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第849章 一千年未有之变局
    海州,京东商市。

    六月盛夏,热浪滚滚。

    天空之中,万里无云。炽热的阳光没有半分遮挡,直直的落到了大地上。饱含水汽的空气在阳光下晃动着,带着远处的景物都模糊了起来,潮湿和闷热,笼罩着整个海州。

    海州城和京东商市东边的海州湾上,尚有着一些海风和凉爽。这个时候,正是居住在海州城和京东商市的富豪巨贾,还有那些虽然下野,却依旧保持着一定权势的大人们泛舟出海,去寻觅一丝清凉的时候儿。

    在京东商市一住就是多日的武好古,这个时候仍然没有离开海州,北上自己的老巢界河的意思。

    不仅没有离开的意思,而且还颇有一些泛舟游海的雅兴。在五月份的时候,从海州吴家那里买了一条只能在近海游弋的画舫海舟,只要海上的风浪不大,他就会坐着这条大海舟出海一游。

    这条富丽堂皇的海舟,今天又一次出现在了海州城和郁州道之间的海面上,也没有扬帆,也没有伸出长桨,只是随着海浪轻轻起伏。在背对阳光的海舟右舷,一老一壮,两个穿着薄衫,戴着斗笠,正端坐不动,一人手中有一根竹制的鱼竿。

    两名十三四岁的小使女就站在他们身后,手中各挎着个提篮,里面放着的白色手巾和两只酒葫芦。

    其中一个上了年纪的老者伸出手,一名使女连忙将个葫芦递了过去,老者拿过葫芦,拔掉塞子,将里面的酸梅汤倒入口中,然后享受的咂巴了几下嘴,刚刚好没有刚才那么冰了。

    这酸梅汤原来是冰镇的,的确是盛夏驱除酷热的佳品。只是这老者年事已高,身体似乎也不是太好,得小心保养,可喝不得太凉的酸梅汤。

    品了口酸梅汤后,老者又道:崇道,老夫看你这些日子也挺悠哉的,要不就在海州长居吧反正你的钱财十倍子都花不完了,何必去趟朝廷的浑水?

    章相公,莫非你也和蔡相公小苏相公一样,以为武某的学问会让天下纷乱?

    这老者原来就是隐居海州的章惇,而和他一起钓鱼的,正是武好古。

    这官场上果然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党同伐异和永恒的利益。

    在海州度假的武好古,不怎么,居然和章惇走得很近了!

    呵呵,章惇摇摇头,又抿了一口冰镇酸梅汤,老夫现在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了。如果在其位,多半也会和蔡元长一样,想把你的实证之学打成伪学啊。

    哦?晚辈的学问不好吗?武好古笑了笑,连大涤翁也看不上?

    他眯着老眼,又看了看武好古,哼笑了一声:你以为蔡元长和苏子由是看不上你的学问才反对你的?蔡元长要是真看不上‘实证论’和‘理性论’,才不会把右相的位置拿出来拉拢苏子由呢。苏子由要是看不上你的学问,也不会为了右相的位置就和你的实证学派为难。

    他们二人,恰恰是看得上,而且看得懂,才会与你为难的!

    也就是苏子瞻因为蹉跎太久,看穿了官场,看破了天下事,心性剧变,才会不遗余力支持你的学派。

    他这话好像在说苏东坡是被一帮儒家官僚整太惨了,心理变态,所以才支持武好古的

    武好古瞅了眼章惇,伸手接过女使递过的葫芦,也拔掉塞子,喝了一口冰镇酸梅汤,然后沉默了一会儿,才问:大涤翁以为晚辈的学问有何不妥之处?

    章惇想了想,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武好古皱眉:何解?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论语中的原文,在后世的解释当然是非常负面的。不过在北宋,《论语上的每一句话都是圣人之言,不可能有负面的解读。

    所以正确的理解是圣人之道深远,人不易知,既然不易知,就不用知了,按照圣人的指导去做就行了。

    不过章惇显然是有了不同的理解当然是他自己的,而不是圣人的。

    在读懂你的《理性论之前,老夫也没有参透圣人的这段教诲。章惇道,不过现在老夫总算是明白了圣人的意思并不是不想让民知道他的道,而是不想让民知到求道的手段。而你的‘理性论’,就是求道的手段。你的‘实证论’,则是证道的手段。这二论本应由圣人掌握,你却将它们公之于众。

    所以,天下将会因为你迎来千年未有之变局了!章惇加重了语气,崇道,你觉得做官家的,做宰执的,有人会喜欢这种千年未有的变局吗?这变局,对于他们而言,又有何增益之处?

    果然厉害!

    武好古心道:理性主义不就是启蒙运动的主导思想吗?而启蒙运动不是敲响了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丧钟吗?

