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另外,赵佶顿了顿,也不能光想着安西,河西生民也得善加教化。现在河西已经不是化外之地了,明年的发解试就有河西诸州的份。左榜对河西士子而言太困难了,右榜进士总可以出几个吧?

    右榜进士很容易?武好古心说:亏得你也熟读《实证论《理性论《算学《形学《军学《工兵学《营造学《音律等儒家实证派的著作,这些书那本容易了?而且还要考武艺,是真考,射箭必须中靶,骑马必须能跑能跳,可难着呢!

    西皇城外,金水河畔,冰封的河道北侧,一家颇为雅致的小楼之中,传出了杳渺的丝竹之声。历经了白日喧嚣之后,暮色降临,金水河两岸变得格外宁静。只有一阵阵的北风呼啸,让人格外觉得小楼之中温暖舒适。

    武好古眯着眼睛,看着眼前抚琴的女子。这女子大约二八年纪,生的娇小玲珑,妩媚动人。粉妆淡抹,眉间还有一朵红色的梅花,更添了几分俏丽。

    这女子名叫张琴奴,又叫琴娘,就是今年腊月的花魁,红得发紫。别说和她共度**了,便是让她奉茶一杯,抚琴一曲,也得花费数十缗铜钱。

    不过那是对寻常富豪而言的武好古可是画中之圣,《花魁画册的创始人,让谁大红大紫,谁就能大红大紫的存在,是开封府青楼界的大众情人。

    谁能被他看上,叫去侍奉,那可是大涨身价的。如果谁能更上一层楼,在武好古家当上一两年的家伎,再出来那可就是花魁行首的档次了。

    所以琴娘一听说是武好古带人来拜访,马上就推掉了今晚的生意,还让人从附近的千金一笑楼请来了两个姿色绝佳的女伎陪着武好古带来的贵人们喝酒。

    当然了,武好古本人,绝对是琴娘亲自伺候的!

    不过武好古今晚的兴趣却不在女人身上,所以琴娘一曲奏罢,武好古就笑着对她说:琴娘子,本官有些事情要和两位大官人谈。

    小女子先行告退。

    琴娘闻言只能起身施了一礼,然后就和另外两个女伎一起退了出去。

    真是个美人胚子武好古赞了一句琴娘,头却是轻轻摇着,可惜今晚有不少事情要谈啊。

    真正可惜的是武好古的色鬼老爸想要吃嫩草!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现在可是腐朽的封建社会,没有人权的!

    西平王再有几天就要到了!武好古说,咱们得把放债的额度利息期限还债的方式,都商量好了。

    对了,这笔债很有可能会收不回!而且,利息也不可能开太高,能有两成就不错了,肯定没有复利忆之兄,你要占点额度吗?

    纪忆代表的是京东商市还有章惇曾布两派的新党政客,那也是有势力的。教化安西的事儿,总要让他们沾一点。

    纪忆笑了笑,崇道兄,这债放得可真是不容易啊!一不小心就血本无归了,要不这样吧要放多少?

    大概200万缗。

    纪忆拍拍胸脯,笑着:都给我吧算命的说我这几年财运太旺,太旺了不好,得赔一点,这赔本的生意,你们可别跟我抢了。

    那可不行!潘孝庵马上叫起来了,你的财运能有我好?我也得赔一点而且还有大相国寺开宝寺天庆观万寿观里面的和尚老道等着赔钱呢!

    还真是麻烦啊!武好古看了看纪忆,又看了看潘孝庵,都是有钱人啊!

    要不这样吧,武好古道,咱们先弄个安西大教化团,儒生和尚道士,都加一块儿,省得窝里斗了。

    这个好!纪忆马上表态,那大教化团以谁为首呢?

    武好古笑道:三教当然以儒为首,安西大教化团的首领就称大教谕,就由精通三教学问的大儒来担当吧。




第828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五
    武好古和潘孝庵纪忆谈了一个晚上,到第二天清晨,才算是商量好了安西大教化团的各种要紧的事项。

    首先大教化团是一个放高利贷的团体放债给河西军的就是这个安西大教化团!而且除了200万缗放给河西军的高利贷,大教化团还要在河西军的地盘上经营别的放债业务。

    也就是说,大教化团运作的资金将会超过200万缗。只有200万缗怎么够分的?那么多等着赔钱的战略投资者在排队呢!所以武好古和纪忆潘孝庵商量了半天,准备募集500万缗左右的投资,用于河西安西的开拓和教化业务。

    很大的买卖啊!

