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开元盛世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匹夫带刀
这……这让罗某说什么好啊”
谢直见他反应过来,也就笑着点了点头,反正他要去御史台,谁能接着这个机会拿到上等考核,都无所谓,反正谢直自己是拿不到了,他也乐得给罗县令做这个顺水的人情。
“县尊不必如此,如今局面大好,还不是三郎在县尊的支持下做出来的县尊借重一二,也是应该……
另外,县尊如果对着十多天的治安还是不放心的话,不妨以十文一天的价格雇佣原来漕帮的帮众,一来也算给了他们一口饭吃,二来也可以增强人力,早早疏浚通济渠……”
罗县令连连点头,“如此甚好,如常甚好……”说完之后,罗县令看着谢直越来越满意,真是个好下属,可惜相处时间太短了,临走临走还又给我解决了个难题,说不定我把风声放出去,还能借着这个机会卖给人情出去……
想到这里,罗县令也有心卖谢直个人情,不由得开口说道:
“老弟前往御史台,自然鹏程万里,老哥我除了恭贺之外,也不知道能为你做点什么”
谢直一听,赶紧顺杆爬。
“县尊要是这么说的话,倒是真有件事情请县尊帮忙……”
“哦”罗县令顿时一愣,“三郎只管道来,罗某必然全力以赴,为三郎略尽绵薄之力。”
谢直也不客气,直接说道:
“县尊想必也有所耳闻,四月初当街砍杀监察御史杨万年的张氏兄弟,乃是三郎的故交,天子虽然判了斩刑,不过因为种种程序上的问题,一直拖到今天还没有行刑。
三郎身为河南县尉的时候,自然能多多少少对他兄弟二人有所照顾,不过卸任之后嘛,正所谓人走茶凉,三郎还真怕狱中小吏难为他兄弟二人……
故此,三郎还请县尊看在三郎的面上,对他二人照顾一二。”
“这个……”罗县令一听就犹豫了,别看他让谢直说话的时候,大话说得山响,那都是嘴炮!对他这样的大唐官员来说,无论什么事情,无论什么人物的请托,自然要权衡一番,至于标准嘛,很简单,就是是否对自己有利。
谢直也知道罗县令是个什么货色,也没指望一开口他就能答应,继续说道:
“三郎此举,自然不敢强人所难。
不敢隐瞒县尊,谢某之所以被天子亲自点选为监察御史,一方面是酬功科举改革一事,另外一方面,却也是酬功,具体事项,便是日前在南市斩杀赖三、第一时间消弭漕帮叛乱一事。
实不相瞒,如今入赖三等个的叛乱已经定了性,就是叛乱。
平叛,自然有功。
可是这功绩方面的认定,除了三郎自己之外,其他功绩,都需要以三郎上报的公文为基础进行讨论。
在那份公文上,三郎已经为张瑝、张琇兄弟请了功!
如今看来,他兄弟二人有了这份平叛的功劳,虽然活罪难逃,但是死罪可免!
再者说,现如今是五月,正是佛家的禁屠月,就算要动刑也得到下个月……
三郎昨日前往严右丞的府上扫听了一句,十天之内,张氏兄弟的最终判罚就能改过来……
如此说来,只需县尊看顾他们兄弟十天左右的时间……”
罗县令一听,踏实了,这个顺水人情不难,不过就是叮嘱牢头一句而已,也不费事,能干!
“三郎果然义薄云天,为了他兄弟二人多番奔走,着实让人敬佩!
也罢,张氏兄弟本就是孝子,又有三郎这样的朋友为之奔走……
张氏兄弟有孝,汜水谢直有义,罗某不才,倒是愿意成就这一段佳话!”
谢直听了,这才长出一口气,行嘞,张氏兄弟总算是救下来了。
诸事了断,谢直也不再多待,和罗县令告辞,出了偏厅。
却没想到,戴捕头倒是凑了上来,有事回禀……
第291章 人走政不息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奋斗在开元盛世 ”查找最新章节!
