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开元盛世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匹夫带刀
谢直听了一愣,“但不知可有三郎能够帮手的地方”
罗县令再次摇头。
“好意心领了,他再忙一个月也就差不多了,不必辛苦三郎……”
“但不知梁主薄到底在忙些什么”
罗县令看了谢直一眼,直言相告。
“三郎可还记得政事堂裴相公”
第234章 我去!(加更求推荐票)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奋斗在开元盛世 ”查找最新章节!
裴相公
裴耀卿!
当然记得了,谢直在金銮殿上对着大唐科举开炮,从政事堂到尚书省吏部,告了一连串的官员,裴耀卿就排名在张九龄之后,据说因为谢直的上告,还罚了人家三个月的俸禄。
最尴尬的是,人家根本就没在洛阳,据说离开洛阳都大半年了,一直坐镇河阴县呢,结果还被罚了款,谢直就算想不知道都不行啊。
“裴相裴相不是去年领了皇命,去河阴县建造河阴仓了吗怎么又和梁主薄扯上了关系”
罗县令却一摇头。
“三郎刚刚出仕,对朝堂之上的事情,在细节上把握还是有所偏差。
裴相前往河阴构建河阴仓,乃是民间的以讹传讹……
去年六月,天子给裴相的手令,却是让裴相梳理漕运,其目的,不单单要建造河阴仓,还要梳理整个运河的漕运,最终的目标,要让江淮、江南税粮,通过漕运,顺利到达洛阳,继而运送往长安……构建河阴仓,只不过是裴相因地制宜的一项举措而已……
如今河阴仓构建完毕,裴相顺着运河一路梳理,已然到了咱们洛阳。
刚刚过了年,裴相就有手令颁布,要疏浚洛阳通济渠,好让漕船畅通无阻地进入含嘉仓……”
谢直听了,这才恍然大悟。
含嘉仓,洛阳城中最大的粮仓,不但要肩负这给洛阳官吏发放俸禄的重责,还关系着洛阳城粮价的稳定,实在是再重要都不过了。
含嘉仓的漕船运输,主要依靠水运,主要水道,就是刚刚提到通济渠。
不过呢,由于年久失修,通济渠已然壅塞得不成样子,前些年就有漕船在通济渠搁浅的传闻,这些年以来,都是靠小船转运才勉强支撑了通济渠的运转,如今裴相肩负梳理漕运的重任,颁下手令,要求疏通通济渠,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只听得罗县令继续说道:
“裴相亲令,哪个敢不当回事工部、河南府,都派了专人督导……
可是他们毕竟是上级衙门,督导有责是不错,可是实际干活的,还不是河南、洛阳两县的民壮
自从二月份县衙收到裴相命令,梁主薄就带着功房、仓房、户房、工房的四房吏员前往疏浚清淤现场亲自坐镇,迄今为止,已然一月有余未曾归家了……掐指算算,恐怕还要在现场再苦熬一月有余。
三郎,明白了吧,非是梁主薄有意怠慢你这位同僚,实在是时间紧、任务重,他不得不如此。”
谢直听了赶紧客气,“三郎不敢!梁主薄一心为公,数月不曾归家,三郎何德何能,敢对梁主薄说三道四
只待一月之后,梁主薄胜利归来,说不得别的,三郎一定要安排酒宴一场,一来为梁主薄庆功,二来也表达一下三郎对梁主薄一心为公的敬佩。”
罗县令听了,却一脸古怪地看着他。
“这个……倒是你有心了……不过呢,你恐怕会错意了……”
谢直一愣,几个意思这是
只听得罗县令继续说道:“我刚才说还要一个月,不是一个月就能完成疏浚清淤,而是……而是还有一个月就是五月了,按照往年洛阳的天气,恐怕会有夏雨降临……
到了那个时候,不管疏浚清淤干到什么程度,也就不得不停工了……”
谢直听了,也是无奈地点了点头,他还真听人家说过……
疏浚清淤这种工程怎么干
截住河道两端,排干相应河道之中的河水,露出河床之后派人下去,就一个字,挖!
