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晨星LL

    注意到了这位女士正向自己走来,陆舟从天上收回了视线,看着她问道。

    你是?

    那位女士对他微微一笑,递出了手中的名片。

    您好,陆教授,我是《时代周刊的记者,请问您现在是否有时间?




第353章 科学是没有尽头的
    创立于1923年的《时代,是半个世纪多以前最先出现的新闻周刊之一,无论是在北美还是国际上都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力。

    正如《时代对自己的评价一样,它对各个领域的报道,都不是专门写给该领域的专家看的,而是写个所有希望通过《时代这扇窗口了解世界的读者。

    从这位女士的手中接过了名片,陆舟翻到了正面。

    在tie这个具有标志性的单词下面,印着她的名字朱莉·德雷克。

    想了想,陆舟说道。

    如果不用耽误很长时间的话。

    朱莉抿嘴微笑道:放心,这不会耽误您很长时间。

    得到陆舟同意之后,采访很快开始了。

    打开录音笔,朱莉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大多数公众对你的了解大多数源于哥德巴赫猜想与克拉福德奖,认为你是一名数学家,可以问下是什么促使你将目光投向化学的吗?

    第一个问题问的很有意思,陆舟也是认真地想了一会儿之后,才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公众喜欢基于自己的常识,给一个陌生人贴上标签,这有助于他们快速的了解。然而事实上,这种贴标签的做法往往是片面的。越是涉及到前沿领域的研究,便越是难以像初等教育那样将一个问题分门别类。

    比如我所从事的关于改性pds薄膜的研究,毫无疑问它是材料学问题,同时也是有机化学问题,而涉及到对其理化性质的分析,又是凝聚态物理的问题。而考虑到我本人采用的计算建模方法,它也可以是一个数学上的问题。

    朱莉问道:那为什么是电池呢?

    陆舟笑了笑,用半开玩笑的口吻,给出了一个不确定的回答:可能是因为我的手机总是在关键的时候没电,所以我想让它的待机时间变得更长一点?

    听到这个回答之后,朱莉和助手都忍俊不禁地弯了弯嘴角。

    顿了顿,她继续问道:真的是这样的理由吗?

    陆舟:非要让我去想一个理由的话,我能想到的也只有这个。然而事实上,包括我在高等研究院的同事,很多人从事一项研究工作,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动机。如果非要说的话,因为这个问题就在那里,而它刚好引起了我的兴趣。

    朱莉眼睛一亮:所以,你认为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陆舟点头:算是吧。

    将随身携带的笔记翻到了下一页,朱莉继续问道。

    下一个问题可能会比较敏感,不知道您是否建议,谈论与个人资产相关的问题?

    陆舟想了想,说:这得看具体是什么问题,但我希望不会涉及到具体的数额

    到现在星空科技替他赚了多少钱,他自己也不是很确定。

    毕竟对他而言,银行卡里的那串数字是帮他达成目的的工具,而不是目的本身。除非是研究需要用到大量的资金,一般情况下他很少会去关注公司那边的事情。

    朱莉理解地笑了笑:放心,采访当然不会涉及到这些内容。

    顿了顿,她继续说道。

    因为改性pds薄膜的专利,星空科技已经为你赚了数亿美元的收入,可以预见的是,锂硫电池的诞生也将让您成为最大受益者之一。

    毫无疑问,您已经过上了令所有科研人员羡慕的生活,可以随心所欲地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而无需为科研经费的事情发愁。很多人用功成名就来形容你的科研生涯,那请问您自己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呢?

    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陆舟也思考了很久。

    过了一会儿之后,他开口回答道。

    比起专利带给我的财富,我更享受的是科学本身带给我的乐趣。至于银行卡里的那串数字它们当然是有用的。正如你说的,有了它们我可以随心所欲地从事自己喜欢的研究,而无需过多地考虑它是否具备经济文化政治上的价值。

    至于功成名就,停顿了片刻,陆舟笑了笑,继续说道,我觉得科学是没有尽头的。在躺在床上彻底无法思考之前,我还远远配不上这个评价。

    采访大概进行了二十多分钟,后来朱莉又问了他很多与生活研究以及教授这份工作相关的问题,而陆舟也选择性地做出了回答。

    在采访的最后,朱莉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可以问下您未来的打算吗?

