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两全其美之法?武好古看着童贯,心想:这只没卵子的老狐狸倒是挺精的,怎么宣和北伐的时候就糊涂了呢?
想到这里,武好古吐了口气,笑道:驻兵河间,防备契丹如何?
倒是和咱家想得一样!童贯拈着胡须,不仅河间草原上要有人镇着,河北两路也得有大将镇守啊!
河北就交给下官和高太尉吧!武好古笑道,以高太尉的赫赫威名,应该可以镇住契丹人吧?
另外,下官还可以再当个海路制置使,从海上威胁辽东,牵制契丹的兵力。
那是再好不过了!童贯抚掌笑道,只是咱家走不开,也没有运动的门路,不如就由大郎代替本官去开封府述职吧。
也好!武好古笑了笑道,有大官在银州坐镇,当是万无一失,下官就走一趟开封府吧!
第715章 我不会打仗
由于开封府城和无定河前线路途遥遥,腊月中旬就完全结束的银州之战和塞门寨—安塞堡之战的捷报,直到年关前的几日,才露布飞报,送到了大宋首善之地的开封府。
这可真是最好的新年礼物了,而且还出人意料。本来冬季是西北战场上罢兵休战的日子,虽然陕北高原比较干旱,不会有大雪封山封路的情况出现。可是气候毕竟严寒,对交战双方都没好处。
可是这一届的开封禁军在天可汗赵佶的圣名领导下明显耐得苦寒,竟然在冬季打下了银州全境,拔掉了银州石州和弥陀洞三座坚城,斩首和生俘将近六千!而且还扫荡了位于夏州以北的安庆泽绿洲,消灭了盘踞在那里不知道多少年的党项颇超部!
另外,在横山以南的延安战场上,太尉高俅依旧表现抢眼。在安塞堡塞门寨两战两捷,仅以两万西军就击退数万党项大军,斩首两千几百。如果不是高俅大手大脚把奖金花光了,斩首的数字至少能再翻一倍!
消息传到开封府,顿时就让朝野内外沉浸在一片兴奋当中。
从浩亹河大战开始,西贼明显变弱了,砍杀生俘加投降,已经没了三万多,而给宋军造成的损失还没有三千。十比一的交换啊!
对于人口只有几百万,国族(党项)最多一百万的西贼而言,这样的交换比绝对是没有办法承受的。
也就是说,灭亡西贼的时机,肯定已经成熟了。
崇政殿上,力主用兵的左相蔡京得意洋洋的在述说着他的两路攻夏之计。
从银州之战的情况看,根本用不着河西军进攻卓罗城秦王川以分西贼兵力,以鄜延环庆河东三军加上殿前三直的兵马,就足够夺取夏宥盐三州之地。所以臣建议改变计划,在东路诸军夺取夏宥盐三州后,再和东路军同时对进。由东路军自盐州西进灵州,西路军则进逼秦王川。两路大军只要有一路得手,西贼覆亡之日就可待了。
赵佶笑眯眯的点头,又把目光投向了坐在杌子上精神萎靡的右相苏东坡。苏东坡似乎想要起身,赵佶笑着道:苏卿坐着说话吧。
苏东坡也没有逞强,便咳嗽了几声,用沙哑的嗓音说:陛下,西北军事之事,应当等吕惠卿陶节夫钟傅等帅臣入朝后再商议决断。而且也不能只考虑西贼,不考虑契丹。若西贼灭亡在即,契丹会不会南下攻打河北河东?
赵佶又看了看知枢密院事蔡卞,蔡卞说:河东防务素来严密,陛下只需要派遣知兵之臣往镇,就不必担心契丹了。河北两路的防务有些疏忽,应当进行整顿。
那么谁是可以镇守河东的知兵之臣?
