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有宋一朝,不,应该是自动汉甘英出使大秦国未能成功以来,这可是泱泱中华向未知的西方世界派出的又一支规模庞大的使团了。
哦,这个使团看着实在有点像远征军啊!
包括36艘桨帆战场,103艘硬帆运输船,装备床子弩总共上千架,使团总人数包括水师战兵雇佣军水手随行商人在内,约有15000余人!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国远征舰队的规模都没有纪忆的使团庞大
所以在后世阿拉伯人的记载中,纪忆并不是大宋帝国的使臣,而是中国远征舰队司令官!
真正的远征舰队司令官,南洋巡检使呼延庆是在场的武官中身份最高的,在武好古的提拔下,阶官已经到了从七品供备库副使,是大使臣中的诸司副使。和纪忆的朝臣身份还差了不少,所以谦逊的做了个肃客的手势,对纪忆道:朝请,这几日正是北风大起,是南下的好时机啊
这个年头走海路基本靠风,风向对头,一日千里,风向不对,原地打转。而现在正是风向对头的时候,如果马上出发,最多两天两夜就能到海州。
对于呼延庆麾下的36艘战船来说,错过这一阵北风也没啥大不了的,反正有五六月经常刮北风的时候,总能把它们吹到三佛齐去的。
可是对跟随这36艘战船的103艘硬帆商船来说,这场北风可是吹来了无数的金钱。这些商船上没有一艘是空的,它们都在界河商市装满了木料毛皮药材牛羊白酒毛毯漆器纸扇雨伞定瓷等各种商品,其中一部分是要在海州出手的。在海州出手了部分商品后,还要再装上徐州附近出产的瓷器石炭铁器书籍还有各种手工艺品,运往江南的明州,在明州出手其中的部分商品,再装上江南的丝绸食盐药材各类杂货运往南洋销售。
整个贸易流程可以说是一站接着一站,如果其中的一站误了时辰,那就会遇上商品难以出手或入手的问题被别的商船抢先出手了,这样可就得少赚很多钱了。
纪忆自己也是海商家族出身,当然知道风向对海贸的重要性了,而且他也不晕船,只是担心李纲有可能受不了。
伯纪,纪忆问,现在风向大好,若是明日就出发,两日内就可以到海州,到了海州就能觅个舒服的去处,好好将养几日了。若是误了时辰,没有顺风船可坐,一千多里的海路走上半个月都有可能啊!
李纲也还顶得住,他好歹也在云台学宫多年,常常要乘船往来天涯港和郁州岛,已经有点习惯了。不过他习惯的仅仅是在风平浪静的海州湾里面漂个来回,这次在风浪稍大的渤海湾中走了一遭,胃里面就是一阵阵翻江倒海。
真要出了渤海湾,还不知道要晕成什么样呢?
不过他还是年轻气盛的时候,怎么肯在纪忆这个四体不勤的中年胖子跟前示弱?当时就道:官家心切西方,某等为臣子的岂能惧怕风浪?今日且歇息一晚,明日就登舟南下,以期早日抵达大食国。
看他的脸色,纪忆就知道不需要安排什么接风宴了吃点清淡好消化的,再好好睡上一觉,就去迎接大海的风浪吧!
夏都,纪忆对呼延庆说,某和李纲一路颠簸,都有些乏了,今日早点歇息,不必应酬了,明日全体启程,咱们去海州后再亲近一番吧。
对了,阿拉丁商会的白员外到了没有?
需要躺平不动的是李纲,纪忆有祖传的抗风浪基因,别看他的身体远没有李纲强壮,可是在海上他照样能吃能睡,精神着呢!
所以根本不需要休息,倒是要抓紧时间和几大海商的头头们见面,传达武好古的钧命,还要商量一个统一的贸易政策也就是在往后海上交易中的定价原则和航线图。
而阿拉丁商会的白思文,则是一个最特殊的存在。他是天方教徒!长久以来,都是汉人海商在南洋市场上的竞争对手,甚至是敌人!
这一次,武好古和纪忆是用了厚利,也就是三佛齐海峡商市(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儿?后来选在了淡马锡岛)五分之一的股份,再加上一个移牒使者的身份(拥有这个身份后白思文就可以去西方世界坑蒙拐骗了),才把白思文和他的家族拉拢过来当了个西洋航线的带路党。
不过纪忆对这个天方教的大商人还是有点不放心,毕竟人家是有坚定信仰的纪忆自己就是个摩尼教徒,太了解宗教信仰的力量了。
所以他必须敲打一下白思文!当今官家的皇儿赵乾顺是非常厉害的,什么黑汗回鹘,什么塞尔柱突厥,统统都打不过西平王赵乾顺的。
如果白思文不想在巴格达见到高举万字旗的佛教徒远征军,那还是好好劝说哈里发向大宋赔礼道歉,再进供一点良马财宝美人大家以后还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第885章 臭名昭著纪忆之 二
阿拉丁,你可知道哈里发和巴格达要大难临头了吗?
