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朱郎才尽
赵知县闻言,不由苦笑了起来,“朱大人,虽然我大明立国以来,施行禁矿之策,不过发展至今,禁矿之策已有所松动。而且,我义乌境内多矿少地,百姓多以挖矿为生,若是禁矿,不啻于断了百姓的生路,怕是这告示一出,义乌就得乱了套,严重的话,有可能会导致官逼民反......”
“赵知县,稍安勿躁,我所言告示内容尚未完毕。另外,禁矿之策松动,也是社会发展之必然,不过,虽然矿禁政策松动,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私人开展,但这是建立在经过官府批准、向官府缴纳实物的基础上。”
朱平安微微笑了笑,缓缓说道。
“大人所言极是,下官关心则急、失了方寸,还请大人继续吩咐。”赵知县拱手道。
朱平安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继续往下说道,“二者,对于已经占据的矿业,在按律例补缴实物后,官府予以承认,并补发批准文书,允许占据者进行开采,按时足量缴纳实物;对于未经占据,未被发现的矿业,一律属于国家,严禁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占矿、采矿,违者以盗窃罪从重处罚,若以武力群殴、械斗等方式争矿者,一律以抢劫罪重处;对未经占据、发现之矿,官府可组织人手采矿,优先招募本地人挖矿,本地人不足时方可招募外地人,官府亦可视情况,允许民间开采,有意采矿者需向官府申请,官府批准后,方可采矿,按时足量缴纳实物。”
朱平安言毕,赵知县眼睛不由亮了,禁不住跟着点了点头。
承认已经被占据的矿业,占矿者补缴实物税后,官府发给批准文书,这样不会得罪既得利益者(包括占矿宗族和挖矿矿工)也就不用担心他们生乱了;
对于未经占据的矿业,禁止私人占矿采矿,违者以盗窃处,对于械斗抢矿的以抢劫罪论处,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民间再发生械斗争矿了。
另外,对于未被占据的矿业,官府可以招募本地人挖矿,也可以批准民间采矿,这样就占据了主动权,对于治理义乌亦就占据了主动权。
这一告示,或可解决了困扰义乌近百年的弊病!
当然,最关键的是,这是江浙提刑按察使司代副使朱平安指示张贴的告示,即便告示有不合时宜者,也是由官职更高的朱平安承担责任。
想到这,赵知县一刻也不想耽搁了,连连说道,“大人英明,多谢大人解我义乌百年矿争弊病,下官这就起草,着人在县城及各镇各村张贴告示,通晓全县。”
“辛苦赵知县了。”朱平安拱手道谢。
“大人客气了,大人解我义乌百年矿争弊病,下官感激还来不及呢,何谈辛苦。”
赵知县连忙说道。
“大人稍等片刻,下面这就着人拟写张贴告示。”赵知县说着就要下去安排。
“赵大人稍等,麻烦同时将此招兵告示与之一并张贴全县,还得辛苦贵县书吏多多抄写几份张贴。”朱平安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招兵告示交给了赵知县。
赵知县接过告示,告示内容,映入眼帘。
招兵告示名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谕以君父水土之恩,募义乌敢战之兵》,号召义乌农民、矿夫摒弃前嫌,共同起来保卫家乡,抗御倭寇。
洋洋洒洒,一百余字,极具感染力,令人读完,浑身热血澎湃,恨不得马上投军报效国家。
状元郎,不愧是状元郎,单这一篇告示就够自己学习的了。
尤其是题目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击节赞叹!
言简意赅,寓意无穷,发人深省,可以预想,这一篇招兵告示必然会流传百世,这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必然成为千古传颂的名言!
状元郎不愧是状元郎,不服不行啊。





寒门崛起 第一千六百章 义乌募兵进行时(三)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寒门崛起 !
