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朱郎才尽
他们看到这一幕时,身体根本来不及阻止和施救,只来得及惊慌大喊一声。
眼睁睁的看着老当家的把胳膊放在了朱平安脖子上,然后狠狠的一扯......
“书呆子!”
“公子!”
妖女若男、刘牧等人悲怆大喊。
下一秒。
他们的悲怆戛然而止,嘴巴张的老大,好像失音了一般,眼珠子也瞪的滚圆,都快要从眼眶里瞪出来了,宛若看到了世界上最恐怖的一幕一样。
“我没看错吧。”
妖女若男喃喃自语,不可置信的伸出纤纤玉手揉了下眼睛,然后又确认了一下。
眼前的这一幕依然没有丝毫改变!
视线中,她爹亲热的搂住了朱平安的脖子,两人有说有笑的转身看向他们。
怎么回事?!
妖女若男等人难以置信的看着眼前这一幕,像是看到太阳打西边出来一样。
“你们怎么了,瞎喊什么?大惊小怪!我这跟朱小兄弟聊的正好呢。”若男她爹搂着朱平安的肩膀,回头看了他们一眼,黑着脸说道。瞧他对朱平安的那股热情劲儿,好像见到了失踪多年的亲弟弟一样。
“呵呵,牧哥儿、大刀,我和若大哥一见如故,若大哥又怎会对我不利,你们多想了。”朱平安也对刘牧、刘大刀笑了笑,解释道。
“朱小兄弟,不用管他们,咱们继续。”
“若大哥,请。”
两人说着,搂肩搭背的转过身继续有说有笑的聊了起来。
朱小兄弟?!若大哥?!称呼都到这种地步了吗?!
书呆子跟老爹灌什么迷魂药了?!还是说老爹吃错药了吗?!
这是怎么回事?!
妖女若男三观尽毁,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嘴角都抽搐了......
大约过了盏茶左右时间,朱平安和老当家的终于聊完了,两人搂肩搭背的回到众人跟前。
“兔崽子们,朱小兄弟是厚道人,是实在人,遇到我这朱小兄弟,你们算是走了狗屎运了。我已经决定了,接受朱小兄弟的提议,当然,若是你们有不愿意的,老子也不勉强。”老当家的搂住朱平安的肩膀,对一众山贼说道。
从坚决反对,到背书支持,老当家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妖女若男小嘴张的老大,简直不敢相信。
“老当家的,我们都听你的。”
“我们山寨是一家,永不分离,老当家的去哪,我们也去哪。”
一众山贼纷纷开口,表示坚决服从老当家的英明决定,他们听了朱平安的分析,早就心向招安,现在老当家表态招安,他们如何会反对呢。
于是,招安就这么顺理成章的完成了。
由于朱平安尚未赴任浙江提刑按察使司佥事,尚无团练之权,所以给他们留了一封已接受招安的证明信及五十两银子,严明了纪律,令他们在避洪区暂居,等自己赴任再召唤他们,同时也给了他们一个任务,令他们现身说法,接触其他其他山寨,拉一个山寨就给他们记一功,到时候论功欣赏。
“喂,书呆子,你是怎么说服我爹那个老顽固的?”
在返程的路上,妖女若男实在是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向朱平安问道。
“很简单啊。”朱平安微微笑了笑。
“怎么可能简单,我爹那是牛脾气,他认定了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快告诉我,你是怎么说服我爹的?”妖女若男好奇的一再追问道。
朱平安促狭的看着妖女若男,扯了扯嘴角,“我就说啊,老当家的,你看我怎么样,年纪轻轻的便已是当朝五品,称得上年少有为了吧,你要是不放心,我就纳你女儿为妾,咱们结成秦晋之好,这样你就放心了吧。”
妖女若男先是俏脸一红,继而恼羞成怒的啐了朱平安一口,“呸,满口胡言。你要是敢这么对我爹讲,我爹一定第一时间打爆你的狗头了!”
朱平安被拆穿谎言后,呵呵笑了笑,一点也不脸红。
“臭弟弟!你到底说不说?!”妖女若男生气的瞪了朱平安一眼。
“没大没小,你爹都叫我兄弟呢,按辈分,你应该叫我叔叔,来,乖侄女,叫一声叔叔听听。”
朱平安打趣道。
“咯咯咯,你确定要听吗?”
