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天策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无罪
连半圣中了都只能直接断臂求生,那我们中了,岂不是必死,恐怕连自残肢体都来不及。齐珠玑说归如此说,面色却是终究缓和了些。
我们中了应该是必死,但有些人中了却未必。白月露转头看了林意一眼,齐珠玑心中一动,顿时明白她的意思。他嘴唇微动,又要开口说些什么,然而就在此时,他和白月露林意却是都赫然转身。
城外官道上,即便是道路已经泥泞不堪,都响起了似乎比雨声砸地还要疾的马蹄声。
能够在这样的天气里狂奔的马,原本就是最好的军马,只用来传递紧急军情。
而且在雷声和雨声里,那名马背上的骑者也在疾呼!
北魏中山王元英统军连破固城!宿城!泗城钟离危急!
沿途驻军,急速去援!
隐隐约约,随着那名骑者的连续狂呼,齐珠玑听清了疾呼的内容,他的脸色剧变,不可置信的叫了出来,什么!
白月露深吸了一口气,心中也不只是惊还是喜。
即便是她,也还未收到这样的军情回报,一是应该出于天气原因,那些传递最为快速的狼烟信鸽飞鹰甚至传声法都不可用,二是这军情对于南朝军方而言太过紧急,所以传递的比她和齐珠玑的手段都来得更快。
最为关键的是,连她也不知道中山王元英亲至,而且先前收到的军情是在刑恋大军还在固城被阻,现在却是连宿城都被破,由此可见这攻下两城的间隔时间极短。
林意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来得太快。
这种疾口报是军方最紧急下达军令的方式。
只有在前线军情紧急到十万火急时,才会用这种可以让沿途军队尽快做好准备的方式,才会让所有一切能够参战的军队,全部去援。
这数日间,他也和白月露魏观星等人议论过数次军情,即便对整个战局并不算清晰,但只是那几个地名一报出来,他便已经明白发生了什么。
宿城囤积着蓝怀恭部的大半粮草,连宿城都失去,便说明蓝怀恭部已经大败。
而接下来若是道人城泗城和钟离城一失,这支魏军不仅可以长驱直入,甚至对建康都产生威胁,而且还可以侧转,攻击边军的后翼,到时大多数边军,恐怕会腹背受敌,一些囤积军械和粮草的重镇都恐怕会很快失去。
元英是想在冬季到来之前,就彻底击败我南朝边军大部?林意太阳穴跳动了数下,他确定对方便真的是这样的意图。
还有个消息不知是好是坏。
白月露低头,看着自己被雨溅湿的衣角,道:剑温侯已经出了稻城,他虽然没有特意赶来凑着倪云珊和你的戏,但是按照确切消息,他是真的已经出了稻城。
第三百八十四章 掀幕
林意明白她的意思。
剑温侯受平蛮郡毕家门阀所邀,从隐居的稻城出来,原本必定是要对付剑阁,但现在军情危急,铁策军必定火速去援,这剑温侯按理不可能不顾全大局。
只是说了这几句,洛水城已经被彻底惊动,到处战马嘶鸣。
暴雨之中本身便诸多不便,整个铁策军军营看上去也是一片混乱。
但在这一片混乱之中,有数声沉着的军令声响起。
只是片刻的时间,雨声虽隆,但整个铁策军军营便已沉静下来。
白月露随着林意下了城楼,雨水很快就打湿了她的头发,她看似有些不愉快的皱了皱眉头,但却并非因为这雨。
南朝优秀的将领的确远远多于北魏。
很多军士天生不如北魏的军士悍勇,但是在南朝将领的统御下,却依旧能够发挥强大的战力,这铁策军当然不算正规边军,但魏观星这样的边军老将只是调教没有多久,给她的感觉便已经比绝大多数北魏军队强出太多。
车马不足。韩征北一个手抬起,放在眼前挡雨,看清了林意所在便已经心急火燎的赶了过来,一开口便说了四个字。
林意这些时日虽然最多考虑的是修行的问题,但他十分清楚,铁策军几乎都是步军,平时出征都是各自带最多十余日战斗所需,之前考虑要长途跋涉,便已经在着手解决这车马运送问题,但这变故来得太过仓促,肯定是来不及了。
分成两拨走,调一些马帮来帮忙。
林意还未回应,魏观星的声音便已响起。
顺着声音转过头去,林意看到魏观星和铁策军数名将领走来,他知道魏观星肯定已有考虑对策,便点了点头,依旧未来得及说话,营门口已有急剧的马蹄声响起,随之便是一声大呼:铁策军右旗将领林意何在!
林意在此!林意挑眉,大喝一声。
看着雨幕中那人的官服色泽,他便猜出对方是兵部的人。
铁策军接令!速至泗城,二十日内必达!
