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好生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向晚葵
“你今天打电话过来,是担心我们吃亏吗”叶纤红笑着问道。
尽管戴老有时候不说话,但是他始终关注着自己和胡向阳,否则不可能一有事,就马上打电话过来了。
“有点。”戴老也不否认。“不过没想到的是,我孙女反应比我还快。”
“我也没有这么厉害啦!只是范市长还没到,就已把目标对准我,我只好早做打算,所以才会在他一有动作的时候,做出应对。”叶纤红把美食街项目被抢的事说了一遍,以及弟弟的那件事也说了出来。
主动说这些,虽然有些丢脸,但是在戴老的面前,她也没必要掩盖。
“哦。”戴老应了一声。
心里就有些恼怒。
这些事他确实不知道,原以为以范家的气度,不会去对付小红这样的女孩子,但是没想到他们没有一点底线,连安安的事都被牵连了。
他知道小红有多在意这个弟弟,想来这件事,比任何事都让她生气。
“所以我决定还之以颜色。”叶纤红笑着说道。
“你打算怎么做”戴老神色郑重地问。
既然小红说要反击,肯定不会是说着玩的,这样一来,他也必须给予配合了。
范家跟自己是敌对关系,不像别的人,只是政见不同。
所以要么不动手,一动就必须直接把人打死。
所谓打死,当然不是要人性命,而是要把范昌贵的政治生涯,永远地断送掉。
“从江绪洋那边着手。”叶纤红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不信范家会不知道江绪洋的所作所为,也不相信他们会没有利益纠葛。只要找到这条线,就好办了。”
“江绪洋的资料,我上次就收集了。”戴老记起上次查封慕尼黑舞厅的时候,就开始有了他的资料。“看来得继续深入查一查了。”
“我也安排了公司的人去查了。”叶纤红回答道。“这次不把他查个水底石出,绝不罢休。”
她这样说,是希望给戴老一个明确的信息,自己这次是豁出去了,跟范家不死不休了。
有时候就是这样,当你没有破釜沉舟勇气的时候,就会逃避和退却,但是不给自己退路的时候,才会真正去面对。
叶纤红原先是不会用这样的态度去对付一个人,但是在知道胡向阳也受这样的委屈的时候,所有的愤怒就累积到极点了。
身边最重要的两个人,加上自己,全成了他们针对的目标,那自己还有必要再逃避吗
“我明白了。”戴老这一次话说的很慢,也很轻,但是反而给人一种坚定的力量。
叶纤红明白戴老也准备全力以赴了。
挂了电话,胡向阳望着叶纤红,眼神越来越亮。
跟她在一起这么久了,从来没听她说过一句我爱你之类的话,但是她表现出来的行为,却比我爱你这几个字更动人。
想到有一个女孩子,为了自己宁愿跟一个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硬扛,胡向阳觉得这一生真
第八十六章章诗萍跟进
“不一定。”王茂琳开口道。“我们店新开,很多顾客并一定知道我们。等名气打出去了,生意肯定会更好。工厂那边,今天人数已经招满,如果产量连我们一家分店都供应不上,那工厂的规模就必须扩大。”
“哦。”叶纤红见她这么乐观,忍不住犹豫了一下,要不要把自己的担心告诉她。
最后还是觉得有必要让王茂琳冷静下来,又是又开口:“你要防着别人山寨我们的产品,一般来说,一款产品好卖,三天后就会有大量的仿冒货在市场上出现——”
大多数在四季青做批发的服装店,生产厂家跟自家差不多,是在一些小工厂制作出来的。
照前世的说法,当市场上出现了爆款,同行就会马上买一件带回家分解,然后一模一样做出来,一般来说,三天时间就够了。
“我明白了。”王茂琳一听,顿时有些泄气。
她以前在工厂上班,没有接触过这种残酷的市场竞争。
看来自己要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
叶纤红倒是习惯了。
而在市场管理不健全的情况下,劣品驱良品,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叶纤红就算有再多手段,也没办法避免。
对她来说,唯一能做的,就是及时更新款式,在别人仿冒前,把钱赚了,然后推出新款。
