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平天策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无罪

    他身前的部将躬身身体,面上尽是苦笑,大帅,我先前也是不信,只是多方消息都是如此,连韦睿部传递回来的消息也是一样,便不可能有误。他对阵杀死席如愚,连杀数名北魏神念境修行者,死在他和剑阁手中的北魏修行者不计其数,又将席如愚十几万大军和杨癫的数万白骨军拖在江心洲和北岸,令北魏大军无法提前布防,他领军数千,但在韦睿部赶到之前,杀死的北魏军队就已上万,这是真正的不世奇功!

    这名部将跟随萧宏多年,他当然十分清楚萧宏此时的心情,早在钟离之前战报连连传来时,他就明白萧宏是想铁策军和林意消失在钟离。

    但钟离的大捷,却是让他都不由得感到振奋不已。

    只是这种欣喜振奋的情绪,他不敢在萧宏的面前表现出来。

    不世奇功不世奇功。萧宏连连重复两遍,心中却顿时生出浓浓的悔意。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那林意在他眼中早就是建康城里一个破落户,而且还是林望北的儿子,他当然不能让林意和萧淑霏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

    正是因为直到自己的女儿聪慧至极,在他看来,无论嫁入哪个大族,都会为萧家赢得足够的利益,萧家在南朝的地位就会更为稳固。

    正是因为太过看重,所以才不想有丝毫意外,才会让萧锦特意去眉山让林意选择。

    谁会想到林意竟会忤逆他的意思,谁又想到,林意竟然能走到这样一步。

    他胸口生闷,心中连转,一时无法拿定主意,也就在此时,营帐外却是人声沸腾,马声嘶鸣,随即许多脚步声急如骤雨,朝着他的营帐而来。

    钟离大捷,韦睿大将军又急报传来,他所率军队损伤甚小,已分出一部,朝着三王堡掩杀。

    随着十余名边军大将鱼贯而入,一名老将直接对他躬身行了一礼,道:请萧大帅下令大军出击,以现在军情,五部边军同时反击,必定大捷。

    萧宏深吸了一口气,他的心中愤怒无比,双手在袖中不断的颤抖。

    这是真正的逼宫。

    但他心中十分清楚,若是今日他的意见还是和这些边军将领相悖,恐怕顿时会引起哗变。

    战事紧急,将军便不得空闲。

    数十辆马车和五千精骑,在月夜之中朝北疾驰。

    其中一辆马车的车厢里,容意和韦睿挨坐在一起。

    马车的车厢空间不大,有些局促。

    容意的神情也有些局促,有些不安。

    陈尽如求情,让你跟随在我身侧,你师从九宫真人,我再将我所知传你,你在大军中作为阵师,前途远大,为何如此不舍?韦睿靠在软垫上休憩,看着他心绪不宁,便淡淡的问道。

    我在眉山之中立过誓,这和前途无关。容意有些难过,微垂下头,轻声道:若是他们真远去党项边境,也不知有多少艰险,剑阁凋零,军力也是不足。

    以林意此时战力,哪需要你做近侍,你做他近侍,我看反倒是他在战时要时刻注意你的安危。韦睿晒然一笑,他看着容意,眼中却是渐渐透出些感慨的神色。

    陈尽如所说不错,这的确是一名太过干净的年轻人。

    你是真想不到陈尽如让你跟在我身边的意义所在?他看着显得有些难过的容意,轻声说道。

    容意愣了愣。

    他不太明白韦睿这句话的意思,难道除了让他跟随韦睿学习阵法符文之外,还有别的更深的用意?

