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好生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向晚葵
他自信能把这件事压下去,可是这样一来,他在虞城老百姓里的口碑就掉了,想要再爬上书记的位置,可能有点难了。
拿起话筒,打
第二十二章暗斗
叶纤红和胡向阳在家里,时刻关注着外面的消息。
当一件件事情传出来后,她就清楚这件事戴老也插手了。
如果说一开始横街的原住户上市府请愿,有可能是赵市长的手笔,那后面密集的消息传出来,绝对是戴老的手笔了。
这些消息要流传得这么快,必须有足够的掌控力,其它人应该还没有这个能力。
借力打力,本来就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最擅长的事。
而戴老在方面,更是运用得像教科书级的水平,让叶纤红不得不佩服。
“这些手段,比起我们不知要高明多少倍,范昌贵这次看来悬了。”胡向阳尽管政治头脑不丰富,对这种事的判断能力还是有的,忍不住笑着嚷道。
“你什么时候成了事后诸葛亮了”叶纤红在一边笑道。
她的判断其实也差不多,现在这样一搞,全市的人都知道了,虞城市里就压不住了,肯定会有上级来调查。
何况她的目的就是要让上级介入,靠虞城这些人,根本动不了范昌贵。
这样一来,调查江绪洋和范昌贵的事没白费力气,这些资料马上就用得上了。
叶纤红想给戴老打个电话,问一问他接下来的打算。
可以又觉得没必要去问,既然他经出手了,自然会收好首尾,绝不会留下明显的破绽。
或许戴老这样做,就是想保护自己,不想让自己和胡向阳插手进去,免得留下把柄。
想到这里,她放松地坐下来,准备继续看接下来的好戏。
与此同时,戴老给卫振华打了电话,把虞城最近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并把今天的事也提了提,并没有隐瞒自己借力出手的事。
在他看来,范昌贵如果只是跟自己斗,他或许不好做得这么过份。
可是他们错就错在,除了自己,所有跟自己有关的人都不愿意放过,特别是接连几次,针对小红出手,让他不得不还击。
小红的身份特殊,绝不能出错,这不仅是自己这样认为,也是老领导这样要求的。
所以他相信有这个理由在,卫振华肯定会站出来,同仇敌忾对付范家。
“戴叔,你放心吧,这件事我会跟进的。”卫振华听完后,稍稍思索了一下,然后认真地回答。
确实像戴叔说的那样,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范家处处在针对,他们不得不回击。
特别是一再招惹叶纤红,这就碰触到底线了,万一小红出了点事,后果不堪设想。
“那就好。”戴老轻笑了一句。“我就是怕你难做。”
卫振华已坐到这个位置,接下来的目标自然在最上面,所以考虑的是国家的利益和老百姓的利益,下面一些人的个人私利,他不会再随便参与。
下面的人也心里有数,普通的事不会再去打扰他。
但是范家这件事做得太过份,卫家如果不出面,可能会冷了小红的心。
“不会。”卫振华想了想,明确表达了态度。“范家最近确实需要敲打一下了,免得他们无所顾忌,破坏了政府在百姓中的形象。”
挂了电话,他又给林樾打了个电话,把这件事大概说了一遍。
“范有学这是在找死。”林樾看起来很斯文,性子却很刚烈。“虞城那边找到了这么好一条发展之路,他居然为了个人私利想破坏,我看他们是昏了头了。”
作为一省之长,他的格局自然也不小。
站在他这个位置上,最难受的就是农民收入低,他们没有有效的办法帮到他们。
这个大棚反季节种植就不同了,如果能在全省推广开来,不知道有多少老百姓受益。
至于虞城那边的弯弯道道,他没兴趣知道;既然事情都到了卫振华的耳朵里,说明下面已经纸包不住火了。
政治上就这样,以他们在省里的耳目,下面发生什么事,大多消息都能收到。