    未来,陆舟抬起头,闭上眼睛认真思考了一会儿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不确定的我答复,可能是物理。

    朱莉:物理?

    没错,陆舟点了点头,理论物理一直是我感兴趣的领域,因为这一领域与数学的结合最为紧密,事实上我也参与过不少这方面的研究。而且最关键的是,有一个没有弄懂的问题至今依然困扰着我。

    关于750gev的信号。

    虽然主流的观点越来越普遍的认为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但陆舟认为,他的计算不会欺骗他的眼睛。

    在那个信号的背后,一定藏着惊人的秘密。

    朱莉抿嘴微笑道:这是一个很有魄力的决定,我衷心地祝愿你能够成功,另外,还有最后一件事情需要拜托您。

    陆舟和颜悦色道:什么事?

    如果不介意的话,我们想给您拍一张照片,作为下一期《时代周刊的封面。不过不是在这里拍,请问明天您什么时候有时间?

    就这事儿啊。

    好说。

    陆舟微微一笑,欣然点头。

    当然没问题。

    对于自己的帅气,他向来是非常有自信的。

    约定了拍摄封面的时间和地点之后,朱莉便带着她的助手和摄影师离开了。

    正如她所说的那样,整个采访并没有占用他很长时间。

    一开始便躲在旁边围观的俱乐部部员们,见那些人走了之后,终于纷纷靠了过来。

    最先出声的是吉米,只见这个雀斑脸的男生好奇问道:教教练,那些人是谁?

    陆舟随口答道:记者。

    一位墨西哥小伙诧异道:你要上新闻了吗?

    算是吧。看着一脸崇拜的部员们,陆舟笑了笑说道,好好加油吧,如果你们得了冠军,相信也会有不少人愿意采访你们。

    那个墨西哥裔小伙兴趣盎然地问道:我可以问下,那些记者是哪家电视台的吗?

    倒不是电视台其实陆舟也很奇怪他们为啥要扛着个摄像机,明明只是纸质媒体。

    为了抓拍精彩瞬间吗?

    听到不是电视台之后,众人们纷纷兴趣缺缺了起来。

    白兴奋了。

    原来上不了电视。

    然而就在这时,陆舟补上了那句说到一半的话。

    只是时代周刊。

    众人:

    只是这个单词,用的让人无话可说。

    最终,打破这份沉默的是吉米。

    只见这个小伙子,小声嘀咕了一句。

    时代周刊可不会采访区区一个无人机比赛。

    这句话说出了普林斯顿无人机俱乐部全体部员们的心声。

    他们这位顾问哪里都好,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太会装逼了。

    而且每次装得,都让他们哑口无言。

    陆舟笑了笑,没有评价吉米的吐槽,拍了拍手结束了这个话题。

    别浪费时间了,抓紧时间好好加油训练吧。在正式的比赛之前,这大概是我最后一次对你们的指导。

    吉米立刻问道:教练,您下周有事吗?

    陆舟点了点头。

    从下周开始,我要去德国访问一段时间,快的话大概一两个星期,时间长的话也许得要一个多月。如果你们需要用到实验室的设备,可以联系我的助手康尼。

    拍了拍小伙子的肩膀,陆舟笑着说道。

    希望等我回来之后,能听到你们获胜的消息。



第354章 前往柏林
    采访结束后的第二周,最新一版的周刊国际版新鲜出炉。

    这一期采访的人物相当特别。

    因为被采访的不是什么政坛领袖,也不是什么影视明星,亦或者在资本市场中呼风唤雨的企业家,而是一名学者。

    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说,这个职业与公众之间的距离无疑是遥远的,一篇关于科学或者学者的采访也往往容易被打上枯燥的标签而鲜有关注。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当朱莉·德雷克的专访出来之后,依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当拿到这本周刊的时候,陆舟正身在从纽约飞往柏林的航班上。因为前段时间一直在忙着报告会的事情,以至于在采访结束之后,他差点都忘了这茬。

