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冠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雨落未敢愁
见到将作监这幅模样,王生也知道这将作监是服气了。
“君侯,这所谓之灌钢法,确实要胜过炒钢法。”
别的不说,仅仅是因为这个难易程度,以及炼出钢铁的时间长短,便可以知道两种方法的好坏之分了。
“君侯这是在何处得到这个方法的?”
“这个,就不便说出了。”
你说出了一个谎言,自然是要用更多的谎言来圆上去的。
与其将来想其他得谎言,不如现在就少说一点话。
“那就可惜了。”
将作监倒是想见见弄出这个方法的铁匠。
这真的是别出心裁啊!
“用这个灌钢法,将作监以为,十万人的兵刃,要用多久才能铸造完成?”
将作监看着王生,也就实话实说了。
“即便有了这灌钢法,最少,也需要一年时间。”
一年时间,已经算是短的了。
王生轻轻点头。
“那可以。”
听到王生松口,将作监连忙接着问道:“不过那些铁矿,银钱那些东西...”
王生瞥了这将作监一眼,说道:“这些东西,你便是放心了。”
将作监要离去,在这个时候,王生却是叫住了将作监。
“将作监且慢,我有一种物件,要将作监看看,能不能铸造出来。”
王生将袖口的图纸拿了出来,其中,正是火枪图纸。
王生之所以将灌钢法告知,并非是他多此一举,而是想要看看,能不能将这个燧火枪铸造出来。
果然。
将作监只是看了一眼,眉头便皱起来了。
“这是何物,居然有三十多个零件组成,如此精细零件,要想铸造,恐怕很难。”
很难,便还是有可能的。
前面王生在邙山山庄搞出来的那把火枪,算是没用了。
王生叫人试了一下,这火药还没喷出来,就直接在枪膛里面炸开了。
好在王生事先做了准备,那试枪之人才没有受伤。
这也让王生明白了,非是专业人士,要想造出燧火枪,还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
于是,王生马上就想到了将作监。
将作监,是聚集了全天下最优秀的工匠。
若是能铸造出这燧火枪出来,也非他们莫属了。
“你只需要铸造出来即可,记住,一定要精细一些。”
“需要多少?”
这是广元侯的要求,将作监自然是上心了。
“先做一件看看。”
若是能成...
王生便有了一支百战百胜的军队了。
乱世之中,拳头大了,一切,也就都有了。
第三十六章 魏郡风云
将事情吩咐好之后,王生便回金谷园去了。
如今张宾等人出去屯田,这洛阳之中,王生手上的人反而是少了许多。
不过倒是有一个好消息。
石勒终于是找到了。
相比于王弥,这个石勒有的不仅是将才,还有的是帅才。
石勒何许人也?
中国上下五千年,但是自奴隶出身,做到皇帝这个位置上的,恐怕也就只有他这一个了。
当然,这个时候的石勒,没有经历过太多磨难,恐怕是不如后来的那个石勒的。
但是对王生来说,也够用了。
他倒是有些想要见见这未来石勒的模样了。
.....
时间飞逝,远在魏郡的邺城中,确也是别有一番天地。
若是能够从高空俯视而下,便也可以一览邺城原貌了。
邺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7里,南北宽5里。
有两重城垣:郭城和宫城。
郭城有7座城门,南面3座,东、西各1座,北面2座;城中有一条东西干道连通东、西两城门,将全城分成南北两部分。
干道以北地区为统治阶层所用地区,正中为宫城,内有举行典仪用的建筑和广场。
宫城以东为宫殿、官署。
官署东为戚里,是王室、贵族的居住地区。
宫城以西为禁苑铜雀园,其中有粮仓、武器库和马厩;园西北隅凭借城墙加高筑成铜雀、金虎、冰井等三台,昔日盛景今犹在,还留着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典故,只是破旧了一些,也无声的倾诉着当年的风流与时代的更替。
铜雀三台,平时供游览和检阅城外军马演习之用,战时作为城防要塞。
东西干道以南为一般居住区,划分为若干坊里;3条南北向干道分别通向南面3座城门,中轴线大道北通宫城的北门端门。
城的东门外为对外交往和设市之地;迎宾馆建安驿设于此。
邺城、的西门外有大片皇家苑圃和水面,曹操曾在此操练水军。
为供城市用水,引漳河水从铜雀三台下流入宫禁地区,一部分河水分流至坊里区,从东门附近流出城外。
即便是放在今日,邺城还是显得十分壮阔,虽然不及洛阳,但比之天下其他的城池,是要胜过不少的。
邺城北面,依靠着漳水,有一座军营矗立。
这军营占地极广,里面驻扎着数万大军,平时除了防守邺城,监视邺城之外,也有防守北面鲜卑人的目的在里面。
军营之中,当然是喊杀声遍地的。
比之几乎由州郡兵组成的洛阳南营,北营更像是一座军营。
不用进入其中,你便是可以在军营之外,感受到阵阵喊杀声。
进入其间,在一主帐之中,有一卸甲将军在其中饮酒,卸甲将军前面,则是站立着一个中年文士。
此时驻守邺城北营的将军,正是石超。
说起来,石超也并非是草芥出身,他弟弟乃是石崇,父亲是石苞,在晋廷,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当然,他弟弟石崇谋逆,现在他这一家之所以还存着,完全是依靠着石苞的蒙荫,加之他是成都王司马颖的人,才能不受到牵连。
但要说完全不受牵连,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是故他人在邺城,连尸都没给石崇去收,可谓是谨慎低调到了极点。
“齐王殿下欲你来作何?”
