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除去?耶律斡特剌瞥了萧合达一眼,怎么除去?
萧合达想了想,老郡王,要不试试反间计?
第794章 儿臣赵乾顺 一
大白高国就这样完了?
祖宗留下来的基业,就要断送在他嵬名乾顺手中了?
直到被耶律斡特剌统领的辽兵所救,嵬名乾顺还不敢置信昨晚所发生的一切。他的八万大军,就这样被高俅的数万大宋铁军摧垮,而在那一**重步兵和重骑兵组成的攻击浪潮之中,飘扬的正是一面面宣帅高俅的旗帜!
其实乾顺也知道,去年仁多保忠兵败投敌后,大白高国一直是在死中求活。和大宋相比,大白高国的力量太过微弱,基业本就单薄到了极处。只是因为宋国自身的原因,没有办法发挥出自身强大的国力,才让大白高国的祖宗们可以建立一番霸业。可是大宋现在出了天可汗,也寻到了一些释放强大国力的办法,而且还发现了高俅这样的名将,终于打造出了一支不可战胜的铁军!
在大辽国的三万天兵来援之时,乾顺心中一度又有了中兴大白高国的希望。特别是在秦王川胜利的消息传来后,乾顺更是有了那么一点志气昂扬。只要有契丹爸爸相助,大宋的天可汗又如何?大宋的绝世名将高俅又如何?还不是自己的手下败将?恢复银夏,指日可待了!
谁知道,高俅这个大白高国的噩梦突然又出现了。一点不给契丹爸爸的面子,将着数万大军越沙漠而来,还趁夜进兵,强攻自家八万大军驻守的营地,再一次大获全胜!乾顺麾下的精锐损失惨重,如果不是契丹爸爸的骑兵及时出现,他这会儿恐怕已经被打入囚车,在送往开封府的途中了。
可是契丹爸爸能救得了乾顺,却救不了他的大军。兵败如山倒!山倒了要怎么扶?就在乾顺获救后不一会儿,八万西夏大军就完全崩溃,数万失去组织的溃兵发足狂奔,被数量与之仿佛的宋军驱赶,亡命一般的向黄河岸边跑去。
看到这一幕,乾顺都已经绝望了,差一点就要拔剑抹脖子了。还是大辽老郡王耶律斡特剌及时劝住他,扯着他的缰绳就走。后面的溃军,一概不管了。这里距离黄河并不太远,河面上架着的几座浮桥就是逃出升天的活路。可是浮桥的通行能力终究有限,在宋军追上来前,肯定不能让黄河东岸的辽兵和西夏兵全部通过。如果不是秩序良好,而是争先恐后的涌上桥面,只怕能过桥的人就更少了。
现在趁着西夏溃兵还能抵挡一阵,说不定还能让三万契丹兵马和乾顺身边的几千人安然渡河。如果还妄想着收拢败兵,那么搞不好把三万辽兵和乾顺手头最后的那几千精锐都折进去。
到时候,就算烧了浮桥,也保不住兴庆府一座空城了。
这样,大白高国,就彻底完了!
现在耶律斡特剌,必须要保住乾顺的性命以及三万契丹兵马和几千西夏余烬,逃过黄河,守住兴庆府。虽然这一战损失惨重,丢掉了发白高国一半的主力。但是晋王察哥手中还有七八万大军可用大宋只有一个高俅,所以察哥那边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
另外,大白高国还有西平府的翔庆军司韦州的静塞军司零波山的西寿保泰军司沙瓜二州的西平军司等几个重要的军司,都还有点兵力。
如果能及时将位于黄河东岸的翔庆军司静塞军司和西寿保泰军司的兵马还有周遭的党项国族撤离,西夏总归还能保持一定的武力,在大辽的支持下说不定还能挣扎着维持下去。
三万契丹兵马加上几千党项精锐保着兀卒乾顺,朝西便逃。那里还有一些守着黄河浮桥的步卒,都是兴庆府内召集来的亲贵子弟。为了保卫浮桥,他们还在黄河东岸搭了个简易的桥头堡。昨天晚上,宋夏两军在沙漠边缘开战的动静很大,这些兴庆府的亲贵子弟,也都是一夜未眠,都在伸着脖子等待捷报。
大白高国和契丹联军啊,怎么可能输给宋人?所以捷报是肯定的可是现在却看到了仓惶而来的契丹大军和为数不多的党项兵马,风也似的涌向了浮桥。
看他们逃难似的样子,分明就是败了!