    你是林意身边的人,是和他生死与共的兄弟,你在我身边,便相当于铁策军和我明威军有了更深的联系。将来铁策军要是有事,难道你会不出全力?或者将来铁策军和我边军有冲突,我也会看在你的面子上,留些情面。这和权贵嫁女,也无太大区别。

    韦睿淡淡的笑了起来,陈尽如毕竟是天下最好的军师之一,你应该也绝对不会想到,他为什么会定下计策,让铁策军设法去党项边境。

    容意完全呆住。

    党项军队好不好应付倒是在其次,身为臣子,最重要的,便是要顾及皇帝的想法。

    韦睿看了他一眼,慢慢的说道:剑温侯和林意并肩而战,死在钟离,他之前原本就隐居在党项和我南朝交界之处,林意若是略微主动的表达出一些铁策军去镇守党项边境的意思,皇帝和剑温侯本有旧情,之前剑温侯隐居,他本身心有愧疚,再加上剑温侯战死,哪怕萧宏对林意诸多不满,哪怕有许多针对林意的言论传到皇帝的耳中,因为剑温侯的缘故,皇帝应该也会心软。

    顿了顿之后,韦睿看着完全说不出话来的容意,说道:更何况早在数年前,陈尽如就已经提出废重铠,重火毒的建议。

    废重铠,重火毒,是什么意思?容意对于这些原本并没有什么兴趣,但是这事关林意和铁策军,他便想问个清楚。

    以真元重铠和普通重铠破阵,随后重骑冲击的战斗方式,在百年前就无敌于天下,时至今日,无论南朝还是北魏,都依旧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投在炼制这些重铠的工坊,在战斗之中,也依旧十分倚靠这些重铠。但陈尽如觉得,今时已不同往日,重铠除了耗费巨大,运送不便,无法久战之外,还有无数无法弥补的缺陷,相比重铠,这百年间涌现的很多奇兵,若是大量配备,用在战阵之中,却十分有效,而且可以克制重铠。火器是一,用一些剧毒亦可,但这两项当然引起很多用惯了重铠战术的边军将领的抵触,尤其火器毒药激发,对敌我都是一样,杀伤有些难控。真正直接被否决的,是在皇帝看来,火毒杀伤太过可怖,有伤天和。

    韦睿想了想,道:党项便精于火器,只是党项匠师不足,制作比较粗鄙,若是配以我南朝的优秀匠师,制作出来的东西,应该十分精致和可用。




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员
    党项精于火器,但那些匠师所做的东西太过粗鄙,极好克制,但若是我朝巧匠加以改进,自然威力大增。

    在韦睿和容意在道途中提及陈尽如的真正用意以及党项的火器时,建康城中,一名老人摇着蒲扇,看着园子里的萤火虫,也说出了类似的话语。

    他的身周,围绕着凉亭里的这张石桌,加他一起,一共团坐了六个人。

    这六个人,都是南朝顶尖的大员,其中官职最低的,都是十三班的光禄大夫。

    说话这名老人身穿素色绸衫,微敞着胸,看上去十分随意,有些不羁,但他却是大司马王僧卞。

    再往上追溯数朝,大司马一职,原本是为了避免丞相权势太过集中所设,司武事,也就是分掉了丞相的兵马统筹权,到了前朝,大司马一职就相当于是天下兵马大元帅,总领兵权,位在三公之上。

    此时南朝也是沿袭旧制,但在南朝和北魏开战之后,皇帝令临川王萧宏统领五部边军,至少在南朝所有权贵看来,这大司马一职的实际权势,却是无形之中被削弱了大半。

    身在其位,便争其事,对于许多国之重臣而言,首先考虑的倒未必是个人的利益,而是规矩和体统,而是对于皇帝行事的约束。

    在他们看来,一国一朝,很多规矩和约束,其实就来自于这些大员的互相牵制。

    若是一国一朝完全以一个人的意思行事,那一错便不可收拾。

    但朝中大员互相牵制,互相约束,对很多事情,便能不断修正。

    此时坐在王僧卞的右手侧,一名身穿紫衫,耐心的在剥着一颗葡萄的葡萄皮的中年男子,连剥葡萄皮的姿态都显得很儒雅,不急不慢,他却是太子太傅李荣石。

    陈尽如虽然一步踏错,但仅凭着他过往数年就能让陈霸先在边军坐到那样的位置,若是再给他数年,将林意扶成下一个陈霸先,我也并不意外。

    他听着王僧卞的话,吃了一颗葡萄,笑了笑,道:今日里,林意的请赏信到了皇宫里头,我猜便又是他下的一招好棋。吃了那一次大亏之后,陈尽如的行事,要么更加谨慎细密,要么索性就是疯狂。

    哦?

