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朱郎才尽
装了逼,还能跑,倭寇是特么的刺激了!倭患也被刺激的high潮了!
但是,大明可就扎心了!江南百姓可就被万箭穿心了!
朱平安不甘心,不能接受这一幕。我朱平安既已知,岂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没有同行者,那便独行!我朱平安,必竭尽全力!
即便不能阻止这伙倭寇袭扰应天,那也竭尽所能将他们埋葬在应天城下!
装了逼还想跑,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啊。
荡平倭寇,就先从这伙倭寇开始!
朱平安下定了决心!目光坚定了起来,头也不回的快马加鞭返回桃花集。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朱平安离开后,他在兵部集议上汇报的紧急军情,在有心人的推动下,成了茶余饭后的一则笑料,迅速的流传开来,不到半天时间,凡是官署设在应天的衙门就都有人知道了这一则笑料,然后迅速在衙门内扩散,并且,还呈病毒式的不断向官场外扩散,甚至有些茶楼酒楼都已经有人在拿朱平安的紧急军情说笑了。
应天城升平日久了,除了永乐大帝夺嫡时,应天城算是见过半次刀兵,其他时候应天何曾有过战乱,何曾见过刀兵呢。就拿目前愈演愈烈的倭患来说,别看倭寇闹得厉害,也不曾有半个火星烧到过应天城。
应天,应天,应天者,上应天意也!
怎么说,应天城也是曾经的皇城,现在大明的陪都,我们这曾经也是天子脚下,哪有什么不长眼的魑魅魍魉敢跑到应天来违逆天意、冒犯天威啊!
说句毫不夸张的话,即便是天塌下来,也不会有一块砖头砸到应天城。
我们作为应天人,这点骄傲和自信还是有的。
正是因为应天人有这个骄傲和自信,所以当他们听到有心人刻意传出的朱平安紧急军情的笑话后,才会觉得特别好笑,才会传的那么快。
天塌下来都不会砸到应天,你竟然说八十个倭寇就敢打应天的主意?!
你这不是开玩笑嘛!
而且,听说汇报这个紧急军情的还是去年恩科的状元郎!
那,这就更好笑了!
都能考上状元了,竟然汇报这么离谱的紧急军情?!呵呵,这是读书读傻了吧?!我这是生平第一次对“状元郎是文曲星下凡”的说法产生了怀疑。
“噗......你说什么,八十倭寇袭扰应天城,那个浙江提刑按察使司的朱平安朱大人他真是这么说的吗?!哈哈哈......真是笑死人了。”
“如果这伙八十来人的倭寇真的来袭扰应天城,我当众食屎你信不信?!”
“听说还是个状元郎呢,我真是怀疑他究竟是怎样考上状元郎的?!都说状元郎是文曲星下凡,咳咳,我看是文曲星下凡不小心头着地,摔傻了吧?!”
......
在有心人推波助澜下,朱平安成了应天的一大小料,丰富了人们茶余饭后的八卦笑谈。
午后。
江浙提刑按察使司已经得到了从兵部传来的确切消息,朱平安真的在兵部集议上汇报了他的紧急军情“上虞登陆之倭寇将要袭扰应天”。
消息是张楚峰从兵部的好友那得到的。
“噗嗤,朱平安他竟然真的在兵部集议上汇报了他那离谱的紧急军情?!”
张楚峰得到确切消息后,当场忍不住笑场,然后迅速将这个消息在提刑按察使司衙门传开了,很快整个衙门就无人不知了。
“喂,姓张的,既然朱小兄弟在去兵部前已经先行给你们说过这则紧急军情了,你怎么不拦着点,还让他去兵部出丑,你是不是成心的啊?!”
楚雄得知这个消息后,用熊爪一样的大手拍了拍张楚峰的肩膀,吐槽道。
“呵呵,楚胖子你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们怎么没拦啊,我可是苦口婆心的劝说子厚啊,讲事实摆道理,告诉他紧急军情的谬误之处,可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子厚他压根就不听我的。子厚年轻气盛,立功心切,他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坚持要将紧急军情报到兵部去!我们苦口劝说无效,又不能将子厚绑起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子厚去兵部汇报了。另外,当时也有考虑,我们是文官,对军事不如兵部专业,万一子厚的紧急军情有可取之处呢?!”