戴捕头对谢直说道:
“启禀少府,昨日里小人去了一趟通济渠边上的西市……”
谢直一愣,“你上哪干嘛去了”
戴捕头顿时一脸幽怨地看着他,“少府还记得谢家二公子的那封信吗”
谢二胖子的信
谢直想了半天,这才恍然大悟。
他想起来了,谢正在河阴县遇袭之后,曾经写了一份信给家里报平安,在信中,除了描述遇袭的相关事宜,还提到了一件事——王公子。
王公子从谢家得了瘦金体字帖“可愿柳下走”之后就失踪了,洛阳也没有,老家也没有,而那副字帖却突兀地出现在张员外郎家张公子的手上,谢直兄弟都觉得奇怪,谢正为了全同窗之义,主动请缨去寻找王公子的踪迹,结果人没找到,倒是找到了一条线索,这位王公子在洛阳西市有一位半掩门的“红颜知己”。
谢二胖子在信中就是请谢直前去调查一二。
谢直这两天都忙成什么了他哪有这路闲工夫啊,就随口给戴捕头说了一句,谢直也没当事儿。
但是,谢直不当事儿,戴捕头不能事儿啊,领导无意之间透露出来的消息,你知道是真无意还是真“有意”啊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还是办了为妙!不过戴捕头这些日子折腾咸宜公主大婚的相关事宜,也是忙,一直没有腾出工夫来,不过他可没有把领导交办的事情给忘了,这不,昨天咸宜公主大婚,差事算是完事了,当天晚上就去了西市,一心想在谢直离任之前对事情有个交代。
结果……谢直给忘了……
谢直特别不好意思。
“哦,对对对,事涉王公子的安危,哎呀,这些日子忙坏了,幸亏有你老戴记着,要不然日后见了我家二哥,还真不知道如何跟他交代……
对了,老戴,怎么样探查出什么线索来了吗”
戴捕头听着,心里这才顺当点,不过一提起那个半掩门,不由得嘿嘿一笑。
原来,他昨天晚上过去的,正是人家开门“做买卖”的时间,戴捕头一去,对方老热情了,弄得老戴这种长期离家的中年老光棍不上不下的。
然后等戴捕头一表明来意,对方立刻冷了脸,还破口大骂,说什么我哪知道那个死鬼哪去了,说好了回老家就带我一起走,结果提上裤子就跑了,三四年啊,天天就用这言语糊弄老娘,老娘也是信了他的邪!等着盼着,等他念完了国子监跟他一起回老家,结果,个死鬼考完之后再我这显摆了一通字帖,就再也没有来过,你找他老娘还找他呢!
戴捕头一听,得,费了半天劲,她也不知道,刚要走,对方却不干,非要戴捕头留下点钱,不留不行,还说什么为了招待他都没来得及去张罗买卖,今天戴捕头要是不留钱,她明天就没饭吃了……戴捕头也没办法,到底是留了钱才走了的……
谢直听了以后,顿时满脸黑线,你他么没线索跟我说个啥啥意思,这是看着我要走了,以后不能带着你们赚钱了,想让我把昨天晚上的“费用”给你报销一下我特么脑袋这么那么大呢!谁知道你昨天晚上是给人家赏钱了还是“接受服务”了
戴捕头一见谢直黑了脸,顿时知道他误会了,赶紧解释。
“启禀少府,不是您想的那么回事,昨天一夜,虽然没有找到关于王公子的线索,不过在下也从其中发现了一个疑点……”
“疑点什么疑点”
原来,戴捕头昨天离开之后,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半掩门这种买卖,一人吃饱了全家不饿,又不用交税啥的,当真是无本万利啊,按道理说,这位半掩门跟王公子来来去去地保持了三四年的关系,无论如何也能积蓄下不少的钱财,就算王公子突然不在了,她就算没有其他谋生技能,只能继续从事半掩门,也不至于有那么大的生存压力,什么今天不给钱、明天没饭吃,这是糊弄鬼呢!但是呢,以戴捕头的亲眼所见,初时对他的热情,后来讨要银钱的坚决,都不似作伪,难道这里面还有其他的事情
这就是疑点了。
“小人怀疑,在这位半掩门的背后,可能存在着其他势力对其进行控制……
时间有限,小人暂时还没有深入探查……
今日汇报,就是想请三少爷示下,是不是继续探查”
谢直一听,顿时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这都什么跟什么啊!这件事说破大天去,也最多是又人组织、容留他人卖-淫,可恨归可恨,但是在律法上处罚也不重,算不得什么大事,再说了,就算是真的,也在河南县的责权范围之内,我这都卸任了,你跟我说脑子呢,落家里了!
有心摇头,谢直却突然顿住,戴捕头不是个不分轻重的人啊,今天这是怎么了
谢直又突然想起了戴捕头刚才的称谓,“三少爷”!
