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朱郎才尽
现如今,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自己呢,朱平安可不会给人留下把柄。
至于朱平安为何给座师徐阶送呈倭患战报亲笔信,那自然是因为朝中有人好做官啊。自己座师徐阶身为朝廷内阁次辅,这种通天的关系,干嘛不利用呢。
俞大猷的前车之鉴,朱平安可不想重蹈覆辙。
台州府倭寇撤退之后,台州府倭患情况经由多方渠道传入了朱平安手中,朱平安也得知了历史上著名抗倭将领俞大猷此时就职宁台参将一职。俞大猷这一著名抗倭将领,朱平安在现代也是多有了解的,相对于同样闻名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算是命途多舛、不甚得志的了。
究其原因,刨除性格、情商等等,严党碾压算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了。
比如有一个很有名的例子,这一个例子在江浙、福建一带传的很广,朱平安知之甚详。三年前,俞大猷担任福建备倭都指挥。这一年,安南入侵,也就是我国南边的某个不太听话的小兄弟的前前前前前身。此前,安南国君莫福海去世,其子莫宏瀷尚幼,大臣阮敬意图拥立他的女婿莫敬典,另一大臣范子仪意图拥立其党羽莫正中,两方相互仇杀。莫正中兵败,带百余人投靠明朝,范子仪率残兵败卒逃往海东。也就是这一年,范子仪慌称莫宏瀷身死,来迎莫正中回安南即位国王,趁机侵略钦州、廉州,扰乱大明边境。俞大猷奉命率兵讨伐。当俞大猷率前军迅速抵达廉州时,范子仪正急攻廉州城,而俞大猷的主要兵力——水军还尚未抵达。不过,俞大猷不慌不忙,大张旗鼓的派人前往范子仪处,声称朝廷已经调大军前来,劝降范子仪。范子仪被俞大猷唬住了,以为朝廷大军真的来了,急忙率军撤走。但不久之后,俞大猷水军就已经到达。后来范子仪得知实情,气的几乎吐血,错失灭杀俞大猷的良机。兵力齐聚的俞大猷在冠头岭伏击范子仪军,范子仪大败,转而侵犯钦州,水站更猛于陆战的俞大猷率水军阻截范子仪军的战船,将范子仪打的落花流水,生擒范子仪的弟弟范子流,斩首一千二百级。范子仪逃至东云屯,俞大猷追至,携大军压境,传令莫宏瀷杀掉范子仪,莫宏瀷奉令杀了范子仪,将其首级来献给俞大猷。
如果一场讨平叛乱、抗击安南侵略的大功,上报到京城,却被严嵩压了下来,并没有上报朝廷,之后,只是给了俞大遒五十两银子的赏赐......
自己在严党眼中,可是比俞大猷刺眼多了,好不容易立了大功,朱平安可不想重蹈俞大猷的覆辙。
所以朱平安写了一封战报的亲笔信,送呈给座师徐阶,让座师徐阶提前知道。座师徐阶身为内阁次辅,座师得知了消息,严党也就压不住了。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糟心的嘉靖帝
京城,西苑。
蓝天白云,天朗气清,太液池上碧波荡漾,一行白鹤在空中盘旋翱翔,红墙金瓦的皇家宫殿在阳光中熠熠生辉。如斯美景,恍若人间仙境。
不过阳光虽好,但是西苑内的气氛却是宛若乌云密布一样,阴冷压抑。
无论是太监还是宫女,都仿佛练就了世界上最绝顶的轻功一样,走路、做事都不发出任何一点声音,一个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当差,连呼吸都恨不得屏起来。
无他,嘉靖帝今日心情非常糟糕。
西苑的“天气”并非由上天主宰,而是由嘉靖帝主宰的。若是嘉靖帝心情好,西苑便是晴空万里;嘉靖帝若是打个喷嚏,西苑都要变天;若是嘉靖帝心情不好,那西苑便是乌云密布,甚至演变成狂风暴雨。
今日,嘉靖帝心情非常糟糕,所以西苑天气乌云密布,宫女太监如履薄冰。
其实,最近这一段时间以来,嘉靖帝心情一直都不是很好。
前天,北虏贼酋俺答又率兵进犯大同。为什么用“又”字,因为这是今年俺答第四次进犯大同了。这一次俺答率三千余骑进犯大同,纵兵劫掠大用、威虏等诸堡。骑兵营坐营指挥佥事王恭率其麾下将士在平川墩抵御俺答部众,奈何力有不逮,王佥事及其麾下全都战死当场。参将张腾驻兵助马堡,离战场平川墩非常近,结果竟然畏惧闭垒不出。俺答遂率骑兵由高山城、砖窑儿南下,大肆抢掠怀仁县石井村等处。
想抢就抢,大半年抢了四趟,俺答这是把大明边境当成他自家后院了!
你说主人嘉靖帝糟不糟心!
不仅如此!
