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冠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雨落未敢愁
中年文士一路,直接到了陈留王得寝宫之外。
而直到中年文士在寝宫外等候了一刻钟,里面的陈留王曹奂才知道邺城皇宫来了客人。
宫城之中,一年春日到冬日,都是没有什么客人的。
陈留王知道自己的身份,也知晓存亡之道。
要想活得久,就得低调。
面前这个人的这种架势,明显就是让他低调不起来了。
硬着头皮,陈留王只好见一见这不速之客了。
“阁下是?”
“在下乃是齐王殿下的人。”
齐王?
听到这两个字,陈留王的眉头便皱起来了。
“我乃山间野鹤,齐王要你见我作何?”
中年文士轻轻一笑,说道:“这事情,我等还是去殿中商议罢。”
殿中?
“有话,还是现在说完罢,我现在也是有要事在身的,若是无事,内官便将其送走罢。”
服侍在陈留王身侧的太监低头走上来,尖声说道:“我家大王一直都是闲云野鹤一般的,便是有事情,他也不会上心的。”
“非是大事,只是一些小事而已。”
小事?
若是小事,能要这种架势?
曹奂要是信了这家伙的鬼话,那就是自己太笨了。
“既然是小事,便在此地说完便是了,本王还有要事,便不与你耽搁太久了,便是齐王有事,也让齐王自己过来好了。”
中年文士见到曹奂如此,忍不住笑出声来了。
“哈哈哈!”
“大王莫非还要将在下赶出宫城?”
“自然如此。”
中年文士眼中一黯,说道:“恐怕大王是赶不走在下了。”
“这邺城之中,可有大王的人?皆是我大晋之人,皆是齐王之人,莫说你赶不走我,便是现在,我都可以赶走你。”
“狂徒,如何敢说出如此狂悖之语,”
内官护住,但却是被陈留王曹奂止住了。
“阁下此言何意?”
“实不相瞒,大王即便是不想与我去主殿商议,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呼~
曹奂深吸一口气,问道:“齐王如何对我这等亡国之人,到底所谓何事?”
中年文士脸上带着很阳光的笑容,并且对着曹奂比了一个请的手势。
“大王随我去大殿,我便将此事一五一十说来。”
果然是不速之客。
但是...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曹奂轻轻点头。
“那便走罢。”
“大王请。”
邺县宫城正殿,已经是很久没有太多人过来了。
即便是有打扫,但正殿的烟尘,还是布满殿中的。
“既然我等已经到了这大殿之上了,阁下可否言之齐王所言的要事了罢?”
“自然。”
中年文士轻轻一笑,问道:“大王神器易手,心中可有不忿?”
这中年文士的第一句话,便是让曹奂脸色剧变。
“阁下言语,可谓是大不敬,若是被人听到了,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大王也无须喝我,如今大殿之中,没有外人。”
“那大王得意思是?”
“本王仰遵前式,揖让而禅,遂飨封大国,作宾于晋,比之山阳,便不会有其他的心思。”
中年文士呵呵一笑,说道:“大王也无须此言,曹魏终还是有人效忠的,只要大王旗帜一打,便是有万人追随。”
“时过境迁,若齐王便是打的这个主意,那他便是要失望了。”
中年文士脸色却没有丝毫变化,甚至脸上的笑容更甚了。
“大王在宫中,在这大殿之中便好,至于外面的事情,会有人帮你做的。”
言罢,中年文士旋即折返出殿。
“你给我站住,你方才所言,是何意思?”
中年文士果然顿住了。
“大王,便安心在殿中罢,放心,此事若成,我王自然会善待你的。”
会善待?
什么意思?
陈留王现在是彻底慌了。
他是人在家中坐,别人就想要他的性命啊!
“你给我站住,给我站住!”
陈留王在殿中嘶吼,想要从正殿出去,却是被别人拦住,任由他如何恐吓言语,亦是出去不得。
.....
与此同时,邺城四遭,也是乱了起来。
第三十七章 动乱起
邺城外,石超与副将商议之后,将信件送到洛阳平原王处,在没有得到回复的情况下,便整军出发了。
便是他再是愚钝,也知道这邺城,将会变成修罗场。
与齐王产生联系,终究不是一件好事。
况且,既然这件事成都王也如此说了,他便更没有道理违背了。
现在,离这风暴中心越远,就越好。
石超等人带兵离去之后,邺城外,也渐渐的出现了一支军队。
这支军队与汉人军队迥异,正是在并州之下的五部众。
所谓之五部众,其实就是匈奴五部众。
东汉建武初年,乌珠留若鞮单于之子右奥鞬日逐王比自称南单于,进入西河的美稷定居,当时离石的左国城就是单于迁移的宫廷。
中平年间,羌渠单于派其子于扶罗率兵援助东汉,讨平黄巾军。
当时正碰上羌渠单于被国人所杀,因此于扶罗将所率的兵众留驻在东汉,自称单于。
紧接着董卓叛乱,于扶罗率兵劫掠太原、河东,后驻扎河内。
于扶罗死后,其弟呼厨泉继位,任命于扶罗之子刘豹为左贤王,刘豹即刘渊的父亲。
后来,曹操将呼厨泉的兵众分为五部,任命刘豹为左部帅,其余部帅也都由刘姓担任。
太康年间,改变旧制,设置都尉,匈奴各部中,左部居住在太原的兹氏,右部居住在祁地,南部居住在蒲子,北部居住在新兴,中部居住在大陵。
刘姓虽然分居在五部,但是从大的范围上看,他们都是居住在晋阳的汾水和涧水一带。
“父亲。”
刘聪此时身穿甲胄,人看起来虽然精瘦,但却是有贵气流露在外。
“我等真的要进邺城?父亲之前不是说了吗?汉人势大,现在我等需要养精蓄锐,如今这番架势,恐怕,汉人朝廷会将你我视为心头之患的,若是如此,我等只有死路一条。”
“勿慌,先入城再说。”
刘渊姿态、仪表魁梧,身高八尺四寸,胡须长三尺多,心口上有三根红色的毫毛,长三尺六寸。
一眼望过去,便可以看出刘渊与常人的不同之处。
刘渊自幼爱好学习,拜上党人崔游为师,学习《毛诗》、《京氏易》和《马氏尚书》,他尤其喜爱《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这两部书。
而《史记》、《汉书》及诸子的著作,无一不读。
不仅如此,刘渊善于射箭,体力超过一般人,是文人,亦是武将。
“诺!”
