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朱郎才尽
“回城!”
看完塘报后,胡宗宪再也没有巡查的心情了,匆匆结束了对振威营的巡查,一路快马加鞭返回应天内城,进城后便马不停蹄的前往兵部,一是查看此次倭患更详细的资料,二是拜见张尚书,商议剿倭事宜。
胡宗宪在兵部档案房如愿看到了此次倭患更详细的资料,看到更多塘报未记载的细节,包括钱老御史遇害的详细现场描述,钱老御史身中一刀,脑袋被割,连个全尸都没留下,同轿妾室衣衫不整,一家老幼无一幸存······胡宗宪越看,对倭寇的恨意和杀意越重,咬牙发誓:“不杀此伙倭寇,上对不起圣上,下对不起遇害百姓,中对不起钱老御史
一家老幼!”
“胡大人,张大人有请。”差役进来通禀。
“有劳!”
胡宗宪颔首致谢,随差役前往拜见张经。
寒门崛起 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方向不对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寒门崛起最新章节!
自收到塘报后,朱平安一直在密切关注昨日那伙一百五十人的倭寇消息,不过一连两天都未收到这一伙倭寇的消息,朱平安甚至怀疑这伙倭寇顺着钱塘江出海远遁了。这年头,倭寇上岸抢一把就跑,也是常有的事。
不过,朱平安觉得这伙倭寇不会这么轻易出海远遁的,因为这伙倭寇实力凶悍,自从上虞登陆一来,烧杀抢掠连连得手,没有遭遇一场败绩,也没有人员损失,他们还有继续作案、抢掠的能力。强悍如斯的倭寇,肯定不满足于只登陆半天、只烧杀抢掠了一个小镇、一个致仕归乡的御史和一个小村子!强悍如斯的倭寇,他们定然有一个超大的胃口以及一个超大的野望。
朱平安判断他们还会继续作恶造孽,直到他们抢够了,或者实力受损严重了,才会远遁。
不过,奇怪的是,这伙倭寇在钱塘江边消失后,蛰伏了整整两天,没有露出一点影踪,他们包藏了什么祸心?!他们下一个目的地是哪里?!
朱平安百思不得其解!
到了第三日,朱平安忍不住手写了几份公函,令刘牧持着前往应天城,去应天兵部等有司打探打探这伙倭寇的消息,在刘牧即将出发的时候,又一封塘报抵达浙军军营了。
朱平安接到塘报后有一个直觉,直觉这份塘报肯定和上虞登陆的那伙倭寇有关系。
果然,当朱平安打开塘报,就看到了这伙倭寇的消息!
不过,在看到这伙倭寇出现的地点时,朱平安禁不住“嗯?!”了一声。
难以置信!
这伙倭寇在钱塘江边消失后,竟然在昨日下午出现在了昌化县!
这个方向有些不对啊!昌化县在西边,在杭州府城西边一百公里,也就是二百里。
这个距离不近!
理论上来说,倭寇劫掠,一般都是沿海,而且这伙倭寇消失的地点是钱塘江边,屠戮了望江村后消失的,望江村在钱塘江边,对岸是杭州府近郊。
倭寇应该过了钱塘江,往北、往东去啊,在沿海劫掠,以便于下海逃窜。
怎么这伙倭寇放着对岸富饶的杭州府近郊、沿海地带不去,怎么往西,深入内陆去了?!
对此,朱平安禁不住发出一声疑问的“嗯?”声,想不明白这伙倭寇怎么往西去了。
朱平安此时有两个怀疑,一是怀疑这伙倭寇是不是迷路了,他们跨海远道而来,人生地不熟,想要往东去,结果转向了或者迷路了,走反了方向;还有一个怀疑,这伙倭寇在钱塘江边消失前,屠戮了望江村,是不是他们在屠村时还劫走了望江村的熟悉附近地形的人,令他们带路,结果这些人像小英雄王二小一样冒死坑了倭寇一把,故意将倭寇带偏了,带去了西边,将倭寇偏到内陆,让倭寇陷入内陆各地官兵包围!
不过事实就是这样,这伙倭寇在钱塘江望江村边消失后,在西边二百里的对岸昌化县出现了!
