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这不符合常理啊!

    西夏契丹大军有十余万那么多!宋军应该绕道走个几十里,然后又累又渴的等着西夏契丹大军来攻击,哪儿有直接攻打硬寨的?

    还是守寨比较妥当!耶律斡特剌看着在落日余辉的映照下,反射出耀眼光芒的无数根枪尖,咽了口唾沫。宋狗士气很高,应该先据守营寨,措敌锋芒,然后再以骑兵反击。

    好!就依老郡王。

    乾顺并没有打过仗,也没遗传到他老妈的那份好斗其实他是个儒生,还是个佛弟子,打仗什么的,先是靠妈妈,后来靠弟弟,历史上还会靠一个宋朝西军投降过去的岳父。

    萧合达补充道:宋军有可能佯攻,再以骑兵绕道我军背后。不如请老郡王率领3万契丹勇士出营,在大营后方埋伏。

    乾顺点了点头,如此也好!

    居然守营?三十里的连营啊,又没高大的营墙,也没什么壕沟,连木栅栏都那么稀疏,不少地方都用大车凑数这也能守得住?

    另外一边,看到西夏党项联军守营不出,就连实际上不大会打仗的高俅也觉得对方在瞎指挥了。

    为了阻挡宋军,乾顺和耶律斡特剌摆出了一个三十里的连营。那么大的防御正面,自然不可能修得和铁桶一般。也没那么多材料啊!而且西夏契丹联军有十一二万大军,怎么算都比从白池城过来的宋军多一倍。

    那么多人,又是以逸待劳,而且人家又是走了200里沙漠过来的。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就知道应该是躺着打都能赢的可是今天他们偏偏遇到了一支违反军事常识的宋军。

    怎么打?高俅问。

    先佯攻左翼,然后再佯攻右翼,再投入猛士强攻下中间的某处,最后骑兵跟进,一起突击到敌营后方估计他们就要总崩了!

    李永奇马上拿出了方案。一点都不难,在兵学司里面慕容老头都教过对付乌合之众最好的办法就是佯攻拉扯,然后强势突破。

    高俅也不懂恁多,直接看了看王禀。王禀道:永之的办法不错,不如就由武松攻其左翼,由宣帅亲自攻其右翼。下官亲率御前三直从中央突破,军事机宜指挥居中调度。

    好!高俅点了点头,就这么办!

    随着高俅所部的调度布署完毕,夜色已经降了下来。西夏契丹联军的大营,依旧是紧闭寨门,长长的栅栏上插了无数支牛油火把,夜风将火光扯动得老长,映照出影影绰绰的人形。每个人,都紧张不安的注视着对面战场上的景象。

    宋军仿佛也拉出了一个一字长蛇阵,点燃了不少篝火,一堆一堆的,总有几十堆。篝火后面,隐隐约约站着宋军,他们并没有举着火把,只有明亮的月光洒在他们的铠甲之上,泛出森冷的寒芒。

    宋军的轻骑在战场上游荡,他们的身影在黑暗当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神秘而恐怖的感觉。不过宋军的重骑兵并没有出场,他们一定在远处的黑暗中,等待着出击的时机。

    乾顺此时已经在他的六班殿直护卫下回到了中军大帐。防御已经布置好了,就是以卫戍军为核心,押着撞令郎和负赡军,组成了几十个临时的指挥,沿着三十里的木栅栏布署。为了加强防御,这会儿卫戍军们正督促着撞令郎和负赡军负沙堆墙,好歹垒成个营墙,再把木盾旁牌安放上去,这样就不怕宋军的箭雨了。

    在守营的西夏军将们看来,宋军的攻击,还是应该以弓弩为主的

    另外,乾顺的中军大帐周围还摆了西夏的六直禁军和铁鹞子骑兵,拢共有7500人,都是最精锐的战士。他们将作为预备队,随时填补到宋军的突破口去。

    至于三万契丹骑兵,则已经离开大营,在大营后方布署起来了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整整两个将,8000多名战兵,这个时候已经组成了18个营级方阵,高唱着军歌《无衣,在月光的指引下,走向战场的南线。

    带领着这两将新府兵的,正是武松。作为高俅的心腹悍将,他自然要参加这场战役了。

    而且还是头阵!

