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开元盛世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匹夫带刀

    谢直突然感觉鼻子有点酸,点点头。

    “多谢张老丈了,牛佐,接过来,谢勇,拿钱。”

    张老头一听,赶紧摆手。

    “不敢要钱,不敢要钱,要了钱我成什么人了!少府喜欢就好,喜欢就好……小老儿就是想着,日后少府要去御史台了,小老儿也不能在皇城门口卖烧饼啊,这才……”

    说着说着,竟然说不下去了,两行老泪就这么流了下来。

    河南县衙对面的人一见谢家人收了老张头的烧饼,一个个胆子也大了起来,上前捧出自家准备的东西。

    十几颗鸡蛋、一大包干枣、一大块腊羊肉……

    一开始的时候,人们还往谢直几个人的手里面塞,后来人太多了、塞不下了,干脆就放在地上,不多时,就成了一座小山……即便这样,还有人不停地往上堆呢……

    有个孩子,**岁,名叫春哥,好不容易挤了进去,死死抱着怀里的小篮子,不往小山上放,硬生生地挤到了谢直的身边。

    “少府,这是我家去年晾的柿饼子,说是关中那边的水晶柿子,可甜了,送给您尝尝……”

    谢直双眼通红,一个劲地说好。

    春哥送出了自家的柿饼子,很是欢喜,看着谢直收了,壮着胆子就问了一句。

    “少府,您能不走吗”

    一句话,几个字,就是一道定身咒!

    往前挤的,送东西的,送完东西在边上看着的……所有人都定在那了,一个个转头,满怀希望地看着谢直。

    谢直能说什么“不能”两个字,就如同巨石一般顶在了他的嗓子眼,压得他难受,也压得他说不出口。

    春哥脸上的光彩,慢慢黯淡下去……

    老张头一见急了,上前几步,可劲拉了春哥一把。

    “你这孩子,怎么还学会不听话了!

    来的时候怎么给你交代的!

    少府这是升官!去不去的,得天子说了才算!你说这个,不是难为少府吗!”

    春哥被拉了一把,有点委屈,又有点失望,顿时就哭了,一边哭一边还说:

    “天子说了算怎么了

    咱就不能找天子说说,让少府别走了

    我娘说了,自从少府上任之后,洛阳街面上再也没人受欺负,我家以前买柿饼子,不管卖得出去还是卖不出去,还得给刘三五文钱,自从少府上任之后,刘三再也不敢上我家要钱去了……我娘说了,这好日子才过了几天啊,少府就走了……”

    他这么一说,周围的人也纷纷神色黯淡,不知道有多少人又开始抹眼泪。

    老张头真急了。

    “都干什么!

    来的时候不是说好了吗!少府这是升官,咱们是来高高兴兴给少府庆贺的!

    一个个挤眼泪,这是什么兆头!

    少府让咱们老百姓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好日子,你们就忍心让少府连个好兆头都没有吗!

    你们哭什么!你们都哭什么!

    都给我笑!”

    说着“笑”,老张头竟然也跟着哭了起来……

    唯有春哥听了,狠狠抹了一把眼泪,对着谢直扬起脸,咧嘴,笑,眼角还挂着泪珠……

    谢直的情绪彻底崩溃了,两世为人,他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竟然还能流出这么多泪水。

    “三郎何德何能,竟然得父老如此厚爱……”

    说完,竟然说不下去了……

    一时之间,河南县衙门口竟然哭声一片。

    半晌之后,终究还是谢直先缓了过来,擦去眼角的泪水,对着周围深施一礼,朗声开口:

    “多谢诸位父老厚爱,谢三郎愧不敢当!

    今日谢某调任御史台,却也不会离开洛阳。

    在此,谢某向众位父老承诺:

    河南县,人走政不息!

    但有不平事,诸位父老依旧可以到河南县上告!

    如果河南县不管,众位父老便前往御史台,谢三郎依旧可以为诸位父老做主!”

    此言一出,河南县衙门口一阵欢声雷动!

    老张头更是兴奋坏了。

    “少府说得在理,他调任御史台,又不是离开洛阳,咱们以后有事,还可以去找少府!

    来呀,都笑起来!

    咱们一起送少府去御史台上任呐!”

    众人听了,顿时欢声雷动!




第292章 彼之毒药 吾之蜜糖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奋斗在开元盛世 ”查找最新章节!