倭寇屠戮了昌化县江边的鱼米村,昌化知县率兵、民壮共四百前来剿倭,结果不敌倭寇,被倭寇轻易击溃,昌化知县坠马被下属拼死救回。
倭寇击溃了昌化知县后,衔尾追击,从昌化县南门入昌化县城,在县城烧杀抢掠了一番,自西门而出。
倭寇出了昌化县城后,傍晚又出现在了昌化县旁边的於潜县境内,流劫了榔榆镇,於潜县典史率兵、差役、民壮前往剿倭,一行还未到榔榆镇,中途便遭遇了倭寇埋伏,在死伤数人后,於潜县典史率众战略性后退(撒丫子跑了),倭寇遂沿途大肆劫掠,沿途百姓死伤惨重......
塘报最后记载,杭州府都为此震动......
“唉......”
看到这一番记载,朱平安禁不住嗟叹不已。
这伙倭寇还是那伙倭寇!凶悍,凶残,狡诈,善于战斗!善于设伏!
这不是普通的倭寇!
这伙倭寇简直就像是一支善战的特种军人!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不想承认!
但确实事实!
相比之下,沿途官兵宛若乌合之众一般!
叹息许久后,朱平安又展开塘报,仔细的又看了一遍,这次着重细节。
再次看了一遍后,朱平安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份塘报记载,昌化知县所面对的倭寇是一百三十多人,不足一百四十人。
一百三十多人?
这伙倭寇不是一百五十人吗?怎么成了一百三十多人了?!
这伙倭寇减员了!
在哪里减员了?!在望江村消失,在昌化县出现的这两天时间内,倭寇减员了十人。塘报没有记载这伙倭寇在这两天劫掠了何处,那么要么这两天倭寇在赶路,要么这两天倭寇劫掠了偏远的村子,由于村子偏远,还未被发现。那么倭寇减员的原因,或许是自然原因,比如渡江翻船溺水等等,或者是劫掠偏远村子时,遭遇了激烈反抗,产生了减员。
不管是什么原因,倭寇出现了减员,这是好事情。不然,还以为这伙倭寇牛逼的刀枪不入呢!
看完塘报后,朱平安趁训练间隙,将塘报内容给全军言简意赅的宣示了一遍,并督促浙军上下加强训练,“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泪......”
如此,又过了一日,朱平安在傍晚又收到了一份塘报。
不用想,这份塘报记载的定然还是这伙倭寇的消息。果不其然,打开塘报,看到的内容正是这伙倭寇。
“嗯?!”
看到倭寇的出现地点,朱平安又忍不住发出了昨日同样疑惑的“嗯”声。
这伙倭寇竟然出现在了徽州府!
倭寇劫掠了淳安县后,出现在了徽州府!
徽州府可是在於潜县和昌化县的西边,更内陆了,徽州府已经是安徽省了!
安徽省啊!这伙倭寇疯了吗?!怎么还往西进?!朱平安心中有一万个疑团!
这伙倭寇迷路也迷的太厉害了吧!这一迷都迷路到安徽省去了!
还是说,这伙倭寇转向了,他们远道而来,人生地不熟,还以为是往东呢,结果是往西了?!不能啊,这都四天了,转向整整转了四天吗?!
而且,这伙倭寇进徽州也进的太容易了吧。
徽州可是号称“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徽州境内那是一山接着一山,一峰连着一峰,山丘屏列,岭谷交错,地形特别复杂。
尤其是,徽州是安徽省和浙江省的交界处,这个交界处可是有关隘的!
寒门崛起 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朱平安的疑惑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寒门崛起最新章节!
这一伙倭寇是如何突破徽州关隘的?!关隘可不是年久失修的县城城墙,这是自然地势和人力基建的叠加,哪怕这伙一百五十人的倭寇有多精锐有多牛逼,想要凭借冷兵器就妄图突破古代天堑关隘,也不啻于痴人说梦。
这一伙倭寇为何一路向西深入内陆?!沿海地带不仅富饶还容易遁入大海,内陆既贫瘠又不容易撤退,倭寇如此行为,明显不符合常理。
还有一点,这伙倭寇也太好斗了?!登陆上虞,屠戮阜宁镇,明明有机会有时间从阜宁镇直接渡河流窜,可是他们却偏偏占据镇上一个庭院,大吃大喝等绍兴府联军上门围剿,搏杀一通后再渡河离开;钱老御史致仕归乡,有一百正规军、一百多差役、数十名护院一路武装护送,明显不是软柿子,可是这伙倭寇却埋伏攻打;接着西进昌化,跟将兵五百的昌化知县搏杀了一仗;接下来西入於潜县,於潜县典史率兵、差役、民壮前往剿倭,这伙倭寇提前探知到了,明明可以避开,但他们没有,而是选择了主动设伏攻打......朱平安捋了一下,发现这伙倭寇登陆后,遇官兵就搏杀,绝对不怂不躲不避,若是没有遇到官兵,就创造条件,埋伏官兵......他们无论走到哪,都要跟哪的官兵搏杀一通!这伙倭寇竟然如此狂妄自大,如此喜欢和官兵搏杀,令朱平安百思不得其解。
这三个疑问,一直困扰着朱平安,朱平安苦思良久,也得不出一个合理的答案。
“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如果不知彼的话,战场上很容易吃亏的......”
