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虽然每艘战船上只能配备10名这样的战士,但是用来守甲板是足够了!
等到拿下了淡马锡岛(新加坡)后,武好古还计划让这360名铁甲兵留守岛上的堡垒。再给他们配上强功硬弩和三倍的辅兵。这样纵有十倍的敌人,也很难夺取大宋三佛齐巡检司的堡垒
至于日本国的死士则是用来冲锋陷阵的,倒不是担心宋国雇佣来的打手不能战,而是用日本死士更便宜。对付无甲的三佛齐人,日本人的大太刀还是很好用的。
纪忆听武好古这么一说,心里也有数了武好古是决心和三佛齐打一仗的。
不过也只有打上一仗,才能让三佛齐人心服口服,设立三佛齐巡检司也才有可能。
接着武好古又对章援道:致平兄,你此去西域也没多少困难灵州的高师严已经准备了一年了。他的军事机宜们可都想建功立业,所以灵州也会出兵的。至少可以出动1000甲骑!咱们博士团至少也可以拉出500甲骑,再加上西平王的3000铁鹞子,那可就是4500甲骑啊!黑汗回鹘怎么抵挡得住?
在安西打仗,步兵其实没有太大的发挥余地,就是比骑兵。而在这方面西平军加教化团的优势是压倒性的。
光是西平军的3000铁鹞子就能碾压黑汗回鹘的古拉姆近卫军了这个时代天方教君主们打仗已经不靠封建骑士和部落兵了,就看有多少古拉姆近卫军。
而古拉姆近卫军也基本上以重骑兵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说,比一下双方重骑兵的数量和质量,差不多就知道胜负了。
4500重骑兵对黑汗回鹘这种穷鬼来说,是根本承担不起的。况且西平王的铁鹞子,高俅的黑甲骑,还有武好古的博士团骑兵都不是吃素的。
武好古的话正说到这里时,他的师爷赵佳人忽然急急的走来,到了凉亭外面直冲郭小小打眼色。郭小小会意,起身道:时候的确不早了,就由贫道和武帅司一起送二位启程吧。
说着话,就在前引路,带着纪忆和章援先走了。赵佳人瞅见机会,就连忙奏上去,对武好古道:帅司,宫里来人了,请你马上入宫去金明池水心殿见驾。
第881章 武大郎,都军机 三
这次从宫里来的是李忠,看见武好古就快步上前问道:崇道,你可知道今日两府定议上奏,保你做了诸军都军机使?
两府定议?武好古当然知道两府定议的分量,看来那帮宰辅也是挖空心思要挡着自己执掌枢密院了。
他皱眉又问:都军机使是个什么官儿?这是个新设的差遣吧?
他心想:这个差遣和清朝的军机大臣肯定不一样,应该是军事机宜的总头头吧?
