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零章 输血
炮火轰鸣,淮水上,水师战船正在拼命的炮击敌人营寨,外围的水寨已经被炮弹清洗过一边,厚实的寨墙上满是窟窿,甚至还有不少固定寨墙木头用的绳索都被硬生生的崩开,所以组成寨墙的上百根木头呼啦啦的全部都散开了。
而水师的投石机更是不客气,石弹砸向营寨里面,打的对面的投石机根本就没有能力还手。虽然敌人占据地利,但是真的要比拼器械的威力,还是不要和汉军叫板得好,之前北周军队还妄想着能够凭借自己数量占优势而和汉军水师较量较量,结果很快就被姜先指挥着水师战船一个又一个,用猛烈的火力直接覆盖掉了。
在损失了小半数投石机和床子弩之后,北周军队也学乖了,既然这些器械使用了之后只会导致敌人更加疯狂的报复,那还是不要用的好,因此汉军这边火炮一轰鸣,所有的投石机之类的全部都向后退,当然了这样的后果自然就是前面的北周士卒只能依靠寨墙和自己单薄的身躯来抵挡轰鸣的火炮,对于士气的打击是不言而喻的。
若不是如此,也不至于让汉军一次又一次的直接冲上岸,因为最前沿的北周军队早就已经被炮火洗礼的失去了和汉军较量的胆量,汉军一冲,这边就直接崩溃掉了。
不过北周军队到底不是吃素的,后面的将领们带着亲卫亲自上阵督战,在不知道杀掉了多少要逃窜的北周士卒之后,总算是稳住阵脚,然后反杀回去,否则的话周芃早就已经率军突入营寨纵深了。
而周芃已经回到了南岸,天色已经沉下来,没有必要再进攻,现在水师所做的不过是为了震慑一下敌人,顺便尽可能的把营寨摧毁到敌人一晚上根本不可能完全修复的状态,否则给他们一晚上修修补补,今天的进攻就全都白费了。
南岸的军营中,汉军将士们来往奔跑,一名名伤兵从船上运下来,送往军营中间刚刚搭建起来的医疗帐篷。
大家都在忙着转运伤兵,甚至都没有人注意到自家主将就在身边,而周芃也没有声张,只是默默地收回自己的横刀,带着两名亲卫向码头走去。
“快,让路!”女人的声音骤然响起。
周芃打了一个激灵。
一名披甲的女将在前面开路,后面的哭声不断传来,显然她后面跟着的担架上,全部都是重伤员。一名名抬着担架的士卒向前飞奔,再晚一会儿保不齐会发生什么。
“你,让开!”那女将一把推开还没有反应过来的周芃,而她的身后还跟着几名身着白衣的看护士,她们的手里拿着纱布之类的,正在紧张的撕扯,看伤员哪里有流血的地方,就抓紧把纱布裹上去。
“我来!”周芃看到一名士卒自己身上也有伤,径直从他的手中抢过来担架。
“将将军?”那士卒诧异的喊了一声。
周芃没有说话。
而前面的女将听到了,径直回头:“扬武将军周芃?”
“没错。”
“余乃大汉长公主,”李怜儿秀眉一挑,敲了敲腰间悬挂的令牌,金黄色的令牌即使是沾染了一些鲜血,也能够表明她尊贵的身份,“身为将领,你这个时候不应该在这里抬担架,而应该去码头上指挥转运伤兵,那个地方更需要你,等所有伤兵都运走了,你来大帐!”
“末将参见长公主!”周芃急忙拱手行礼,“末将遵命!”
看着周芃转身要走,李怜儿指了指他的亲卫:“把你的亲卫留下来一个,我们这里人手不够了!”
今天的伤员并不是非常多,不过多数伤势都比较严重。
这主要还是因为北周军队每一次反扑的厉害,汉军将士往往以少敌多,身上的伤口自然不在少数,如果不是水师及时用炮火隔断敌人后续的兵马,恐怕每次能够回来的士卒更是少数。
“这个发烧了,快降温,去把水袋拿过来!”
“输血,这边需要输血!”
“这两个,抓紧止血,我们的纱布不够用了!”
“纱布不够用就想办法,先把这些干净的衣服撕掉,用酒精消毒之后才能用,不能马虎!”
周芃刚刚走入营帐,就被吼声所淹没,一名名看护士个个都是沾满鲜血,正在忙碌,而士卒们疼痛的叫声更是此起彼伏。
“献血,快点组织人献血,这边不够用了!”陈宣华大步走过来,眼前的场景让第一次上战场的她看着很是反胃,毕竟这种鲜血淋漓、惨叫连连的场面,绝对不是平时在皇家药房那边能够见到的,而这营寨之中的环境也绝对不能和皇家药房的小单间相比。
这里就像是炼狱一样。
而这还不算战争最惨烈的时候,战争,才刚刚开始。
陈宣华的声音有些喑哑,脸上还沾染着一道血污,不知道什么时候擦脸的时候蹭上去的,她一眼就看到了愣在那里的周芃:“还愣着干什么,组织你的人,献血,快去!”
