能够再次利用圣旨,挑动袁公您治下的大世家也背叛了您,故此,我家公子才会提出这个建议,还请袁公能够多多思量。”虞翻闻言,毫不掩饰地将孙权的心思当众全部说了出来。
袁绍闻言,却是点了点头,并未立即表态,他将孙权的两封信都交给了自己身边的侍者,这名侍者会意,立即将这封信转交给袁绍麾下的一众谋士们。
只不过,不知道为何,明明坐在左席第一位的沮授拿到这两封信的时候,已经是最后了。
虞翻将这个小细节看在眼里,心里暗自吃惊,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心说,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正是没有想到,这个袁本初有贤才却不知道尊重,别看他现在的实力雄踞群雄之首,可他居然如此对待自己麾下最重要的谋臣,这样的人真的能够称为天下之主吗
要知道,无论是刘备,亦或是孙权,对他麾下的重臣都是敬重有加,不敢有半点不敬之处。在江淮间,刘备三顾东城,这才请得鲁肃出山为自己效力,已经在天下被传为了美谈。
而孙权呢
哪怕张昭、秦松和陈端向他提出与周瑜和解,妥协的建议,孙权也并未因此而冷落这三个之前被孙策看重的谋主。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孙权如今身边得用的智谋之士屈指可数,周瑜和鲁肃,一个为敌,一个成了敌人身边的重臣。
想想看,无论是沮授或者田丰任意一人在刘备或者是孙权手下的话,早就被这两个诸侯奉若神明一般供起来了,对其言听计从了。
以前没有接触过,虞翻不敢对袁绍未来的成就有所妄言,可是,今日一见,真的是言过其实。袁绍手下一个小小的侍者居然敢当着众人的面,如此编排沮授,更为重要的是,他还发现,对于这种现象,袁绍的手下,也包括沮授在内,似乎都已经习以为常了,这让虞翻心中如何不惊讶呢
待到沮授看完之后,虞翻看了一下众人的脸色,不意外,唯独只有沮授一个人的脸上也许是因为信上的内容而变了颜色。
就在沮授刚想要站出来第一个表态的时候,却被一旁的逢纪抢了先。
逢纪一开口,却是问了虞翻一个与孙权信上内容毫不相关的问题,道“虞先生,在下南阳逢纪,请问,江东现在的形势,如何,你家公子有能力抵挡得住刘备和周瑜的两面夹击吗”
袁绍听完逢纪问得问题,微微颔了颔首,显然他很是满意逢纪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问出了袁绍的心思。
想要和袁绍结盟,这并不困难,但问题是,孙权一番有没有与袁绍结盟相匹配的实力。
现如今,天下各诸侯当中,有实力且与袁绍结盟的诸侯有二,一是曹操,二是刘表。
。
第955 真正的第一拨使者1
可如果孙权现在无法抵挡住刘备或者周瑜的进攻,其势力会很快被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势力侵吞掉的话,袁绍与之结盟,不但没有任何的益处法,反而会让袁绍为此而蒙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