张楚峰对楚雄反唇相讥,耸了耸肩膀,将责任全都推到了朱平安身上。
“我看你就是故意的。”楚雄翻了一个白眼。
“呵呵,楚胖子这纯属污蔑,当时臬台大人还有白大人可都在场,都能为我作证。”张楚峰耸了耸肩,然后拍了拍楚雄的肩膀,扯了扯嘴角,微笑着说道,“楚胖子,如果你想造谣生事的话,我劝你还是省省吧。”
接下来一整天,张楚峰都笑得合不拢嘴,心情好到时不时地就无意识的哼两句小曲,连晚饭都比平时多吃了一大碗。
放衙后,张楚峰就呼朋引伴、飞鸽传书,着手建言弹劾朱平安的事宜了。
寒门崛起 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大败倭寇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寒门崛起最新章节!
经过了一日的发酵传播,以及张楚峰等有心人通过雇人散播消息、添油加醋等多种方式推波助澜下,朱平安那则八十倭寇袭扰应天的紧急军情成了应天时下最热门的十大笑料之一,相当于上了应天的头条。
朱平安的名字也随之出了圈,成了应天时下的“风云”人物之一,被不少百姓所知,当然,朱平安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不是什么好形象,都是反面教材,甚至被人们冠上了“当世赵括”、“赵括二世”的损名。
“三千联军昨日就集结剿倭去了,今天应该就有消息传来了。”
“什么消息啊,应该说是捷报,三千人剿灭八十的倭寇,那还不手到擒来啊!这一有消息传来,肯定就是联军全歼倭寇的捷报。”
“这捷报一来,那什么当世赵括叫什么来着,哦,对,对,就是朱平安。他还不得臊的把脸塞裤裆里啊,倭寇都被全歼了,还怎么来袭扰咱们应天啊。哈哈哈,真是要闹鬼吗?!那也不可能,咱应天也算是半个天子脚下,镇压一切魑魅魍魉妖魔鬼怪。”
“赵括若是泉下有知,定然欣慰不已,经此一事,日后再被人举例的时候,他就不孤单了,或许当世赵括的名气比他赵括还要大也说不定。”
“唉,真不知道他是怎么考上状元的,这一届恩科成色的成色不行啊。”
......
朱平安当初在靖南办了那么多案子,做了那么多事情,名声也没有传多远,除了靖南当地百姓以及一些台州府百姓知道外,可没有多少人知道,在数百里外的应天,更是鲜为人知。没想到,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通过这则被添油加醋的紧急军情笑料,朱平安倒是被不少应天百姓知道了。这还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报......”
一骑背插小旗的兵士一边高喊着,一边快马加鞭向应天北门而来。
应天守兵验过兵士正身,打开城门。
“报......”背插小旗的兵士打马进去应天城,一路快马加鞭向兵部衙门而去。
沿途百姓看到后,顿时兴奋了起来,一个个交头接耳的谈论了起来。
“看到没,那是塘兵,十之八九传来的是就是关于上虞那伙倭寇的战报。昨天就听说芜湖都御史褒善褒大人跟建阳卫指挥缪印缪大人等给倭寇挖了一个坑,建阳卫指挥缪大人不惜名节,故意战败引诱倭寇进了包围圈,与芜湖都御史褒大人前后夹击倭寇。按时间看,这塘兵报的战报就得是这场围歼战。”
“呵呵,不用塘兵报,我也知道这次围歼战的结果,倭寇尽数被歼灭!”
“哈哈哈,英雄所见略同啊,我也这般认为。”
人们兴奋的谈论了起来,皆是自信满满,很快话题便被人引到了朱平安身上。
“哈哈哈,今日塘兵报捷,倭寇被围歼,那昨天‘当世赵括’的紧急军情彻底成了笑话了。”
“好想看看朱大人收到这则塘报是什么表情,定然面红耳赤、精彩非常。”
......
在人们谈笑声中,塘兵快马加鞭到了兵部,将塘报消息传入了兵部。
“啊?!!什么?!这怎么可能,结果怎么会这样?!”
兵部右侍郎史鹏飞收到塘报后,看了眼塘报内容,顿时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你确定没有报错?!”
兵部右侍郎史鹏飞翻来覆去将塘报看了两遍,然后皱眉看向塘兵,沉声发问道。
“大人,千真万确。”塘兵信誓旦旦道,“此塘报中途未曾离过小人分毫。”
“下去吧,我去禀告尚书大人。”
史鹏飞心情烦躁的摆了摆手,拿着塘报出了房门,快步向张经的值房而去。
“张大人,富贵镇战报已到。”史鹏飞进了值房,手持塘报向张经汇报道。
“哦,结果如何?”张经正在处理公务,忙于批阅公文,头也不抬的问道。
“回大人,大败......”史鹏飞低声道。
张经听后,依然头也不抬的继续批阅公文,轻轻点了点头,嗯了一声,点评了一句道,“嗯,不出所料,三千人合围倭寇,理应大败倭寇......”