    在无聊的等待中突然看到这本周刊,对他来说也算是生活中一个意料之外的惊喜。

    虽然并不是很在意公众对自己的评价,但对于一份世界级的报纸会对自己给出怎样的评价,陆舟果然还是有些好奇。

    翻开了扉页,陆舟顺着那一行行文字向下看去。

    看着手中的国际版,陆舟的嘴角勾起了一丝笑容。

    并不会对每一个受访者都做出正面的评价,辛辣的讽刺也不在少数,然而毫无疑问的是,这篇关于他的文章,显然是正面的。

    当然,最让他满意的还是封面那张照片。

    无论是黑板上那一行行密密麻麻如同咒语般的公式和字母,还是堆在桌角的书籍和文献,都在强调着他数学家的身份。但这一切却并没有让他看起来像一个因循守旧的老学究,或者一个被北美主流社会所批判的书呆子。

    恰恰相反的是,穿着那件最爱的格子t恤的他,看上去和普通的理工科大学生没什么两样,甚至不像是一名教授。

    未写完的粉笔捏在右手,左臂像加勒比海盗中的船长那样抬着,只不过停在他胳膊上的不是鹦鹉,而是普林斯顿无人机俱乐部的小家伙。

    是的,那架四旋翼无人机的名字,就叫小家伙。

    或许时代周刊的编辑是想通过那不断旋转的四个旋翼,来寓意他永不停滞的思考。

    当然,陆舟觉得,这些所有的一切,其实是可以抽象成一个字来概括的。

    至于是什么,相信根本无需他多说,任何看到这张照片的人都会产生同样的想法。

    是的,没错。

    这个字读音念四声的那个。

    经过了数个小时的飞行,一架亮银色的航班缓缓降落在柏林的泰格尔机场。

    托着行李箱下了舷梯,陆舟刚下飞机不久之后,立刻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在一群人的簇拥下,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隔着老远便伸出了右手,面带笑容地向他走来。

    你好,陆舟先生,欢迎来到柏林。

    松开了行李箱的握把,陆舟和他握了握手,笑着说道。

    你好!

    因为用的是英语,即便陆舟不会德语,也不影响交流。

    在例行的寒暄问好之后,这位老人便向陆舟介绍起了自己,以及自己身后的几位学者。

    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下,我是马普学会的会长,马丁·斯特拉曼,顿了顿,斯特拉曼教授看向了距离他最近的那位,继续向他介绍道,这位是克劳斯·冯·克利青教授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对于马丁·斯特拉曼(artin·strat教授的名字,陆舟还是早就有所耳闻的。

    这位担任马普学会会长的大佬,曾经担任过马普学会赫赫有名的钢铁研究所所长,同时也是表面化学领域的专家。

    在其所研究的领域扫描探针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腐蚀科学中的隐藏界面,揭示了金属聚合物界面的稳定性机理,并且在超薄电解质覆盖金属表面的电化学性质等研究领域均取得了杰出的研究成果。

    在燧石图书馆研究计算材料学相关问题的时候,陆舟有研究过他的论文,虽然当时看的是英译版。

    至于克利青教授,关于他的成就自不必多提,无论是学理论物理还是凝聚态物理的,只要是学过量子力学的,多少都会在教科书或者文献中看到他的名字。

    在他诸多研究成果中最出名的,便是量子霍尔效应,并且因此于85年获得诺贝尔奖。

    除了克利青之外,还有马普学会物理化学研究所的所长埃特尔教授,以及曾经和陆舟有过一面之缘的法尔廷斯教授。

    和去年见到的时候没什么变化,这位古板而傲慢的日耳曼老头,依旧是那个脾气,对谁都是那副不容易相处的表情。

    你好。

    额,你好。

    我们又见面了。

    是啊,又见面了。

    陆舟本以为和同行见面会比较亲切,结果短短四句话之后,两人之间便没了交流。
1...203204205206207...8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