最近这几天,北直隶大名、保定、河间、顺德、广平诸府发大水,田地都被淹了,北直隶的地方官员昨天将灾报呈上来了,灾情相当严重。
在北方水灾,南方也没闲着,江西南昌、临江、吉安、瑞州、袁州、抚州、赣州、南安诸府倒是闹起旱灾来了,一年下来,几乎没下一场雨,田地里旱的冒烟,别说庄稼颗粒无收了,就是树木都快给旱死了。江西南昌等地送呈的灾报比北直隶的灾报也就晚了一个时辰而已。
北边水灾,南边干旱!北直隶下那么多雨干啥,你到江西下去多好啊!
你说气不气人!
嘉靖帝心情能好吗?!
不过,以上这些都是铺垫,还不是嘉靖帝今日心情非常糟糕的原因。
今日嘉靖帝心情糟糕的原因是,他自月初开始炼制的一炉仙丹,今日是开炉取丹的日子,不过早晨的时候,丹炉内就开始传出一阵阵异味。
仙丹既成,应该清香扑鼻才是!丹炉内传出异味,这可不是好兆头!
这一炉仙丹,嘉靖帝可是寄予厚望的,因为这一炉仙丹的丹方可是“八公丹方”。
何为“八公丹方”?
听说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吗?!前汉淮南王刘安有两个志向,一个是以神仙黄白之术修炼成仙,一个是心怀异志造反当皇帝。为此,他广招宾客,一边时刻准备谋反,一边时刻修仙炼丹。他招揽的门客当中,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伍被、毛周、晋昌这八人最是才高,这八人是当时有名的方士,个个童颜鹤发、精神矍铄,世人合称其为“八公“。八公聚集在一起炼丹,终于练成了仙丹,仙丹出炉的这一日淮南王刘安谋反事发,汉武帝派宗正前来拘捕,紧急关头,刘安吞服丹药与八公携手升天。因为事出仓促,刘安当时吃仙丹吃的着急,有不少仙丹掉在了地上,被他家里的鸡和狗给吃了,这些吃了仙丹的鸡和狗也跟着刘安飞升到了天上。这便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
嘉靖帝炼制这一炉仙丹的丹方,便是八公当时炼制仙丹的丹方也就是“八公丹方”。
这可是真正的仙方!这一丹方所用的任何一个炼丹材料都是价值万金的奇珍。
所以,嘉靖帝对这一炉仙丹寄予了很厚很厚的厚望,不过今早丹炉内传出的异味,宛若一盆冰水,兜头将一脸兴奋期盼的嘉靖帝浇了个透心凉。
所以,今早西苑“天气”乌云密布。
所以,西苑的宫女太监一个个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惹祸上身。
“咣当,哗啦”
忽地,永寿宫宫殿内传出了一阵几案掀翻、茶盏摔碎的声音,在宫殿门口当差的两个小太监吓的心脏都要跳出嗓子眼了,脸色苍白的对望了一眼。
他们心里都明白殿内发生了什么事,这会正是嘉靖帝这一炉仙丹开炉取丹的时间,宫殿里传出这掀桌砸盏的声响,意味着仙丹炼制失败了!
其实,早上丹炉传出异味的时候,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一炉仙丹失败了。
不过,因为早上还不是开炉取丹的时候,大家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丝丝小希望的。这可是八公丹方,以往的那些丹方怎么能跟八公丹方相比,以往的炼丹经验不一定适用于八公丹方呢,说不定用八公丹方炼制仙丹时就是有异味传出呢。
现在,另一只靴子终于落地了,仙丹果然是炼制失败了,嘉靖帝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就在此时,一个小太监捧着一份奏折从外面无逸殿,向着永寿宫走来。
“这是何奏折?”
永寿宫门前的两个小太监像是惊弓之鸟一样,一脸担惊受怕的问道。
可别是什么不好的消息!
两个小太监心中默默的祈祷。
不过,越是担心什么,越来什么,捧着奏折的小太监小声回道,“这是台州倭患战报,八百里急报,耽误不得,还请两位向里通传”
倭患?!
台州闹倭患了?!
这不是要了我们的小命吗?!
两个守门小太监面无血色的相视了一眼,同时张嘴发出一句无声的话。
“你去”
“你去”
两个小太监不约而同的说道。
这个时候,他们谁也不想进殿通传,他们心里都清楚,嘉靖帝炼丹失败正在气头上呢,这个时候进去通传,不是正好撞在嘉靖帝气头上吗?!而且,撞在嘉靖帝气头上不说,禀告的还是倭患这种糟糕的事情!
火上浇油啊这是!危险系数更是成倍增加啊!
这个时候进去,那就差不多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倒是没让朕失望
“哎呦喂,我的两位好哥哥哎,我说这都什么时候了,您两位倒是决定好谁进去通禀了吗?这可是八百里加急战报呀,阁老特意吩咐过的,一刻也耽误不得,若是耽误了军国大事,咱们仨可都吃不了兜着走。”
捧着奏折的小太监,看到两位守门太监迟迟不能决定由谁进去通禀,不由着急的催促道。
吃不了兜着走又算什么啊,我们这一进去,很有可能就人头不保啊。
两个守门太监面露苦笑,我们倒是想要快些决定,可是事关身家性命,我们能快的起来吗?!