妖女若男咯咯一笑,匕首不知何时又出现在了她的掌心中,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咳咳,开玩笑,咱们各论各的,各论各的......”朱平安怂了。
寒门崛起 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一切尽在呵呵中
朱平安打发了追问不休的妖女若男,刚回到靖南县衙就收到了台州府抄送的邸报。邸报小段记载了汪直要求开港通商一事。三日前,汪直向朝廷呈递信函,要求开港通市,今日朝廷回复了,不仅没有答应汪直开港通市的请求,还声严色厉的斥责了汪直一顿,令他洗心革面,攻打烧杀掠夺的海盗以谢罪......
嘉靖大倭患开始了!
朱平安一看到这则记载,立刻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火速下令严密监视靖难各处海岸,尤其是适合登录的海岸,警戒倭寇进犯靖南。同时,下令通知各地百姓坚壁清野,就近撤入县城、哨堡、深山以躲避倭寇进犯,将有抗倭经验的差役分派至县城城墙和各防倭哨堡,并就近青壮百姓协防县城和哨堡......
经历了抗倭、抗灾等事情,朱平安的威信在靖南如日中天,没有老百姓质疑朱平安的话,全都按照朱平安的命令行事。一时间,整个靖南都被调动了起来,老百姓将家里的粮食、财物装车,赶着猪牛羊马,携老扶幼进入县城、哨堡等躲避倭寇。
等到人们退入县城、防倭哨堡之后,城门、堡门就关闭了。不止如此,城门后还堆上了层层重物,防范倭寇破门而入。
上次抗倭立下大功的金汁盛宴,也都提前给倭寇安排上了。城墙上、哨堡内,一只只大铁锅,盛满了金汁,=做好了给倭寇大吃一斤的准备......
如果用现在的言语来形容的话,那就是靖南进入了一级防倭状态。
第一日,人们高度紧张,时刻都提心吊胆,尤其是在海岸警戒的人们,更是紧张,他们连眼皮子都不敢眨一下,唯恐下一秒倭寇就出现在他们视线中。不过,这一日靖南风平浪静,不要说倭寇的影子了,便是整个大海很是安静,没有大风,也没有大浪,便是傍晚的潮汐都温和了很多,突出人畜无害。
第二日,靖南同样风平浪静,倭寇也没有进犯。
第三日,靖南同样风平浪静,一直到夕阳西下都没有看到一丝一毫倭寇的影子,有一些洪灾时期逃难来到靖南的百姓觉得县尊有些大惊小怪了,开始陆陆续续、颇有微词的抱怨了起来。
“你说说洪灾才过去,咱们才安顿好没多长时间,才住进新家,种了菜苗,养了两头猪,这日子啊才有了盼头,县尊一句‘倭寇要来了’就又让咱们抛家弃地了起来......你看看这都第三天了,哪有什么倭寇的影子,你说县尊这不是折腾人吗?”
有个逃难过来迁入靖南的百姓拖家带口,拉着两头猪就近躲进了靖南县城,看着乱糟糟的临时住地,实在是忍不住的跟人抱怨了起来。
“可不是咋地。别的不说,咱这颗心脏都快给县尊那句‘倭寇要来了’给吓出病来了。大兄弟你也是外地逃难过来的吧,可巧了,我也是。要说啊,这洪灾是可怕,可是再可怕也比不了倭寇。这倭寇过境啊,那是奸杀掳掠,无恶不作,丧心病狂到了极点。唉,我们村十年前经历过一次倭寇,那个惨啊,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到现在晚上还时常做噩梦呢。县尊说倭寇要来了,我当时魂都被吓掉了一半,直到现在都还没回来呢。我告诉你啊,我这三天,吓的那是一口饭都没吃啊。不过,你看看这哪有什么倭寇的影子啊,我这几天的怕是白受了......”
这人也是洪灾时逃难来靖南的人,方才汉子的一席话一下子就引起了他的共鸣,在汉子抱怨完,他也忍不住加入了抱怨的行列。
“你们说什么呢,你们说这话还有没有良心,都被狗吃了啊。要是没有县尊,你们一家老小早就饿死了,还想有房子住?!还想要老婆孩子热坑头?!还想有地种,有猪羔子养?!若是老夫再年轻个三五岁,你们少不得吃老夫一记拐杖。”
一个同样是外地逃难来的白胡子老头,听到他们的话,忍不住拄着拐杖走到他们跟前,吹胡子瞪眼的将他们撅了一顿。
“老爷子,这一码归一码。我们也不是恩将仇报、狼心狗肺之辈,县尊救了我们,我们心底里感激县尊,家里都还供着县尊的长命牌呢,每天早晚一炷香,从来没有忘过。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县尊也是人,县尊也有犯错的时候啊。我们正是出于对县尊的感恩之心,这才不忍看县尊犯错。”
汉子被老爷子说了一顿,脸顿时红的跟充血了似的,急忙为自己辩解道。
“就是啊,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呢。咱们县尊打个盹怎么了?这多正常啊。我们点出问题,是希望咱们县尊做得更好。若是我们都睁眼装瞎,这才是害县尊呢。老爷子您犯得着这么激动吗?!”