    谢直到了皇城门口的时候,左右监门卫都惊了,洛阳老百姓这是要造反吗这么多人一起来冲击皇城!手里还都不空着,笸箩、筐、小篮子……这算是啥武器

    仔细一打听,这才算明白,原来……是送谢直来上任的……

    左右监门卫顿时全无语了,他们的职责就是守卫皇城,每天不知道要看到多少官员进出,但是还真没见过这样的,成千上万的百姓护送新官上任,这是怕他挨了欺负还是奔着欺负人来的

    不过呢,再如何腹诽,也得按照程序办事,勘验身份、登记姓名之后,才放了谢直入内。

    谢直回身长长一揖,洛阳百姓欢声雷动,这才各自散去。

    谢直前往吏部领取官凭,然后才前往御史台。

    就这么个工夫,谢直上任、万人相送的传闻已然在整个皇城散开,御史台这边也接到了消息,所有人都有点懵,你看看人家,这架势,这群众基础,当监察御史都屈才了啊!

    果然,御史台老大李尚隐亲自接待了谢直。

    “大唐立国百年,万人相送上任,你是独一份啊……”

    谢直赶紧谦虚。

    “小子浅薄,让大夫见笑了。”

    李尚隐摇摇头。

    “何谈浅薄二字,如果大唐每一个官员,都能让百姓自发用户,这样的浅薄,我宁愿多来几次……”

    谢直咋说,他也不知道这件事触动了李尚隐的哪一根神经,竟然让他发出这样的感叹,接话也不合适,不接话也不合适,只能跟个傻子一样在那傻笑。

    李尚隐瞥了谢直一眼。

    “短短两月的河南县尉,就能得到洛阳百姓如此爱戴,足以证明你的能力出众,要是早知道这样的话,老夫无论如何也要保举你再做一任亲民管……

    可惜了,老夫已然在天子面前保举了你的监察御史,天子也应允了下来……

    真不知道老夫的这份保举到底是对还是不对……”

    说到这里,李尚隐话头一顿,侧身,正面对着谢直,一股厚重的威严油然而生,仿佛一座大山一般矗立在谢直的眼前,李尚隐正色说道:

    “既然事已至此,多想也无益了,只希望你谢三郎在我御史台,在监察御史的职位上,依旧以百姓为念,尽忠职守,让大唐百姓都早日过上与洛阳百姓一样的好日子!”

    谢直赶紧点头称是。

    李尚隐点点头,微微后靠,那股威严随着他身形的放松而慢慢消散,让谢直感觉恍如南柯一梦一般。

    “对了,三郎对御史台可有了解”

    谢直点头,当然得了解了,眼看着就要到御史台上班,就算以前不了解,也得抓紧时间了解一下,要不然的话,到了新单位两眼一抹黑,不合适,况且咱不是还有便利条件嘛,御史中丞、东都御史台留守,卢奕,是咱们老谢家的姻亲,侍御史,梁升卿,是咱的笔友,找上谁问问还不行了

    事实上,昨天谢直一听说自家调任御史台,当天晚上就去了卢奕家里拜访,对御史台的情况摸了个清清楚楚。

    大唐御史台,主要职责是监察百官、风闻奏事、察奸断狱、纠正得失,乃是大唐朝堂组织架构之中的监察机构,官职设置为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五个级别,其余从事、白直另算。

    具体到监察御史身上,那管的事情可多了,为了防止职权不清、相互推诿的情况出现,各有分工不同。

    一人知杂事,相当于办公室主任,长期驻扎在御史台,和知杂事的侍御史一起,全面负责御史台上下的相关庶务。

    六人监察尚书省六部,一人对应一部,以兵部为例,监察御史有权查看兵部的各级公文,对往来程序、执行情况等等都拥有监察权力。

    一人监察左藏库,也就是国库,每年的固定时间对国库库存做大清查,同时在钱粮出库、入库的时候监察账目等等。

    一人巡城,无论是西京长安,还是东都洛阳,总有一位御史负责首善之地的监察工作,对街面不法事风闻奏事的同时,还要负责监管登闻鼓、肺石,以防百姓求告无门。

    其余还有其他责任,比如监斩,比如出使,比如专项监察等等,只不过这些工作就是非常规工作了,一般情况下,基本是出了事以后,由御史台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人手。

    总之,监察御史的常规工作和非常规工作非常多,十多个监察御史也都忙得滴溜溜乱转。

    谢直昨天跟卢奕打听御史台的情况的时候,卢奕也帮着谢直分析过,他倾向于把谢直安排成巡城御史,一方面是谢直本身在律法方面的能力,另外一方面呢,就是他“不畏权贵”的名声了,试想,谢直还是河南县尉的时候,就能吓得洛阳权贵子弟纷纷出逃,如今升任了监察御史,如果安排巡城的职责,还不得把洛阳城管理得明明白白哪家权贵敢没事招惹“不畏权贵”的谢直去