赵知县的效率很高,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义乌县城显眼的地方全都张贴了两份告示,一份管控矿业告示,一份浙军募兵告示。在县城最热门的几个地方,比如县衙申明亭、菜市场口、弄潮酒楼、城门口等,还专门配备了书吏在告示前,向围观群众宣读,解释告示的内容。
另外,还有三十多个差役带着告示,快马加鞭赶往乡镇村庄张贴去了。
“好啊,从此之后,这矿啊就明白了,矿是官府的,官府批给谁,谁才能开挖,官府不批,谁也别争,再争就争到大牢里去了,盗窃抢劫罪啊。”
“这样好,以前占了的,官府既往不咎,没占的谁也不能再占了,再也不用械斗了,终于可以安生挖矿种田过日子了。”
“唉,这个招兵告示有点意思,浙军募的是民兵,不是卫所,进去了也不是军户,不用担心世代做军户,但这也是正军,吃朝廷兵饷,而且这兵饷竟然这么高,竟然每个月足足有一两半银子的兵饷,一年下来就是一十八两银子,如果纪效考核优等的话,还会获得更丰厚的兵饷......
“还有还有,每杀一个倭寇就赏银三十两,三十两啊,这不比械斗强一万倍啊。械斗打伤打死对方,不仅没有赏赐,还要担心被人寻仇,甚至还担心被官府抓到大牢了!可是加入浙军就不一样了,到时候上战场,杀一个倭寇,就领三十两银子,杀两个倭寇就领六十两,还能成为英雄,到时候说不定还有可能当官咧,要是多杀几个倭寇,这辈子就等着享清福吧。”
群众们围着告示,议论纷纷,反应大都比较积极,当然也有消极的声音。
“你们说,会不会是官府诓我们,以募兵的名义引我们自投罗网,我们去募兵,他们正好把我们抓起来,咱们义乌好汉有哪个没争过矿,私自采矿定盗窃罪,聚众械斗定伤人罪、杀人罪,无论哪个罪名,都够我们把牢底坐穿的......”
“不会,那个管矿告示不是说了吧,已经占矿了的,只要缴了实物或者税收,官府会补发批文承认的,官府怎会自己打自己嘴巴,以后谁还听他的,不会这么短视的......”
持怀疑、质疑态度的人也有,不过数量相对少的多,告示前的衙门书吏也再三向围观群众保证,放一万个心吧,这告示绝对不是衙门诓人坐牢的等等。
朱平安领着刘大刀等人,身穿便服,在县城各告示处走了一圈,观看人们的反应,倾听人们的议论声,看到人们总体上反响强烈,反应积极,朱平安嘴角不由勾出了一抹笑容,看样子,明日来应募参军的人应该会很多。
“大刀,你们去把银票换成碎银子,以便明日招兵后,给他们发安家费。”
“我去找下赵知县,向他多借一些书吏,帮忙登记造册,嗯,也借一些差役,帮着维持秩序。”
“还要招兵场也要收拾一下,场地再扩大一些,应募参军的百姓多了,可别容纳不下......”
朱平安一脸自信的对刘大刀等人吩咐道,交代了一个又一个准备工作。
兵分三路,朱平安去找赵知县商量借书吏、差役的事情,刘大刀带人去换碎银子,剩下的人去收拾招兵场地。
有条不紊,到了傍晚的时候,全都顺利完成了各自工作。刘大刀顺利换了六千两碎银子,场地也收拾好了,比预定计划扩大了接近一倍,足以容纳三千多人。
赵知县也很好说话,朱平安找他道明来意,赵知县二话不说将县衙的三分之二的书吏和差役交给朱平安差遣,只留下了三分之一维持县衙运转的必要书吏和差役。
一切就绪,就待明日了。
傍晚,赵知县热情的要为朱平安等人在酒楼接风洗尘,朱平安盛情难却,而且在义乌募兵,还要赵知县多多配合,生硬拒绝也不好,不过朱平安再三表示酒楼就算了,在县衙伙房加两个菜就可以了。在朱平安的坚持下,赵知县在县衙为朱平安等人接风洗尘,县衙伙房加了八个菜,凑了个十全十美。
吃饱喝足之后,朱平安在县衙客房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一大早,匆匆吃了早饭,朱平安便带着刘大刀等人以及义乌县的书吏和差役,来到了义乌县城南门前的空地上,这是招兵告示告知的募兵地点。
唯恐让早早赶来应募的百姓久等。
场地昨天就已经布置好了,台子,桌椅板凳,茶水等等都已经摆放到位。
是时,东方既白,朝阳露出了半个脸庞,万道金光透过晨曦照向大地。
一切都是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样子。
不过,朱平安带着刘大刀等人到了募兵现场后发现,场地空无一人。
真的是空无一人,除了桌椅板凳外,一个人影也没有。
“公子,现在时间还早,老百姓可能还没有吃早饭呢,再等等,等他们吃完早饭就该来了。”刘大刀挠了挠头,想了想,找了一个理由。
“或许吧。”朱平安不置可否。
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处处透着古怪,总不能全县所有的老百姓没有吃早饭吧,难道就没有一些早起的人,怎么可能呢,这不符合常理啊......