果然,那骑者在营门口翻身下马,递了官印便直接宣读军令文书。那军令文书上兵部朱印和墨迹原本都还未干,此时雨水一冲,便瞬间模糊。
接令!林意知道军情紧急,也不纠结,示意营门口军士收下军令文书的同时,眉头却是不由得微微蹙起。
他出身将门,对北方那些州郡烂熟于胸,洛水城到泗城,以铁策军这样的步军行速,正常行军都要在三十日左右,更不用说这是雨季。
二十日,赶到泗城应该也是极限,铁策军如同强弩之末。
只是林意很清楚,这应该也是兵部那些有经验的官员做出的估算才下达的军令。
形势太过危急,他断然不可能推诿。
我安排三百军士,你和军中修行者先行,我剑阁众人和杨鲲除外。魏观星抬头看了一眼天色,雨水顺着他的乱发如条条透明蚯蚓在他脸上游走,他也是一脸的沉重,元英如此疾攻,看来是想抓住萧宏刚刚掌管边军,调度必定多有失误,若是蓝怀恭无法阻止元英,元英后继的部队越过道人城,肆意在边军后方袭扰,萧宏统兵必乱,我南朝必定大败。你们先行,尽可能在十五日之内到达,我们后继铁策军,应该会在二十五日左右到达,我设法调度,尽可能保证战力。
剑阁不随我去?林意略微沉吟,问道。
战力不可尽显,而且中山王元英之前所有战役,都喜欢用奇兵断敌军军需,连攻城战,他都是想方设法,先对对方屯粮重地造成合围之势,迅速破去。他在北魏有中山狼之称,但在我看来,他也是抢粮王。魏观星道:铁策军修行者不少,想必也入了他的眼,沿途他应该会按排军队袭扰。
有你和沈鲲,再加剑阁,保住粮草军械当然不成问题。齐珠玑微眯着眼睛,道:只是只有三百军士和我们先行,剩余铁策军大部无法在既定时日内到达这难道不算违抗军令?
你要明白一点,兵部的那些老爷们,对于结果更为看重。只要结果能让他们满意,他们便不会在意这些细节。魏观星平时对齐珠玑极为客气,但此时的言语却带着一些不容置疑的教训味道。
齐珠玑眉头微挑,他并未因此生气。
在揣摩那些兵部的界限方面,魏观星自然是绝对的权威。
数辆马车行了过来。
赶车的车夫都很镇定,但是随着这些马车出现的年轻修行者们,都很紧张。
无论是容意还是萧素心,甚至是厉末笑,都很紧张。
他们都很清楚,眉山之中的所有战役,和他们接下来要面对的大战相比,甚至连开胃小菜都比不上。
王平央从这几辆马车的后方走来。
冰冷的雨水淋湿了他的衣衫,但是他的手心之中却热得出汗。
在此之前,任何一名修行者都是这个王朝的宝贵财产这句话已经在他们耳边说了很多年,然而直到此时,当发现他们有可能在这场决定南朝生死的大战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时,他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他走到了林意的身侧,在林意的耳边轻声道:我不会和你们一起走,我和黄秋棠跟着魏观星他们来。
林意伸手擦了擦脸上的雨水,他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王平央和黄秋棠为什么时常在一起,但他无比清晰的听懂了对方的心意,他感觉得到对方并非是逃避,而是无法第一时间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而感到焦虑和不安。
我们等你。他点了点头,看着王平央布满伤疤的脸面,认真的说道。
王平央并没有多说任何一句话。
他也只是点了点头。
当大厦将倾之时,是迎上去撑着,还是想着保全自己?
