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赵鼎的话其实是从真宗皇帝的《励学篇延伸出来的!《励学篇乍一看似乎是在鼓励大家读书,但是实际上却在构建一个以科举制度为分配手段的理想社会形态。

    荒唐,不买,不建,不置,田从哪里来?房子从哪里来?车马又从哪里来?从天上掉下来吗?

    你错了!跪坐在赵鼎身边的李光大笑道,尔等果然是巨商大工之流,满脑子都是铜臭。须不知这金钱真是乱人心,乱上下,乱尊卑,乱家国天下的恶物啊!

    何必做此虚伪之言?你李泰发若不爱钱,自在家修身养性便是,何必出来考科举做官?

    李光只是笑着摇头,道:某不爱的只是钱,而不是不爱黄金屋粟千钟车马多和颜如玉。

    哈哈,这有何不同?

    自是不同的!李光笑着道,第一,黄金屋粟千钟车马多和颜如玉是不应该用钱得到的。

    不用钱?难道去抢?

    李光鄙夷的看着发问的刘正彦,除了买,就知道抢吗?

    刘正彦是西北军中那个天生神将刘法的儿子,现在是辟雍学宫的内舍生,他早就跟着爸爸上过战场,官身也有了。之所以到辟雍学宫读书,是因为刘法觉得武好古和高俅的兵法太厉害了,要儿子去跟人家学习。这小子居然也是读书的材料,在辟雍学宫里面成绩优异,而且很受同窗爱戴,和曲傅一样,都是学生领袖。

    哼!刘正彦哼了一声,指着李光道,你这腐儒,既不花钱买,又不动手抢,上哪里去得来黄金屋粟千钟车马多和颜如玉。

    从书中得啊!李光看着刘正彦,看来你还是读书太少,不明白真宗先皇的《励学篇中的深意啊!

    真宗皇帝的意思是要是读书定上下尊卑,以上下尊卑定黄金屋粟千钟车马多和颜如玉!

    不买不建不置的意思是不能由着工商之徒低买高卖,侥幸致富,坏了上下尊卑,又使得百姓日益穷困!

    李光当然是在胡说八道,真宗皇帝的《励学篇就是在鼓励大家死读书罢了,还没到社会革命的地步。但是李光的这番发挥,倒是蛮符合一批读书人的理想社会形态的。

    社会财富的分配完全由科举考试来决定!秀才拿多少,举人拿多少,进士更是一步登天这个理想社会在宋朝并没有实现,宋朝只有中了进士才会有黄金屋粟千钟车马多和颜如玉,考不中就是个措大。所以宋朝的社会财富分配方式还是非常多样化的。

    刘正彦瞪了李光一眼,还是胡言乱语,没有人做买卖,农人种出的米粮卖给谁去?

    错了!你又错了!李光摇着头,农人种粮本不是要卖掉的,而是为了自用如果种粮食为了出卖,那么农人和商人还有什么区别?种地岂不是变成了经营?

    种地难道不是经营?

    李光笑道:若是经营,必然赔本的人多,赚钱的人少工商百业,莫不如此,难道农业就会例外吗?可是天下农人何其之多?如果十之七八破产,十之二三成为大农,岂不是要流民遍地,天下大乱了吗?所以历朝历代都会以工商为末,以农为本,原因就在于此。

    对于我朝而言,想要天下安泰,就必须以科举定上下尊卑,以小农为养民之本,以官营工商为国致富。如此才会国富兵强民安士大夫有德。

    还真是头头是道而且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他的道理就是参透了小农经济的本质以养民为目的,但总是会走上商品经济的歧途!而一旦将种地变成经营,就必须将本就利。小农破产,大农兼并,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经营土地,也是商业啊!而从商做买卖,总是赔钱的人多,赚钱的人少而要避免这种状况,唯一的办法就是消灭私商,全部官营,然后再以科举定上下尊卑富贵,以科举出身的有德士大夫去监管官营工商!从而形成一个小农完全依附官衙,工商也完全被官府控制的经济体系。

    这个体系早在王莽时代就是儒者的理想,王安石的变法也有这方面的追求,可惜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实现。

    不过没有办法实现,也不能否定这种理想的政治正确。

    而云台学宫为工商服务的路线,虽然可行,但是在政治上却是错误的

    好!这个李光说得好!