    夜战在今后的许多年中,对于指挥官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武松也不例外,他在这个夜晚也没有办法掌握步下18个营的情况。不过他至少有几十个可以依靠的正将副将部将副部准备和副准备他们不是猛士出身就是骑士出身,是最好的军官。另外,54个队正和54个拥队大约也是可靠的!虽然他们都是府兵(参加过统万之战,并且表现优异的府兵)出身,但是在上级军官的教导下,也勉强能掌握一个队了。

    虽然这18个营没有办法和之前的御前三直的部队相比,但是武松相信,他们依旧是党项人不能抵挡的强兵!




第791章 撼山易,撼高家军难 十八
    武松督率的十八营步兵,以队方阵为单位,在一阵紧似一阵的军鼓声中,喊着杀敌!杀敌!的口号,向党项契丹联军大营的左翼扑击而来的时候。

    大队大队的撞令郎和负赡军已经在卫戍军的驱势下,乱纷纷的猬集在一起,呆呆的看着月华之下,喊着犹如雷霆一般的口号,如墙而进的敌军。每个人都目瞪口呆,拿到刀盾弓箭的胳膊也不自觉的颤抖起来。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上战场,肯定是害怕的!

    其实和他们一样,正结阵推进的十八营新府兵也大多是第一次上阵的新兵。但是一百数十个披坚执锐的战士肩并肩组成战阵是可以壮胆的,而且新府军的编制合理,还拥有大量在这个时代中算是最优秀的职业军官以及上过战场的士官(杂品武臣)军官配属到了营级,士官则配属到了什级(相当于班)。现在一级压着一级,很好的将部队拧成了一团,喊着口号,齐步而进。

    而且之前的断水表演和一颗西贼头颅换百亩土地的重赏标准,都让这些初上战场的士兵鼓足了勇气他们所有人都知道,只有打赢才能活下去,才能当上地主阶级!

    而在党项人这边,情况就非常糟糕了。卫戍军不过是从党项部落中挑选出来的战士,虽然个人的武艺都不错,但是他们没有受过军官训练,大部分人甚至不知道怎么控制一火一什。

    在宋军如墙而进的时候,议论声居然渐渐在党项军中响起,其中更杂着哀嚎之声。

    宋狗,宋狗上来啦!

    俺的天爷啊,宋狗的兵居然恁般严整!

    不是说宋狗兵弱,不堪一击吗?这就是不堪一击的宋军?

    都杀到兴庆府跟前了,怎么可能不堪一击?

    宋狗兵强啊,兵强啊!俺们回不去了!

    过黄河的时候俺就知道,这次是回不去了。黄河东岸那么多田地村庄都不要了,连树都伐没了,黄河上的渔船都不见了

    这是要弃了河东和宋狗划河而治了?

    怕是,怕是要

    不许喧哗!不许喧哗!违令者斩!

    列阵!弓箭预备

    党项国族出身的卫戍军军将们终于反应过来,大声训斥着想要维持秩序。可是秩序能够维持,那些被逼着当炮灰的负赡兵和撞令郎的士气却没有办法鼓舞起来。

    因为西夏本来就不是他们的国家!他们的族外人,大部分还是汉人。在西夏这边也就是三等四等的贱民。即便是用他们充军上阵,也没什么好甲好兵器给他们使用。无非就是一身布衣,一把钝刀,一张木盾,一根木枪,再加上劣质的弓箭,勉勉强强能当个炮灰就行了。

    不过这样的配置在对抗以往的宋军时却也够用了。因为宋军不怎么打肉搏,主动进攻的时候也不多。打起来无非就是结阵放箭,用负赡兵和撞令郎的血肉之躯去消耗宋军弓弩手的气力,倒也是不错的打法。

    今天晚上,负责指挥的党项军将还是循着这个老办法。当宋军结阵而进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迫着负赡兵和撞令郎们在木栅栏和旁牌沙土组成的防线后面一排排的步列开来,张弓搭箭,准备迎敌。

