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工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和光万物

    其实这是一种策略,说话直,直刺问题核心,可以逼迫下属说实话,让下属不敢欺骗自己。

    “黄主任,你也知道,汇丰投行是我们华禹的股东之一,我们可以帮助泉钢在香江上市”余庆阳又加了一个筹码。

    现在,省国资委还没有整合省内的钢铁产业,东山省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还没有成立。

    作为东山省钢铁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在自然没有上市。

    作为国资委,管辖之内有多少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规模、利润等等,也是他们工作报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0年前后,没有哪一个领导能够拒绝

    绝一家上市公司,更不会拒绝自己辖区的公司上市。

    一旦有公司要谋求上市,肯定会给与各种政策扶持。

    “真的能上市”黄主任必须承认,自己心动了。

    华禹城市发展控股泉钢,其实对国资委来说,没什么损失。

    反正,现在华禹城市发展也是国资委管辖的企业。

    “当然可以,只不过困难比较大

    按说泉钢的体量完全可以在香江上市。

    只不过,因为泉钢历史悠久,陈年旧账太多,需要专业人士帮他们好好理一理

    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泉钢在香江上市绝对不是一句空话”余庆阳非常肯定的点点头。

    其实,余庆阳这里藏着一个坏。

    一旦泉钢真的启动上市程序,可以预见,什么时候上市不知道,但是绝对会倒下一大批人。

    泉钢有接近五十年的历史,这么长时间,里面藏了多少东西,谁也说不清楚。

    后世,泉钢就没有上市,而是另外弄了一个壳,也就是东山省钢铁集团。

    利用东山省钢铁集团这个壳,来规避一下东西,避免直接公开泉钢的账目。

    “我明白了,如果能够推动泉钢在香江上市,这自然是好事

    但是控股泉钢,以及泉钢上市这都不是小事。

    需要上会讨论

    我会在会上表示支持此事”

    国资委是正儿八经的政府职能部门,自然不能像企业一样,把党的议事原则当成摆设。

    “还有一件事,要提前和余董通一下气

    根据省委领导的指示,为了预防企业管理层的,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企业的管理也要流通起来,不能像以前,在一个单位,一干就是一辈子

    所以,近期可能会对华禹城市发展的一些管理层进行调动”

    黄主任面色和蔼,光秃秃的头顶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领导,我代表华禹城市发展表态,坚决支持省委领导的意见

    如果华禹城市发展的同事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我绝对不会阻拦”余庆阳挺着胸膛,大义凛然的说道。

    “不过,领导,华禹

    禹城市发展也有着他的特点

    他是公司合营,国有资产控股的企业

    当初我们和水利厅签过合同,水利厅控股华禹,但是经营权归我

    华禹管理层,有一部分是水利厅委派的,有一部分是我们对外招聘的

    所以,如果国资委这边调动水利厅委派的管理人员,我没有意见

    但是,不能去调动我们外聘的人员

    更不能,调整我们外聘管理人员的岗位

    他们都是我们花高价,通过猎头公司挖回来的,最专业的管理者”

    余庆阳同意国资委掺沙子,插钉子的动作,但是,也不软不硬的给了黄主任一颗钉子。

    你调动可以,但是别动我的人

    也就是说,党委,纪委,人事,工会你可以动,其他的免谈。

    “哈哈,余董不要误会,我们没有撕毁合同的意思

    你要相信我们,这点诚信还是有的

    人员调动,也是为了让人才流通起来

    比如安玉青同志,据我了解,在华禹干的不错,成绩突出

    这样的好同志,完全可以胜任更加重要的工作”黄主任打了个哈哈,直接点了安玉青的名。

    “黄主任,您这是直接挖我们的根啊

    您也说了,安玉青同志成绩突出,工作能力很强

    可以说,华禹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安玉青同志的辛勤付出”余庆阳也换上一整天真诚的笑脸,满脸不舍的说道。

    “怎么不舍得了”

    “是不舍得,不过,如果安玉青同志真的能有更好的岗位,去挑更重的担子,我就算再不舍,也不能自私的阻挡同事的前程”余庆阳笑道。

    这是谈条件,你想把安玉青调走可以,但是不能明升暗降,去当个闲职,必须得是实权职务。

    黄主任有些头疼,早就知道这件事会比较难搞,实权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哪有那么多

    可是,不给又不行,眼前这位可不是他们能够随便拿捏的。

    回到公司,余庆阳坐在办公室的茶海边上,回想着刚才在国资委黄主任办公室的对话。

    最后笑着摇摇头。

    兵来将挡水来

    来土掩

    干好自己的事,其他的,管他大浪滔天

    余庆阳也没找安玉青,去和他通信。

    这件事还没有最终定下来,只是一个想法。

    具体到实施,快了也要三四个月,满了2003年都不一定能够完成人员调动。

    牵一发而动全身。

    黄主任不可能为了掺沙子,真把一些重要的岗位拿出来。

    比如国资委的各个处,那样到底是谁给谁掺沙子。

    所以,不是调动那么简单,没有必要现在就告诉安玉青,弄得满城风雨。

    余庆阳想了一会,便开始泡茶。

    余庆阳现在已经习惯,没事就在办公室里泡功夫茶。

    遇到有下属过来汇报工作,也会邀请对方品尝一下自己的茶艺,边品茶,边汇报工作。

    南方比北方发展的快,和南方人喜欢喝茶有一定的关系。

    喝茶可以让人心平气和,头脑清醒。

    而北方人喜欢喝酒多过喝茶,喝酒只会让人头脑发热,冲动

    这两年,余庆阳有很多决定,都是从这张茶海旁边诞生的。

    一壶茶还没泡好,段刚抱着一大摞文件走进来。

    这都是需要他签字的。

    余庆阳就坐在茶海旁边,一边听段刚汇报这些文件背后的内容,一边翻看着文件。

    很多事情,并不一定要出现文件里,但是作为董事长,余庆阳必须要了解文件背后的一些东西。

    这就是段刚的责任了

    签完文件,余庆阳继续品茶。

    这时,手机铃声响了起来。

    “喂,丽姐,你好”