    为李光叫好的,正是微服而来的官家赵佶。当然了,赵佶没有进入青城宫,而是在一千多名御前猛士的护卫下和蔡京苏辙张康国张商英赵挺之蔡卞等重臣一起登上南熏楼(开封府的城门楼)。然后又赵明诚抄写下双方的辩词,再派人骑快马送上南熏楼。

    赵佶顿了顿,又来了一句,虽然用他的办法,大宋多半是要亡国的,但是道理却是不错的!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

    大臣们应声虫似的回答。

    谁不知道这个道理,是不可能混到现在这个位置上的。

    赵佶笑道:那就且看云台学宫的人怎么拆穿他吧。

    这个时候,又有一个跑得气喘吁吁的小黄门给赵佶送来了新的辩词。这回是云台学宫一边的章之凤反击了。

    章之凤问李光道:若以小农为养民之本,何以天下有人坐拥良田无数,有人却无寸尺之土?以君所言,是不是应该实行均田,根据科举功名和官职规定土地多寡,超过规定着一律充公,然后无偿分配给无地少地之小农?既然士大夫有德而不爱钱,不如就从朝中科举出身的文官开始实行,没收他们家中多余的土地吧!

    如果有德的士大夫们都不肯实行,就说明士大夫的德行不够。

    哈哈哈,赵佶也是调皮,大声念出了章之凤的话,然后对众臣道,这个李光果然被拆穿了!

    陛下圣明

    群臣应道。还是圣明要不怎么说?谁站出来说自己的土地不要了?




第869章 公车上书,以理服人 完
    陛下,苏辙这个时候站出来了,他摸了摸自己的大胡子,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下开口道,青城宫论道已经失了体统,请陛下下诏让他们和解吧。

    还好!

    几个重臣都长出了口气。大家还以为苏辙头脑发热,不想当大地主了!

    哦,大家也不是真的就舍不得家里的几亩应该是家里的几千几万亩土地。而是绝对不能开这个先例!

    士大夫做官是一手,当大地主收租是另一手,两手都得有。如果朝廷想动天下官员的土地,那可就肯定要亡国了。

    所以这个念头,是动都不能动的!

    你看王安石那么大义凛然,口口声声要救小民于水火,土地问题他敢提一个字吗?他要提了,神宗皇帝马上就得打发他去儋州看海,而且一辈子也回不来了。

    所以李光的那套话根本就不应该说!根本不应该把道德和土地挂钩。那个章之凤更坏,居然拿均田分田堵他虽然李光要狡辩也不是没有话讲,比如可以把田多田少和有德无德挂钩,把贫民说成德少家败。但是李光之前提出的以科举定贫贱的原则,在根本上就否定了经营,那么土地也就不能买卖,不再是私人的产业,而是国家根据科举功名授予的土地使用权,这样也就不存在败家卖田的可能性了。所以这个问题议论下去,一定会延伸到土地私有制上!李光是在反对私有制了!

    而青城论道的内容是一定会传扬出去。这可好了,以小农为养民之本和分田分地挂上钩了再论下去就是在为贫下中农造反找理论依据了!所以应该马上停止论道。如果有可能的话,论道的内容也要防扩散。

    陛下,苏辙所言甚善!

    陛下,论道已经失了体统!不能再论下去了。

    请陛下立即降诏让他们和解吧

    跟着赵佶一起上南熏楼的个个都是老狐狸,怎么会不明白其中的关键?道,不能再论了!再论就要反了。

    而且,高举道德大旗的举子们已经输了。说得头头是道,一提到分地马上就退缩,还装什么道德君子?一道德君子就值几亩地?

    赵佶眉头皱着,他觉得青城论道蛮好玩的,就这样下旨劝和多没意思?

    就在他迟疑的时候,青城学宫里面已经乱套了。

    因为那帮云台学宫辟雍学宫的生员都是得理不饶人的小人,看到章之凤一番话把赵鼎李光等人堵得没声儿了,立即就开启了嘲讽模式。

    有德君子不爱财,只是未到均田时!

    己所不欲,专施于人!这就是有德君子吗?

    小农陷于困苦,难道不是因为土地多寡不均吗?你们既然有德,为什么不把土地分给农民?

    士大夫读书科举就是为了豪夺土地,收租放贷,盘剥小民吗?

    那么官营工商一定是为了贪污受贿,中饱私囊吧!

    一帮子剑不离身,以德服人的儒你一嘴我一言的,都是损人的话,看着也不是翩翩君子。

    剑不离身的儒嘴炮都那么厉害,那边转放嘴炮的儒也没忍耐多久,就火力全开了。之乎者也,引经据典的往回怼。回敬的重点,当然还是在工商末等和武夫跋扈上面了。

    两边正吵得起劲的时候,忽然一阵尖锐的哨音响起。在广场上的云台辟雍两宫的儒生顿时停止了争吵,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手握宝剑和长枪。

    看到这一幕,对面的举人老爷们也被吓着了。

    什么意思?

    说不过就要动手了?君子动口不动手啊而且动口你们也没输,动什么手呢?

    敌袭!忽然有一个骑马而来的云台儒生大喊道,东南十里外,步卒500,正急行军而来!

    朝廷出兵了?一定是来抓实证学派反贼的!