他是成都王的人,人又在邺城,对这个新齐王,可不是如何尊敬的。
中年文士自然是听出了石超话语中的轻视之意,不过他脸上还是带着笑意。
“齐王殿下过来之前,已经是去见过成都王殿下了。”
听到中年文士的这一句话,石超握着酒杯的手也顿住了。
“成都王殿下如何说?”
“成都王殿下的意思是,全力襄助我王要做的事情。”
“口说无凭,可有证据?”
石超可不会因为这家伙的一面之词就相信了他的话。
“这个自然是有的,这是成都王殿下的书信,还请将军一观。”
“嗯。”
石超轻轻点头,将书信打开。
里面的内容,确实是成都王的笔记言语,在后面还有成都王的私印。
“既然是我王要求襄助,你说说吧,襄助何事?”
那中年文士见石超已经被说服了,说道:“北面鲜卑人作乱,将军领兵前去平乱,而这平乱,没有几个月,是回不来的。”
石超瞥了一眼这中年文士,脸色可不是特别好看。
“你这句话,是何意思?”
中年文士脸上依旧是带着笑容。
“在下的意思,已经是说得很明白了,况且,这也是成都王殿下的意思。”
石超将手中的酒液一饮而尽,他沉思片刻,之后问道:“只是北面的鲜卑人,如今还算是安分的,春日生草,鲜卑人牛羊有草吃,恐怕也不会来犯边的。”
异族人之所以犯边,大多是因为自己和吃不饱饭,这才来汉人疆土劫掠一番。
但是,现在就不是异族人犯边的时候。
“匈奴人动乱,鲜卑人驱逐,在我大晋疆域作战,只要是理由就行,将军可自行编撰。”
这中年文士的话,倒是让石超无语。
“只是这幽州刺史与并州刺史,恐怕他们说的话,与我说的话,不会一致的。”
“非也。”
中年文士轻轻笑了笑,说道:“只要将军说的话,他们都会认同的。”
这短短的意一句话中,信息量还真是不少。
“将军照做就是了。”
石超愣了一下,问道:“你将我调出魏郡,之后,要做什么事情?”
中年文士深深看了石超一眼,说道:“之后,什么事情都不做。”
什么事情都不做?
费了这么大的周章,要是自己相信了这句话,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傻子了。
“齐王继爵未久,就想搞出大风波,对你们这些为臣子的,恐怕不是一件好事情。”
石超还想打听一些消息,但这中年文士嘴巴像是被针线封住了一般,愣是一句他想要听的话都没有说出来。
“我王的事情,你便不必知晓了。”
中年文士话说完,便挥袖离去了。
石超眼神闪烁,对着门口大喊道:“来人。”
旋即门外走进两个亲卫。
“将副将唤来。”
这个消息,还是得商议商议,再做决策。
之后,再将这个消息给镇守邺城的平原王。
当然,平原王虽然镇守邺城,但并没有在邺城之中,而是在洛阳。
所行之事,不过是遥领。
一方面,也是皇帝防备,另外,最主要的方面,是因为平原王无心政事。
魏郡屯田之人,王弥之前便已经到了。
但在齐王眼中,所谓屯田,已经是不重要了。
中年文士从邺城北营出来之后,抬头看了看天色,便上了一驾平平无奇的车驾之中,然后径直的朝着邺城宫城方向去了。
邺城是曹魏原来的都城,也是现在陈留王曹奂居住之地。
曹奂,本名曹璜,字景明,正始七年出生在燕国国都蓟县,魏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
甘露三年,曹璜被封为常道乡公。
原本按照历史轨迹,他自然是做这个常道乡公到老的。
但是历史这个东西,是扑朔迷离的。
甘露五年,魏帝曹髦作死被杀,好运便就此降临到曹奂头上。
当年,他便做了皇帝。
当然,曹奂虽然名义上是皇帝,但实际上手中毫无权力,在大臣和军队中也没有任何势力,完全是司马氏的傀儡。
而曹奂也知鼎命已移,垂拱仰成,永终天禄,于是便也就甘于亡灭了。
咸熙二年八月初九日,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继任相国、晋王之位。
十一月十二日,司马炎篡夺魏国政权,建立西晋,史称晋武帝,魏国自此灭亡。
十一月十四日,曹奂被迁居到金墉城。
十一月十七日,晋武帝封曹奂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宫室安排在邺城,给予他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国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都仿效魏国初期的制度,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待遇。
其地位、待遇、结局可以说是历代亡国之君中最好的。
作为一个改朝换代的傀儡,曹奂以前辈汉献帝刘协为榜样,最终得到善终。
但是...
历史到今日,却是要有所不同了。
因为齐王手下的一驾马车,已经是进入其中了。
邺城中有守卫,但这守卫,都不是陈留王的人。
猜你喜欢