在真主至大号大食式桨帆战船的舱室内,纪忆见到了已经接管阿拉丁商会的白思文。他管白思文叫阿拉丁,这是因为每一代白家当主,也就是阿拉丁商会之主,都自称阿拉丁。阿拉丁是一个可以继承的商人名。
顺便提一下,使用一个不变的商人名代代相传,在古代中国是比较流行的。纪忆的家族也是如此,当主的商人名是纪白,又称东方纪白。这一任纪白是纪忆的堂兄,本名叫纪云。
哈里发有突厥人护卫,还有真神庇佑,是用不着我一个商人操心的。
这样的话,白思文当着武好古的面可不敢说。因为这话有点向着哈里发,是把自己当成了哈里发的子民,而不是赵佶的子民不过纪忆是魔教徒,和哈里发的子民肩碰肩,谁也别瞧不起谁。
既然阿拉丁兄言商,那么咱们就在商言商吧?纪忆看着白思文,令郎可带来了?
白思文明白纪忆的意思,僵硬的点了点头。
那等会儿就让他和我走吧纪忆笑道,这一路上正好教导他一些儒学,再过几年,可以让他去试试科举了。
这是在索要人质。
孩子让他跟着忆之兄,不过不必教导了。白思文摇了摇头,道,白家子弟,以后不再考科举了。
什么?纪忆一愣,为什么不考?都考了那么多代了,兴许就中了!阿拉丁啊,我可听说你家大郎是泉州有名的神童。
白思文看着纪忆,忆之兄,令郎还打算走科举通达的路子?
那是啊!纪忆道,如果小犬有做文章的天赋,就叫他走左榜的路子。要不然就去读格致学宫,将来做个右榜进士阿拉丁,你为何摇头?
阿拉丁正色道:忆之,我当你家是虔诚信仰光明神的,没想到居然也学了实证和天理邪说。
这有关系吗?
纪忆居然没有想明白!
他虽然是个摩尼教徒,但他骨子里还是个中国人,思维方式是从《周礼传下来的,讲究的是敬神,而不是信神。他拜光明神只是因为比较灵验,保他家升官发财罢了。要说是狂信徒,他可差太远了。
而白思文家族虽然在中国生活了许多年,但是思维方式却还是正统的天方教徒。他是信真神的,也相信穆圣是真神派到人间最后的使者。
所以他和纪忆的思想本源是不一样的。纪忆可以同时接受实证主义理性主义摩尼教佛教道教天理说这厮一样烧香拜佛算命看风水。
但是白思文就不能接受这些,虽然他喝酒吃猪肉,但是他不会烧香拜佛打卦问卜,也不会找个道士去给祖先寻一个什么宝穴。对于将神置于假说,要用实证去检验,用理性去推断的实证派儒学,当然是反感到极点的。
这是渎神的学问!
如果不是云台学宫的博士们看上去都很会讲道理,他早就去找他们讲理了。
当然了,白思文也不是什么狂信徒。如果不是《实证论和《理性论中有太多渎神的观念,他也是可以接受的。
泉州那边,不少人已经恨透了云台学宫了!白思文看着纪忆道。
是吗?纪忆有点紧张,他们想去云台学宫找论道?
不会的,白思文摇头,天方教徒是不和渎神者论道的
是啊,好好的论道就是在质疑神!如果不好好的讲道理,而是要讲以德服人了武装博士的剑盾流可不是闹着玩的!而且被砍了都没地儿说理去。
白思文压低声音:但是会有人阻挡我们的西行!
谁?
三佛齐最多见的人名是什么?
蒲!
纪忆眉头皱了起来。
三佛齐语言中的先生可以音译成蒲。所以就有一些三佛齐开买卖的天方教商人入乡随俗,也自称蒲某某,就是某某先生的意思。而当他们把生意做到中国后,蒲又变成了姓氏。
所以在广州泉州有不少天方教徒是姓蒲的。其中势力最大的,就是广州蒲阿里(这也是个商人名)。
蒲阿里敢和朝廷作对?纪忆脸色放沉,这是造反!
蒲阿里当然不敢,白思文道,但是三佛齐的蒲家就敢了他们家在三佛齐经营了几百年,是那么容易动摇的?
这个时代阿拉伯海商可以长期垄断东西方贸易的暴利,一半的原因就是在马六甲海峡的长期经营。
虽然当地的三佛齐王国并不信奉天方教,而是深受印度文明的影响,使用梵语,信奉佛教和婆罗门教。但是天方教商人在海峡地区的影响力却是不容忽视的。
几百年又如何?纪忆一声冷笑,本官这次带了15000大军,就是三佛齐国说灭也灭了。
三佛齐可是大国!白思文提醒道。
纪忆笑了笑:那就走着瞧吧!
致平兄,咱们可又见面了!
是啊,今次一别,就不知道何年才能再见了?