蔡卞道:判大名府事韩忠彦素来知兵,可以出镇河东。
蔡卞推荐韩忠彦担任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当然是没安好心了,现在苏东坡随时可能倒下,他的继任人选自然是新旧两党斗争的重点了。
用河东路牵住韩忠彦,再让吕惠卿困在西北军务之中,然后推赵挺之宣麻就是蔡京蔡卞的路数了。
赵佶又看看苏东坡,苏东坡道:韩忠彦是相州人,且相州韩氏在河北颇具人望声名,既然蔡卞认为韩忠彦知兵,何不让他担任河北两路经略安抚使?
赵佶也觉得苏东坡的话有道理,韩家是相州名门,在河北地方上势力很大盘根错节。用韩忠彦镇河北两路,绝对可以动员出河北豪门的人力物力,河北的府兵征募和训练也可以比较顺利的进行。
韩忠彦倒是可以安抚河北,赵佶又问。那么河东路谁去?
范纯粹可以安抚河东。苏东坡推举了旧党内部少有的知兵之人范纯粹。
范纯粹现在是永兴军路安抚使,虽然也在陕西前沿,但是却沾不到军功。苏东坡把他推上河东路,就是为了让他能立点功劳,将来就能寻机再入中枢了。
赵佶想了想,又问:范纯粹去河东,韩忠彦去河北,那么现任的河北两路抚臣苏辙应该改任何职?
这个问题苏东坡就不大好说了,他是苏辙的兄长,应该回避的。蔡京道:臣建议让苏辙以礼部尚书使辽。
又是个坑了!
现在使辽谈什么?还不是争取辽国在宋夏之战中中立?可能吗?就算可能,也少不了加岁币割土地。等到西夏打败了,这可都是罪过。
赵佶却点了点头,契丹那里倒是要有人去交涉,苏辙的确最为合适。
陛下,苏东坡的弟子李格非这时上奏道,臣建议派遣起居舍人翰林学士林摅为副使陪同苏辙一起使辽。
林摅是蔡京提拔起来的官员,在担任屯田员外郎时曾经去河北视察,提出了大府宜择帅边州宜择守骄兵宜更戍的三点建言,得到了赵佶的看重,即赐进士及第,擢升超迁提拔到了如今的地位。
那就择机让苏辙林摅使辽吧。赵佶拍了板,然后又将话题扯到了论功行赏上了,银州得以恢复,全赖将士用命,朕当不吝重赏,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
殿中的重臣齐声应答。
然后才是知枢密院事蔡卞单独上奏:禀陛下,银州之战全赖三直都虞侯武好古调度有方,指挥若定,当居首功,请陛下超迁重赏武好古,以激烈三军将士。
左相苏东坡也上奏道:禀陛下,武好古并不知兵,得以建立功勋,完全是因为殿前骑士和御龙猛士善战勇猛,此乃陛下之功,高俅之劳。而且银州之战时,高俅也在三直军中,武好古多半是坐享其成,所以不应该超迁。
赵佶愣了又愣,心想:你们俩位是不是拿错笏板(用来记录上奏话语的手板)了?
其实他哪里知道,武好古现在不能太出风头!武好古已经是界河城主,大宋首富,实学大儒,可以说是有地盘,有财富,有学问,如果再是用兵如神就牛逼大发了。
因此苏东坡一派就得捧高俅,抑武好古。而蔡京一派就要捧杀武好古了武好古越牛逼死得就越快!武好古一完蛋,他的遗产可就都姓蔡了。
看到赵佶迟疑,尚书右丞李格非连忙奏道:武好古即将入朝述职,陛下可以当面询问他到底谁在指挥作战。
赵佶其实也不相信武好古有什么军事才能,他点点头道:就算有高俅相助,武好古的功劳还是颇大的,就给个西上閤门使加海州刺史,再许荫二子为官吧。
正六品的西上閤门使是横行正使中最小的,而刺史又是遥郡之中最小的。不过相对武好古过了除夕才27岁的年龄,这样的官职实在不小了。
赵佶接着又道:高俅看来真是用兵打仗的奇才,这一次银州克复也有他一份功劳,在安塞堡塞门寨又立了大功,就让他做东上閤门使加霸州团练使,调往河东路任兵马副总官,率河东军出银州。
另外,武好古和高俅还联名举荐苏迟知银州事兼银州屯田使。诸卿以为如何?