又等了一会,县城都已经从沉睡中醒来了,街道上开始有老百姓了。
做生意叫卖的,赶车出早市的,出门做事的,起来遛弯寻摸早饭的......
也有人靠近招兵现场,在远处指指点点,围观观看。
刘大刀等人一开始还很期待,等着人过来应募,可是等了许久也没有人过来。
“你们是来应募参军的吗,不用害羞,过来就行......”刘大刀向远处围观人走去,还以为他们害羞不好意思过来参军呢,遂主动开口问道。
“不是,不是......”远处的人连连摆手,走远了。
刘大刀走了一个寂寞,扑了个空。
一直到日上三竿,太阳高高升起,也没有一个老百姓前来应募参军。
怎么回事?!
哪里出了问题?
怎么没有一个人前来应募参军,朱平安禁不住皱起了眉头,百思不得其解。




寒门崛起 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募兵受挫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寒门崛起 !
从日出东方,到日上三竿,再到现在正中央,也没有一个人前来现场应募参军。
是的,一个报名应募的也没有。
足以容纳三千的募兵现场,一上午也没有一个群众报名应募,偌大的场地成了一个笑话。
哦,也不能说没有一个人,中间倒是有个路过的人问兵饷是不是真的,但他是一个腿脚都不利索的老头,明显不符合报名应募参军要求。
“咳咳,大人,义乌山多路难行,乡下离县城远,一些报名的乡下人可能还在路上吧。”一个书吏咳嗽了一声,底气不足的对朱平安说道,试图安慰一下朱平安。
“也不是所有乡村都距离县城远,看来是哪里出了问题,我得请教一下赵知县。”
朱平安微微摇了摇头,虽然有些受到了打击,但是干劲儿却未丧失分毫。
朱平安带上大刀等三个人去县衙,安排其他人分成三波轮换,一波在募兵现场盯着,其余两波休息,避免大家都在这空耗着,白费无用功。
“朱大人,募兵可还顺利,是不是人手不足了,上午的疑难案子断完了,下午的案子简单,我这还可以抽调一些人手去募兵现场帮助大人......”
赵知县见到朱平安,还以为是现场人多,人手不足了呢,主动开口表示道。
人手不足?!
朱平安闻言,不由苦笑着摇了摇头,“不瞒赵知县,截至目前,没有一个人前来应募参兵,闲的我们都可以在现场支几个麻将桌搓几圈麻将了。”
“啊?!没有一个人前来应募参兵?!”赵知县吃惊的张大了嘴巴,继而又皱眉自言自语的道了一句“怎么还真出现这种情况了......”
然后又愣了一下,一头雾水的看向朱平安,“麻将?!朱大人麻将是何物?用搓的吗?”
“赵大人,先不管麻将了,你方才说‘怎么还真出现这种情况了’,难道赵大人之前已经有所预料了吗?!”朱平安摆了摆手,敏锐的抓住了赵知县的话语,追问道。
“呃,这个怎么说呢,下官觉得募兵应该没有问题,管矿告示一出,矿争必禁,为募兵扫平了障碍,募兵应无问题,不过万事皆有可能,无人应募是下官最坏的猜测,没想到真的发生了。”赵知县思考了片刻,苦笑着解释道。
“赵大人既然能做此预测,想来对于原因,应该有一些猜测吧。”朱平安问道。
“这个嘛,以下官对义乌的了解,原因大概有这么两个吧。第一,老百姓对官府不够信任,义乌矿争的厉害,械斗频发,死伤者众多,估计百姓担心募兵是假,以募兵为幌子诱抓他们为真;第二,本地乡绅、宗族不愿下面人应募参兵,一来如今世道不太平,争矿械斗暂且不说,外面倭患也越来越严重,想着家乡多一个人保护,多一份安全吧,而且,有些人对官府成见很大,甚至可以说痛恨,或会阻止同宗族人应募参兵吧。下官以为第一个原因次要,主要是第二个原因。”
赵知县认真的想了片刻,用比较有把握的语气,对朱平安说道。
“嗯,本地乡绅、宗族阻止百姓应募参兵......”朱平安重复了一遍,微微皱了皱眉头,“如果一个个宗族、乡绅去说服,做思想工作的话,太费时间了。”
“大人,不必一个个宗族、乡绅的去说服,只要说服主要几任就可以了,甚至只要大人说服了陈大成,只要陈大成同意宗族应募参兵,事情就迎刃而解了。”赵知县微微摇了摇头,向朱平安提出了破局的关键。
陈大成?!