    围坐着的这些大员顿时都十分好奇,请赏信,林意说了什么?

    李荣石一边继续剥着葡萄,一边微笑说道:他说愿放弃军功,只请皇帝宽恕林望北的罪过,让林望北告老还乡,安享晚年,或者让林望北重回军中领军。

    王僧卞听着释然一笑,一副早就已经料到的神色,那今日皇帝如何反应?

    皇帝正在寺中早课,原本正因为钟离大捷,他开始斋戒,焚香谢天,心情原本正平静喜悦,但看了他的信笺,却自然大怒。这样的大捷,惊世之功,天下尽知,接下来必定百姓轰动,大振士气,这样的功劳,哪里说放弃就放弃,说不要赏赐就不要赏赐?李荣石微笑道。

    李荣石对面一名身穿素色便服,面目五十如许,双鬓已经雪白的官员,他面色原本凝重,但听到此处,他却也已经听出了真意,顿时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个林意,身为臣子,哪怕的确是你的功劳,但皇帝还没有说是你的功劳,你便自以为已经是自己功劳,而且皇帝还未说封赏,你却好像吃定皇帝必定大赏,接着说要么让林望北风光享福,要么让林望北继续统兵,这不是相当于要挟皇帝,皇帝如何能不怒。

    王僧卞忍不住又是微微一笑,看着李荣石道:那皇帝如何说?

    皇帝倒是还在考虑,明威边军倒是有上将军上书,说想调林意去明威军。李荣石朝着他也是一笑。

    韦睿这个老狐狸。

    王僧卞心中高兴,面上却是叹息一般,摇了摇头,道:如此一来,皇帝自然更不愿意林意去边军占据高位,而萧宏也更不乐意。本来明威和定远这些将领就不太听他使唤,再来林意这样一个在眉山时就已经不卖萧家面子的愣头青,他在边军岂不是如坐针毡。而且北方边军原本很多都是林望北的旧部,哪怕只是让林望北到林意身边挂个闲职,很多边军大将恐怕反而会听林望北的一些意思。

    原本呢,皇帝估计最少想赐个十班以上的大将,封赏大量田地和银两,但现在林意和明威军这么一闹,如果大司马您明天上朝时再说上一两句,皇帝恐怕会觉得林望北呆在北边真的是祸事,还不如把他远远调离北边,和林意一起滚去党项,远离北方边军倒是不错。

    李荣石看着王僧卞的眼色便忍不住想笑,但他还是强行忍住,故作严肃道:缺兵少将的去镇守党项边境,此时又是用人之际,又要担心民心所向,皇帝给林意的将位,恐怕反而会往上提一提。

    那赐个神勇大将军倒是正好。

    王僧卞微微一笑,道:我听说党项人尤喜珊瑚,尤其是红珊瑚,在党项的价格惊人。林意将军既然立此惊人战功,我等也应该有所表示,便帮他想想办法,多帮他讨些红珊瑚,到了党项,他行事也更方便。

    李荣石和其余几名大员都是相视一笑,但旋即,李荣石却是真正认真起来,道:明日朝会,我却是要出声皇帝近日来在寺院中诵经时间只多不少,太过沉迷,而且之前他虽持斋戒,但也不穿僧袍,现在竟和僧人一样早课晚课,还穿僧袍,我倒是忧虑,长此以往,会变本加剧,会让他觉得很多事情便可以教化度之。

    史书上有不少仁义礼治,却不讲刀兵的王朝,哪一个不是迅速灭亡。

    王僧卞深深的皱了皱眉头,只是讲僧众和以慈悲治国不好,却需谨慎,之前太常卿便吃了大亏。若是太过触怒他,反而适得其反。

    李荣石凝重点了点头,他看了对面那名双鬓雪白的官员一眼,道:我和戚兄已经商量好了,明日我说列举近日来许多僧众所犯的恶事,戚兄便马上当朝怒斥我,说哪怕十指都有长短,僧众之中,自然也有不肖之徒,只是有些贼人假借僧人为恶而已。如此一来,皇帝总也不能将戚兄也责罚在内,到时戚兄便请命清查僧众,多少便能有些约束。