    虽然自己的《理性论还是非常浅薄的,还停留在理性演绎法的阶段因为受到科学发展的限制,清楚明白的原理很少,所以通过理性演绎法推理而出的道理有时候会非常神秘而不可验证。

    但是《理性论配合上《实证论,还是给了人民,或者更准确说是一部分知识分子进行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

    而居上位的当权派,又有几个人会希望下面的老百姓(知识分子)能够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老百姓要都会独立思考了,谁还会相信赵佶是受命于天的天子?他爸爸明明是神宗皇帝,怎么成天了?而且他们老赵家的天下,也是老祖宗赵匡胤行不忠不义之举,从恩主柴荣的孤儿寡母手里夺来的同样的,人民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也会动摇没什么用处的士大夫的权威以及他们所坚持的政治路线和伦理道德。

    还是大涤翁所虑周全啊。

    到了这个时候,武好古也不得不承认章惇的眼光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在社会学上的确是存在负面影响的,它们可以说直接推动了万恶的资本主义的诞生!

    但是没有它们,科学技术又无法进步,中国社会就只能长久停留在中世纪,静静等待着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

    可惜《理性论和《实证论是没有办法收回去的!武好古摇摇头道,即便打成了伪学,也阻挡不了它们的传播就算是学始皇帝焚书坑儒,也没有用的。

    是啊,赵佶蔡京还能去巴格达,去君士坦丁堡,去意大利焚羊皮卷,坑神斗士吗?

    章惇点点头,没错,即便是打成了伪学,你的《理性论和《实证论还会在辽国继续传播即便是大宋民间,你的学问也不可能完全禁绝了。

    也是啊,在界河云台学宫里面,来自燕云诸家和契丹贵胄的学生至少占了三分之一。

    而且赵钟哥这两天又去了按出虎水他是去接阿骨打的庶长子完颜斡本(宗干)和嫡长子完颜绳果(宗峻)到界河读书的。

    赵佶权力再大,也不可能去白山黑水之间坑了完颜阿骨打的儿子们吧?

    既然不可能禁绝,武好古顿了顿,那还不如用其精华,去其糟粕。

    怎么可能?章惇一笑,民若已知,又怎能使之不知?

    他摇摇头,不过老夫现在不在其位,也就不必为蔡元长谋了。崇道,你今天请老夫出来钓鱼,不会就想和老夫坐而论道吧?

    大涤翁,武好古看着须发皆白的章惇,笑道,晚辈能和张相公亲近亲近吗?

    张相公就是张商英!蔡京用右相拉拢苏辙,瓦解了武好古和旧党之间的同盟,同时也当了张商英上升的途径。所以张商英一定是怨恨蔡京的!

    武好古这些日子躲在海州也没闲着,一直都在和吕好问苏迨还有替代苏辙出任礼部尚书的施国忠在谋划对策施国忠现在的职官是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人当然在开封府,不过却可以通过书信和武好古往来。

    吕好问苏迨和施国忠三人谋划出来的办法就是主动出手,搅动朝局。用张商英敲掉蔡京!然后再让苏辙晋升左相,由张商英出任右相。这样苏辙和张商英又得斗上好久

    不过武好古是没有能力扶张商英上台的。他虽然有钱,但是相位也不会拿到佳士得行唱卖啊!所以他得求着章惇帮忙章惇肯帮忙了,武好古的钱才能用对地方。张商英才能上台!

    哈哈哈!章惇大笑着,崇道啊,你可是越来越长进了只是张天觉和蔡元长又有何不同?你觉得他会容得下《理性论和《实证论?

    总能拖延数年吧?武好古说,无尽居士如果当上右相,总要花上一段时间才能坐稳位置。然后还要做出一点政绩,以便获得官家的信用。而我实证学派,是可以给无尽居士帮忙的。

    实证学派现在是一天天在壮大!如果能拖过明年,起码能多一百几十个右榜进士。如果再拖上三年,那么实证学派的官员数量就能达到四五百之数了



第850章 章惇的私心,蔡京的弱点
    听到武好古说想给张商英帮忙,章惇只是淡淡一笑,似乎不为所动,过了一会儿,才慢悠悠地问:想法不错,但还是不够啊!

    不够?是想要好处吧?

    武好古更凑近了一点,几乎贴到了章惇身边,笑着问:大涤翁想要的,只要下官能拿得出,绝不会推辞!

    章惇瞪了武好古一眼,眼神却没有了昔日高高在上时的那种凌厉了。他探手接过装了冰镇酸梅汤的葫芦,啜饮了一口:老夫都这把年纪了,还会贪图身外之物么?

    是吗?武好古的脑筋马上转了起来,身外之物章惇不在乎了而且他也不缺这个,他那个孙女婿纪忆也是大富翁啊!

    那么身后之人呢?这个纪忆可没辙。

    武好古已经明白了,笑着对章惇说:章致平又宰执之才,只是缺乏一个发扬的机会,如果能和高师严一样建立功业,将来一定可以荐跻二府的。

    章致平就是章援,章惇的四子,同时也是他最喜爱的儿子,当然也是最聪明,最能干的儿子。

    但是由于在赵佶即位的问题上犯了错误,使得章援的仕途注定坎坷!