朱平安闻言,微微眯起了眼睛,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啊,好像在哪听过,哦,是了,来时茶摊的老板提到了陈大成,今日目睹的那场械斗,便是义乌倍磊的陈大成召集率领宗族人护矿,与外地占矿的永康人发生的械斗。
“赵大人,陈大成何须人也,竟然有如此影响?”朱平安好奇的问道。
“回大人,这陈大成乃是义乌本地陈氏宗族的族长,陈姓乃是义乌本地首屈一指的大姓,陈大成少时读书,不过连续三次未能考中秀才,一气之下弃文从武,没想到竟然武道上出了名堂,以勇悍知名于义乌,少有人能与之相抗,又仗义疏财,处事公道,在义乌素有威望,一呼百应,乃义乌乡绅、宗族代表性人物。如果说服了陈大成,那其余乡绅、宗族也就不成问题了。”
提到陈大成,赵知县那是张口就来,想都没想就将陈大成的情况娓娓道来。
“怪不得,这陈大成在义乌竟然有如此大的威望和影响力。”朱平安闻言,不由点了点头,怪不得陈大成能够组织数千百姓参加于永康人的械斗。
“既然陈大成有如此大的影响力,看来阻止宗族应募参兵的肯定有他了。”
朱平安进一步得出了结论。
“咳咳,想来如此。”赵知县咳嗽了一声,点了点头。
“赵大人,以你对陈大成的了解,陈大成他阻止宗族乡亲应募参兵,可是为了家乡安全考虑,多一个人保护家乡,多一分安全?”朱平安向赵知县询问道。
“有这方面的原因,不过,陈大成对官府有成见,时常有痛恨官府腐败之言论。”赵知县脸色略有尴尬的说道,言毕立马强调道,“大人,下官以身家性命保证,下官绝无贪腐之行。”
“嗯,我相信赵知县。”朱平安点了点头,淡淡说道,“赵知县虽是去年才就任义乌知县,不过在民间的名声比上一任义乌知县强百倍不止......”
“多谢大人信任。”赵知县感动不已,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看来原因是出现在这里了,陈大成痛恨官府腐败,不信任官府,不信任官府募兵,义乌卫所的荒败,也从侧面活生生的映证了他的想法,加上家乡也需要乡民保护,所以阻止宗族乡民应募参兵。”朱平安找到了问题所在。
“正是如此。”赵知县跟着点了点头。
“好,看来我要去拜访下陈大成了。”朱平安打定了主意,起身说道。




寒门崛起 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拜访陈大成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寒门崛起 !