史鹏飞闻言,禁不住咳嗽了一声,一脸苦涩道,“咳咳,大人,不是大败倭寇,而是被倭寇大败。”
“啊?!”
正在批阅公文的张经破功了,失态的啊了一声,手中的笔也唰一下子划拉了一道,划出了一道长长的墨迹,一脸难以置信的抬头看向史鹏飞。
“你说什么,芜湖都御史和建阳卫等联军为倭寇大败?!三千人前后夹击八十余倭寇,不仅不能取胜,还被倭寇所败?!而且还是大败?!”
张经拉下了脸,眉头皱成了一团乱麻,盯着兵部右侍郎史鹏飞沉声道。
“塘报确实如此记载,大人请看。”史鹏飞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双手将塘报递给张经。
张经皱着眉接过塘报,低头仔细看了起来,看到一半便气的将塘报重重的摔在桌上,一脸生气的骂了一句,“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塘报大体内容为:建阳卫缪印等将倭寇诱入富贵镇,与芜湖都御史褒善麾下千户曾忌统兵前后夹击倭寇,建阳卫缪印等由于先前故意战败诱敌深入,估计太入戏了,甫一交战就被倭寇所败,倭寇还驱使缪印等败军冲击曾忌所部,在败军冲击下,曾忌所部阵脚大乱,军心惶惶,倭寇一掩杀,曾忌所部兵马跟着缪印败军四散奔逃,自相踩踏,死伤无数,联军遂大败。联军之中,唯有太平府当涂县县丞陈一道所部未尝崩溃奔逃,陈一道所部皆乃芜湖骁勇,在陈一道统领下,在溃逃兵士中逆向独战倭寇。可惜,由于在乱军冲击下,陈一道所部难成阵型,被倭寇所趁,陈一道力竭,不幸战死当场,陈一道所部芜湖骁勇亦被倭寇所杀,几十不存一。上虞之倭寇携胜,趁势进入太平府芜湖县。倭寇进入芜湖县后,一路烧杀抢掠至芜湖,纵火焚烧芜湖南岸......
ps:上上上章战报内容已修改:芜湖都御史褒善、建阳卫指挥缪印等联合急报,昨日建阳卫指挥缪印等人之败,非战之罪,实乃缪印等故意战败,引诱倭寇深入包围圈,期间被倭寇所趁,缪印等受了一点折损,不过战略目的已经达到,成功将倭寇诱入包围圈——宁国府与太平府接壤之地富贵镇。芜湖都御史褒善派遣麾下千户曾忌统战兵、乡勇、杀虎手一千五百人,自太平府合围富贵镇,与建阳卫指挥缪印等兵一千五百余人前后夹击倭寇。
寒门崛起 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另有隐情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寒门崛起最新章节!
在第一骑塘兵进了应天府后不久,很快又有一骑背插小旗的塘兵进入了应天府。
“看到没,又有一个塘兵,定然又是关于上虞之倭寇的,看来是连战连捷啊。”
“嗯,有道理。”
“怎么又有一个塘兵报信,该不会是前面有什么变故了吧?!”
“呵呵,你这真是杞人忧天,怎么着,看‘当世赵括’形单影只,你也想陪他吗?!想什么呢你,三千联军剿倭,能有什么变故,真是杞人忧天!”
“嗯嗯,说的也是,三千联军剿灭八十来人的倭寇,能有什么意外。”
应天城的百姓看到塘兵,交头接耳的议论了起来,态度大都很乐观。
塘兵快马加鞭进了兵部。
史鹏飞汇报了第一封塘报后,出了张经房间,回自己值房。走到值房,见值房外有一面生书吏恭候,不由微微皱了皱眉,“汝奈何人?!有何事?!”
“史大人,小的乃缪印缪指挥麾下书吏,贱名杜文昌,奉缪指挥之命,前来拜见大人。”
杜文昌躬身回道。
“你是缪将军麾下的书吏,哼,缪将军此番剿倭,一败再败,还有何面目令你来见本官?!”史鹏飞闻言,冷哼了一声,摆了摆手,“你回去吧,恕本官不接待。”
“史大人息怒,此番战败,另有隐情,缪将军特令小的前来汇报。”杜文昌解释道。
“隐情?!呵,一败再败,还能有何隐情?!去去去,告诉缪印,尚书大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你让他好自为之吧!”史鹏飞摆了摆手,冷着一张脸下了逐客令。
“大人,真的另有隐情,大人请看,隐情尽在此信中。”杜文昌赖着不走,一边解释,一边从袖子里掏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打开封口,隐蔽的展示给史鹏飞。
“能有什么隐......”史鹏飞不屑道,话说了一半,眼睛瞥见了信封内露出了厚厚一叠银票的一截,顿时眼睛一亮,后面的话咽到了肚子里。
嗯?!这银票可是日昌号的硬通货,见票即兑,不是朝廷发的宝钞,看颜色,这银票应该是一百两面额的银票。看厚度,这爹大约有二十张之多。
那就是两千两银子!!