    其次,安西大教化团还是一个军事团体!那500万缗也不是都用来放债建学校的,还得用来雇佣打手。人手不必太多,但是装备和训练一定要跟上。武好古的计划是募集5001000名效用重骑兵。

    云台学宫下面的骑士学校过去几个月中,一直在总结上一次对西夏作战中的经验教训,同时也加上了完颜部生女真吊打高丽人的经验。

    结果他们发现了一个规律,以密集阵型发起冲击的重骑兵和重步兵总是能取得胜利。而且集体冲锋给敌人造成的损失,也要远远大于重骑兵和重步兵进行肉搏战的效果。

    所以一支战斗力强大的军队,应该是以能以密集阵型发起突击的重骑兵和重步兵为核心的。其他的兵种,譬如轻骑兵弓箭手等等,都应该以为突击创造条件为主要的作战目标。

    而在未来的安西之战中,由于地形限制,重骑兵的作用显然要大于重步兵。因此大教化团应该拥有一支强大的冲击重骑兵,作为他们以德服人的根本。

    而且考虑到河西军并不缺乏轻骑兵,所以大教化团的重骑兵完全可以采取速成之法,也就是放弃轻骑兵技能,同时适当进行肉搏训练,而将训练的重点放在结阵冲击上。

    也就是说,要将重骑兵和轻骑兵完全分离。这样可以用比较短的时间,训练出可以一战的重骑兵轻骑兵的本事其实比重骑兵难练,那是在马背上玩杂技啊,不是童子功是很难练出来的。而不拥有轻骑兵技能的重骑兵可就简单多了,就是骑马列阵夹枪冲锋这些技能。

    而且技术差一点也没什么,技术好的冲得快一点,发起冲击的距离远一点。技术差的冲得慢一点,发起冲击的距离近一点。

    这点差距在赵钟哥马扩慕容鹉还有几大假子们看来,也就是在对上精锐的时候有区别。如果打乌合之众,重骑兵只要能结阵冲锋,总归是一阵而溃!

    所以武好古就决定组建一支单纯的重骑兵,去参加河西军的西征。

    得让他们打出点威风,要不然赵乾顺这厮没准又得做贼。

    再者,大教化团还得教化西域,说不定还得去教化阿三。所以必须得有负责教化的大儒,而且也不需要把云台学宫的课程带去西域。

    并不是为了保密,而是成本太高了!

    六门基础学科,十几个专业学科,而且还要理论结合实践不能只呆在课堂上啃书本,得进行各种实验和实践。所以培养一个学宫生员的成本,远远高于一个传统的儒家生员。如果再要算上之前的六艺书院(相当于中学)和新式蒙学(相当于小学),武好古整出来的根本就是加强版的贵族精英教育。

    一个生员从蒙学到学宫生员毕业,怎么都得花掉两三千缗!也就是开在大商市和开封府这种地方,别处根本没有人能承担。

    所以这样的教育在河西安西这种贫瘠之地,根本是无法开展的。

    毕竟贵族精英教育的高成本,还是得受教育者自家承担的。要不然将来一年几千上万的大学生,还不得把武好古这个大宋首富整成首负?

    所以武好古准备往外输送的就是低成本的理学都灭人欲了,成本肯定低啊。

    从琴娘那里回了武家大宅,又睡到下午太阳晒屁股的时候,武好古才养足了精神。刚一起床,才洗漱完毕,武家大宅的二管事张三宝就来报告:大哥儿,二哥儿今儿早上回来了,现在还在宅子里面,可要请他过来?

    请他去内书房。武好古吩咐了一句,就在丫鬟伺候下穿了身儒服,又用了些点心,这才去了自己的内书房。

    大哥儿,可回来了,路上安好否?

    武好文已经在书房里面等候着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做了知州后拍马屁的人太多,天天暴饮暴食,反正武好文看着也胖了一圈

    安好,安好。武好古笑着,不过是几百里路,二哥儿,你这一路可远了,权发遣秀州啊!

    武好文苦苦一笑,在一张杌子上坐了下去。这一去可就是三年了

    三年?武好古道,不会那么久吧?

    他也在一张椅子上坐好,笑呵呵地说:现在有几人会真的做满一任知州?二哥儿,我看你最多在秀州呆上一年半,就该回京了不是御史,就是翰林!

    其实武好文就算在秀州干满三年,再回京当翰林学士,也是大热的人选。他才多大年纪?武好古转年才28岁,武好文还小他几岁,明年才24岁,三年后也才27岁。

    这个年纪当上翰林学士,将来准是个宰执了!

    武好文笑了笑,不置可否。

    武好古又道:二哥儿,师圣先生在开封府吗?

    师圣先生就是侯仲良,理学大儒,武好文的老师。

    恩师不在开封府。武好文摇摇头道,伊川先生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所以恩师就在洛阳伺候。

    伺候?武好古心想:程颐没有仆人?需要侯仲良照顾吗?

    武好古问:能请他出山吗?

    武好文一愣,看着大哥一脸认真的样子。

    请他出山干什么?在旬报上写文章批评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吗?这事儿他在伊川就能干,不用出山。

    除了这事儿,自家的这位恩师,干什么肯定都不如自家哥哥夹带里的人啊云台学宫里面什么人才没有?而且还批量生产,一年好几百的出来。不少官场上的高官都已经请他们当幕僚了,连自己都想请几个云台学宫出身的幕僚去秀州任上。断案子,理账目,写文章,捉强盗,管理各种官营产业,什么样的人才都有,多省事儿?自家这个知州只管吃喝玩乐就行了。

    大哥儿,武好文想了想,您请恩师出山是

    去安西教化蛮夷。武好古道,二哥儿,这事儿难不倒师圣先生吧?