苏迟也参与了银州之战,自然有他一份功劳,转两官是肯定的。而且他是银州前线唯一的文官朝臣,又是老资格的地方官,知州事肯定给他做了。就连蔡京蔡卞,也提不出什么反对意见,只能捏着鼻子看着苏家的子弟离着政事堂又近一步了。
朝中明争暗斗的时候,武好古已经住进了相州城外的一所豪华庄园。这是韩忠彦在相州的产业,现在给女儿和女婿武好文居住。而借道河东入京的武好古一行,也特意路过相州,和兄弟武好文以及武好文的大舅子韩治见面。
大哥,银州之战是怎么回事儿?真是你指挥的?
兄弟俩见面聊了没几句,武好文就向风尘仆仆赶来的武好古问起了银州之战的真相。
唉,武好古一挥手,我哪儿会啊,都是都是高大哥的功劳。
他本来想说都是赵钟哥和慕容鹉在帮忙,但是一想不对,这两人都是武家班的人才!可不能让他们被朝廷划拉过去,要不然自己往后还这么上战场?靠谁去收复燕云?
而且他们知道的也太多了!如果不能留在界河商市,商市和假子军团的那些秘密,就都有可能会外泄。
所以银州之战的风头必须是高俅的!
高大哥?是那个会蹴鞠的高俅吗?
问话的是韩治,他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文士,曾经在开封府做官,认得蹴鞠高手高俅。
对,对。武好古连连点头,笑着说,他可不仅会蹴鞠,而且还善于用兵,是难得的将才啊!
韩治摸着自己保养得很好的胡子,蹙眉道:真没想到他竟然是个将才若是我相州也有这样的将才就好了。
什么意思?武好古一愣,相州韩家也想要抓武装了?那岳飞就是你们家的大将了!
第716章 不会打仗武好古 一
看到武好古在发愣,武好文苦笑了起来,大哥,家岳被蔡京那个奸臣给害了。
害了?上了元祐党人碑了?还是给发送去海州了?武好古还是不明白。武好文道:蔡京举荐家岳当了河北东西两路经略安抚使。
这是好事啊!武好古笑了起来,西贼这次疲态尽显,看来是要挡不住了,他们一定会向契丹求援,河北东南两路少不得有些小摩擦。到时韩相公少不了一份功劳,没准可以再次宣麻。
这事儿对武好古真的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儿!他本来就想找个离场的机会,韩忠彦主持河北东西两路防务不就是现成的机会?到时候可以请韩忠彦夸大一下敌情,自己就能顺势带着假子骑士女真骑士界河效用骑士和两个工兵指挥一块儿返回界河商市了。
韩治却眉头大皱道:怎么立功?家父哪里会打仗?而且河北的对手是辽国啊,蔡京分明是在陷害家父。
韩忠彦是旧党嘛,旧党都是有恐辽症的,这个并不奇怪。
相州韩家难得没有几个能为将的门客家臣?
没有啊!韩治连连摇头,我家又不是将门,养那种能为将的家臣做何用?而且相州韩家虽蒙皇恩,但是也不能忘了人臣之本。
不能忘本更应该养士吧?要不事到临头就没人可用了,怎么保卫大宋圣主赵佶?武好古心中一叹:如今中原的义门和豪门都这样,就知道培养文士考科举,根本不知道养点保家保国的武士。
大哥,武好文知道自己的哥哥手中有人才,您能不能给推荐几个知兵的能人去做家岳的幕僚?