朱平安摸着下巴,低声自言自语。
算了,已经好久没有回应天了,今日便去一趟应天,述职的同时,去兵部等机构查阅一下这伙倭寇登陆以来的详细资料,尽可能多了解这伙倭寇的情况。
“刘牧、若峰。”朱平安唤道。
“末将在。”刘牧和若峰两人闻令,抱拳上前。
“我去一趟应天,傍晚前必能返回,期间营中训练等日常事宜,由你二人商量决定。若事关重大,那就等我回来。”朱平安对两人说道。
“遵令!”刘牧和若峰两人领命。
“公子,近来倭患多发,为了安全起见,此行还请公子多带些人手。”
刘牧提醒道。
朱平安略一沉思,点了点头,接受了刘牧的建议,“好,待会我一哨人前行。”
朱平安给刘牧、若峰签了一份临时日常事宜授权,便带着刘大刀以及一哨兵马策马前往应天城。
朱平安到了应天,先去了提刑按察司衙门,向臬台大人汇报这半个月以来浙军组建情况。
“下官拜见臬台大人。”
进了提刑按察使司衙门,朱平安轻车熟路的来到臬台办公房间,敲门拜会。
“哦,原来是子厚啊,快快请进。几日不见,怎么反倒客气起来了,快快近前坐下。”张臬台看到朱平安,一脸热情的招呼朱平安进来坐下。
“呵呵,多谢臬台大人。”朱平安笑着拱手道谢,落座。
“军营的日子不如城里吧,一别半月,子厚清减了不少,受苦了你。”
张臬台上下打量了朱平安一番,发现朱平安瘦了几乎一圈,甚是有感触的关心道。
“多谢臬台大人关心,我虽然减重了不少,但身上的肥肉都变成结实的肌肉了。军营的日子虽不如城里方便,但也说不上苦,桃花集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适合居住,距离桃花集镇也不算远,物资供应也不算问题。”
朱平安笑着回道,向上撸起袖子,曲起手臂,肱二头肌顿时鼓胀了起来。
在军营这半个多月,朱平安在监督浙军训练,自己也一直在跟着训练。不是想成为冲锋陷阵的猛将,这也不现实,只是不想做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身体素质强一些,将来领兵征战,不至于因为身体羸弱拖累军事图谋!
半个月下来,成果不错,肱二头肌鼓起来了,八块腹肌也有了模糊的轮廓。
“好,不愧是子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若是他们人人都能有子厚这觉悟,本官这日子就好过了。”张臬台见状,禁不住为朱平安叫了一声好,赞赏道。
“大人谬赞了,平安愧不敢当。”朱平安连忙谦虚道。
“对了,民团现在情况如何?”张臬台问道,“匪兵可服管教?”