抱着马脖子昏昏沉沉逃了一路的乾顺终于被黄河上吹来的凉风一激,终于清醒了过来。
顿时就听见一个急切的声音在耳边大喊:兀卒,浮桥可不能留着,必须得烧了!只有这样才能暂时保住兴庆府啊!另外,还得传令给翔庆军司静塞军司和西寿保泰军司,让他们赶紧收拾人马部民,一并退过黄河谋个划河而治吧!
乾顺转头,就看见太师尚书令嵬名安惠一脸焦急的拉住了自己马匹的缰绳,大声在和自己说话。
乾顺喃喃自语:划河而治?现在还能划河而治吗?
能啊!大辽老郡王耶律斡特剌在旁搭话道,有大辽从中斡旋,一定可以保住嵬名家的根基。
老郡王并不是在信口开河,他可是大辽国如今的第一战将,是国之柱石一样的人物。看看他带着的三万契丹酱油兵到现在还完好无损,就知道他的厉害了。
大辽国的虎皮,到现在还没被戳破呢!
在退往黄河岸边的途中,他一路都在思考怎么保住西夏。想来想去,最后觉得西夏是保不住的都到了现在这个程度了,还不赶紧跪下喊爸爸,还想继续当兀卒青天子吗?所以去除兀卒名号是肯定的!向大宋称臣称儿子什么的,也别觉得不好意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多认个爸爸有什么嘛反正乾顺从小就没爸爸,缺乏父爱啊!
至于土地肯定得割出去一大块!银夏宥盐朔五个州是怎么都收不回来了高俅那么厉害,就是契丹爸爸也不敢开战啊!万一打败了,那阻卜女真还不一块儿造反!?
另外,灵州韦州这两个位于黄河东岸的州也别要了,都割给大宋吧!
只要能保住黄河以西的兴州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等六个州,手里还有几十万上百万的党项腹心部众,还有十万带甲之兵,将来兴许还有复兴的机会!
乾顺这个时候也稍微回过点神了高俅是打不过的,既然打不过,那就只能跪了!忍辱负重是不丢人的,只要将来能够在西边开出一片疆域,补了东面的损失,他乾顺就还是党项人的有为之君!
好!乾顺点了点头,对太师尚书令嵬名安惠道,太师,你且守在这里,尽可能收拢一点兵马吧。若是宋军杀来了,就烧了浮桥!
臣,遵旨!
乾顺又对耶律斡特剌一抱拳:老郡王,小王已经力竭了再拼下去只有全军覆没,不得已必须向大宋服软了。不过小王的心永远是向着大辽的,哪怕当了赵佶的臣子,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老夫一定将兀卒的心思转告给大辽天子知晓!耶律斡特剌又看了一眼身后,烟尘弥漫,看来追兵正在靠近。兀卒,咱们快些过河吧!
乾顺点了点头,好,过河,过河吧
黄河岸边。
兴灵宣抚使,管勾朔方鄜延环庆泾原熙河河西六路军事,兼同知枢密院事高俅在大队骑士簇拥下到达的时候,河面上已经没有了浮桥的踪影。黄河东岸滩头,倒是还有一些焦黑的火烧过的痕迹。
黄河对岸可以看见一座堡垒,并不是如何宽大,不过城墙很高,依河而建,看着就知道是险要之处。
城堡周围,出现了连片的营地。规模比昨晚上被宋军袭破的西贼营地那是小多了,也破烂多了,一看就知道是草草而建的。如果不是隔着一条黄河,只需要一阵长枪冲锋,那些西贼也不知道是契丹的,就都得覆灭了。
不过高俅也没啥兴趣再杀契丹人党项人了杀得够了,杀得多了,杀得都快功高震主了!
他叹了口气,对左右道:各部的斩首生俘统计好了吗?