前文说过,大唐人对称呼这一项特别重视,具体到谢直身上,关系一般的、公事公办的,都直接称呼官职,关系好的长辈叫“新竹”,关系好的叫“三郎”,关系好的、身份比他低的,叫他“三公子”,只有谢府自己人才称呼他为“三少爷”。
老戴也叫他“三少爷”……
谢直顿时就明白了,这老戴,这是要投诚啊,还怕我不收他,这是用这个案子投石问路呢……
正所谓一个人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为什么这么说,谢直既然听明白了戴捕头言语之中的潜台词,自然就不能随意应对了,下面的回答,关系到以后能不能把戴捕头当做自己人,不得不慎重一二。
要说戴捕头这个人,还不错,也曾跟着谢老爷子出兵放马,算得上身家清白,虽然在河南县干了十多年的捕头,沾染上了一身臭毛病,不过通过谢直这些日子的亲身接触,倒是没有什么大是大非的问题,最重要的,他现在的位置,河南县的总捕头……
还不错,留下也未尝不可。
一念至此,谢直也就点头了。
“继续探查!
‘打黑除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一定要继续开展下去,坚决不能人走政消!
如今,我调任御史台,自然难以再主导河南县的打黑除恶,但是我也不希望这项工作停滞下来,让大好局面毁于一旦,日后新任的河南县尉是谁,咱不知道,人家会不会继续打黑除恶,咱也不知道,所以,与其他希望寄托在他们的身上,不如还请老戴你多多费心……”
说到这里,谢直别有深意地看了戴捕头一眼。
“老戴,日后河南县的一切,我可就拜托给你了……”
戴捕头闻言大喜,谢直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已经接受了他的投诚。
“三少爷放心,老戴必然不让三少爷失望!”
谢直点了点头,再次开口。
“除了继续探查之外,还有一件事,你要上心……
何帮主!
你也知道,我身上的这个监察御史,就是覆灭漕帮才得来的,赖三授首,何二被捕,整个漕帮也烟消云散,但是这位大龙头何大帮主在逃,总是感觉差点什么……
老戴,你日后多留心,看看河南县中还能不能找到何帮主的踪迹,他要是远走高飞了,咱们自然也不会去大海捞针,但是他如果还要潜伏在河南县内,咱们一定要把他找出来!
你可别忘了,他还曾经截杀过二少爷,跟咱们谢家,有不共戴天之仇!”
戴捕头听了,更是兴奋,连“咱们谢家”都说出来了,这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三少爷放心,敢截杀二少爷,就是咱们谢家的仇人!咱们谢家以武立家,断然不会有仇不报!小人日后肯定留心,他要是跑了,小人鞭长莫及,但是他要是胆敢留在河南府一地,小人无论如何也要把他揪出来!”
谢直听了,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才带着牛佐、谢勇出了河南县衙!
一出门,吓了一跳!
外面人山人海,数不清的老百姓聚集在河南县衙门口。
这是怎么了
谢直和牛佐等人面面相觑,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对面就响起来一阵欢呼声,如同巨浪一般拍了过来,让人心存惊悸之余又不明所以。
最奇怪的,还是欢呼声之中,还隐含着一丝丝哭泣的声音,而且越来越大。
不多时,欢呼声消散,只留下了这哭声,成百上千的人一起痛苦失声,欢呼声的海浪还要动人心魄。
这……
谢直直接楞在了河南县衙的门口。
有一位老者,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谢直一看,认识,就是河南县门口左近的一位老人,姓张,以买卖烧饼为生,烧饼烙得酥脆,芝麻量大,尤其是刚出炉的烧饼,在热气的蒸腾之下,最是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香气,谢直有的时候起晚了,就不在家吃早饭,到老张头那卖上两个烧饼,一文钱,俩,管饱。
却不知道这位老张头要干啥
老张头一步一步接近了河南县衙,脸上多少带着点惶恐,脚下却不停,一步一步坚定而来。
谢直眼看着老张头快到眼前了,不由得开口问道:“张老丈,您这是……”
“不敢当少府称呼‘老丈’……”老张头嘴里谦逊着,脸上却是一阵放松,以前谢直到他的摊子上买烧饼,也是以“张老丈”相称,今天还是如此称呼,仿佛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样,让老张头浑身上下充满了力气。
“少府还是叫我老张就行……
那个,我听说少府升官了监察御史”
谢直点头。
老张头眼神中顿时闪过一丝黯淡,却又强自振奋了精神。
“哎呀,恭喜少府,恭喜少府了……
只是小老儿身无余财,不能为少府道贺……昨天夜里想了一宿,今天起了个大早,专门给少府烙了一炉烧饼……”
说着,把手边的篮子往前举了举,脸上带着小心,又带着点骄傲。
“小老儿特意加了芝麻,保证一个比一个香……少府您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