挖淤泥,挖杂物……挖够了尺寸,再放开两端的截流。
这就是疏浚清淤。
不过呢,这样的工程,有个特点——这活只能是旱季干,要是等到雨季,下一场雨,全完,淤泥一泡水,挖都挖不起来……
谢直想了想,试探着问道:“这么说,通济渠的疏浚工程,好像不大顺利……”
罗县令一声冷笑。
“不大顺利大不顺利才对!
通济渠多长三十里!
就凭着我河南、洛阳两县的民壮,这得挖到什么时候!
梁主薄到了现场,足足一个多月没回家,足足瘦了十多斤啊,这才是勉勉强强完成了一半而已……
就这样,工部、河南府两级督导还在全力催促,他们也不想想,要是能干完,谁还想拖着不成!”
谢直听了,若有所思地问道:“这么说,是没人啊……”
罗县令一声长叹。
“不错,正是没人所致!
我河南一县青壮,开元二十三年的‘庸’(唐朝劳役,也是税收的一部分,二十天,白干),已然全部都消耗在了通济渠的疏浚之上,这才勉强完成了一半,罗某真不知道剩下的一半,又该如何
朝廷可是有规定,租庸调三项赋税,庸便是劳役,只能用人二十天,有事可以加劳役,加十五天,免调,加三十天,租调全免,无论如何,也不能劳役超过五十天!
这样算来,我河南一县的青壮,已然在疏浚现场劳役了三十五天,还有半个月时间,就要到五十天的期限了!
到时候要是干不完,如之奈何,如之奈何啊!”
谢直一听,也替罗县令愁的慌,三十五天,干了一半,剩下一半,最多还能用人十五天,剩下的二十天的活,谁干啊
“我去!”
罗县令一句话就把谢直给惊着了。
“如今疏浚通济渠,乃是我河南县最为重要的任务,无论如何,也要干完!
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是罗某就不信我堂堂河南县,拿不下通济渠的疏浚!
如今就是这个情况,与其在县衙坐困愁城,不如身体力行!
罗某今年四十有三,却也是穷苦人出身!未曾得中进士之前,也曾在老家务农,即便这些年为官,却也没有忘却自家的根本!
不就是疏浚清淤吗!河南县青壮做的,我罗某人又有什么做不得的!
说不得别的,真要是完成不了疏浚,罗某不才,要带着河南县上下人等,一同下河清淤!”
谢直当时就震惊了,这哥们的责任心这么重呢没看出来啊!
第235章 三把火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奋斗在开元盛世 ”查找最新章节!
却说罗县令准备亲自下河清淤,直接给谢直弄震惊了!
不过……他看着罗县令一副慷慨激昂的样子,突然心中一动。
明白了!
这哥们哪是责任心重啊
他要是真有这份责任心,早就去了,何必等现在!
至于现在去……分明是去推卸责任的!
你想,他堂堂一个五品县令,亲自带着河南一县的吏员下河清淤,就算到了最后,真没干完,工部也好,河南府也罢,谁还能说他什么就算是裴耀卿裴相,说不定还得捏着鼻子给他请功呢!——体恤民力,说是五十天就是五十天,一天也没多用民壮干活,还身体力行亲自清淤,这样的好官不去表彰,说得过去吗
至于通济渠到底通了没通
天时如此,如之奈何!
翻译成现代汉语——不可抗力!
想明白前因后果,谢直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大唐官场,果然水深!刚刚上任第一天,罗县令就用实际行动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牛-逼!
罗县令也不管谢直是如何想的,对谢直直接说道:
“正好三郎到任及时,罗某此去,将会一心都扑在通济渠的疏浚之上,县中诸事,就拜托三郎了!”
谢直听了,顿时大惊,什么意思全甩给我了!
罗县令自顾自说道:
“三郎不必惊讶!