李忠道:两府定议上奏,提出成立一个新的衙门作为天子统调兵马的辅弼,称为都军事机宜司,长官就是都军机使,想让你来做。
武好古心想:这不就是总参谋部和总参谋长吗?他看了看自己的狗头军师赵佳人。
赵老头道:帅司,都军机的权势毕竟不如知枢密院事,知枢密院事是东府宰执,只是稍低于两省宰相(指左右相)。不过都军机司毕竟是新开张的衙门,又辅弼天子督军,还是有可为的,关键是帅司得抓住眼前的时机要权要钱,错过了可就没有了。
武好古明白赵佳人的意思。两府定议让武好古做这个总参谋长,其实是在让步两府宰执们最不想看到的,大概就是武好古入主枢密院了!可是他们又没有能力处理关于练兵军改的一大摊子事儿,所以干脆打包丢给武好古了。
而对武好古来说,再继续往枢密院里挤就有点没道理了。不过他也不能轻易接下都军机的差遣。
因为这个差遣现在就是齐天大圣,名义很大,但是实权有多少还很难说。所以武好古必须抓住眼下这个两府让步的机会,尽可能的要钱要权。要不然等到自己当上了军机再让人卡脖子,那可就要被动了。
想到这里,武好古就对赵佳人言道:赵老,你且去和纪忆之章致平言语一声,就说宫中有召,不能相送了。
赵佳人应了一声,又上前几步,俯在武好古耳边道:元首,机会难得,一定得狮子开口。他想了想,要做成事情,一要有钱;二要有人。元首最好能把界河京东两座商市的收入从太府寺要到都军机司,这样钱就有了。至于人,可以把界河骑兵学院和开封速成武学都归到都军机司下面。这样不仅不缺做事的人才,还可以用两学生的名额去结好开封将门。有了钱和人,再加上开封将门的帮衬,总归能成一点事了。
武好古点了点头,老赵虽然考科举总是落榜,但是一直游走在官场边缘,对于做官做事还是有点心得体会的。三言两语就点出了关键,钱和人一定要抓在手中,要不然早晚让那帮文官给卡死了。
武好古随着李忠到达宫中时,天子正在金明池中的水心殿内练素描赵佶现在已经得了武好古的真传,在画技上早就超过了忙于各种事务,疏于练习的武好古。
赵佶素描的对象是和赵明诚一起主持青城学宫的梁师成。现在的青城学宫也有模有样开出来了,开了儒学文学算学格物学生物学画学书学音律天文学医学营造等科目,其中又以儒学文学算学格物学四门课程为基础。画学书学音律天文学营造和医学为专科,生物学又作为医学等基础科目教授。入学的生员除了四门基础课之外,必须再选择一到两门专科进行学习。
在学成以后,通过考试就能得到伎术官的官职,当然也可以自谋出路。
也就是说,这是一所专门培养伎术官的大学。虽然和进士无缘,但是也很受开封府中上之家的青睐伎术官也是官啊!而且还能学到一门安身立命的本事,哪怕当不上伎术官,混个画师书匠郎中营造大匠,或者在青楼行中做个乐师,收入也是相当丰厚的。
而且,青城学宫有赵佶掏腰包,学生不必缴纳高额的学费,所以人气就更旺了。日前招生的时候,青城宫外好一派人山人海。今天梁师成就是来向赵佶汇报招生情况的,结果就被赵佶拉了伕,穿上一身青唐瘊子甲扮成了个武将做模特。
看到武好古走进了,赵佶就招呼他道:大郎,你来给朕看看,这个稿打得怎么样?
武好古到了赵佶身后,往画板上一扫,心中就不尤赞叹起来了。
这就是天赋啊!
自己两世人生都是打小学画,加一块儿都有三十几年的功力,但是鼎盛时期都达不到赵佶现在的水平实际上他鼎盛时期的画技不仅比不上现在的赵佶,同样也比不上现在的米友仁张择端和杜文玉,甚至连张择端的弟子李唐和赵大年(他们的年纪比张择端大的多,但还是拜了师傅)都不如了。
陛下的画技如神,臣自愧不如了。武好古道。
赵佶大笑,放下了手中的铅椠,大郎,你和高俅一样,事情太多了前几日还收到他的信,抱怨说每日俗务缠身,都没功夫练习蹴鞠了。
陛下,臣和高大哥俗务多了,您才有时间修身养性啊。
赵佶挥挥手让梁师成告退,然后就在水心殿书房案几后的椅子上坐下,又一指旁边的一只杌子,也让武好古安坐。
大郎,你和高俅现在真的是朕的左膀右臂了。赵佶道,本朝的法度是优于历朝的,唯有用兵取胜不及汉唐。朕即位的时候,本也不抱什么希望,只想做个太平天子,却没有想到你和高俅那么有本事,居然平定了西贼。现在你又来替朕主持军改,如果成功,我大宋可真的能够千秋万代了!