作为上级单位,有时候必须像父母一样,对下面单位发生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如果什么事都省里出面,那他们就不用工作了。
但是这件事性质不同,所以省里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态度。
“那这件事就拜托你了。”卫振华知道林樾的性子,接下来肯定会去调查,绝不会自己说什么就信什么,自己也没必要再表达自己的态度。
“放心。”林樾简洁地回答。
挂了电话,林樾又给省监察厅打了个电话,要他们明天一早派人去虞城,调查一件事。
把卫振华告诉自己的事,简单复述了一遍。
并明确表示大棚蔬菜这个项目的重要性,一定要仔细调查清楚,到底是谁在破坏,不管涉及到谁,绝不姑息。
监察厅那边自然表了决心,表示一定完成任务。
戴老这边做着准备,范昌贵这时候也没闲着。
这件事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也是他始料未及的。
原本想自己解决,可是又怕出纰漏,于是打电话到省里,跟父亲仔细汇报了一遍。
“看来小洋还是没有吸取上次的教训,这次又要栽了。”范有学听完儿子的汇报后,叹了一口道。
这个外甥因为小时候在自己家长大,所以一直当他儿子一样。
特别是老婆,因为自己几个孩子长大后去各地求学,对陪在身边的江绪洋,感情特别深,像是自家养了个老儿子。
因为这个原因,未免娇纵了些,造成他聪明有余,情商略不足的缺陷。
“那连夜叫他回来”范昌贵一听父亲话里的意思,就知道这件事恐怕难以挽回了。
“还是算了。”范有学想了想回答道。
“为什么”范昌贵有些疑惑地问。
“看看明天的情形吧!”范有学回答道。“如果事情压得住,他的事也不算什么大事。如果压不住,就算回余杭,估计也会有麻烦。”
这次的事跟上次不同,不能用同样的方式处理。
&
第二十三章省里来人
第二天上午,一辆车子无声无息开进虞城市委市政府,从车上下来两个夹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直接进了高书记的办公室。
他们跟高书记谈了什么,没有人知道。
临近中午,两人直接来到西关镇派出所,拿到了一些资料。
吃过午饭后,又了去横街,找到了那个因为拒绝出售店铺,而被人打伤的店主。
那位店主无疑提前知道了消息,对两人的问题没有一点隐瞒,不但把事情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还拉起衣服,给大家看身上的伤。
围观的众人看得胸口一涩,他的胸部、腹部、胳膊、腿上,到处都是淤青和伤疤,看起来非常刺眼。
就连路过的人,也觉得不敢相信。
于是大家又一起骂娘,骂那些人的贪婪,不顾老百姓的死活。
昨天去市里后,没有得到解决,就知道不会有结果,所以今天都没有人去了。
发现有人来调查,大家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于是你一言我一语,把所有知道的事,全说了出来。
两人也没有发表意见,只是录了大家的发言,又拍了些照片,向大家道了谢,就回去了。
从横街离开后,他们没有去郑家村实地了解,而是回去坐上车,直接开回余杭了。
而郑家村那里,并没有因为发生那件意外事,而息了大家种植大棚蔬菜的热情,反而更多人选择加入。
就连虞北地区的柏厦镇,也有人知道消息后,亲自过来察看。
知道郑建平种了三亩蔬菜,确实赚了八千块钱,大家就兴奋了,决定回去后也搭棚种菜。
周承德知道这个消息,又喜又忧。
喜得的郑家村最早大棚种植这件事,到现在已传遍全市,他这个当乡长的,肯定能分得一些功劳。
忧的是到时全市到处都种菜,也不知道会不会影响他们乡里的销售。
虽然叶纤红一再叫他放心,说就算种得再多,也有办法解决。
但是作为一个在机关工作了近三十年的人,菜多伤农的事自然碰到过,叫他完全相信,肯定不可能。
也有人听说了这件事是郑建国的女儿搞出来的,为了得到正确的信息,还有人买了水果,去家里拜访。