    第一支搭上弓弦的是缠着麻布,在油脂中浸过的火箭,箭头已经摘去。在发射前,有负责点火的兵士用火把将所有的火箭点燃。然后射了一排出去,层次分明的落在沙地上。因为没有箭头,所以相当一部分火箭没有插进沙土,而是落在地上,火苗也没熄灭,仍然散发着星星点点的光芒。这样就标识出了弓箭的最大射程,其实也不是很远,不过六七十步而已。

    如果是白天,这个射程可威胁不到拥有神臂弓的宋军(其实新府兵没有神臂弓),不过现在是晚上几十步开外就黑压压一片看不清了,所有射程较短就不是问题了。

    党项人的各级带队军官,这时手心里都攥了一把冷汗,死死的看着宋军严整的大队,渐渐逼近了己方的射程之内。

    宋人的步兵实在太多太密了,多到了可以组成人墙的地步。那么高的密度,就不怕被箭镞一片片射倒吗?对了,他们一定是重甲步兵!各个都披着铠甲吧?

    和这样的敌人拼弓箭,真是让人痛苦啊!

    更让人痛苦的事情又发生了!宋军居然没有在星星点点的火光前停步,而是毫不犹豫的踏进了撞令郎和负赡军们用火箭标识出的禁区!

    他们疯了?

    忘了带弓箭了?

    所有的西夏军将士都愣住了,一时间连箭都忘了射了,直到带队卫戍军军将反应过来,大声下令。就听见空气中一阵嘣嘣嘣嘣的弓弦声响,无数的羽箭才暴射而出,直扑向宋军涌来的大队!

    因为之前武松已经确认西贼不敢出营应战,所以他在大队向前扑击前就调整了队列。

    十八个营被分成了三列,每一列都是并排的六个营。但是每个营下面所辖的队都进行了调整,最前列的六个营都下辖了刀盾手,第二列的六个营则是由弓箭手组成的,第三列才是长枪兵。

    所以首先踏入西夏军弓箭打击范围的,就是18个刀盾队,总共2880名刀盾兵,每一队都是一个单独的刀盾阵,排出十乘十六的密集长方队形,冒着雨点般落下的利箭前进。走在队伍前排的刀盾手都用盾牌遮护在身前,抵御从正面飞来的箭镞。后面十一排的刀盾手则把手中的圆盾高举过头,遮挡从空中落下的羽箭。乍一看还有点罗马盾阵的样子。不过宋军使用的是体积较小的圆盾,循着小盾长剑(刀)的路线,只能遮护住要害,不可能对弓箭免疫。但是他们都披着全套的扎甲,再加上盾牌遮护要害,基本可以无视弓箭了。

    就在18个刀盾队顶着西贼的雨点一般射下来的箭镞猛冲的时候,刀盾队后面跟着的18个弓箭队则全部组成四列横阵,跟随着前方的刀盾队,踏入了西夏军弓箭的射程之内。随后停止前进,开始向着西夏军的营地抛射羽箭。而跟在最后的是18个长枪队,他们则以四列纵队,从18个弓箭队横阵间的空隙穿过,继续向前。

    宋军的弓箭手和长枪手的活动,西贼那边并没有人注意到,哪怕从空中落下的一**箭雨,也因为没啥准头让人忽视了(宋军弓箭手根本看不见目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那18个不断逼近的,朦朦胧胧的方阵给死死吸引住了。

    虽然看不清朦胧中的方阵到底是由什么样的战士组成的,但是谁都知道他们是来肉搏的!

    整整18个肉搏方阵啊!得有多少想要玩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壮士?别说是没怎么打过仗的负赡兵和撞令郎了,就是上过沙场的卫戍军将士,也都心惊肉跳起来那18个肉搏方阵看上去都很大啊,怎么都得有两三千人吧?而且箭镞射过去也没啥用,多半都是批铁甲的!