    广场上面的举人们这个高兴啊,他们是天下四方士大夫的代表,朝廷不可能抓他们的。那么这500精兵就一定是来抓实证学派的人的。

    不用说,实证学派一定被定为伪学了。要不然朝廷怎么发兵来捉了?这可太好啦!

    李纲和章之凤他们几个也傻了。论个道而已,怎么就派精兵来了?朝廷真的和实证学派决裂了?这可怎么办?马上跑回界河商市去跟着武好古造反?好好的,怎么就成反贼了

    伯纪,快撤吧!王彦这时对李纲道,现在情况未明,咱们总不能和朝廷的官兵开战吧?不如且撤出青城宫去,再着人打听消息。

    也好!李纲也不甘心束手待毙。他可是新党高官李夔的儿子,怎么不知道御史台狱里面的鸡汤很不好喝?

    如果一定要去御史台狱喝那碗鸡汤,那还是逃到界河商市去躲一躲吧。

    撤!李纲下了决心,太学生先走,云台学宫的骑士断后,从青城宫西门出去。

    喏!

    云台学宫和辟雍学宫内部的管理都是高度军事化的——两宫的学生是被当成预备军官培养的。所以李纲一声令下,下面的人就快速行动起来,整队的整队,上马的上马,个个都麻利的很。

    本来事情到了这一步,也就结束了。可是偏偏不知道是哪个嘴贱的举人忽然大喊了起来:别让他们跑了,快快拦住这群反贼啊!

    还有几个没有搞清楚方向的举人也跟着起哄:别让他们跑了,朝廷的天兵到了!

    云台第一队,随某驱敌!

    亲自带领一队骑士的王彦也是暴脾气,马上就下达了攻击驱敌的命令!二三十骑马上列成一排,马矟放平!然后一声哨响,就冲过来了

    这下可让广场上的举人们知道云台学宫的真理是什么样子的啦!

    快跑啊!

    杀人啦!

    造反啦!

    别,别,好汉饶命

    混帐!赵某不惧死

    李某亦不惧死!

    骑兵冲起来的时候,就是对德行的终极考验了。虽然在骑兵和长枪面前,闭目待死也没什么卵用,但是至少能证明你是条汉子。

    赵鼎是汉子,李光是汉子,宇文黄中也是汉子,唐逍遥就不是了,跪地求饶,还尿了裤子

    不过王彦也不是真的要杀人,他是林冲手下的特务,当然知道那500个精兵是怎么来的?所以并没有真的让骑士去践踏人群,只是带着二十几骑用很慢的速度冲了一下,把广场上的几百个举人吓得四散奔逃就算完。看到赵鼎李光宇文黄中正气凛然站在那里,还挑起大拇哥挥了挥,笑道:果是好男儿,可惜不能为国杀敌!若是来日遇上南来的满意,只能一死报君王,又有何用?好吧,后会有期了!

    说着话,王彦就吹响了撤军的哨子,带着他的骑士如风一般而去了,只留下一地倒卧的举人——都是自己摔倒的,大部分都没什么事儿,不过也有几个心脏病发作了。

    这,这,这,这是怎么回事!?这些兵哪儿来的?朕可没让调兵!

    南熏楼上,官家赵佶已经看见500个大兵浩浩荡荡往青城宫去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开封府界内,500个战兵的调动皇帝居然不知道虽然在城外,但也足够骇人听闻了。

    三衙管军呢?赵佶还没有意识到这500人不是三衙管军管辖的部队,都上哪儿去了?快给朕宣来!

    几个小黄门领了旨意就要去找人。这时张商英忽然叫了起来:陛下,他们不是禁军!

    不是禁军?赵佶一愣,难道是厢兵?

    张商英道:也不是厢兵,似乎是府兵。

    府兵?赵佶又是一愣,何以见得?

    陛下请看,那些士兵约有三分之一扛着长枪,约有三分之一带着刀盾,弓箭手也只有三分之一。这就是标准的朔方—灵州府兵的配置啊!

    也对啊!赵佶也发现了。开封府的禁军都是一成兵力扛长枪,七成兵力用弓弩的。而且也走不出这样的队列!这些兵不是朔方—灵州府兵就是御龙猛士。

    御龙猛士不可能从城外开来,当值的猛士现在都在开封府南城墙上保卫自己呢!

    怎么会有朔方—灵州府兵?赵佶脸色一沉,怎么回事?是谁让他们来的?

    是陛下让他们来的。知枢密院事张康国奏道,陛下日前下诏,从朔方调了一营500府兵入京师,归在国子监的速成武学下面。

    对了,是有这事儿!

    赵佶扭过头,目光投向了蔡京和蔡卞。两人都面如死灰,大概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了。

    摆在陈留的500府兵自己开动起来了!

    陛下,这,这,这臣不知他们怎么动起来的!蔡卞说话的声音都抖了。
1...494495496497498...8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