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好生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向晚葵
听说以前有过这样的事,有人得了件了不得的宝贝,怕被人觊觎,于是在宝贝外面套了一只丑陋的东西,于是放在家里就安全了。
叶纤红想用精神力观察一下,又一想,反正要被世界之树吸收,然后变成一堆飞灰,就懒得再管,直接将它丢进空间。
下一刻,只听见呯的一声,只见那只罐子的表面突然碎成四分五裂,从里露出一只青铜做的三足鼎,颜色还非常新,看起来金光闪闪的。
最奇怪的是,鼎里似乎还盛着东西,叶纤红忍不住好奇,身子一动,已进了空间,朝鼎里望去。
只见里面有半鼎像果冻状的淡绿色液体,有点像浓缩形成的胶质,不知道怎么的,让叶纤红想起了一个关于西湖龙井的民间传说,名字叫茶祖宗。
传说在宋代时,有一个叫"龙井"的小村,村里住首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太太,老太太唯一的生活来源就是她栽种的十八棵茶树。
有一年,因茶叶质量不好,卖不出去,老太太几乎断炊。
有一天,一个老叟走进来,他在院子转了转,说要用五两银买下放在墙旮旯的破石臼。
这破石臼扔在那里多年了,老太太正愁没钱,便爽快地答应了。
老头十分高兴,告诉老太太别让其他人动,一会儿派人来抬。老太太想,这轻易地就能得5两银子,总得让人家把石臼干干净净地抬走。于是她便把石臼上的尘土、腐叶等扫掉,堆了一堆,放哪儿呢干脆埋在茶树下边吧。
过了一会,老头还真带着几个膀大腰圆的小伙子来,一看干干净净的石臼,忙问石臼的杂物哪去了。老太太如实相告,哪知老头懊恼地一跺脚:"我花了五两银子,买的就是那些垃圾呀!"说完扬长而去。
老太太眼看着白花花的银子从手边溜走,心里着实憋闷。可没过几天,奇迹发生了:那十八棵茶树新枝嫩芽一齐涌出,茶叶又细又润,沏出的茶清香怡人。
十八棵茶树返老还童的消息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西子湖畔,许多乡亲来购买茶籽。渐渐地,龙井茶便在西子湖畔种植开来,"西湖龙井"也因此得名。
叶纤红总觉得这淡绿色果冻状的东西,就像那破石臼里东西,世界之树因为它,才会这么激动。
刚想到这里,就见果冻已开始融化,慢慢像一股轻烟往上升,被世界之树吸收。
这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随着世界之树不断往上升高,空间再次发出隆隆的声音,土地不断像周围延伸。
这声音当然只有叶纤红听得到,外边的人是无法知晓的。
随着青铜三足鼎里的果冻状胶质越来越少,世界之树的成长也接近了尾声。
&n
第八十一章第一批成品
回到酒店没多久,那一组的人也全部回来了。
韩氏兄弟和萧斌没买什么东西,倒是王茂琳和罗叙手里提了不少东西。
“今晚大采购了啊!”叶纤红笑道。
“正好有一家店在搞活动,于是给苹苹买了些东西,都是便宜货。”王茂琳笑着说道。“倒是罗经理,出手最大方,买了不少余杭的特产,也不知道打算送给谁——”
虽然和罗叙认识几个月了,可是对他私下里的生活情况,她还真的不清楚。
原以为像他这样老实疙瘩的男人,金钱观会很传统,习惯把赚到的钱全部存起来。
今天看他花钱如流水的样子,心里就有点不舒服,说的话也有些意味深长了。
“当然是送给战友啊!”罗叙一付理所当然地语气说道。“他们跟我一样,都没有来过余杭,我总不能空着手回去吧!”
照他的理解,好不容易来余杭一趟,给战友带点纪念品,是起码的礼仪。
换成是别的战友来余杭,肯定也会这样做的啊!