两千两啊!
这可是一笔不菲的巨款啊。
看在银票的面子上,史鹏飞的脸色也从冰冷变的温和了许多,微微点了点头,温声道,“嗯,还真是另有隐情哈,咳咳......你且进来,详细与我道来。”
“谢大人。”杜文昌欣喜道。
大约过了盏茶时间,杜文昌从史鹏飞房中一脸喜色的走出来,史鹏飞一脸温和的亲自送了出来,袖子里沉甸甸的,显然两人谈的很愉快。
“大人,请留步。”杜文昌连连躬身。
“呵呵,杜文书慢走,告诉缪指挥,隐情本官已知,当尽力而为,不使有功之人蒙罪,不能让将士们流血流汗又流泪......”史鹏飞微笑道。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杜文昌连连道谢,满意而归。
史鹏飞前脚刚送走杜文昌,后脚兵部小吏便呈上来了塘兵传来的第二份塘报,史鹏飞接过塘报,打开匆匆一看,没有丝毫耽搁,转身快步走向张经房间。
“史大人,缘何去而复返?”张经看到史鹏飞拿着塘报再度走进来,不由问道。
“大人,又有一封塘报,还是关于上虞之倭寇的。”史鹏飞解释道。
“哦,念吧,我到要听听看还能有什么噩耗。”
张经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被第一封塘报扰乱的情绪,缓缓开口道。
“回大人,塘报记载:五十七名上虞之倭寇焚烧芜湖南岸后,在火光黑烟之中,突渡芜湖北岸,径直杀向芜湖县城。幸而芜湖县草木皆兵,未曾有丝毫懈怠,及时发现了倭寇行踪,在千钧一发之际,赶在倭寇进城前,斩断了护城河桥,紧闭城门防守。倭寇功亏一篑,悻悻在城外徘徊良久,无奈退走,在城外烧杀抢掠一番后退去,不知所踪......”
史鹏飞展开塘报,汇报道。
“贼子真是狡诈猖狂!”张经禁不住拍了一下桌子,又气又怒的骂了一句。
区区五十七倭,纵火焚烧南岸,吸引众人注意,却突袭渡河北岸,攻袭芜湖县,这也是幸亏芜湖县草木皆兵,及时发现了倭寇的行踪,不然芜湖县城不保!
所以,张经忍不住怒骂倭寇,奸诈猖狂!
“三千联军围歼倭寇,反被倭寇大败,只能紧闭城门,坐视倭寇耀武扬威!史大人,立即令相关官员如实呈报此战具体细节,吾当追责之!”
张经对史鹏飞下令道。
史鹏飞闻言,想到建阳卫缪印送来的重金,啊不,是“隐情”,眼睛转了一下,上前一步建言道:“大人息怒,纵览此两份塘报,诚然缪指挥及曾千户等人被倭寇大败,自当追责,不过他们也不是没有一点功劳。大人,请看塘报,倭寇突袭芜湖县城时,仅有五十七人矣。此番战前,倭寇可是足足有八十余人,现在只剩下五十七名倭寇。由此可见,缪指挥、曾千户等联军三千剿倭,虽然被倭寇大败,但是也斩杀了三十余名倭寇。也算是有功一件。之前,上虞之倭寇,接连攻城拔寨,大败各地官军,从未曾有过如此损失。”
“另外,大人请看第二封塘报。五十七名倭寇火烧芜湖南岸,突渡北岸,袭攻芜湖县城,芜湖县城斩断护城河桥,紧闭城门,倭寇无奈,只能退走,不知所踪。由此可见,区区五十七名倭寇,已经不具备攻城、再作恶能力,只能隐藏行踪,估计接下来,这伙倭寇就要遁逃海外了......”
“若是追责的话,上虞之倭寇自登陆一来,历经两千余里,连败各地官兵,绍兴、徽州府、绩溪县、歙县等地皆被倭寇所败,若是追责,各地官军皆不可幸免,牵连太多,恐令各府县人心惶惶,不利于抗倭大局。另外,缪指挥屡败屡战,精神可嘉,当前倭患严重,正是用人之际,还请大人三思......”