“你也别担心,只要我们这边源源不断出来新款式,时间久了,就会成了潮流引导者,大家批货,首先会想到我们。”叶纤红安慰道。“而别的仿冒者,只能打价格战。”
“你放心吧,我没那么脆弱。”王茂琳忽然笑了。“就像你说的,只要我们三天一更新,别人就永远只能跟在我们后面跑。”
挂了电话,叶纤红去了一趟潮牌店,把设计师小周最近画的新款看了一遍,挑出一些适合在潮牌店卖的款式,其它的全部收拢来,准备自己改动之后,传真给余杭的王茂琳。
倒不是说小周设计的这些款式,差到连余杭那边也达不到,改动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些款式小周是照潮牌店的风格来设计的,不管用料和细节设计,要求都非常高,交给余杭那边做,成本就太高了。
去掉一些小细节,再把面料换成更便宜的,那样就能跟艾琳娜的品牌定位相当了。
回到家里,看到胡向阳不在,桌上留了一张字条,说是去找罗叙了。
叶纤红无奈地摇摇头,看来他真的是个静不下来的人。
前段时间胡向阳跟罗叙学拳,也不知道学得怎么样了
照他的性子,如果觉得动手比动脑更方便,那他以后在官场想往上升,真的要靠运气了。
不过她也不会在意这一些。
喜欢胡向阳,就是因为他长得帅,没有过多的心机,加上痞痞坏坏的小情调,而不是因为他能力出色,将来会成为高官。
在沙发上坐下来,拿出笔修改小周的图纸,电话响了起来。
“叶纤红,你去余杭了怎么又不通知我”章诗萍在对面怒气冲冲地问。
“通知你干嘛我又不是去旅游”叶纤红没好气地反问。
“就是因为你去那边做生意,才要通知我啊!”章诗萍的火气依然未消。“你在四季青开店,我也可以去开一家啊又不会跟你竞争,用得着偷偷摸摸吗”
“你这个人——”叶纤红有想挂电话的冲动,最后还是忍住了。“既然有兴趣,现在去也不晚啊再说我现在打下了基础,你去不是更划算”
“我是想跟你一起去。”章诗萍有些委屈地说道。“以前跟你做什么事,都有苏思诗在一边跟着,而服装生意只有我们两人做,原本我们可以单独去余杭的——”
“无理取闹。”叶纤红骂了一声。
她还是无法理解章诗萍的心理,朋友也好,闺蜜也好,总得保持些距离,不可能搞得像小学女生一样,连上个厕所也要约好后,牵着手一起去。
难道她以前一直被孤立,所以长大后有补偿心理,希望有一个可以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问题是到了这个年纪,根本无法实现的。
就像男孩子,年轻时跟同龄男生玩得再好,结婚后总得回归家庭。
如果结婚后,还是把精力放在朋友身上,那这样的男人,根本还没有准备好成为别人的老公,更无法成为别人的父亲。
女人也同样如此。
“我明天想去余杭,你能陪我一起去吗”章诗萍又问。
“没空。”叶纤红一口拒绝。“嫌没人陪,叫温俊陪你一起去。”
“他最近天天闷在家里,都没有出来找我。”章诗萍装可怜。“我都怀疑他不要我了。”
“那也是你活该。”叶纤红可不会同情她。
美食街的项目出了意外,对他和赵市长都是沉重的打击,这时候他估计还在家生闷气呢
如果自己没有重生经历,只有二十多岁的心理年龄,碰到这样的事,短时间内也会恼火得难以自拔。
“小红姐,你到底有没有把我当朋友”章诗萍不乐意了。
“交朋友也不像你这样的。”叶纤红冷冷地说道。“看你对待温俊的态度,就让人齿冷。别人碰到烦恼,不去安慰一下,反而在这里怪他不来陪你——”
在这方面,章诗萍像一个任性的孩子,不太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叶纤红觉得有必要让她清醒一下。
&n
第一章蔬菜长大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半个月过去了。
余杭那边的生意彻底稳定下来,几乎每天都有二万的营业额。
这时候人工和物料都很便宜,这二万块至少有一半是纯利润,这样一算,一个月可以赚三十万,一年就有三百多万了。
叶纤红原以为一家能赚百万就不错了,看来自己低估了这个行业赚钱的能力。
既然如此,那扩大生产规模,开批发分店,就势在必行了。