平白无故的被一个小姑娘给吼了,周芃却没有生气,而是打了一个激灵,转身就去招呼人。
陈宣华不由得掐着腰摇了摇头。
自家夫君手底下,这都是这么榆木疙瘩?
当然她并没有意识到,周芃的反应如此迟钝,主要还是因为从军这么久,这场面他还真的是孤陋寡闻了,不说别的,就是这献血等等的专业名词,他都没明白是什么,甚至听着这些看护士的声音,他都不知道她们到底在忙碌什么。
不过看着一名名惨叫的士卒逐渐恢复平静,周芃不得不承认,她们来似乎并不是胡闹。
看护队,的确发挥了比自己想象中还要重要的作用。
很快周芃就被一名看护士引领着去献血,而受到他的招呼,几乎所有还能走动路的将士都来了。
针扎入手臂,铜管向上一拉,伤口用酒精消毒过的棉球盖住,周芃就被撵走了。
抽血的看护士也管不了你是将领还是士卒,来了就是一管子。
而周芃擦了擦血,这点伤口对于身强体壮的他来说算不得什么,战场拼杀的日常罢了。
不过倒是这个小棉球,让他很感兴趣。
第一六七一章 援军就在后
棉花,周芃是见过的。
棉花正是在南北朝时期传入华夏的,在这之前,是没有棉花的“棉”这个字的,桑和麻长期以来是人们制作衣服的少有选择,基本富贵人家身穿丝绸锦布,穷苦人家就只有麻布可以穿了。
而在《宋书》上第一次出现了“棉”,表明棉花正是进入人们的视野,不过这个时候棉花还主要是在边境地区种植,并没有完全普及。等到现在,棉花的种植范围也依旧局限在大汉的边疆。
不过最终棉花还是提前被孙思邈发现了。
需求一种消毒酒精承载品的孙思邈,在一次集市上偶然发现了棉花,并且将其用于酒精消毒,因此棉花能够进入人们的视野,应该得赖于大汉现在已经建立起来的完善的贸易网络,即使是西域的货物在建康府的大街上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
而棉花能够得到大规模的种植和利用,则和孙思邈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意识到棉花重要性的孙思邈,很快就想李荩忱提出申请种植棉花。说句实话,看到孙思邈的申请,李荩忱自己是有些诧异的,在他的印象之中棉花应该不会这么早就出现在华夏的历史上,毕竟棉花经过西域引入中原并且成为华夏的主要农作物要等唐宋之后了。
只是李荩忱没有想到自己建设起来的经济网络,竟然会提前这么久将本来应该只是生长在边境上犄角旮旯里的棉花呈现在自己的眼前,孙思邈的申请自然正中李荩忱下怀。
因为他很清楚棉花的作用,医疗上的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在纺织上。棉花作为衣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加强衣物的保暖作用,自然也就进而解决了“温饱”之中的“温”这个难题。
温饱从古至今都是困扰着华夏统治者的两个主要问题,华夏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百姓一向没有什么特殊的需求,只要能够吃饱饭什么都好说,但是就是因为开垦的土地少而人口众多,再加上种地的确全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再加上政治上的冲突、制度上的瑕疵,所以不能保证温饱的事情时有发生,进而自然就会有人揭竿而起。
因此李荩忱想要让自己以及子子孙孙屁股下面的位置都还牢固,那么就要尽可能的想办法解决温饱问题,至少杜绝掉一个可能导致王朝颠覆的源头。
这也是李荩忱当时南下的时候着重提出要搞杂交水稻,现在又将目光投到棉花上的原因。
增大粮食产出、提高百姓抵抗寒冷的能力,自然是两个稳固政权的不错选择。
当然了从更深层次上来说,有棉花也就能制造棉衣,有棉衣,人们就能够抵抗更冷的冬天,自然就更可以向北发展,李荩忱想要建立起来对北方完整而稳固的统治,棉花注定了将会成为一柄利刃。
在李荩忱看来,华夏的北方边境是远远不能停留在燕云十六州一线的,实际上燕云十六州也就是长城的边境,在秦汉历代帝王的设定当中,长城从来都不是什么防御设施,想要凭借一道墙还有几座城就挡住浩浩荡荡而来的北方蛮族,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历史上无论是宋还是明,都进行过类似的尝试,最后还不都是一败涂地?