“你们能不能行啊,要不我自己进去通禀算了。”捧奏折的小太监都快急哭了。
两个守门太监闻言,顿时眼睛亮了,如燃起了一丛篝火,不过很快便又熄灭了。宫里面制度规矩森严,这进去通禀的活计又岂是可以随意替换的!
“要不,还是老规矩好了。”一个守门太监提议道。
“好。”另一个守门太监点了点头。
“十两。”第一个守门太监伸出了一根手指,首先小声说道。
“二十两。”另一个守门太监毫不迟疑的伸出两根手指头,接口道。
“三十两。”第一个守门太监咬了咬牙,伸出了三根手指,接着往上喊。
“四十两。”另一个守门太监犹豫了,很快便咬紧了牙关,又往上加了十两银子。
“五十两!”第一个守门太监咬紧了牙关。
另一个守门太监苦笑着摇了摇头,终是败下阵来,没有再往上加价。
这是守门太监之间的老规矩,若是遇到这种谁都不想进去通禀的时候,他们就用银两来叫价,每次叫价不得低于十两银子,不敢往上喊的人,便要接了这个活计,而另一个喊价的人则要将喊出的银两交给接了活计的人。
这个规矩便是“爱财如命”。
“我进去通禀就是了。小顺子,若是我回不来,你可要把许下的银子和我房里的体己托人送回我家。我柜子的钥匙,就在我枕头底下放着。”败下阵来的守门太监在进去通禀前,像是交代后事一样对第一个守门太监说道。
“小德子你放心,有小六子看着呢。我铁定不会食言。”第一个守门太监用力的点了点头。
风萧萧兮易水寒
小德子接过了奏折,步入了永寿门,背影就像是易水岸边刺秦的荆轲一样。
小德子走进永寿宫后,就看到了一地茶盏碎片,一张翻到的香案,还有一宫殿战战兢兢像鹌鹑一样的同仁太监宫女,以及风暴中心嘉靖帝。
听到宫殿门开,以及脚步声,风暴中心嘉靖帝抬头看到了进来的小太监。
风暴瞬间变笼罩了小德子。
瞬间,小德子腿都软了,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后背冷汗如雨下,脑海里一个念头:我命休矣!
“万岁爷,奴才真是罪该万死,惊扰了万岁爷清修,但是,内阁转呈了一封八百里加急台州府倭患战报,请万岁爷御览,奴才不敢耽误了军国大事。”
好在关键时候小德子没有忘记正事,跪在地上,双手将奏折举过头顶。
“台州倭患战报!”
嘉靖帝听到台州倭患战报,本义糟糕透顶的心情,再度刷新了糟糕值。
该死的倭寇!
百年前疥鳞之藓,愈演愈烈,发展到如今,酿成了大患,成了我大明的切腹之病!
“区区一个弹丸小国,竟然也敢屡次三番揭我大明龙鳞!真是欺朕太甚!”
嘉靖帝怒发冲冠,满脸愠怒,宛若噬人一般。
整个永寿宫的气温瞬间达到了零下似的,殿内的太监、宫女无不瑟瑟发抖。
仍在永寿宫门口值守的小太监小顺子,隐隐的听到宫里面嘉靖帝发怒的声音,不由的暗暗庆幸,幸亏自己刚才舍得下血本,不然现在倒霉的就是自己了。只是现在,唉,没办法,这都是命啊,小顺子你自求多福吧
“呈上来。”
嘉靖帝面色阴沉着,烦恼不已的冷冷道了一声。
一直在嘉靖帝跟前伺候的黄锦闻言走了下来,从小德子手中取过奏折,躬身双手送呈嘉靖帝。
嘉靖帝阴沉着脸接过奏疏,面无表情的翻看了起来。
嘉靖帝翻开第一页便看到了倭寇贼首江门、铁金刚、本田平八等人,率万余倭寇,驾船七百余艘,自台州府登陆,大举劫掠台州府,兵分三路攻打台州府下辖七县,杀戮居民,焚烧田舍,合兵攻打台州府城
御览至此,嘉靖帝便忍不住勃然大怒,一脚将几案再度踹翻,“好大的狗胆!”
“奴才有罪”
殿内一种太监、宫女纷纷下跪,一个个瑟瑟发抖。
在宫门口守门的小顺子听到嘉靖帝的这一声勃然大怒,不由更是庆幸自己的抉择,庆幸自己刚才舍得下了血本在心里默默为小德子默哀。
嘉靖帝勃然大怒后,继续览奏。
“嗯?”
看着看着,嘉靖帝不由的发出了一声疑惑的“嗯”声。
在地上跪着的瑟瑟发抖的太监、宫女,听到了嘉靖帝这声“嗯”后,一个个脑袋贴地面贴的更近了,这又怎么了?难道说倭患比想象的更严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