另一个人也跟着辩解道。
“咳咳咳......你们这就是忘恩负义,你们这就是寡廉鲜耻,你们这就是白眼狼......”
他们不解释还罢了,这一解释更是将老爷子气的咳嗽不一,拐杖用力的往地上敲,伸出满是褶皱的手,指着两人的鼻子大骂不已。
“得了,老爷子你这是走火入魔了,我们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汉子摆了摆手,转过身去,再也不理白胡子老头了。
“就是。”
另一人也跟着转过身去。
“呵呵,你们这些外地仔啊。还真是自以为是。我告诉你们啊,咱们县尊从来就没有错过。每次错的,都是像你们这样自以为是的人。上次抗倭成功,都是有赖于县尊明察秋毫,提前判断出倭寇主攻的城门,做好了防范,这才使得我们靖南成功抵御了倭寇。县尊说倭寇要来了,那倭寇一定快来了。”
有个当地人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忍不住呵呵了一声,讽刺道。
“你就吹吧,还真会添油加醋,县尊有那么神?!”两人不服道。
“小事不知道。但是这种大事,我们还真没见县尊错过。”
当地人一本正经的点了点头。
“呵呵......”
两人没有再说什么,但也什么都说了,因为一切尽在呵呵中。
寒门崛起 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深夜倭来
初冬时节,太阳下山的很快,方才还是夕阳西下,眨眼间便已经夜幕降临了。
“看看吧,天都黑了,这第三天也要过去了,哪里有什么倭寇的踪影。”
之前抱怨过的汉子,在城墙上用力的眺望了一下远处的漆黑夜幕,夜幕下看不到一丝一毫的人影踪迹,再一次腹诽道。
“可不是,俗话说得好,再一再二不再三,这第三天眼瞅就要过去了,倭寇都没有来。看来,倭寇是不会再来了。咱们县尊这次是老虎打盹了......”之前跟他一起抱怨的那人也跟着说道。
“呵呵......”当地人意味深长的瞥了他们一眼,回以呵呵。
两人回了一声,“嘿......”,心里腹诽,县尊又不是神仙,错一次又能如何,我们对县尊的感恩之心又不会降低多少。
夜色越来越深沉,没过多长时间,夜色便已经达到伸手都看不到五指的程度了,城外依然寂静一片,只有夜枭间或发出一两声渗人的叫声。
“又白担惊受怕了一天!走了走了,回家睡觉去了,以后咱是再也不担惊受怕了。倭寇又不是县尊养的狗,县尊又不会未卜先知......”
“就是......”
两人在城墙上呆了一会,扯了扯嘴角,小声嘟囔了两句,便往下走。
不过,在两人才迈下一个台阶,便听到身后传来一阵骚动。
“快看,那边有人直冲城门来了。”
“哎呦,还真是,速度好快......”
“倭寇来了......”
城墙上一声声惊呼传入了两人耳中,两人脚步不由一顿,其中胆小的那个当场腿都软了,若非及时扶住了墙体,他就得吓的滚下去。
两人相视一眼,如遭雷震,头冒青烟,颤着嗓音道,“倭寇真来了?”
“兄,兄弟,麻烦扶我一把,咱们快些下去找个地窖、臭水沟什么的躲着去吧。希望我们福大命大,倭寇找不到我们......”
胆小的那人紧扣着墙体,两股止不住的颤抖,哆哆嗦嗦的对汉子说道。
“啊?啊!可以,可以......”汉子听到倭寇也忍不住慌了。
城墙上的当地人见状,嗤笑的看了他们一眼,从袖子里摸出一把杀猪刀,用力的往杀猪刀上啐了一口唾沫,自言自语的说道,“老兄弟,今天我们又可以并肩作战了,上次守城没让你饮够倭寇血,今日我带你喝个饱。”
说完后,当地人便拿着杀猪刀挤到了城墙第一线,一脸的坚定。
“疯了吧他,别看倭寇个不高,穿的跟叫花子似的,可是一个个武艺高超,腰别三尺长刀,削金断铁,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他拿把杀猪刀上去,这不是老寿星嫌命长嘛?!”