“有道理。”叶纤红语有所指地说道。“反正你现在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所以有钱可以潇洒一些,谁也管不着。”
对罗叙在感情上的粗心,她也是没办法了,但愿自己这句话,能让他有所省悟。
“不错。”王茂琳笑着接了一句,然后提着东西头也不回地进了屋。
这里面杨涛最敏感,他好奇地望了王茂琳的背影一眼,又望了眼有些尴尬的罗叙,却什么也没说。
这时候已到了十点,时候不早了,叶纤红催促大家各自回房间睡觉。
“老龚,我今天是不是又做错事了”罗叙仰面躺在床上,心事重重地问睡在隔壁床上的龚超。
龚超是这次跟他一起过来的战友,也是他的好兄弟。以后会留在余杭工作,算是保护王茂琳。
刚才王茂琳和叶小姐的态度都有些古怪,他回房间后想了好久,还是没真正想明白。
“应该是吧!”龚超面无表情地回答。“你现在工资这么高,却没有存起来将来结婚用,王经理肯定觉得你是个不会过日子的人,所以才对你有意见。”
王经理喜欢老大的事,其实大家都看出来了,只不过谢经理也在追王经理,所以大家不好乱说话。
大家一起当过兵,敢情都很好,只不过因为性格原因,他们跟罗叙更亲近一些,但是屁股也不能歪得太厉害,免得会伤了兄弟之间的和气。
“过日子重要,难道战友就不重要”罗叙委屈地说道。“如果结婚了就得这样,只顾自己家的小日子,必须冷落你们这些兄弟,那我可做不到。”
在他看来,最完美的情况,就是一帮兄弟在一起工作,下了班一起喝喝小酒吹吹牛皮。
而老婆也喜欢自己的兄弟,会隔三岔五地做些好吃的,邀请兄弟们到家里来做客。
如果一天到晚只能陪着老婆孩子,不能跟兄弟见面,那结婚还有什么意思,还不如一个人生活更自在。
“那你还是别结婚算了。”龚超见他这样说,顿时明白了他心里的想法。“反正没有女人会受得了自己的男人,只顾着和朋友、战友在一起,而疏忽照顾家里。”
“你说的没错,唉,真烦啊!”罗叙郁闷地呼出一口气,叹息道。
好在家里的弟弟已经结婚了,父母现在也没有催自己,这算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了。
另一边的房间里,王茂琳也在跟叶纤红说话。
“我以前一直觉得罗叙性子直,容易相处,比谢建奇更适合结婚,现在看来是我天真了。”王茂琳身子缩成一团,脸对着叶纤红,带着些迷惘说道。
今天罗叙的行为,确实让她有些受刺激。
如果他是这样一个男人,那万一跟他结婚,他以后肯定不会顾家。
因为在他的心里,兄弟和战友比老婆更重要。
“别因为一件小事,就否定一个人。也别因为一件小事,就把人捧上天。”叶纤红知道茂琳姐现在的心情,所以说话比较直接。“哪个人没有缺点,哪个人又没有优点你需要仔细衡量,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有时候人生就是做一道道选择题,不管你选择了这条路,都会错过别的路上的风景。
而每一条路上,都会有各自独特的美丽,也会有各种刺人的荆棘,关键是你怎么样看待这些美好和挫折。
在叶纤红看来,选一个适合自己的人,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就像她选择胡向阳,因为他是自己喜欢的类型,至于一些缺点,她可以选择无视。
千万不要妄想选一个十全十美的人,这样的人,从来只存在于和影视剧里,现实不存在。
像谢建奇和罗叙,其实就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
谢建奇聪明,长袖善舞,如果跟他结婚,王茂琳就会轻松一些,因为谢建奇是个聪明人,会用自己的才能给她一个温暖的家,让她小日子过得轻松舒适。
同样的,因为他足够出色,跟他在一起的风险也会大很多,比如出轨,比如喜新厌旧,比如各种不安定因素。
而罗叙就简单直率多了。
跟他结婚,王茂琳需要操心的事会更多一些。因为罗叙是个不会生活的人,又比较孩子气,家庭观念不强,需要她用心把这个家经营好,把这个男人留住。
同样的,罗叙人实在,花花肠子少,这样的人感情更稳定,跟他生活在一起,更有安全感。
说到底,王茂琳还是得先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才能做出
第八十二章回家
叶纤红最终没有吃晚饭,而是带着罗叙和韩家兄弟以及萧斌,一起往回走了。
上车前,她给夏莲和陈冬梅各打了一个电话,说自己回家的事,并再次向她们表示了感谢。
这次来余杭,事情办得这么顺利,她们两人功不可没。
以后肯定会跟她们经常有联系,所以该打的电话,该说的话,必须说。
两人连忙说不必客气,并表示下一次来余杭,大家再聚一聚。
挂了电话,叶纤红发动车子,往虞城方向开去。
到虞城已七点多了,食堂里肯定没饭吃了,叶纤红让罗叙先带着三人在宿舍放顿下来,再找一家饭店吃饭,自己先回了家。
打开门进屋,看到安安一个在做作业,胡向阳不在。
“姐,你回来了”安安一看到姐姐,从椅子上跳下来,兴奋地嚷道。
“嗯。”叶纤红点点头。
这两天在虞城,她想念最多的,还是这个弟弟。
或许是因为前世弟弟十八岁就离开了世界,而她却一直到四十多岁,才突然重生。
在她的印象中,弟弟永远是十八岁的样子,所以跟她差了一辈都不止。
有时候在她心里,弟弟就像是自己的儿子,需要她宠溺和照顾。
“吃饭没有”安安又问,边说边往厨房走去,“晚饭是诗诗姐做的,还有红烧肉和可乐鸡翅。”
“还没吃呢”见弟弟突然学会照顾人了,叶纤红脸上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
“那姐你休息一下,我帮你把饭和菜热一下。”安安示意姐姐在沙发上坐一会,又体贴地打开电视,然后往厨房而去。
叶纤红没有拒绝,笑着看弟弟忙来忙去,心里异常满足。
下一刻心里一惊,自己以前一直觉得弟弟很幼稚,难道是自己造成的呢
自己离开安安才不过两天,他就像长大了许多,反而会照顾人了。
或许因为在自己边,把他照顾得太好了,才让他缺乏独立性吧!