陛下真是折煞微臣了。武好古连忙起身。
赵佶摆摆手,示意武好古坐下,他说:朕是最信任你的,别说知枢密院事,就是平章军国事也可以给你。只是那帮文臣讨厌的很,各种各样的办法来阻挡,朕又不能破坏祖制,只好慢慢应付,这又太费时间。不如你先把都军机做起来,等有了功劳再升知枢密院事如何?
这话真是没说了,分明把武好古当成了兄弟。
武好古连忙道:陛下,臣想当知枢密院事也是为了事权毕竟练兵和军改,都是需要大权的。至于什么名义,臣也无所谓。
好好!赵佶笑道,要什么权尽管和朕说吧。
武好古听赵佶怎么一说,也不客气了,当下就道:陛下,臣是实证学派魁首,又是武官,是难容于士大夫的。所以臣主持的都军机司手里一定要有点财源,要不然户部随便卡卡臣的脖子,臣就什么事儿都做不了啦。
对,对。赵佶点点头。
武好古接着说:所以臣想把沿海置制司归在都军机司之下,这样界河商市和京东商市的收入就能供应都军机司开销了。
在总参谋部下面挂两个赚钱的市舶司肯定是属于军队经商不过在北宋这个封建王朝这么干也没什么不妥,而且也不是都军机司直接经商,而是用两个市舶司的收入供应都军机司和军改。
都军机司能花那么多钱?赵佶被武好古的提议惊了一下。现在两个市舶司已经成长为摇钱树了!两个商市一年上交的包税就超过了30万,加上代收的市舶税(包括过税船税等等),再加上市舶司本事的经营收入(两家市舶司都有自己的商行,专门做官营进出口),一年交给太府寺60万都没问题。这还是太府寺放任不管,随便两市舶交钱的结果。如果抓紧一点,一年上百万都不是问题。
陛下,都军机司当然花不了那么多。武好古解释道,但是臣还想让都军机司主管军学。
整军首在选将,而选将不如育将。如果能有数千名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步骑良将,几十万的兵马也可以支撑起来了。
数千名?赵佶吸了口气,怎么可能?
可能的,武好古掰着手指头道,若是以10年育成4000军官计算,一年也就是400人。当然了,育成400人,招入学堂的肯定不止400,起码得8001000人。
赵佶算了算,一年教养8001000人差不多就是辟雍学宫的规模了。
要大的多。
怎么会?赵佶不大明白。
武好古道:辟雍学宫的学制只有3年,但是养育一名军官,却需要810年。最好从小学开始就教授武艺兵略儒学算学格物学生物学等等。使之允文允武,多才众艺。然后才能进入学制为三年的军学,分为步骑水工辎重等五科进行专攻,还要安排行伍见习,最后方可成才。因此都军机司要建立的不仅是一所军学,而是足够每年吸收1000人的军事小学和步骑水工辎重等五所专科军学。等到将来诸学建成时,同时在学的生员,只怕不下7000人啊,比现在的南北云台加在一起还大几倍。
第882章 武大郎,都军机 四
武好古的办法当然还是从后世克隆来的,只有先培养出正规化和精英化的军事人才,然后才会有接近于近代组织能力的强大军队。
其中的精英化在后世有点贬义的意思,不过在中世纪甚至近代,一支真正强大的军队的核心骨干,多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英。哪怕出身不是精英,也一定有机会接受了精英化的教育。特别在军事技能对广大农民来说很难掌握的宋代,指望将一批不识字也不会骑马射箭的农民在短时间内调教成优秀的军官,完全是做梦。
而正规化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正规化的军队中,士兵可以迅速补充,军官可以进行轮换,指挥可以标准化规范化。如果进行一场短期的冲突,奇谋也许可以取得成功。但是要进行长期的军事对抗,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各支军队的编制操典战阵装备号令全都不一样,指挥和补充起来会非常费劲儿的。
武好古的这一套治军的办法,哪怕是赵佶这个外行听了以后,也觉得非常靠谱了军官就应该是这个模样嘛!现在的禁军东军算什么?一群纨绔子弟加一群大字不识得几个的武夫,再加一大帮各行各业的老百姓兼职当兵,能打仗才见鬼了。
好,好,好!赵佶道,还是你有办法不过军学办起来也挺费时间的,似乎要十年才能大见成效吧?