两人见状,忍不住说道。
“倭寇来了,老子的娶媳妇钱终于有着落了......”
“借过,上次我没上城墙,后悔了半年,这一次说什么也不下去了。”
眨眼间,就有好多拿着粪叉、铁锨、红缨枪等武器的百姓,从他们身边挤了过去,争先恐后的占据墙垛,两眼放光的看着城外。
“什么情况,疯病还能传染不成?!这些人一个个都疯了吧?!”
两人看到这么多人争先恐后的上前,顿时彻底目瞪口呆了,喃喃自语。
“不对,不是倭寇,那是我们的人,那是衙役张二狗,我认识。”一个眼尖的人发现了端倪,不由大声提醒周围人道。
“嗯,还真不是张二狗,他后面是狗曰的铁蛋吧,也是衙役。”
很快就有人认出了城外快速向城门靠近的数人,大喊出声。
“啊?!不是倭寇啊。”两人听到这,脸上的紧张和担忧一扫而空,身体很快就又放松了下来,有些激动的说道,“我就说嘛,倭寇怎么会说来就来呢?!”
很快,在众人的注视下,城外的几个火把就来到了城门下,开始叫门。
正是张二牛、铁蛋他们几人。
“二牛、铁蛋,县尊令你们密切监视海岸,你们怎么跑回来了?!这城门开不得。县尊有令,没有县尊的命令,一律不得打成城门。”
城墙上有差役问道。
“大海上有情况,数百艘八幡船出现在海面上,径直往我靖南而来,八幡船可是倭寇惯用的战船,头儿注意到这个情况后,便火速令我们来禀告县尊。老张,既然城门开不了,那快将提篮送下来,我们坐提篮上去,好将情况及时禀告给县尊。”
张二牛等人在城门下,大声的解释,催促城墙上差役放下提篮。
再一次验证身份无误后,很快城墙上便用绳子吊下去两个摇篮,一一的将张二牛、铁锁他们拽了上来。张二牛他们上来后,火速下城墙,将倭寇逼近靖南海域的消息禀告朱平安。
“倭寇真的来了!!”
“倭寇还真来了!!”
城墙边的两人闻言,相视一眼,瞠目结舌,震惊的七荤八素。他们如何能想到,县尊说倭寇要来了,倭寇还真就来了呢!
很快,倭寇来了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靖南县城,虽然朱平安已经提醒了大家,但是听到这个消息,众人仍然免不了震惊不已、后怕不已。
“倭寇真来了啊,这些杀千刀的倭寇太阴险奸诈了,竟然趁深夜袭来。要是没有县尊提醒,我们如何能发现倭寇的鬼伎俩!谁能想到倭寇竟然趁夜晚袭击。这大晚上的,大家肯定都在家里睡着,要是没有县尊提醒,不知道有多少家庭惨遭倭寇毒手;要是没有县尊提醒,怕是县城也可能被倭寇偷袭得手了......”
“这些杀千刀的倭寇深夜袭来,他们这是要大开杀戒的节奏啊。”
“县尊真是神了啊,说倭寇要来了,令我们提前转移躲避,倭寇还真就来了。我们村子就在海边,杀千刀的倭寇袭击,我们肯定第一个遭难。多谢县尊啊,若不是县尊,恐怕此刻,我们全家已经遭难了......”
人们后怕不已,也庆幸不已,后怕倭寇深夜袭来,庆幸县尊提前通知,他们提前做了防范躲避,不然的话,今晚他们怕是在劫难逃了。
寒门崛起 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又到了发财的日子
倭寇再次进犯的消息让靖南县城不可避免的陷入了一阵慌乱,尤其是洪灾后新入籍靖南的人们,他们的恐慌更为严重。靖南当地人有上一次抗倭胜利的经历,他们对朱平安、对御倭相对有信心,新入籍靖南的人们没有这种经历,他们信心不足,畏惧倭寇如虎,惶恐如荒芜田地里的野草一样野蛮生长。
“倭寇马上就要杀过来了,这些倭寇啊一个个像鬼一样,青面獠牙,杀人如麻,无恶不作,听说最喜欢用人的心肝下酒呢。”
“这次的倭寇比上一次更多啊?!”