最多一二年吧?凯旋班师之日,某一定亲去灵州迎接。
当纪忆的舰队,哦,应该是和平使团离开五岛列岛,接着北风驶向南方的时候。章援也带着他的教化团大军,浩浩荡荡的从界河商市坐船开到了洛阳白波。
已经当了一段时间都军机使的武好古,则向赵佶请了旨意,亲赴白波相送章援。
和章援寒暄了几句后,武好古又和章援一起校阅了一番教化团的护教团。其实就是观看好几千人马从上百艘纲船上下来,并且在白波码头附近的空地上整队。
指挥部队下船并且搬运物资的,就是大教化团总军机马政。虽然他没有真正指挥过大军,但是作为军事观察员,他在生女真按出虎水部呆了很长时间,还见识了这帮生女真敢达是怎么以500破数万,打的高丽人丢盔卸甲的。
而从按出虎水返回的马政,就成了骑士学院的副司业,同时还是铁杆的重骑兵派在骑士学院的教授中,现在出现了重骑派和长枪派的学术之争。
重骑派认为具装甲骑是军队的核心,他们可以摧破包括长枪兵方阵在内的所有敌人。当然了,具装甲骑也不能傻乎乎的猛撞列阵的长枪兵。
而长枪派则认为,长枪兵便宜和容易训练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可以成为战争制胜的关键。少量的重骑兵,哪怕得到了轻骑兵的掩护,也不可能击破以长枪兵为核心,得到刀盾兵(或斧枪兵),弩手和轻骑兵掩护的庞大步兵集群
在这一次的教化团西征中,两个战术学派都派出了军事机宜,代表重骑派的是马政,代表长枪派的则是在同西夏的战争中指挥过长枪兵的王扆。
就在马政指挥部队列队的时候,王扆已经来向武好古和章援行礼了。
不错啊,恁短的时间,已经把队伍带出来了,果有将才啊!
武好古嘴里夸奖着王扆,实际上对于那几千佣兵步卒的表现并不满意。倒是马政负责操练的几百名甲骑有模有样的,看着就是精锐这几百甲骑当然不能和假子骑士和御前骑士们相比了,优秀的骑士还是太少了,就连武好古也拿不出太多。
而这些以护道博士(大约100人)为核心的重骑,是循着慢速严整冲击的原则进行作战。
也就是牺牲速度换取整形的严整,并且只能进行夹枪冲击,不能进行单骑格斗或者骑射作战(除了使用骑弩进行一发射击)。
听到武好古的夸奖,王扆却是嘻嘻一笑:都军机,您这是在损我吧?这些兵募还没调教出来呢!主要是太缺少小将了,没有御龙猛士做骨架不过您放心,到了西北后再练练,还是可以一战的。
实际上王扆是没有士官可用,御龙猛士都是老兵和杂品武臣,凶得很,战斗经验又丰富,压得住局面,下面的士兵都怕他们。用他们当士官,用同样凶悍的御前骑士当军官,自然可以把府兵逼出来。
可是王扆现在没有御龙猛士,也没有经验丰富的御前骑士,连假子骑士都没有,只能依靠骑士学院的生员去指挥。而这些生员又不够凶,缺乏带兵的经验,也就难怪部队松散了。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这一次要打的对手不强,不过是黑汗回鹘这个鱼腩。而且主力还是河西军!
这时马政也来向武好古行礼了。武好古点头还礼,然后对马政说:仲甫,你到了西北,要留心观察高宣帅的黑甲骑和河西军的铁鹞子,然后回报给都军机司。有机会的话,再观察一下朔方军,也写个文本回报给都军机司。
另外,苏之涣已经去西北招募骑兵了,你再从中选些能冲重骑的,争取练出1000甲骑。
第886章 臭名昭著纪忆之 三
洛阳,白波大营。
白波大营是为了整编西军而建,早在赵佶登基初期就被提出来了。现在赵佶已经当了七年天子,占地上万亩,足够驻扎十万大军的营地也已经建成,却一直因为西军以各种理由推脱而空空如也,直到章援率领的数千教化团兵马抵达,才算有了第一批入驻的军队。
根据都军机司的调度房制订的计划,大教化团的兵马会在白波大营驻扎至少十天,等待从开封府还有临近的登封县开来的道兵僧兵全部抵达,才会再次踏上征程。
所谓道兵僧兵,其实并不是由真正的道士和和尚组成的,而是由参加大教化团的寺庙和道观出面招募的壮丁装成的僧道。不过这些伪装的僧道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训练,也没有配备器械,没有几个月到一年的调教是上不了战场的。
即便是从界河出发的五千步骑(步兵4000,骑兵包括辅助的轻骑随从在内总共1000),也远远没有达到精锐的程度。
所以滞留白波大营的这十来天中,以马政王扆二人为首参谋军官团也没有丝毫放松,依旧在加紧整训。
武好古陪着章援在空旷的白波营地中检视,他现在已经把都军机司步军学堂骑士学院水师学堂办起来了。还在殿前军侍卫马军侍卫步军上四军沿海市舶制置司朔方路帅司西北宣抚司模范新军等处开设了总军机房。还把模范新军的架子给搭起来了!
短短的几个月中干成了那么多的事儿,武好古自己都有点佩服自己了。
不过在北宋官场混了那么多年的武好古,还是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即使他一时没有想到,他带到开封府来的幕僚赵佳人还是会提醒他的:改革这种事情,步子太大了可不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