    一下子看到两三千披甲的刀盾兵或者是长枪兵啊!能不害怕吗?要知道西夏这边,因为战线过长,长达三十里,而总兵力也不过八万人,所以平均到每一里上,兵力还是比较薄弱的在扣除护卫乾顺的六直军和铁鹞子以及一部分看守物资马匹和营地另外三个面的负赡兵之外。被乾顺用于正面三十里防线的就是5000卫戍军,6000撞令郎和不到30000负赡军,总共40000人上下。平均一里防线上就是一千三百多人。

    而武松所指挥的18营战兵所展开的正面还不到三里。也就是说,在这一段正面上,抵抗18个宋军战兵营的,只有4000上下的西夏军士,其中大部分还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撞令郎和负赡兵,如何抵挡得住两三千宋军甲士的冲击!?

    看到黑压压的宋军军阵压了上来,负责指挥防御几个西夏的指挥使一边派人去向乾顺所在的中军求救,一边大声喝令射了不知多少利箭,现在个个都手臂酸软的撞令郎和负赡兵拿钱刀矛向前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宋军推倒栅栏和胸墙!

    一根根木枪从稀疏的木栅栏后伸出,架在了松软的沙堆上,还有一些弓箭手仍然在拼命发射羽箭。党项国族出身的卫戍军官兵已经在撞令郎和负赡兵列好了督战的横队。人人刀矛在手,皮甲在身!

    不知道过了多久,冲在最前面的刀盾方阵,已经猛然撞上了栅栏胸墙还有只有寥寥几根的木枪。

    杀敌!杀敌

    宋军甲士们狂呼怒号着,用足全部的力量,先是猛地一撞,然后就是用力推挤。不是一个人在推,而是一群人一起用力。如果西夏军营修建了坚固的营墙,这样的撞击和推挤或许没有什么用处。

    可是草草修建起来的栅栏和营墙却太过单薄,一撞一推一挤之下,就纷纷向内翻倒!



第792章 撼山易,撼高家军难 十九
    被,被突破了?怎么可能!?

    陛下,宋狗一定集中了主力,想从俺们的左翼突破!

    陛下,赶紧派出铁鹞子和步跋子吧!

    乾顺的御帐这个时候已经得知了左翼被突破的坏消息了。被突破并不让人意外,可是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营寨的左翼就被破,实在是太让人感到意外了。

    倒不是西夏军营寨有多么坚固,而是宋军历来没有太强的攻击力宋军应该是善守不善攻,怎么可能那么快就形成突破?

    而且现在还不是列阵野战,而是西夏方面坚守营寨,宋军在攻坚啊!哪怕西夏军的营寨防御非常薄弱,但毕竟还是有工事可以倚仗的。怎么可能转眼的功夫,就让宋军给突破了?

    陛下,宋军一定投入了他们的三直禁军!萧合达这时就守在乾顺的御帐之内,他建议道,三直禁军乃是从几十万宋国禁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人人都身备三仗,悍勇异常,不可等闲视之啊!

    乾顺点了点头,那就派出四队铁鹞子和6000步跋子去增援左翼!

    西夏兀卒手中可存了不少预备队呢!所以他很快就恢复了镇定,并且派出了足够数量的援兵四队铁鹞子共1200铁骑,6000步跋子虽然不是横山来的(横山步跋子和铁鹞子齐名,但是现在横山已经归了大宋),但也都是披甲执锐的精兵,应该可以抵挡住宋国的三直精锐。

    7200援兵才开走没多久,坏消息又一次传到了乾顺的御帐之中。

    这一次被突破的大营的右翼!

    情况也差不多,也是披坚执锐的宋军组成十几二十个或许更多的严整的方阵,撞开了西夏军的栅栏和营墙!随后又是十几队长枪兵突入,打了一轮长枪突击,冲垮了卫戍军撞令郎和负赡军的防御

    而且,负责右翼防御的几个指挥使还报告发现了高俅的将旗!

    萧合达低声道:高俅果然拼命了他一定是分了一部分三直精锐先打左翼,想要吸引俺们的精锐,然后又突袭右翼,想要一举破了俺们的营寨。现在宋军也是在绝境中了,说不定还有了必死之心,可不能等闲视之

    乾顺哼了一声:高俅便是侥幸突破了朕的右翼,又能如何?大辽的三万铁骑正等着他们,这一战,大白高国必胜无疑!
1...450451452453454...8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