还真是个好兄弟啊!武好古心说:既然老弟开口了,自己也不能不理啊。
他想了想,御龙猛士直的都虞侯王禀,御龙内卫直的都虞侯杨可世都是难得的将才,可以让他们来河北辅佐韩相公。另外,他们在二直中也有些心腹,可以带来河北,只要能操练出两三万河北府兵,就可以无忧了。
王禀和杨可世终究不是武好古夹带里的人物,把他们留在御前三直之内是很不方便的。所以武好古就琢磨着找个机会把他们调走,然后自己从猛士和骑士中选拔精英去替代他们的职务。
韩治也听说过王禀和杨可世,顿时笑着冲武好古拱拱手:若有此二人相助,家父在河北任上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武好古笑道:即便没有此二人,韩相公在河北也可以安枕的,因为契丹人根本不可能大举进犯河北两路。
不会?武好文眉头皱着,若是朝廷要和元丰四年一样的打法呢?
和元丰四年一样?武好古稍稍皱眉,这事儿童贯和他说过,他自然也有了思想准备,所以并没有显得太惊讶。
武好文点点头:蔡京现在力主速灭西贼,还要东西对进,会战灵州多半是陶节夫和钟傅提出的方略。这两人都依附蔡京,甘为走卒。
官家也答应了?
官家说听听大哥你,还有陶节夫和钟傅的意见后再做定论。大哥,你可得劝劝官家。
劝?武好古心说:你哥哥我不会打仗,还劝什么?一个外行去和两个假内行唱反调?
京中还有要紧的消息吗?武好古又问。
小苏相公去当礼部尚书,准备出使辽国了。
出使辽国?武好古想了想,这倒是个机会啊!二哥儿,要不你也做个随员?
我去辽国?武好文摇摇头,现在去辽国会有甚好处?
谍画啊!武好古笑着,祖传的手艺还在吧?
武好文苦笑着摇头:大哥儿,我就能画几笔山水写意,谍画可不行啊。
他的功夫都在科举考试上,没有在绘画上下过多大功夫,不过他的山水画还不错,不比武好古差。
无妨,武好古笑了笑,我让米友仁派个学生和你走一趟辽国,总归你帮你升到朝臣的。
其实燕云一带的地形城池,辽军的武器装备阵容,都已经被云台学宫派出的能画谍画的博士绘制成图了,现在就存放在博士团大楼里面。只要拿出一些由武好文交上去,一个朝官就到手了。
不过武好古让武好文北上辽国,其实还另有目的,就是为了帮苏辙解套。
而要让苏辙解套,就一定得让这次使辽看上去得到了不少好处,而谍画就是其中一项。
苏东坡眼看就要不成了,李格非也已经病重,旧党的局面就要靠苏辙韩忠彦和范纯粹三人撑起来了。其中韩忠彦庸懦,范纯粹又没有进士文凭,能在政事堂里面斗争蔡京的就只有苏辙了。
所以武好古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苏辙倒台!虽然他和苏辙的关系一直比较冷淡。
大年初一的开封府之夜,依然有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傍晚时的一场风雪,并没有将节庆的喜气压下来,反而因为瑞雪之兆,让人们更加欢乐了。
苏东坡穿着厚厚的裘皮,手上抱着个暖炉,靠在一张铺了熊皮的胡床上,一脸的病容加倦容。胡床之侧,散乱的放着几本奏章,上面的笔迹犹新,看来是苏东坡刚刚写得的。
已经被一纸诏书唤回开封府的苏辙已经看过这几本奏章了,正叹着气说:子瞻,你这又是何苦?身子都这样了,何必再强撑着?不如上表辞了差遣和职位,在家好生休养,身体好了,比啥都要紧。
由于年关前后的操劳,苏东坡的病情更加严重了,现在拥着厚厚的皮裘,衰老病弱的身子显得更小,一脸病弱的似乎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过了片刻,才轻轻叹息:本来以为李文叔总比我强一点,没想到也染了重病,能不能熬过今年都不好说了。现在蔡京和吕惠卿又在西北战事的问题上咬起来了,他们两人怕是不能共相,现在只能指望子由你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