张经闻言,沉默了良久,摆了摆手,“史大人,你先下去,我再考虑一二。”
寒门崛起 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虽败无忧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寒门崛起最新章节!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两封塘报的内容很快就传开了,先是在应天官场圈流传,继而很快就传到了民间,一时间惹得人们议论、沸沸扬扬。
“芜湖都御使衰善造千户曾忌与建阳卫缪印等联军三千,包围夹击上虞之倭寇,因建阳卫缪印等先败过一场,士气大减,与倭寇甫一交战便溃败,倭寇驱使败军冲击曾忌所部,致使曾总所部阵脚大乱,在倭寇掩杀下,联军一溃千里,唯有芜湖县县丞陈一道所部未溃逃,然陈一道战死当场,陈一道所部死伤大半。五十七名倭寇携胜追杀入芜湖境内,纵火焚烧芜湖南岸,恰遇湖边刮起大风,风助火势,火势顿时奇大无比,火光冲天,黑烟滚滚遮天蔽日,宛若妖魔出世一样,席卷数里之地。
在火光黑烟之中,倭寇突渡芜湖北岸,径直杀向芜湖县城。幸亏芜湖县早已是草木皆兵,及时发现了倭寇行踪,在千钧一发之际,赶在倭寇进城前,斩断了护城河桥,紧闭城门防守。倭寇功亏一篑,悻悻在城外徘徊良久,无奈退走,在城外烧杀抢掠一番后退去,不知所踪......”
一个临街的酒楼内,一名说书先生被众人簇拥,面前摆了果蔬拼盘、茶水小吃,手持折扇,将两封塘报的内容声情并茂的讲给了围观众人。
塘报的内容,惊掉了众人一地眼球。
“什么?!败了?!还是大败!!”
“三千联军呢,又不是三千头猪,怎么说败就败了,话说就是三千头猪,也不至于如此啊。”
“这几十名倭寇难道个个三头六臂、刀枪不入了不成?!怎么这么凶悍?!”
“这芜湖县要不是紧急关上了城门,说不定城里的人们要倒大霉了......”
众人万万没想到,三千联军,又是故意战败诱倭寇进入包围,又是南北合围、前后夹击倭寇,一通操作猛如虎,最后却是这么一个结果。
败的这么快!
还是大败!兵败如山倒,溃不成军!唯一没溃的当涂县县丞陈一道战死当场,余者一溃千里!被倭寇一同追杀,不知道死了有多少兵马!
“咳咳,这个当口,我怎么想起了‘当世赵括’朱平安朱大人的那份紧急军情啊......你们说,这倭寇不会真像他所说的那样,回来袭击咱们应天城吧?”
酒楼内有一食客禁不住担忧出声道。
听到几十名倭寇将三千联军打的落水流水、溃不成军,他不禁想起了朱平安的紧急军情。
这位食客的声音不大,但是足够清晰,他的声音落后,似乎整个酒楼都被按了暂停键,人们吃菜喝酒的动作都停了下来,整个酒楼都安静了下来。
足足有一两秒时间,才有一个声音响起。
“开什么玩笑,怎么可能,我们应天城又不是那些小县城,倭寇怎么敢啊.......”
继而又有一个富态的人站了出来,他很有表现欲,向四周拱了拱手,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后,声音很大的发表了一个长篇大论:“就是啊,你可别杞人忧天了,我有个小舅子就在兵部衙门做差役,这塘报他早就知道了,也听兵部老爷们讨论过,说那什么‘当世赵括’的紧急军情压根不可能。第一啊,咱应天城可是以前的京师紫禁城,现在也是陪都,那是小县城可比的。咱太祖当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高筑墙啊,咱们应天城高池深,占地数十里,墙高数十米!几十个芜湖县摞一起,都比不了咱半个应天城啊。你们听先生讲塘报,没仔细听嘛,倭寇放火袭击芜湖县,可是芜湖县把护城河桥一断,城门一关,这小倭寇就没辙了,只能退走了,更遑论咱们应天城了,咱们应天把城门一关,小倭寇他只能干瞪眼,一点办法都没有。第二啊,呵呵,你们还是没仔细听先生讲塘报啊,三千联军虽然败了,但是也不是一点成绩都没有,上虞的倭寇虽然胜了,但也不是一点损失都没有。上虞的倭寇这个时候也是山穷水尽了,战前他们还有八十来人呢,战后,他们攻打芜湖县城的时候,只剩下了区区五十七个倭寇而已。呵呵,五十七个倭寇啊,他们来应天够干什么的?给咱们应天挠痒痒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