武好古道:十年也不算久,真要做成了,可就能长治久安了。
军校生加上义务兵,还有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还有界河京东两座商市的蓬勃发展,对一个封建王朝来说,真的能长治久安?
武好古当然知道欧洲文艺复兴后都发生了什么?不过在他看来,再怎么总比让赵佶去白山黑水之间当野人强吧?
也许革命什么的,一二百年后才会发生。这样赵佶就能安安稳稳当一个雄主圣君了
赵佶问道:可是眼下的模范新军怎么办?总不能等到10年后再建立吧?
当然不能,没有模范新军,军学生要去什么地方见习?所谓的模范新军,其实也是军学教导的一部分。
赵佶问:可是模范新军的军官从何而来?
武好古道:速成武学肯定是不行的。
其实速成武学也是武好古提出的,只是由章援塞给了蔡京,不过表面上就是蔡京的主意了,武好古当然不会再用了。
他说:现在界河已经有一所骑兵学堂,因为从云台学宫和界河四开书院中招收生员,又有不少骑士子弟入学,所以足够教养骑将了。
臣觉得,以后骑将就由界河骑士学院提供,骑兵也从河北招募。再加上封在沧州清州河间府等地的两三千家骑士,应该可以应付了,不必在开封的模范新军中另外组建骑兵。
那是啊,赵佶道,开封府的百姓根本没地方可以骑马,要把开封的壮丁练成骑兵至少好几年。
陛下圣明。武好古恭维了一下赵佶,接着又建议道,所以臣建议在开封府征募的壮丁一律充当步军。与之相对的,在开封府开设的军学也以步军为主,而界河骑士学院则训练骑将为主。
正该如此。
对于武好古的这个安排,赵佶自然没有办法表示异议。他的御前骑士主要安置在沧州,在那里形成了至少2000家骑士庄园。
另外,依托这些骑士庄园界河商市的养马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现在已经繁殖出了第三代界河马,比起初代界河马,不仅更加强壮,而且良品率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肩高四尺七寸以上的一等战马的产出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四十以上,肩高五尺以上的超等战马的产出率也高达百分之十五这种超等战马是由波斯公马和青唐龙种母马杂交而来的品种,肩高和冲刺的速度基本上可以达到波斯马的水准,而且比波斯马更加强壮。
如果在一岁之前对其公马进行阉割,应该可以得到相当良好的战马。百分之十五的良品率还达不到所谓定型,但是比起宋朝马政百分之二点五的战马出产率,已经是难以想象的高水平了大规模放养,任其自然交配的马就是参差不齐。而且主管牧监的文官不懂育种,只顾眼前的政绩,常常会把高大的公马驹进行阉割(在公马年幼时进行阉割可以使其长得更加高大),从而让种马质量不断下降
所以在开封府开办骑士学院不仅生源不能保证,连马源都没有保障。
武好古接着又言道:除了步兵骑兵两所学院外,还可以在海州开办一所水军学校。
界河云台学宫下属有一家船政学堂,其中就有水军科。不过船政学堂还是以造船为主的,水军科只是附带。
另外,因为界河存在封冻期,又是内河,不大方便进行水军训练。所以在京东商市划入沿海市舶制置司管辖后,武好古就计划在海州开办一所专业的水军学堂。
行啊,水军怎么搞,大郎你看着办就是了。赵佶知道武好古说的水军其实是海上的水军,对此他压根没有一点兴趣。
在武好古道灌输下,他也知道海外有许多无主的大岛。但那都是蛮荒之地,即便圈占下来,也就是地图上好看一点实际上会好看很多点的!在这个时空,赵佶的历史地位就是由这些海外荒岛决定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