    啊,还难不倒?武好文翻了翻眼皮,大哥儿,你以为我那恩师和你的博士学生一样,是剑不离身,以德服人的儒生?

    以德服人的事儿不用师圣先生,武好古连忙解释道,会有别人去以德服人,他只管教化。

    教化?武好文一怔。

    武好古点点头,笑着:这一次是三教联手组成大教化团,所以需要一个学贯三教的大教谕学贯三教可不容易,愚兄也就是精通儒学,对于佛道并无研究,所以就想到你的恩师侯师圣了。

    武好文想了想,可是我那恩师可不会把《实证论和《理性论的道理传授给西北的那些蛮夷。

    侯仲良其实并不排斥《实证论和《理性论,但是武好古却在《天理说上将天理解释成了假说,也就是未经实践检验的假说。而且在《理性论出台后不久,云台学宫的儒学教授们又指出道德不能作为理性推论的始基。因为道德本身也很难用实践进行检验儒家的道德一定比基督教的道德,比天方教的道德,比佛教的道德高尚?而证明了大儒们道德高尚,就能证明儒家的道德和宇宙洪荒之间有联系?

    所以《天理说在云台学宫里面的地位,现在已经越来越低,一帮学了实证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儒,怎么可能相信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一点都不理性的道理?

    在这种情况下,理学和实证主义儒学基本上已经分道扬镳了这也意味着儒学宗教化的努力,被云台学宫给粉碎了。

    以程颐侯仲良为首理学派自然也和云台学宫决裂,《实证论和《理性论这两个挖理学根基的理论,被侯仲良仇视也就不奇怪了。

    无妨,无妨,武好古摆摆手,《实证论和《理性论质疑立神,不仅和理学不相容,佛道两家也不会喜欢的,更别说那些信了几辈子神的天方教徒了。

    所以在西北教化的时候,传下理学即可!

    传理学?武好文将信将疑,大哥儿,你就不怕理学信众日多,最后打败你的实证之学吗?

    武好古哈哈大笑:当然不怕!真理不在人多!

    理学打不过实证主义理性主义可是经过实践经验的



第829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六
    大教谕?这个大教化团有几个大教谕?几品官可以做?文资还是武资?

    四叔,大教化团至少得有三个大教谕,释儒道各一不过儒学毕竟领袖诸教,多一两个教谕也可,至于几品官做并没有说好。

    那就给我安排一个吧!

    甚?

    纪忆纪胖子愣愣地看着眼前的章援,章惇的这个四子现在正在守选,他在西北战场上也捞了一点好处。不过远远不能和高俅武好古武好文他们相比。现在虽然也是朝官了,但仍然是不冷不热的行情。光是在开封府守选就守了几个月,也没新的差遣下来。

    四叔,纪忆摇了摇头,看着章援,这又是何苦呢?

    苦?章援一笑,你以为在西北做官会苦?无论在哪里,苦的都是普通百姓,高高在上的官人,到哪儿都是不苦的。所以得找个能升官的地方啊,既然在官场上蹉跎,总是想着更上层楼的!

    说的也是!纪忆叹了口气,自己何尝不是如此?

    他想了想,那么后天我再去和武好古商量此事时,就看看能不能多安排一个大教谕。

    关于大教化团的谈判,是不可能一个晚上就谈妥的。这可是500万缗的大买卖!昨天晚上,只是最初步的探讨。接下去还会有和尚道士们的代表参加,最后还要拟定投资的合同凭由,建立起股份制的大教化团,再制定各种章程制度,之后才是和河西军的谈判

    总之,这将是一个漫长艰难,而且是非常认真的过程!

    病中的右相苏东坡是在武好古武好文兄弟前来探访时,才知道要组建大教化团这么个古里古怪的组织,而且还准备借钱给西贼打仗的事儿。

    苏东坡脸色蜡黄的坐在一张软榻上,屋子很暖和,而且到处弥漫着中药的味道,他看着气质日益威严的武好古,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崇道,为师时日无多了

    老师,您武好古瞧着苏东坡的样子,也知道老人家快要油尽灯枯了。

    不过,苏东坡看上去却是一副心满意足。

    他现在宰相也做了,大儒也当了,还创办了云台学宫,在将来的历史上,一定会留下很好的名声,不再是一个只会发牢骚的词臣了。而且苏家的子弟现在也都混得不错,官最大的苏迟现在都是权发遣西北路转运使了!他的长子苏迈前不久替代施国忠当了权发遣开封府,次子苏迨则是崇政殿侍读,三子苏过也不错,在武好古和米友仁的提携下已经过了选人四阶,当上京官,现在官拜管勾界河市舶司招商务公事。
1...471472473474475...8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