有了这样的警惕,叶纤红开始考虑自己往后对弟弟的培养方式了。
过了十几分钟,安安把热好的饭菜端出来,放到桌上。“姐,吃饭了。”
“哦。”叶纤红站起来,看到桌上一大碗米饭,正在冒热气,前面是一只碗里装了几块红烧肉和两只鸡翅,看颜色跟自己做的差不多,诗诗姐的手艺也不错。
“辛苦你了。”叶纤红说了一声,肚子确实也饿了,于是拿起筷子,把饭菜全部吃完了。
“姐,这次回来,暂时不去那边了。”安安又问道。
“暂时不去了。”叶纤红点点头。
安安在一边就开心起来。
姐弟俩一个看电视,一个做作业,安静地呆了一会,直到十点钟,才准备回房间睡觉。
进房间前,叶纤红给乔昌智打了个电话,把这次余杭之行的情况说了一遍。
“才三天时间就一切办妥了,那真的太顺利了。”乔昌智听完,也慨叹了一句。
正常情况下,去一个陌生地方开始新的事业,前期准备工作都得有半个月以上,毕竟没有基础和人脉,一切得从零开始。
而她们这次去余杭,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准备好了,而且衣服还是自己的工厂生产的。
这速度,比深城速度都快了。
“是啊,出门遇贵人了。”叶纤红对夏莲和陈冬梅,还是非常感激。
如果不是遇到她们俩,又没有她们介绍工厂和杨涛,这时候估计还没什么头绪呢
“那边的设计全部由你自己来吗”乔昌智问了一句。
“是啊!”叶纤红回答。“现在一时也招不到会设计的专业人才。”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九十年代初,除了一些正规的制衣厂,开始尝试在请专业的设计人员设计服装之外,其它大量企业,都是在抄别人的款式。
抄电影里某个明星的款式,抄电视里某个主持人的款式,抄报刊杂志里某张照片的款式,反正觉得好看的,都直接拿来用了。
最夸张的要数一些极端聪明的人,长年在香港落脚,那些国际大牌一有新款出来,立即买一件送到深城,叫人一模一样仿制出来,供应市场。
所以说,这时候衣服撞衫的概率非常高。
有时候一件衣服好几个人都穿了,夸张的是,偏偏还不是同一个厂家生产出来的,而是被几家工厂各自做出来的。
“潮牌店小周也设计了不少款式,很多你看不上的,不如拿给余杭那边,反正那边的款式要求比较低。”乔昌智建议道。
“对啊!”叶纤红惊喜地叫了一声,“这个办法好,我一时还没想到。还有,可以叫小周照我设计的思路,仿一些款式出来,这样我就省力多了。”
“我就是这个意思。”乔昌智回答道。“我的意思是,叫小周把所有准备送去余杭的款式,交给你审核修改之后,再传真给王茂琳,这样一来,你就轻松多了。”
“好,就这么定了。”叶纤红拍板定了下来。
心里因为这件事,变得很开心。
原本担心自己的时间会被余杭那边拖死了,现在有这样的好事,那接下来依旧可以过轻松的日子了。
接下来叶纤红又问了问新来几个的安排情况,听说已吃过饭,安排好宿舍,叶纤红也放心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