    “阳子,在泉水吧”

    “在,我在公司呢丽姐,你该不会是来泉水了吧”

    “咯咯咯”电话传来丽姐清脆的笑声,“我在机场呢”

    可以想象,丽姐笑的是如何花枝乱颤,此时在机场的男人,可是大饱眼福了。

    “丽姐,你还真是搞突然袭击啊

    你就不怕我出去,让你扑个空”




第五百七十四章丽姐的来意
    余庆阳通过这个帖子,发现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施工现场人员的商务公关能力培训。

    现在公司这些新人都是大学生,能够留下来的都是适合干工程的人,未来要当成的项目经理培养的。

    而商务公关能力,是项目经理必备的素养之一。

    公司高速发展,现在项目上都把精力放在技术的培养上面了。

    其实,这里面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现场管理和商务公关能力不是上几堂课就能培养出来的。

    这个很考验个人的天赋。

    余庆阳一直都认为,情商是天赋,虽然后天可以培养,但是后天培养情商,往往是事倍功半。

    非得在社会上摔打几回,摔个鼻青脸肿,才能学会一部分。

    但是,培训一下,总比不培训强点。

    第二个问题是监理的问题。

    华禹旗下现在有三家监理公司。

    通过刚才的那个帖子,余庆阳发现自己对监理公司的发展有些不够重视。

    现在的监理公司,年轻人很少,大多都是一些退休的老人,素质可以说是良莠不齐。

    干工程多了,总会遇到各种奇葩监理干的各种奇葩事。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监理的工资低,吸引不到高素质的人才。

    现阶段的监理,要么是各机关单位的退休人员,要么是业主直接委派下属某个单位派人来充当监理。

    现在国家虽然开始逐渐重视监理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但是重视程度还不够。

    胆拿监理工程师的资格证来说,如果余庆阳需要,可以直接找建委或者水利厅,根本不需要考试,说句话,就能办下一大批监理工程师的资格证来。

    可见,现在的监理队伍有多么混乱。

    外面的监理公司余庆阳管不到,最多开党代会的时候,提一句。

    但是,自己旗下的三家监理公司,他还是能够管得到的。

    余庆阳在本子上记下两条,一,加强现场施工员,技术员的管理能力和商务公关能力的培训;二,加强监理公司的管理,提高监理公司的待遇,提高监理人员都素质。

    至于其他的,什么伙食不如其他项目部,宵夜只有方便面等等,这些小事,不需要他管。

    记完之后,余庆阳又继续浏览帖子。

    这个帖子也是吐槽监理的,说什么监理太懒,把监理日志,监理资料都扔给他来干,反过来,每次验工序的时候,还总是拿他资料不齐来为难为难他。

    余庆阳都不用看下面的回帖,这样的事不稀奇,他自己也遇到过。

    继续往下翻,余庆阳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帖子。

    不是吐槽项目部领导或者伙食的,也不是吐槽监理的,而是一篇日记。

    “2003年2月18日,星期二,晴。

    今天我进入华禹一建的第一百一十二天。

    也是我上工地的第二十三天,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冬天也能把人晒黑。

    我感觉自己的皮肤变得越来越黑,也越来越粗糙。

    今天是我第一次独立放线,我带着两个辅助工,放了五百米的道路边线。

    自己独立放线,才知道,这看着简单的工作,一个看似没有技术含量的撒灰线,也不是那么容易,也有一些小窍门,感谢两位辅助工给我传授经验。

    放完线,才发现,自己放的路边线,好像比前面的路窄了许多。

    后来,问了师傅才知道,原来施工用的路边线,需要在设计的基础上,外扩五十公分撒灰线。

    虽然出了点差错,但是最终还是完成了第一次的放线工作。

    感觉很有成就感。”

    整篇日记,没有讲述什么大道理,只是简单的记录了一天的工作,用的语言也不华丽,很普通的叙事。

    但是余庆阳看的却是津津有味。

    工程人很苦,但是,在这苦中,也隐藏着诸多的欢乐。

    就像成长中的酸甜苦辣一样,让人回味无穷。

    余庆阳点击楼主的头像,发现这不是他第一次以这种日记的形式发帖子。

    满满的一百多个帖子,都是这种日记题材的帖子。

    后面跟帖的人很多,看得出,这家伙很是吸引了一批粉丝。

    不管这位网名叫布土杠天发这样的帖子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引起领导的注意也好,单纯的记录自己的职场生涯也好,总之他成功的吸引了余庆阳的关注。

    余庆阳浏览了一下前面的帖子,顺手点了关注。

    刚想继续看看这位叫布土杠天的职工其他的日记,段刚敲门进来。

    “余总,有位姓刘的女士来找您,说和您约好了!”
1...349350351352353...4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