“这次倭寇是汪直派来的,汪直可是海上的无冕之王,他派来的倭寇比上一次也要更厉害吧?!”
惶恐蔓延的速度远非信心所能比拟的,没多少时间,惶恐就如瘟疫一样在靖南迅速蔓延了起来,不少靖南当地人也开始惶恐了起来。
就在惶恐迅速蔓延的时候,忽然听到人们一声惊喜的喊声传来:“快看,县尊,县尊来了。”
听到这一声惊喜的喊声,人们纷纷将目光看向城里大道方向。
朱平安很好辨认,身着知县官服、官帽,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顿时,更多惊喜的“县尊来了”的喊声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
“县尊来了”这四个字像灵丹妙药一样,惶恐的瘟疫顷刻间便消散了一半。
“咦,县尊怎么背着铺盖卷啊,这......县尊该不是想要跑路吧?!”
一个洪灾后入籍的百姓忽然注意到朱平安身后背着一卷铺盖卷,一副逃难的模样,顿时脸色都白了,觉得朱平安这是想要跑路了。
不过,他话音方落,周围就响起了一阵笑声。
“哈哈哈,你个憨货,不懂就不要乱说,什么跑路啊,我们县尊是这样的人吗?!县尊这是要在城墙上安家,誓死与县城共存亡。”
“就是,上次倭寇杀过来的时候,县尊也是背了这样一床铺盖卷,直接就铺在了城墙上,从县尊上城墙那一刻起,一直到打跑倭寇,县尊吃住睡都是在城墙上,从来就没有下过城墙半步,并且县尊还贴出告示,只要倭寇一日没退,他一日不下城墙,若下城墙半步,任何人都可以砍了他的脑袋。”
......
经历过上次抗倭守城之战的人们哄笑了几个外地新入籍百姓。
“什么?!县尊竟然与县城共存亡?!”
“县尊竟然有此魄力?!”
几个外地入籍百姓闻言,一个个震惊的瞠目结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他们看来,当官的都是将自己安危置于最高位置,什么城池啊百姓啊,在他们自身安危面前算个屁啊。
我们如今的知县大老爷真的能做到誓死与县城共存亡吗?!
对此,他们是存疑的。
不过,现实打消了他们的疑问,朱平安真的径直上了城墙,铺了铺盖卷,还真的像上次那样又贴出了一张盖着知县大印的告示:倭寇一日不退,本官一日不下城墙,若下城墙半步,请斩我首级。
朱平安的言行给众人打了一针强心剂,知县尚且不怕死,我等屁民怕个球!
“诸位父老乡亲,如诸位所闻所见,倭寇又来进犯我靖南了,共有三百余艘八幡船,约有倭寇五六千人,我靖南又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朱平安站在城墙上,拿起特制的扩压喇叭对老百姓喊道,并没有隐藏倭寇的数量,而是据实告知。
因为,朱平安知道这是隐藏不住的,张二牛他们在向自己禀告前已经对众人说了八幡船的数量,根据八幡船的数量很容易推算出倭寇的数量。既然如此,还不如据实相告,坦诚相待。
一众百姓听到倭寇数量,不由有一些恐慌在心头滋生了起来,上一次倭寇只来了三千来人,这一次却足足来了五千多人。
朱平安扫视众人表情,众人的担忧在自己意料之中,接着又扯了扯嘴角,露出微笑,大盛笑着对众人说道,“当然,这是生死存亡之际,也是发财的日子,上次三千余倭寇攻城,我们得了六万三千九百六十两赏银,每个参加守城的百姓平均分得赏银近二十两。这一次倭寇来了五六千人,人数比上次多了近一倍,那岂不是说赏银也要翻一番。呵呵呵,你们说这是不是发财的日子?!”
“哈哈哈,还真是发财的日子......”
“哈哈哈,这哪是倭寇啊,这分明是一座金山银山过来了啊。”
“上次的赏银,俺娘给俺取了媳妇,这一次俺想起个大屋......”
“不守城死路一条,守城财路一条,傻子都知道怎么选啊。”
在场的百姓闻言,不由哄笑了起来,尤其是上次领到赏银的青壮百姓笑的更是激动,不止如此,他们还现身说法,绘声绘色的描述了他们领到的赏银,顿时让周围人羡慕嫉妒的不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