“不知赵知县是否有瑕,陪我拜访一下陈氏族长陈大成,动之以情理,晓之以利害,劝说其助我募兵如何?”朱平安向赵知县发出了邀请。
赵知县乃是义乌的父母官,有赵知县陪同,去做陈大成的思想工作,应该会容易一些。
朱平安如是考虑。
“大人有邀,下官本应责无旁贷,只是......”赵知县有些犹豫的说道。
“哦,是了,方才赵知县有说下午有一个简单的案子的。那就看赵知县时间,等赵知县审完案子,我们再去拜访陈大成也不迟,正好我们先去买些见面礼,去拜访人,两手空空总是不好瞧。”朱平安微微笑了笑,轻声说道。
“大人,不是案子,这案子简单,交由王县丞处理也无不可。”赵知县摇了摇头。
“哦,那是为何?”朱平安疑惑道。
随我一同拜访陈大成而已,又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怎么赵知县如此推脱。
朱平安对此疑惑不解。
“唉,不瞒大人,陈大成他对下官有些成见,下官怕随大人前往拜访他,不仅帮不了大人,反而会坏了大人的事。”赵知县叹了一口气,一脸苦笑着说道。
哦,原来如此,怪不得赵知县如此推脱,原来赵知县与陈大成关系不好,陈大成对赵知县有成见,只是不知道其中是否有什么误会。朱平安在义乌这两天,也算是明察暗访,赵知县在民间的官声其实也还可以,甚至有他糟烂贪腐的前任知县做对比,老百姓对赵知县还是挺满意的。
赵知县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朱平安也就不再强求了,就像赵知县所说,如果陈大成对赵知县有成见的话,赵知县跟去还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既然如此,那赵知县就不去了,本官去拜访下陈大成。”朱平安点了点头。
“未能给大人分忧,下官惭愧。”赵知县拱手告罪道。
“赵知县言重了,赵知县能帮本官分析出原因,找到解决办法,已经帮了本官大忙了。”
朱平安微笑着说道。
又向赵知县多了解了些陈氏家族及陈大成的信息后,朱平安便带着刘大刀等人去拜访陈大成。
路上,朱平安带着刘大刀等人买了一些见面礼,并非贵重之物,不过也算是厚礼了,有茶有酒有糕点还有绢布,所谓礼尚往来、礼多人不怪嘛。
“大人,您是四品大官,去拜访他一个小族长,已经给他天大的面子了,咋还用给他送礼......”
路上,刘大刀愤愤不平道,本来这个陈大成敢阻止公子募兵就已经犯了大错了,他不来负荆请罪也就罢了,公子什么身份,四品大官啊,纡尊降贵去登门拜访他一个小族长,给他多大的脸啊,怎么还要给他送礼啊。
“呵呵,大刀,礼尚往来是咱们的习俗,去拜访人家,那好意思两手空空的,而且咱们如今是有求于人。”朱平安微微笑了笑,拍了拍刘大刀的肩膀。
陈大成住在义乌倍磊村,倍磊村距离义乌县城不远,朱平安一行骑马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倍磊村。
倍磊村是一个大村,村子方圆三里,有人口近千人,陈大成是陈姓族长,又是倍磊村的村正,在倍磊村一打听就打听到了陈大成家所在。
倍磊村的村民见朱平安穿的好,刘大刀等人又带着礼物,一看就是好意,族长交游广阔,这人可能是族长在外地交的朋友吧,所以也没有隐瞒,还主动替朱平安一行引路。
陈大成家宅子也不小,比朱家老宅还要大一些,砖木结构,算是倍磊村比较好的宅子了。
“族长,族长,有人来找你了。”村人进了陈大成家,大声的喊道。
“哦,不知是哪位朋友来了?”
一个浑厚的声音从屋里传来,接着从屋里走出来一个三十多岁的虎背熊腰汉子,步伐稳健,一双眼睛如晨星一样明亮,一身腱子肉充满了爆发力,一看就知道身手不俗。
“见过陈族长,不请自来,还请见谅。”朱平安微笑着向陈大成拱手见礼。
“哪里哪里,哦,这位朋友还有后面这三位兄弟,你们看着面生的紧,陈某好像与几位素未蒙面吧,不知几位今日前来找陈某人,所谓何事啊?”陈大成看到朱平安、刘大刀等,发现一个都不认识,不由眯起了眼睛,一边抱拳还礼,一边问道。
接着,不待朱平安回答,陈大成便又继续说道,“承蒙几位朋友看得起我陈某人,如果是遇到了什么难处,但请开口,只要力所能及,无论是金钱还是人力,我陈某人必定尽力相助。”
这陈大成还真是如传闻一样,急公好义,仗义疏财,乐于助人,颇有几分“及时雨”宋江的感觉。
“多谢陈族长。我还真是遇到了难处,想请陈族长相助。”朱平安先向陈大成道谢,接着微笑着说道。
“哦,不知朋友遇到了什么难处,我陈某人可以做什么?”陈大成好奇的问道。
“先做下自我介绍,我是浙江提刑按察使司代副使朱平安啊,奉圣上旨意提领浙江民兵,昨日总督大臣张经与我一千两百人的募兵名额,我久闻义乌好汉大名,特意前来贵县募兵,以助剿灭倭寇,还江南百姓以太平,......”朱平安微微拱了拱手,缓缓说道,言毕将腰牌取下,双手递给了陈大成,供陈大成核对身份真假。
1...652653654655656...7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