叶纤红打电话给王茂琳,叫她有空多留意市场,特别是她们租的南区对面北区,如果那边也有位置好的店铺出售,就直接买下来。
现在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南区北区各开一家批发店,让生意增加一倍。
如果怕自家跟自家竞争,可以在款式上错开,除了一些爆款两家同时放上去之外,其它的款式两家各放一半。
王茂琳自然没意见。
余杭之行获得巨大的成功,打开了这个前世女强人眼界和胆量,她比叶纤红的电话更早,就已经在留意北区的店铺了。
可惜好的店铺可遇不可求,她没有自家老板的好运气,没有发现自己能看得上眼的黄金铺位。
至于偏僻的地方,就算有她也看不上。
章诗萍现在在四季青也开了一家批发店,经营模式完全照搬叶纤红,只不过生产依然在虞城自家工厂完成,反正她家有货车,每天往返一次就行了。
如果这边生意好了,她也想在余杭开一家服装厂。
借这个机会,加上叶纤红家的潮牌工作室,每个月都有不少的订单,虞城家那间规模不小的服装厂,终于把人招满,天天满负荷生产了。
章妈妈自然很开心,女儿自从认识叶纤红之后,生意越做越好,现在赚的钱,比原来多了一倍还不止。
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明年说不定要扩建厂房,那规模渐渐能赶上深城那家服装厂了。
想到老公知道后惊讶的神情,她的心里就暗爽。
这天早上,叶纤红接到爸爸的电话,说三叔种下的蔬菜,已长得非常大了,再过半个月就可以收割了,问她怎么准备的
叶纤红一听,有些吃惊,这才发现因为美食街的事,吃货团成员最近都没有聚会,差一点把这件大事疏忽了。
也不知道温俊那边准备工作做得怎么样了
“爸,你叫三叔别着急,这件事我会安排好的。”叶纤红想了想,回答道。
三叔大棚种的蔬菜,大多是耐放耐保存的叶菜,在这初冬季节,很多品种市场上已找不到了,只要拿出来,肯定有人要。
普通老百姓家里,吃不到新鲜蔬菜可能没关系,对饭店来说,一年四季如果什么时候缺了货源,那问题就严重了。
所以三叔家几亩蔬菜,就算供应虞城这些饭店,估计也吃得下。
不过说好让温俊收购,让他赚些差价的,叶纤红也不好擅自改变主意,把温俊排除在外。
“那就好。”郑建国一听,松了一口气。“你三叔也不容易,如果菜种出来卖不出去,那他就亏死了。”
“你说什么呢爸,菜种出来怎么会亏死”叶纤红笑道。“现在市场上哪里还有茄子、豆角、南瓜、青椒、丝瓜、包心菜这些蔬菜,就算三叔天天挑到市场里去卖,都能卖个高价。只不过这样太累太辛苦,所以我才建议他直接批发给别人——”
“也对。”郑建国一时没反应过来,被女儿一提醒,才觉得这话有道理。
农村家家户户都种菜,都是用来自己吃的,从来没有想过拿去卖,所以他也没有往方面动脑筋。
“我现在就打电话给温俊,叫他明天过来找三叔,把供货合同签一下。”叶纤红决定给他们吃一颗定心丸,免得他们心里七上八下。
“那最好了。”郑建国欣喜地说道。“我地里也种了不少瓜果,到时也一起卖给他吧!”
“没问题。”叶纤红笑着应道。“不过得留一些给自家人吃。”
“那是当然。”郑建国笑着回答。
挂了电话,叶纤红给温俊打电话,把蔬菜的事说了一遍。
“这事怪我,没有提前过去签合同。”温俊连连认错。“我明天一定过去一趟。”
最近他把精力重点放在余杭,准备在西湖东边靠近上城区那里,开一家王子饭店,再打算在拱墅区北边筹建一家分店。
这两个地方一旧一新,一南一北,虽然隔得有点远,未来发展前景都不错,应该会是他以后最赚钱的两家饭店。
“没关系。”叶纤红无所谓地说道。“你最近比较忙,只要还记得这件事就行。”
人都这样,事情一多,就会疏忽很多事。
这时候不像二千年后,随便多小的老板,都会随身带着秘书,如果自己疏忽了一些事,也有个人能及时提醒。
忽然想到温俊他们会不会因为美食街的事,看淡反季节蔬菜这个项目,如果真是如此,那她有必要给他们提个醒。
大棚蔬菜这个项目,可以说是个超大项目,如果真的搞好了,单是郑家村一个地方,每天都能有几十亩几十万斤的蔬菜送出去,一斤赚一毛钱,就是几万块钱。
一个乡十几个村子,就是几十万块钱,一个镇一个县呢肯定是天文数字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