还没有呢,盔甲上沾了不少鲜血,满脸都是兴奋的李永强笑道,不过数目肯定少不了的,估摸着总有好几万!空前大捷啊!宣帅,儿郎们还在党项人的大营中掠到了不少粮草,总够大军吃上十数日的,加上手头的军粮,二十日可以维持了。不如沿着黄河南下灵州吧!宣帅是兴灵宣抚使,拿下灵州才好宣抚啊!
灵州距离此处并不是很远,还不到100里,走上两三日怎么都到了,而且是沿河而进,不愁没有水喝,是非常舒服的。
俺们能拿下灵州?高俅问,元丰四年时,灵州可是俺们宋军的伤心之地啊!
李永奇笑了笑:此一时,彼一时了。西贼约莫会弃灵州而逃了今次战后,他们也不剩下多少兵马了,不可能在灵州和俺们拼命的。所以此去一定是舒舒服服的,如果西贼识相,等宣帅到了灵州,就该有乞降的使者过来了。
乞降?高俅苦笑,不世之功啊!
第795章 儿臣赵乾顺 二
高俅隔着黄河看到的城堡,名叫怀州城,是西夏私设的州郡。在原本宋朝的州郡建制中,这一带,包括现在兴庆府所在的地界都属于灵州管辖。
在黄河以东大败的乾顺并没有马上返回兴庆府,而是停留在了怀州城,一面努力搜罗败退的党项兵马,一面监视黄河东岸的宋军。
停留了几日,败退的党项兵马当然没有搜罗到几个黄河上既没有浮桥,也没有舟船,败退的党项人要过河只有靠游泳!这滔滔黄河水还非常湍急,能游过去几个?所以当日在黄河东岸漏网的党项兵马,大多都往灵州方向逃窜了。不过也没跑掉多少,根据后来乾顺得到的报告,当日和他过河的八万大军,最后生返河西的,还不足两万人。
余下的,不是给宋军宰了或捉了,就是下落不明
总之,黄河东岸这一战,算是让大白高国伤上加伤了!
所以在黄河东岸之战后的第三天,看到高俅的大军沿着河岸东下而去的时候,虽然明知道对方是要去夺取灵州,但是乾顺还是大松了口气。
总算走了
兀卒,他们是往灵州去了!
跟在兀卒乾顺身边,一块儿登上怀州城头看着宋军离去的嵬名安惠哭丧着提醒说,最多两日,他们就能抵达灵州了根本来不及撤退啊!
灵州的地盘并不大,但却是西夏这边最富庶的所在,素有塞上江南之称。因为靠近黄河,又有灵州川从境内流淌而过,水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早在西汉惠帝年间,这里就已经设立了灵州县,属于开发了一千多年的熟地,现在整个灵州境内,光是水田就有30多万亩旱田在西北并不稀奇,但是产量通常很低,并不保收。而水田在西北就非常少见了,如灵州这样拥有数十万亩水田的州郡,更是绝无仅有!
除了产量相当有保障的水田之外,灵州还有盛产青盐芒硝石灰石炭,还有非常富饶的黄河滩草场,著名的滩羊就产自灵州。
另外,灵州还是西夏的手工业中心。城内拥有大量的汉族工匠,产包括兵器布匹瓷器陶器等等。
如果失去灵州,不仅会让西夏失去一个重要的粮食产区(灵州不仅有30多万亩水田,还有大量的旱田),而且还会失去主要的手工业和贸易产的来源,当然还会失去大量的人口和税赋!
可以说,丢失灵州之痛,甚至超过了失去银夏五州!
乾顺长叹了口气,给仁礼派个使者,让他向高俅请和他又回头对大辽老郡王耶律斡特剌道,也请大辽上国派个使者!
耶律斡特剌笑了笑,道:就让萧合达走一趟!
他顿了顿,对乾顺道:兀卒,眼下可是咱们设计铲除高俅的机会啊!
铲除高俅?乾顺一愣,怎么可能?
怎么不能?耶律斡特剌摸着胡须,只要大宋还是原来的大宋,高俅这厮的下场就不会比狄青好多少卸去兵权,召还开封,郁郁而终是早晚的。俺们再加把劲,就能早点送他去开封府养老了。
高俅可还不老,他今年不过三十多岁还不到四十呢。如果让他在西北带兵带到六十开外,不仅西夏的日子别过了,连大辽国也安生不得。
所以耶律斡特剌这几天一直在和萧合达商量怎么用反间计铲除高俅至少也得让高俅惹上一身的麻烦!