    谢直其实也是这么想的。

    当时卢奕给他分析,他当河南县尉的时候,确实成绩很突出,把河南县地面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但是别忘了,整个洛阳城其实被划分为两个县治,以洛水为界,洛水以南为河南县,洛水以北为洛阳县,河南县地面是平静了,洛阳县呢不还是原来那个德行

    尤其洛阳权贵主要集中在洛阳县居住,在河南县居住的毕竟是少数,出了洛阳本土的世族,基本没有。

    这也是为什么谢直在河南县尉任上,基本就收拾漕帮的原因——他倒是想收拾洛阳权贵呢,可是人家都在洛水以北,不归他管!

    现在好了,要是给谢直安排一个巡城御史的职责,不但河南县在他的治下,连洛阳县也要囊括到他的管理范围之中,岂不是正好

    结果……

    “既然三郎对御史台了解就好,只不过……现在没有合适你的职位啊……”

    谢直一听都懵了,老大人您闹呢!不是你上赶着找李老三推荐我做监察御史的吗结果我到了御史台,你告诉我没法安排啥意思,逗我玩呢

    李尚隐仿佛没有看到谢直眼神之中的幽怨,继续说道:

    “按例,新晋监察御史入职之后,有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来熟悉御史台的种种工作,常规工作一般不会交代给新晋的御史,偶尔有突发情况,根据事态的严重程度,考虑是否安排……”

    说白了,试用期。

    监察御史的工作压力虽大,但是职权也重,你一个监察御史刚刚调任过来,一进御史台就把特别重要的工作交给你,不管你能力如何,人家也不放心啊……当然了,既然你是监察御史,在试用期的过程中,万一碰上个突发的情况,御史台必须出人,而且这件事情又不算重要的话,人家就安排你过去连连手,俗称,打杂。

    人家李尚隐也说了,这种规定也不是针对谢直一个人,几乎所有的新晋监察御史,都是这个套路。

    就比如杜九郎吧,他也是新晋监察御史,到了御史台试用期还没过呢,正经工作没给他安排,结果碰上了张氏兄弟要开刀问斩,别人也没时间管这样的小事,得了,杜九郎,你去吧……

    虽然杜九郎没把事情办下来,但是从整个御史台的管理来说,就得有这么一个程序,办下来,最好,办不下来,一来说明你现在的能力还有限,御史台还需要继续对你考察,二来也能让你自己找到需要提高的方向,从御史台的角度来说,怎么着,都不吃亏。

    道理肯定是这个道理,李尚隐一说,谢直就领会了,但是他心里不乐意啊,好嘛,您老人家亲自开口向天子举荐,张九龄也帮着说话,天子好不容易吐口了,直接升任了监察御史,连上任都折腾出来一个万民相送的场面,结果,实习生,连打杂都没有具体内容……这落差也太大了!

    谢直一不高兴,脸上就带出来了。

    李尚隐一见,嘿嘿一笑,这才说道:

    “不过呢,现在倒是有一件事,需要一名监察御史出面调查……”

    谢直顿时眼睛一亮。

    只听得李尚隐老神在在的揭开了谜底。

    “调查河阴县漕船被劫一案!”

    谢直顿时高兴了,这个案子好啊,不是,这个案子他熟啊!

    河阴县漕船被劫,不就是漕帮截杀何掌柜和谢正的那个案子吗当时谢二胖子一被劫,谢直就恨不得把漕帮上下碎尸万段,只不过因为这个案子发生在河阴县,让当时的河南县尉鞭长莫及,这才有了他通过马六上告赖三的安排,后面发生的事情出乎了预料,虽然结果是好的,但是说到底这个劫杀案还是没有查验清楚。

    现在让谢直去查这个案子,正好!谢直正好通过这个案子给漕帮把罪名坐实喽,于公,彻底覆灭曾经在洛水上横行霸道的漕帮,换东都洛阳一份清明,于私,为谢二胖子报仇,这叫什么这叫公私两便!没有比查处这个案子更合适的了!

    谢直兴奋过后,却突然产生了一个疑问,不由得开口问道:

    “启禀大夫,这个案子,三郎也有所耳闻……

    据三郎所知,这个案子是发生在河阴县的地面上,侦破这块,不是应该由河阴县负责吗咱们御史台直接插手,是不是……”有四个字,谢直没有说出来,多管闲事。
1...136137138139140...2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