“正要向臬台大人汇报呢,立军伊始,平安便将各寨人马打散了重组,立下军法《四项铁律十八斩》,严格执行,有臬台大人为后盾,粮草供应上算充足,有军法为缰,粮草为盾,归顺三寨无有逆乱者,皆服管教!经过半个多月高强度的训练,全军上下已经脱胎换骨,初具军人雏形......”朱平安接着就将浙军的总体情况,简要的向张臬台汇报了一番。
“嗯,不错,子厚做的甚好。”张臬台闻言,捋着胡须,点了点头。
“臬台大人,名不正则言不顺,立军时,平安将民团暂定名为‘江浙团练军’,简称‘浙军’,目前民团还未有正式定军名,还请大人正式赐名。”
朱平安拱手道。
“江浙团练军,浙军......此名甚好,一名知根本,民团的正式名还是此名!”张臬台默念了一遍,沉思了片刻,赞了一声,将朱平安的暂定名升为正式名。
“多谢大人赐名,还请大人再赐墨宝一副,下官回去制作军旗。”朱平安拱手道。
“呵呵,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不得不说子厚你的字远胜老夫多矣,这军旗还是用你的墨宝吧,老夫就不在你面前献丑了。”张臬台笑着摆了摆手。
“大人,故人言字如其人,我的字如我青涩,如何镇得住全军,镇得住将来沙场,大人的字如大人稳重,不动如山,这军旗必须是大人的墨宝才镇得住。”
朱平安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坚持要张臬台赐墨宝,用他的墨宝制作军旗。
这就跟赐名一样,必须要张臬台赐名了才名正言顺,不然总有僭越之嫌。
“你呀,好吧,那我就献丑了。”
张臬台禁不住笑着摇了摇头,撸起袖子,提起毛笔,落下了“浙军”二字!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嗯,这字,果然不如自己......
当然,虽然心里这么想,嘴上可是道了一声“好字!”
接着,朱平安待笔墨干后,分外小心的将墨宝收了起来,放入怀中。
寒门崛起 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再拜张经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寒门崛起最新章节!
朱平安拜别了张臬台,又一一登门拜访了楚雄等各位官署同僚,谢绝了楚雄的约饭盛请,离开了官署前往此行的主要目的地——应天兵部衙门。
“我乃江浙提刑按察使司佥事朱平安,前来求见张尚书,顺便查阅近来倭患详细卷宗。”朱平安向兵部衙门守卫出示了官身腰牌,道明来意。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见过朱大人,朱大人您请。”守卫核实了朱平安的腰牌,恭敬放行。
进了兵部衙门,自有一名差役引着朱平安往里面走,引进一间空房暂候,给朱平安斟茶倒水后,恭敬道,“朱大人您稍候,我前去通禀。”
“有劳。”朱平安拱手道。
差役出去通禀,很快便返回,回来后一脸歉意的对朱平安道,“朱大人,真是不巧了,张大人此刻正在接见他人,还得请大人再等个一时半刻。”
“无妨。请问,近来倭患详细卷宗的存放于何处?我能否一边查阅倭患卷宗,一边等候?”朱平安问道。
“近来倭患卷宗都存放于隔壁档案房,大人请随我来。”差役回道,引着朱平安到了档案房,指着其中一个书架对朱平安说道,“大人,这便是近来倭患的详细资料了,大人可随便翻阅,看完放回原处便好。”
“多谢。”朱平安拱手道谢。
档案房书架如林,若非有差役指引,朱平安一个人怎么也找不到倭患卷宗。
站在书架前,朱平安细细打量,这个书架上全是倭患卷宗,是按照日期登记归卷的,那我只需要从最近五日的倭患档案中查找就可以了。
这五日的卷宗也不少,足足有二十卷之多。每一卷都记载了一宗倭患,二十卷就意味着这五日来就发生了二十余起倭患,由此可见,这段时间以来,倭寇是有多么猖獗。
“嘉靖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有倭寇东来,登陆温州府,攻永嘉县,知县唐毅统兵出击,被倭寇设伏,唐知县受挫被创,退守罗门镇,倭寇兵分三路大肆劫掠永嘉县......不是这一个......”朱平安翻开一个卷宗,发现其记载的是永嘉县倭患,遂将其放回原处,重又拿起另一份卷宗。
“嘉靖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有倭两千余围宁波府不克,分兵劫奉化、象山诸县。象山县知县彭满英畏倭如虎,弃城逃遁,象山县居民受害......也不是这一份......”
朱平安翻开卷宗后匆匆浏览了一样,微微摇了摇头,又将其放回原位。
“嘉靖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一,倭寇一千八百余人入犯福建莆田县及镇东卫,明军千户戴洪、高怀、张鸾(銮)等奋战身亡。同月二十三日,该伙倭寇又犯福建兴化平海卫以及福清等处,明军正千户邱珍、白仁、副千户杨一茂、泉州卫指挥佥事董乾震领兵剿倭,中伏,俱力战死......”