在真正的大义和个人安危面前,便更容易令人看清一个人真正的面目。
在最后的准备时间里,林意深吸了一口气,他负手望向北方。
北方的战场上,不只是有铁与血,还有他的父母。
那似乎才是他的家乡。
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二连三的军情
在暴雨如注的天气里集军赶路终究显得太过仓促,前线战况的不利更是如同此时的阴霾一样堆积在所有人的心头。
所有的铁策军军士心中都有些惶恐不安,在他们的想象里,在这临出发之前,身为这军队之中的最高将领,林意应该要说些什么。
然而林意什么都没有说。
等到那三百铁策军集结完毕,他只是对着所有在等待着他说话的铁策军军士点了点头,然后便上了马车。
他并不显得忧心忡忡,相反很平静。
就如同那里原本就是他应该去的地方。
有的时候,沉默会更让人心慌,然而此时,他的沉默之中却带着一种难言的力量。
许多铁策军军士心中的不安骤然消隐。
魏观星挑选出的这三百铁策军都是这支铁策军中最擅骑者,用于这些人的军马也只是堪够,而且良莠不齐,跟在几辆马车后方,给人看上去的态势却不算仓皇。
薛九也在这三百铁策军中,他和林意算是最熟,按着韩征北的意思,林意对于这三百铁策军可能没有多少了解,到了战时,薛九按着军令协助调度,恐怕会比较方便。
然而事实上军队刚刚开拨,林意在光线略显昏暗的车厢之中,便已经取了这三百军士的名册,细心的翻阅。
这是昔日他父亲和诸多部将都会形成的习惯。
不只是知己知彼,对自己御下的每一名军士的所长有所了解,最为关键的是,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人,当他们听着军令冲上去之后,若是到战死时,领军的将领都和他们形容陌生人,连他们的名字都未见过,便是极大的不尊重。
在当年他父亲统御的军队里,即便是那种统兵上万的大将,都不乏将自己座下的绝大多数军士的名字记住的存在。
现在这三百人,他有信心在这十余日的赶路之中全部熟悉。
暴雨在半个时辰之后便停歇,道路已经泥泞不堪,一名铁策军小校从防水的行囊内取出行军地图看了看,又看了看天色,心中却对魏观星更加佩服起来。
铁策军之中大多数人都是擅长在野外作战的老军,就如这名叫做宋落木的铁策军小校,他在观风看云推断天气变化上便很有一手。
按照他此时的推断,接下来三天行军途中应该都有大小不等的雨,道路会更不好走,但是看着这张行军地图上,魏观星之前便已经标出的红点,也就是每日必须到达的位置来看,魏观星已经将这各种因素都计算在内。
林意翻看着名册,到了正午时分,天空却是放晴,远处清晰可见一片青色山川,还有一座黄色土城。
那是依兰寨,先前只不过是军方的一个马场,但在和北魏的战争开始之后,这里也用了不少劳力对垒出了城墙,驻扎的军士应该只有百余人,在此之前,据说便有不少前线送来的伤兵安置在此。
三百名军士名册已然翻完,但是最后一页却是还有一页单页,记着七名年轻人。
林意微微一怔,这才想起这便是那七名主动要求加入铁策军的年轻人。
这七名年轻人都是当日来看他和倪云珊一战的修行者,之前他交给魏观星调教,便无形之中疏忽了他们的存在,这次魏观星说除了剑阁之外的修行者,却是将这七名年轻人也直接调拨给了他。
看着这七名年轻修行者名册上的相关介绍,林意的眼中却渐渐显出惊异的神色,他想了想,掀开车窗帘,对着就在旁边马上的薛九轻声道:让司徒念来见我。
薛九微微一怔,也不多问,只是勒住战马,对着后方阵列中低喝了数声。
那名叫做司徒念的年轻修行者出列,很快到了林意所在的马车边。
这是一名肤色黝黑的年轻人,按照名册上记载的出生年月,他比林意还要小九个月,但面目却反而要显得老成一些。
他比林意也要矮一些,瘦削,但显得很精干。
和其余那六名年轻人一样,他也只是穿着和普通铁策军士一样的甲衣,很难一眼看出来和普通的铁策军士有何不同。
你和萧锦有仇?
林意没有下车,他卷起了车窗帘子,然后认真的看着这名明显不苟言笑的年轻人,轻声问道。
有。
这名肤色黝黑的年轻人在马背上对着林意行了一礼,然后道:我父亲是司徒掣黄,只是在前朝时和萧锦有过过节,改换新朝时,我父亲并不算保皇派,但最后还是被萧锦所害,死在了流马关。
旧朝新朝改换,其中恩怨不少,但多数只得记在心里,但你和魏将军面谈时,便不避讳你的仇恨,说是加入铁策军,便是想着报仇?林意认真的看着这名年轻人的眼眉,依旧轻声说道。
不错。
司徒念面色冷漠的点了点头,道:其实我和他们另外几个不同,他们来看你和倪云珊这场戏之前,是根本没有想到要加入铁策军,但是之前便是想着要加入铁策军,才从北边赶了过来。只是时间正好凑到了一起而已。
林意平和的简单问道:为什么?
因为除了这里,整个南朝,都应该没有人敢收留我这样的人。司徒念笑了起来,他笑得眼角出现了数缕皱纹,越发显得和年龄不符的沧桑,魏观星本来便是不拘一格的将领,而你也是同样的人,敢收剑阁,便意味着无限可能。而且我听说你和萧家也不太融洽。
我明白你的意思。林意脸色不变,只是看着这名笑容里含着很多苦楚的年轻人,认真的说道:只是国事和私仇之间,自然先以国事为先,我铁策军虽然可以容你,在你看来或许意味着将来可以报仇的可能,但在你有能力报仇之前,你必须和寻常的铁策军没有任何的区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