郑建国就有些烦恼。
他是最不愿意弄这些应酬的,第一个来没办法,后来还有人来,他直接躲进大棚里了,让老婆负责接待。
叶知书开始还很兴奋,但是一上午来了六七拨人,她也受不了。
于是打电话给女儿,叹起了苦经。
叶纤红一听,也有些烦恼。
这种情况赶人走肯定不合适,到底怎么解决呢
想了想,打电话给周乡长,把父母碰到的麻烦说了一遍。
“要不我派人去村里解释一下就说这件事以后统一有乡里来负责,叫他们不要去你家骚扰。”周承德出了这样一个主意。
反正种植大棚蔬菜,由乡里统一指导,这是他早就跟叶纤红商量好的。
只不过因为电视台的新闻,才出了些意外。
“这样也好。”叶纤红觉得这个办法可行。顿了顿又说道。“要不乡里派农技员专门在村里设服务点,指导大家如何种菜,这样既解决了我家的麻烦,也能对大家有实实在在的帮助。”
“这个办法好。”周承德一听,连忙答应下来。
乡里的农技人员,在村里设置服务点,既是乡里的一种态度,也能尽快推广大棚蔬菜技术,一举两得。
最重要的是,到时候如果有上级部门来采访,看到这样的情形,肯定会对乡里的行为大加赞赏。
那样一来,他这个乡长的成绩,就更实打实了。
挂了电话,叶纤红松了一口气。
昨天那个新闻,极有可能是赵市长有意让电视台的人播放的,把这个盖子揭开来,将了范市长一军。
现在看来效果不错。
同样的,也给大棚蔬菜种植这件事,加了一把火。
原本叶纤红等人计划,蔬菜种植慢慢打开局面就行,没必要弄得太快。
毕竟很多准备工作也需要时间。
现在看来,建批发中心、办蔬菜加工厂、建运输车队这些事,都得提前了。
到春节前,这一批种下的蔬菜,估计都能出售了。
也就是说,留给大家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叶纤红想到这里,打电话给温俊,把现在的局面给他分析了一遍。
“没关系。”温俊也一直在关注这两天的事,特别是这件事姨夫还参与了,他自然早有心理准备。“我们可以一件一件解决,现在最迫切的事,应该是运输问题,毕竟年前蔬菜的产量,很可能突破上万吨,必须有大量的大卡车才能把菜运输出去。”
“是啊!我现在最担心的也是这个。”叶纤红应道。“不知道能不能跟省外,特别是北方的大城市联系一下,让当地的蔬菜批发站直接来这里采购,这样可以省不少力。”
“行,我们分两步走。”温俊也想过这个问题,只不过时间急,来不及去做。“我现在马上安排人,分头去各个大城市走一走,然后把这边的数据大概统计一下,方便统筹。”
“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叶纤红知道这件事,最大的受益人就是他,所以也没有客气。“如果碰到什么困难,再大家一起商量。”
“好的。”温俊也没有客气。
就像周乡长的烦恼一样,他现在也是又喜又忧。
喜欢的是,光靠蔬菜倒卖这一块,这一次就可以赚几百万块。
忧的是,一
第二十四章定调子
站起来揉了揉眉心,年纪越来越大了,长时间盯着一样东西看,眼睛就会模糊得厉害。
正想走到窗前吹吹风冷静一下,门口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听到有人来了,林樾停住脚步,重新坐了下来。
门被轻轻敲了三下。
“请进。”林樾叫道。
这个时候来找自己,肯定有急事。
“林省长。”监察厅的王厅长走进来,恭敬地叫了一声。
“坐吧。”林樾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让他坐下来。“是不是去虞城的人回来了”
昨天自己安排了工作,他这时候过来汇报,从时间上来说,拿捏得很准。
领导交代的事,如果第二天没有回音,那对王厅长这样级别的人来说,等于犯错误了。
“是的。这是他们写的详细报告。”王厅长点点头。“还有一些相关的证据,我没有带过来。”
说完,把手里的几页纸递了过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