接着,朱平安又翻阅了三份卷宗,皆不是绍兴府登陆的那一伙倭寇。
翻到第六本的时候,才翻到了绍兴府登陆的那一伙倭寇的消息记载。
朱平安一一翻阅这伙倭寇犯案的卷宗,仔细观看。
“唉,怪不得这伙倭寇能够通过徽州关隘......”朱平安翻阅到一个卷宗时,禁不住长叹了一口气。
当初自己还疑惑这一百五十人的倭寇,凭借冷兵器,如何能够通过天堑关隘。
现在,这份卷宗给自己解惑了。
“嘉靖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绍兴逃倭自昌化、於潜县至淳安县,淳安县令海瑞严守淳安县城,倭寇绕过县城,连破淳安县三镇,淳安县令海瑞领兵出击,为倭寇正面所破,死伤百余人,淳安县令海瑞退守县城,邀昌化、於潜县兵合攻倭寇,昌化、於潜县兵壮尚未达到,倭寇已从淳安盘山突入歙县黄构源口,徽州府守徽州关隘官兵民壮共六百余人,倭寇突入关隘前屠杀两村,人手持村民首级一顶至关隘扣关,徽州府守兵见之甚惧,未发一箭,系数奔溃,倭寇遂破关入徽,流劫绩溪......”
看完这一份卷宗,朱平安禁不住喟然长叹,怪不得倭寇轻松进入徽州啊,原来徽州府守关隘的官兵民壮,占着天时地利人和,竟然一看到倭寇就吓的溃逃了!
不战而逃,不战而溃,堂堂天堑关隘成了摆设,成了不设防的摆设!
真是一军无能,害死百姓啊。
朱平安无言以对!
叹完气,朱平安继续翻阅这些卷宗,仔细阅读塘报中未曾记载的细节。
“朱大人,张尚书有请。”朱平安刚翻阅完这些卷宗,差役就进来报告。
“多谢。”朱平安拱手道谢,快速将卷宗复回原位,跟随差役前去拜见张经。
“下官朱平安拜见张大人。”朱平安进门后,第一时间拱手向张经见礼。
“朱大人你来了,请坐。”张经微微点了点头,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张经看上去很是疲惫,仿佛连续数日都没有好好睡一觉了,黑眼圈很重,精气神也不足,一副身体被掏空的模样。
这是朱平安第二次前来兵部衙门拜见张经,还记得上次拜见的时候,张经还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高冷,这一次拜见,自己的待遇显然比上一次好太多了,都赐座了。或许是上次拜见考较,自己表现改变了张经的看法吧。
“多谢大人。”朱平安道谢,落座,礼节性的拱手说道,“下官未曾提前预约,今日唐突,打扰大人了......”
“这些套话就不必说了。”张经摆了摆手,问道,“你那团练,现在情况如何。”
“正要向张大人禀告......”朱平安将浙军的总体情况又一次简单汇报了一遍,因为刚刚在臬台大人那汇报了一遍,这次汇报就更熟练了。
“嗯,尚可......”张经仔细听完,淡淡说了一句,然后将目光看向朱平安,一脸严肃的说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你练兵还需再严几分,对于这些归顺的匪贼万不能心慈手软,必要时杀几个典型分子,以儆效尤......”
寒门崛起 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张经的二次考较(上)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寒门崛起最新章节!
呃,我治军还不够严吗?!朱平安听了张经的对自己心慈手软点评,不由怔了一下,我立了军法,并且严格执行,如此还是心慈手软吗?
张经没有给朱平安开口的机会,继续问道,“你那团练如今可堪一战?”
朱平安闻言,坦诚的摇了摇头,苦笑回道,“回大人,下官麾下浙军只不过训练了半个多月,目前仅初具军队的雏形,尚未成军,战斗力有限,难堪一战。”说到这,朱平安又话锋一转,一脸坚定的说道,“尽管如此,但下官以身家性命保证,浙军,有召必回,有战必应,誓死完成使命!”
张经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赞赏的看了朱平安一眼,“你很坦诚,这一点颇为难得,若是你回答可战、能战、善战,这会我就要端茶送客了。有召必回,有战必应......你这一点说的很好,有几分积年宿将的风范,若是武官人人都有此觉悟,何愁倭寇不平,何愁北虏不定。不过,有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谓看菜下饭、量体裁衣,本官也不会强人所难,你回去后严加训练,日后自有用得着你们浙军的一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