    而且,受章惇牵连的还不止章援,甚至不止章惇的亲儿子,整个浦城章氏的子弟,都受到了连累,这些年在官场上的晋升都是龟速的。这样下去,浦城章氏的辉煌,恐怕要止于章惇了。

    章惇现在年老将死,放心不下的自然是这些注定坎坷的后人了这大概就是章惇的私心了!

    而要让章援可以大用,让浦城章氏可以保持兴旺。唯一的办法,也只有建功立业顺便再掌握一点实力了!

    有实力,官家就不得不重用了!

    可致平是个书生啊!章惇慢悠悠地说。

    武好古笑着,书生掌兵,正合了本朝的以文御武。

    章惇还是摇头,可是致平他不会带兵打仗

    没有关系,武好古压低了声音,其实高师严也不会!

    哦?章惇扭头,笑吟吟看着武好古,他不会?

    不会!

    不会也能打胜仗?

    能啊!武好古压低声音道,其实是我派了会打仗的人去帮他的大涤翁,我也可以帮章致平,保证他可以成为名垂青史的儒将!

    哈哈哈!章惇仰天大笑,老夫就知道高俅那厮没那么大本事!崇道,你的云台学宫和博士团里面可真是人才济济啊!

    武好古摆摆手,可不能这么说,可不能这么说而且,那些人才在某手中也是明珠暗投,某一个商人,怎么懂得使用那些王佐之才?

    呵呵,章惇点点头,老夫早就不在朝了,才不管这些!

    他顿了顿,也罢,既然你能帮得了致平,那么老夫就助你一臂之力吧。

    那晚辈就多谢大涤翁了。

    章惇笑了笑:你可知道蔡元长的弱点在哪里?

    请大涤翁明言。

    章惇摸了摸胡须,蔡元长的弱点就是太过贪恋权位,而他贪恋权位的手段,就是给上位者办事儿。不管谁在他上面,都能用得很顺手如果你当了左仆射,给他一个官,他照样可以给你当狗。

    武好古苦笑道:大涤翁莫取笑晚辈了,晚辈一介武夫,可当不了左相。

    章惇笑道:这可不好说呵呵,现在可是一千年未有的大变局啊!

    他看了看武好古,接着又道:蔡元长会办事,而且聪明绝顶,老夫能看清的大势,他也一样能看清。但是他却不会完全将你的实证派学问禁绝了,因为他要替官家办事,要让官家丰亨豫大,要替官家去开疆辟土要做成这些事情,靠科举出身的文官是不行的!

    这个事情王荆公那时候就知道了。所以他现在要打压你的实学派,可能还想禁止其中的某些学说,但同时一定会想将辟雍学宫云台学宫收为己用。因为他要办事儿啊,还要办好。

    而且高师严在西北的大胜还把官家的胃口吊起来了。他蔡元长总不能不如高师严吧?

    武好古试探着问:他想要拿下国子监祭酒的位置?

    他一定会拿下!章惇道,因为出面的是蔡元度!

    蔡元度?武好古吸了口凉气儿。

    现在黄庭坚病得只剩一口气了,随时得去见苏东坡。他一死,国子监祭酒的位置就空了。

    现在武好古想推施国忠去接班。可如果蔡京推出蔡卞,那么施国忠就没有竞争力了。

    蔡卞是当过宰执的大人物,而且儒学学问远比施国忠要好。他当这个祭酒是高官低就,施国忠怎么争?

    而且,苏辙很有可能在国子监祭酒的人选上和蔡京有共识!

    怎么办?

    章惇笑了笑:让蔡元度去做祭酒啊!

    章惇低声说:想做事,能做事,就得揽权,就得结党想要替官家收复燕云就得选将练兵!呵呵,官家毕竟姓赵啊!连高师严这样的潜邸心腹都只能在灵州吃沙子,他蔡元长还会有好下场?

    说的也是!

    武好古叹了口气,其实赵佶在老赵家一堆官家之中不算疑心病重的。可是赵宋一百多年来就是这个自己把自己搞残的体制。赵佶能有什么办法?

    其实蔡元长也挺不容易的章惇凑到了武好古的耳边,你就这么办保证可以把蔡元长打发到海州来养老!

    蔡攸快步走在自家的豪华富丽的庭院之中,满脸都是喜色。

    这座庭院位于开封府的新西城,距离西皇城很近,是蔡攸半个月前从潘孝庵那里赢来的潘孝庵好赌在开封府的官场勋贵中是出名的,而且他是逢赌必输(他的口头禅就是财运太旺不好,应该输掉一点)这几年输出去的钱财总有几百万了。可就不知道为什么,别人输钱输到家破人亡,可是他的钱却越输越多!

    不过今天蔡攸满脸的喜色和赢了潘孝庵一栋豪宅没有关系,而是和一个人的死有关!

    他刚刚得到消息,黄庭坚去世了!
1...483484485486487...8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