    王僧卞点了点头,觉得此等行事已算妥帖。



第五百七十八章 舍本求末
    钟离大胜,倒是便宜了萧宏。

    王僧卞左侧的一名紫衫中年男子有些感慨的看着阶边的流萤,若是敢听从我的意见,让陈霸先率军在元英返回洛阳的途中多处设伏,元英肯定无心恋战,他和邢恋的大军,哪怕回到洛阳,也必定元气大伤,折损更巨。

    太常卿为人忠直,连我等这种私下小聚他都坚辞不来,在他看来也有结党营私之嫌。不过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倒是很有道理,只要南朝长盛,不在乎一时得失。

    王僧卞淡然一笑,道:萧宏哪怕占尽了功劳,更得皇帝欢心和信任,但打了那么多场胜仗,却无法慑服军心,那些边军将领反而越发看他不惯,长久而言,是得还是失?

    今日听大司马一席话,倒是胜读十年书。

    他座下数人听得他谈笑风生,却是面容渐肃,都是感慨说了一句。

    其实王僧卞这话是并没有彻底说明了。

    这些话里真正的意思用建康城里破落户的粗鄙话来说,应该是这样的:萧宏这个傻球,以为死握着兵权,等到了机会打了胜仗就算赚了便宜,他是现成王爷坐久了,根本就不明白,打了半天仗,都没有多几个将军变成他的心腹,有什么用。

    不过这些大员都是真正的聪明人,这种未言明的言外之意,却是听的明白的很。

    现在北部边军大多数将领都是心向他这个大司马,而林意是真正新升起的将星,若是明日朝会,真的封了一个十班以上的大将,钟离之战的功劳一传遍南朝,这个铁策军的年轻将星,在民间会有何等的威望?

    正巧萧家脑子犯浑将林意往外推,他当然要好好安抚,收在麾下。

    如此一来,不管萧宏再如何权势显赫,再怎么获皇帝恩宠,那些军方的重要人物,还是照样以大司马为首。

    按今日来的最新军情,明日边军就应该攻下寿城了。

    李荣石笑了笑,在座都是心气相通的好友,否则王僧卞也绝对不会在他们面前说这样的话。

    萧宏的用兵谨慎和保守,是有目共睹。

    别说是南朝的那些将领和他们这些有见地的大员,就是北魏人都不太看得起萧宏的用兵。

    之前萧宏步步为营,以不断失地消磨北魏军队的战法,在北魏人看来简直是求一爽快而不能,北魏的很多将领,甚至给萧宏取名萧妇,意思是他和南朝的妇人一样,逆来顺受,都没有个主动。

    不过南朝边军的许多大将,却都不是省油的灯,在前朝末年,北魏是已经强盛,但南边的这些大将在前朝皇帝昏庸,各种补给都不足,吏治也混乱的情况下,却还是能够不让北魏占得便宜。现在这些将领,有许多本身就是前朝的大将,有些则是当时大将的部下。

    现在有了足够的支持,又凑得了时机,全力反扑之下,战绩便的确很惊人。

    在钟离大捷之后,这短短十余日之间,北部边军已经连收十四城。

    寿城是北部大城,之前北魏囤兵十万,在李荣石看来,应该是明日就可以攻下,但实际边军的动作比他预测的还要更快一些。

    在入夜之前,寿城的北魏军队便已经撤离了大半,只留少数在城中放火,虽然焚烧了不少街巷,但南朝边军迅速破城,却是连火势都没有彻底蔓延开来。

    此时,连后方的南朝中军都已经入了寿城,围绕着寿城内一座有着几百年历史的龙王庙,竖了许多营帐。

1...302303304305306...6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