四房文吏全在通济渠,如今县衙除了留守之人以外,全是你手下的吏员,而且整个河南县,只有你一人是官,我不托付给你,又能托付给谁
三郎师从王昌龄,一纸盐法惊动朝堂,又是明法科出身,书判拔萃又是甲等,想必河南一县的种种庶务也都难不倒三郎,还请三郎就不必推脱了……”
说完之后,竟然不理谢直,直接开始招呼人。
六房文吏,戴捕头等十八名白直,牢头带着狱卒……河南县衙之中所有人齐聚二堂。
罗县令直接开口。
“罗某现在要前往通济渠亲自坐镇,县衙诸事,由谢县尉代为掌管!”
说完之后,竟然一路烟尘滚滚,直奔通济渠去了!
谢直愣是半天没回过神来,这他么跑得也太快了!
随后就是一脸古怪,本以为是一个公安局长,现在,成了代理县-长了……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既然气氛给哄到这儿了,这个代理县-长不干也是不行了,那咱还客气啥
整吧!
第一件事,开会!
自然不是给县衙这帮人开会,这帮人有什么可开的恪守本分、格尽职守就行了,谢直初来乍到,也不想在上任的第一天就破坏了河南县“安定祥和”的气氛,事实上,虽然他成了代理县-长,开展工作的第一步,也是要从本职工作开始——治理河南县治安。
那给谁开会啊
洛阳帮派!
漕帮,脚帮,以及刚刚成立的大车帮!
“戴捕头,你辛苦一趟,去通知这三个堂口,下午辰时,我要见到他们这三个帮派的大龙头,要是敢不来,你让他们自己掂量着办!”
这还怎么掂量谢直的名声,加上河南县尉的官职,这也是区区一个帮派首脑敢掂量的
下午辰时,三位大龙头,全都到了。
大车帮,田大壮。
脚帮,大龙头也姓梁,四十左右年纪,身着短衫,满是尘土,据说上午还搬货来着,听了县尉传唤,不敢不来,愁眉苦脸地往地上一蹲,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架势。
漕帮,大龙头姓何,三十多岁,一身绫罗绸缎,小脸红扑扑的,一看就没少喝,到了县衙,随便找了地方一坐,颇有些宠辱不惊的味道。
辰时到。
谢直出面。
也不废话,直接公布上任之后的三把火。
第一把火,准入制度。
无论哪一个帮派,限期三天,上报人员名单,谢直还特别贴心的给了他们一张表,上面名目繁多,姓名、年龄、籍贯、现住址、相貌特征……反正除了相片换成了相貌特征的文字描述,剩下的,跟后世的身份证一模一样。
谢直直言不讳,你们都是洛阳城中最大的帮派,说是穷苦人报团取暖,其实怎么回事,大家心里都清楚,以前的事情,我不管,但是以后,必须遵纪守法!
你不说是穷苦人卖力气吗好,从我这,允许,但是你得登记!
你也别在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藏着了,都出来,登记,我给你发执业资格证!
有证,允许你卖力气,没有就是非法执业,咱们大牢里面说话去!
第二把火,保甲连坐。
登记之后,按照现在住址,就你们帮派内部的五个人,成立保甲,一人犯法,五人连坐!
第三把火,奖惩制度。
奖,三大帮派眼线众多,只要发现有人作奸犯科,不管是其他帮派的人,还是走单帮的城狐社鼠,你就来举报,一经查实,对方非法所得,拿出三成奖励给你个人!
罚,徒刑以上,定罪之后,直接转移到河南府大牢,徒刑以下,不管是“笞”、还是“杖”,统统不打,直接强制性缴纳赎铜!
谢直说得好,赎铜乃是朝廷有品级的官员才能享受的特权,现在给你们拿出来,是不是特感动
什么没钱
好办!
送到通济渠干活去!
干一天活,折绢三尺,一匹绢四丈,价值一贯,什么时候凑够了赎铜,什么时候还你自由!
这个价格,乃是朝廷征收“庸”的折价,就按这个走,也别说我欺负你们!
谢直这三把火烧出来,田大壮早有准备,可以不动声色,脚帮老梁,听了之后脸上的愁苦更加浓郁,唯有漕帮何龙头勃然大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