当战线退回到长城脚下的时候,中原王朝就已经快要大难临头了。
长城的作用,是作为征服北方的落脚石,大汉的军队应该以长城为凭借,以棉衣为护盾,向北继续征伐,最终将整个草原和东北都笼罩在大汉的铁蹄之下。
棉衣除了可以让汉军将士走得更远,也可以让百姓走得更远,大汉之后若是要开发草原和东北乃至于高句丽,都必然离不开棉衣。
靠“抖”去抵抗寒冷,还是算了吧,更何况现在还是小冰河期呢。
所以当孙思邈看到棉花的时候,看到的是医疗上的未来,而当李荩忱看到棉花的时候,更看到了华夏的未来。
趁虚而入,趁着击破鲜卑又击破突厥,草原上只有弱小的薛延陀部的时候,李荩忱要占有草原、击败高句丽,彻底安定历史上困扰华夏一代又一代人的北方和辽东!
不过这些毕竟是很久以后的事了,现在李荩忱也只能先慢慢的种上棉花,等着棉花开花结果。在孙思邈和李荩忱的双重支持下,如今皇家药房种植药物的土地上,有不少都种上了棉花,同时朝廷也在鼓励种植棉花,尤其是在荆州、江淮和大江沿线,李荩忱倒是很清楚,在后世除了西域和华北之外,这里也是重要的棉花分布区域。
周芃看到了这个小棉球,当然不知道这背后的弯弯绕,更不知道正是因为这个小棉球,陛下甚至已经在构思很久之后的战争了。
作为现在的主将,周芃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啃下眼前的这块硬骨头。
“今天一战就可以看出来,我们的人手不够。”姜先这家伙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来献血,这个时候刚把自己的棉球丢掉,对着周芃招了招手,两个人一起走向中军大帐,“而且对面的士气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差,刚才我们水师撤退的时候,对面弓弩手甚至还冲上来放箭,由此可见,敌人并没有因为今天的火炮轰击而感到气馁。”
“这么大的营寨,我们今天费了一天的功夫,也不过就是把当面的这道墙给拆开了罢了,敌人再修修补补,明天早上的时候恐怕至少半天的努力就白费了。”姜先紧接着说道,“而且现在船上的石弹和炮弹都不够用了。”
说完,姜先瞥了周芃一眼,意思很清楚,你们今天一个劲的吼着要炮火支援,某也尽力支援了,现在没东西用了,咋办?
周芃皱紧眉头:“援军就在后面,某半个时辰之前收到的快马来报,陛下得知清江口这边僵持不下,不入钟离,直接率军赶来支援,估计明天正午之前就能抵达,但是······”
两人目光交换,都知道对方的心思。
援军来了,又是禁卫军这样数一数二的精锐,这一战自然就要变得毫无悬念,但是······让陛下亲自率军赶来救援,岂不是显得自己实在是无能么?
第一六七三章 水火之间
陈宣华只能说,幸好自己现在所做的,也对得起这些浴血厮杀的将士。
能多救活一个,总是好的。
前方,脚步声铿锵,方阵向前移动,士卒们有序登船。
陈宣华还有旁边的李怜儿以及更多的看护士、伤卒们,都下意识的攥紧了拳头。
大战,再一次开始。
炮声骤然炸响。
这一次看护士们没有和刚来的时候那样慌乱的捂耳朵,相反,每个人都掂着脚瞪大眼睛尽力向北看,看着北方的天空都被火焰照亮,她们顿时爆发出欢呼。
“回去,都回去,该干什么干什么!”李怜儿回身。
看护士们没有犹豫。
远方炮声隆隆,那是男人们的战场。
而她们的战场,就在眼前。
“轰!”一发实心炮弹重重的撞击在清江口西侧水寨的寨墙正中间,西侧水寨一直都是汉军攻击的重点。
西侧水寨的背后,北周军队的营寨一直延伸到洼地中,而东侧水寨的背后,北周军队的营寨却是依托山体而建,所以哪个好打不用想也知道,即使是北周军队在西侧水寨汇聚了更多的兵马,周芃和姜先还是决定将其作为突破点。
又是一发炮弹撞上去,寨墙上很快就出现了一个大窟窿。
箭矢“嗖”的一声从这窟窿之中射出去,直直的插在汉军当先一艘战船的桅杆上。
挑衅,这是赤果果的挑衅!
汉军将士们顿时怒火中烧,火炮接连轰击,将整个寨墙很快就打的千疮百孔在白天的进攻中,这道寨墙实际上就已经被拆的七七八八了,否则汉军步卒也不可能上岸,只不过趁着汉军退却的一两个时辰,北周军队进行了简易的修补,不过很明显,这样仓促的修补并没有起到太多的作用。
白天的时候足足一个时辰的炮击可能才能彻底拆除掉的寨墙,这个时候只是一轮炮击就已经崩塌。
敌人的防御已然脆弱成薄纸,但是很明显周人并不想认输,依旧不断有箭矢零零散散的从黑暗之中窜出来,就像是勾魂的夜叉,时不时的就会夺走汉军将士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