商议了一番之后,两人还真的想到了办法,就是要让高俅在和谈中发挥重要作用,抢了开封府朝廷中那帮负责议和的官的风头。同时,还要把高俅包装成嵬名家族的保护人!
光是一个勾结番邦或是勾结藩镇的罪名,就足够这位高大宣抚喝上一壶了。
灵州城东。
昨日才发生激战的东关镇的几处城门口的火苗已经扑息,城内城外,城头城下,仍然到处都能看到焦黑和血迹。一具具没了头颅的尸首,被收拾起来,堆叠在镇子的城墙外面,放火焚烧。
尸体数量并不是很多,大约就是一千多具。这场屠杀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刚刚接管了翔庆军司的嵬名仁礼根本无心恋战,上任后就忙着收拢兵力,准备撤退。却没有想到王禀率领的宋军先锋(御前三直)绕开了灵州城的正面,直接袭击灵州城东二十里开外的东关镇,将镇上的一个西夏军指挥系数全灭。还把这座富庶的镇子洗劫了一番不洗劫上哪儿去筹集军粮喂饱高俅的五万多军将?
等到高俅抵达的时候,兴灵宣抚的军旗,已经在这座变得有些残破的镇子上空飞扬了。
在镇子外面的官道上,到处都是胡服秃发的百姓身影,扶老携幼,托着壶浆,恭迎大军。东关镇上还住着一些党项贵人,虽然不是嫡系,但也颇为富庶,他们全都破了家,都穿着囚衣,在高俅的马前跪迎。因为他们都已经知道,兀卒的大军,已经在黄河东岸的沙漠中惨败!宋人的大军,正由北面而来。整个灵州,就要落入宋人的掌中了!镇上的汉人百姓(东关镇上大多是汉人)还好,无非就是换了个主子。可是党项国族可就难说了,也许宋人的宣帅高俅一声令下,就都要丢了性命了。
一个上了点年纪,也许是西夏退隐官员的白胡子老头被一个猛士拖到了高俅的马前,提前抵达的王禀向高俅一拱手:宣帅,这人是东关镇上官最大的党项人。
高俅眄视了那个瑟瑟发抖老头一眼:会说汉话吗?姓甚底?
老汉会说汉话,老汉姓李
你是党项人怎么会姓李?高俅脸色一沉。
禀宣帅,小老儿的祖宗曾经为国家效命,被太宗皇帝赐了李姓。
太宗赐了李姓?高俅一愣,哪朝的太宗?
唐太宗
呵呵,党项老姓是甚?
拓,拓跋老头子抖着声说。
原来这老头是贞观初年归顺大唐的拓跋赤辞的后人,翻一翻家谱,和现在的嵬名王族还真有那么一点血缘关系几百年前是一家的关系!如果不是党项人闹将起来,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这个老头他家早就是汉人了,估计也忘记老祖宗姓拓跋了。
高俅冷哼,原来是王族啊!
小老头吓得连连摆手,不,不,不是的,小老儿和逆贼元昊血缘疏远,没有多少关系的。
甭废话!高俅一挥手,你既然是党项王族,那么一定和灵州城里的贼酋相识?
相,相识的老头点点头。没有关系,也是几百年前的一家子啊!姓拓跋的在西夏多少还有点余荫,可以入仕做官现在的西夏还没有开科举(西夏科举是从乾顺时代开始的),要做官就得靠投胎啊!
那就劳烦你走一趟灵州,和他们说,让他们赶紧滚蛋!高俅厉声道,要不然就是下一个统万城了!
说完这话,高宣帅就大摇大摆的入了东关镇。不过他要把灵州城变成第二个统万城的话完全是吓唬人的。武好古离开统万城的时候已经带走了两个工兵指挥,而且灵州城的地形和统万城完全不一样。统万是个废了一半的城池,外城已经被宋太宗下旨拆毁了原本统万城的外城是依着无定河和黑水河修建的,在没有河道可依的一面也有又宽又深的壕沟,想要挖个地道去安放炸药基本是不可能的。而灵州城的地势和原先的统万城也有几分类似,不过依着黄河修建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