刘聪见到自家父亲没有和自己说话的意思,刘聪虽然心中焦急,但也只得先将此事放下去了。
与他相比,父亲比自己更加清楚明白。
从小到大,刘聪都是以刘渊为榜样的。
“将军,入城之前,事情还是得说说的,不然,大家的心绪不宁,心便走不到一块去。”
刘渊看了一眼说话的老人,轻轻点头。
“祖叔父所言极是。”
面前这位老人,便是左贤王刘宣了,按照辈分,确实是刘渊的祖叔父。
对于刘宣,刘渊自然也是十分尊重的。
“既然祖叔父如此说了,那我便也就与诸位说明了罢。”
刘渊骑在马上,手上轻轻握着缰绳,话也是说出来了。
“此次我等前来,非是反晋,而是救晋,天命在齐王身上,而如今的皇帝,不过是杀父弑母的小人而已,我等前来,是为大义而来。”
很讽刺。
一群匈奴人,原本是逐水草而活的,但在现在,却要用汉人的方式,来参与到这个风波中来。
“父亲,只是老齐王已经死了,这新齐王,资历也不够。”
你说这老齐王是天命所归,那还可以,但是这个新齐王则绝对不是所谓的天命所归了。
他年纪太小了,资历太浅了,要说天命所归,谁服气?
“谁人与你说是新齐王?是老齐王!”
老齐王?
这下,不仅是刘聪愣住了,其他都尉脸上也露出疑惑之色。
“可是,老齐王已经死了。”
“谁说老齐王死了?”
刘渊冷哼一声。
老齐王诈死,不过就是为了声名而已,另外也让洛阳的皇帝肆无忌惮。
让众人都感到可惜的是,皇帝还算是理智的,没有做出太过分的事情,但也仅此。
得罪了世家,得罪了大半个天下,加之益州动乱,一呼百应之下,众人皆是响应。
“可是,天下人都以为老齐王已经死了。”
“老齐王是死是活,我等不知道,我等知道得便是,我等所为之事,是正义之事。”
话说完了,稳定军心的作用不知道有没有,但是这些都尉恐怕心中的震撼感是更多的。
话说到这里,刘渊便觉得差不多了。
“入城罢。”
刘渊在匈奴人中威望极高,刘渊勒马上前,众人皆是跟从之。
邺城如今早已经是一座空城了。
这个空城说的不是城中没有了百姓,而是城中没有了军队。
石超北上得非常干脆,甚至连镇守邺城的士卒也撤走了。
因此刘渊入邺,当真是闲庭信步。
再次入邺,刘渊心中是感慨颇多的。
实际上,他能活到现在,也实属不易。
咸熙年间,刘渊作为人质住在洛阳,受到当时曹魏权臣司马昭厚待。
在并州的时候,刘渊便结交了好友王浑。
泰始年间以后,王浑多次在晋武帝司马炎面前推荐他。
作为一个质子,晋武帝还真就破例召见了,并与他交谈,非常赏识。
当时刘渊以为这是自己进入汉人朝廷的机会,成为汉人的机会。
但实际上,这次见面,差点是害死他的根源。
刘渊见完司马炎就离开了。
他离开之后,殿中可是有一场君臣对话的。
先是王浑王济推举,接着,又有臣子阐明利害。
所言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小命都差点丢了。
其后,秃发鲜卑部首领秃发树机能两次击败斩杀秦州刺史胡烈和凉州刺史杨欣,于是西晋发兵秦、凉二州,本来这件事是与他没什么关系的,结果有人建言要征发匈奴五部的兵众,授予他一个将帅的封号,让他们向西部进军,那么,西部的秦州、凉州便指日可定。
结果可想而知,若非后面没有齐王司马攸与王浑的好话,他现在早就是一具尸体了。
刘渊入城,第一个目的地,就是皇宫。
也就是皇宫中的陈留王曹奂。
邺城很大,邺城宫城也很大。
但是刘渊走得很快,没有多久,他便站在守卫森严的大殿之外了。
周围士卒皆是齐王的人,众人会意,便让刘渊入内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